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5379|回复: 71

【一年的差距,新作品见第五页】一路走来___郭名高的书法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em13 em13 和大家认识一下

[ 本帖最后由 郭名高 于 2009-9-4 12:57 编辑 ]
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名高,1978年出生于陕西省礼泉县昭陵脚下,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西安惠安中学教师,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书法》杂志编辑。书法作品十余次在省级以上书画大赛中入展或获奖.有书论、散文、小说及书法作品180多篇(件)发表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青年版)、《美术报》、《教师报》、《德育报》、《咸阳日报》、《华山文学》、《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报》、《铜川日报》等,约15万字。其中<<米芾行书技法十讲>>在书法界引起广泛关注并被<<书法导报>>连载.2001年11月,在渭南市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好评,渭南电视台、《渭南日报》对此曾做过专题报道.个人简介或作品入编<<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华山三友师生作品集>>等。

[ 本帖最后由 郭名高 于 2008-6-1 15: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走来
郭名高

在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这年夏天,我搬进了新居。房子不大,我和爱人两人住,觉得有些奢侈。
卧室正对着国防学院的后操场,站在阳台上,校园里草木建筑尽在眼底。清晨五六点,学生的跑步声、号子声总能将我从梦中惊醒。爱人去晨练,我赖着不动,很多时候,又不能继续入睡,就聆听屋外的响动。这时,脚步声有些稀松,几名男生在拍篮球,地面嘟嘟地响,喊叫声、笑声愈来愈频繁地回荡在耳际。一种久违的感觉。
工作五年了,每天和学生混在一起,却很少真心倾听这青春的律动。有些怀旧情绪,自己该不会老起来了,想笑。翻开上学时写的中篇小说《黎明的行程》,往事一幕幕地就出现在眼前。这是一部近乎自传的小说,是我某一阶段失败、痛苦、自卑、自强的心路历程。写得不算好,却很真实。一页页地阅读,青春的气息似乎又回到了自己身上。好多年来,写作的梦想在今天回忆的时候,才发现路已走偏走远了很多。
高中时就开始认真写作,有了梦,就去求教语文老师,这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上了大学,学的中文,很自卑。学校不好,几年后的毕业,或许就是失业。郁闷,彷徨,不开心……
一个偶然机会,我钟爱的书法让我在大学校园里风光着。在经济不景气的那几年,我不必再为生活费而操心,尽管当时因生活费问题去做家教的学生不少。
入学后的第一年,我成立了渭南师范学院书法协会,属于普及性质,每周上一次课,会员每学期交10元学费。这样搞下来,一学期发展了140多名会员,成了学院里最大的社团组织。起初我上课,后来忙展览,忙毕业,请了一名书法教师。我确信这是一件很锻炼人的事情。
那时,我依然写作,中篇、短篇、散文,校园刊物上几乎每期都能看到,而于外界报刊,却发表的少。
0111月,也就是我毕业实习结束那段日子,我举办了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书画展览,作品不多,只有34件,就挂在学院教学楼一层的大厅里,三天时间,有一万余人观看了展览。
也就是那一年,我拜访了恩师史星文先生。史先生是市书协副主席,当时还在报社工作。那天午后,我携了作品照片去了他的办公室。史先生很和善,仔细地看了作品,说了些中肯的意见,鼓励尤多。
史先生居住的地方和我们学校只有一墙之隔,展览之后,我去过他的卧雪庐两次。没有亲睹先生挥毫泼墨,只是看,读他的散文和书法,也听他谈书法。卧雪庐不大,只有九平米左右,一桌一椅,再就是书架上的书。冥冥之中,我对书法的理解似乎就从那一刻发生了变化。
陈新亚先生说,为人师者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授业之师;二为灵魂深处的精神之师。史星文先生于我而言,属于后者,不管是他最初的《行草例话》,还是发表于报刊杂志上的随笔散文,我都读出了他对书法、作文抑或做人的一些看法,这让我获益匪浅。
展览之后,我的想法一下就变了,以至于后来放弃了许多听起来很体面的从业机会。
我作了教师,一名中学书法美术教师。
东坡先生言,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这所省级重点中学,我成了不为人重视的草根一族。痛并快乐着。
于书法真正的突破似乎发生在04年年底。那时,我为一个展览精心准备了幅八尺屏的行书作品,拍了照,写了创作谈,寄给了我一直订阅的《书法报》,很神圣的样子。
元旦前夕,学校正忙着搞文艺晚会,我的电话就响了,是报社陈行健先生打来的。大厅里很吵,好不容易才听明白事情的原由。陈先生觉得我学米芾学得不错,建议我就此谈谈学习感受,要快,最好当天晚上能把稿子传给他。我听了有些激动,同时被报社编辑的敬业精神感动着。那是我写得最快的稿子,构思、写作、打印、传真,这中间的跨度不过三小时。后来,文章发在05年第二期报纸上,配了书法作品。这是我第一次在书法专业报纸上发表东西,很兴奋!
065月,我完成了《米芾行书技法十讲》的写作,这多亏陈行健先生鼓励。起初,我将这些文章发在了“中国书法家论坛”、“书法江湖”和“中国书法网”,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一个月内,点击量近乎5万人次。再后来整理打印,交给了《书法导报》杜大伟先生,不久也顺利地连载出来。
一直以来,我都很仰慕“华山三友”,三人近乎20年的友谊,缘于书法,合于性情,谈书论道,相扶相携,一路走来,怎不让人羡慕。
如今,长安多了“五哥们”,我、王亚林、张耀虎、师宏、徐晓东,因为书法,合于诗文,我们走在一块,也必将这样走下去。
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名高





麻纸是一种很廉价的纸,家乡人称它为黑纸,其实它并不是黑色,和现在毛边纸的色泽有些相似,略泛红晕。纸很粗糙,也不匀称,常常露出秸草的蛛丝马迹。
记得小时侯,家里穷,好不容易买了几张麻纸,裁好装订成几个小册子,我们兄弟俩一人两本,翻开来,有淡淡的纸香,摸着平展的纸面,我高兴了一整天。下午回到家,门锁着,我将书包从门缝里塞进去,就跑着去玩。谁料让猪拱了书包,本子已是稀巴烂。我哭了,母亲站在一旁骂猪哄我。
其实,麻纸真不能算好用的纸,它的颜色与铅色拉不开距离,洇化的厉害,纸面凸出的小疙瘩直接影响书写。即便如此,我依然对它存着感恩的情怀。
在我十三岁左右的时候,我开始自学书法,那时,唯一可供我挥霍的几刀纸就是这种包装苹果剩下的不起眼的麻纸。可以说,麻纸的存在完成了我学习书法最原始的积累。           每天晚上,当我坐在书桌前,静静地临着古帖抑或心血来潮,抄几句名言帖在墙上激励自己的时候,麻纸便是我最好的见证。后来,贴在墙上的麻纸被我一页页地揭了下来,我嫌字写的不够漂亮,这是我对自己的否定,也是对麻纸的厌倦。
母亲说,麻纸是祭奠老人烧的一种纸,用它写字总有些不吉利。
在外地求学的日子里,字还坚持练着,只是再也不用麻纸了。我习惯蘸了清水在地板上写大字,那种渗化的感觉就像宣纸留给我的遐想—不可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经不是练字,而是意志在学业面前最无力的抗挣。我开始怀念有麻纸的日子了。
再次想起麻纸,我的书房,我的办公室已经囤积了各色的宣纸和练习纸,这些纸,颜色各异,形制不同,或红或黄,或瓦当或描金,有洒银也有仿古,被整齐地摆放着,就象帝王待宠的嫔妃,用它临帖、创作,生活的闲适是一目了然的。纸是有灵性的,一种纸便是一种人生。如果说大红宣纸象征着富贵、安康,是千锤百炼劫后余生的大欢乐,大自在,那么,净皮则是安闲平实,宠辱不惊,铅华洗尽的真自我。想到这里,我问自己,麻纸又算是什么呢?想找几张麻纸再咀嚼一下儿时的记忆,母亲说,麻纸已经很少有卖的了。
是呀,麻纸再也没有人用它做本子了,包装苹果也嫌它太粗太黑,就连农村人上坟烧的纸也不用它了!回想起来,麻纸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呢?
麻纸的存在已经成为一段历史,一段即将被遗忘的历史。想到这里,我开始伤感起来。

[ 本帖最后由 郭名高 于 2008-6-1 16:02 编辑 ]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袖添香夜读书
                             郭名高
房子真的不能算大,是用一堵墙隔开的一个小套间。前边是书房兼作厨房。一进门,便看到一张条形桌,上边铺了张画毡,画毡墨迹斑斑,看得出已经跟随主人好几年了。右侧是笔架和笔洗。笔架上挂着几支或大或小的毛笔,用过的,没用过的,以兼毫为多。笔洗里蓄满了水,水在荧荧的灯光下泛着闪闪的亮亮的黑光。男人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笔地临着古帖,是《兰亭序》还是《蜀素帖》,没人留意这些。桌子的左侧放了个大纸箱,箱子里塞满了废弃的纸张,白的,红的,灰的……
笔锋在纸面上滑动,如春蚕吞食桑叶,咝咝地在夜空中扩展开去。女人一杯清茶便是一声轻轻的问候。香茶进腹,男人高兴了,激动地说,我对古人的用笔法又有新认识,说着,提笔在纸张上示范开来。女人将头凑了过去,认真地看着,听着,点着头。一个人的快乐膨胀了两倍,弥漫着整个小屋。
男人翻书,女人裁纸。男人写字,女人按纸。墨分五色,字有轻重,徐疾有度,使转有法,男人写得潇洒,女人看得分明。末了,男人将笔递了过去,女人捡了本《乙瑛碑》写起来。女人说,几年后,她要让惠安人都挂一个叫张茹写的字,谁要就给谁,书法进万家嘛!男人笑了。女人是有天赋的,她初学书法,便能将《乙瑛碑》临得形神兼备,双勾填墨后,随手几个字,蒙在字帖上,竟然与范字完全重合。为此,男人惊讶,朋友惊讶,书友也惊讶。其实,女人是不太看重书法的,她表示,写字只是应了古人“爱屋及乌”的老话。
条桌背面不远处是张方桌,上面摆放着各种餐具和调料瓶。东西被擦得发亮、摆得整齐,锅碗瓢盆一首歌,这是女人的天下。
下班了,男人进了另一间屋子,开了电脑,在各种书法网站上游走,看自己的帖子,也看别人的帖子。打开邮箱,有几条短信,是报刊杂志的用稿回执。男人除了书法,就是作文,放下毛笔便是钢笔。每篇稿子都是女人在这台电脑上敲打出来的。
一阵香气从外屋飘将进来,女人喊着老公,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伸了过来,上面浮着一个荷包蛋。
日子如诗,岁月如梦。
霓虹灯在暗夜里泛着幽幽地光,伴着欢快的歌声,一跳一跳,又一跳。街上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烧烤味在清风的助长下,很快弥漫了小镇。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排着整齐的队列,聚在广场前。全民健身作体操,日子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女人是小学教师,她的天真机巧是出了名的。
两人找了张桌子坐下来,喝着饮料,听远处传来的歌声。新房快要交工了,三室两厅好,一间卧室,一间画室,另一间是为将来的小宝宝准备的。“我要在门前装部电话”,女人说,“就是那一种的,谁要进门先打电话。找郭先生请按1 ,找郭太太请按2。公事请按1,私事请按2。如果是私事,电话里会说,请将您的头靠近猫眼。这时,我就过去看,如果没提东西,电话里会说,对不起,网络出现故障!”女人的一番设想,害得男人喷了一身饮料。
这天早上,窗外无风,几只麻雀在枝头闹个不停,倏忽间,被远处学生上课发出的掌声惊得无影无踪。冬意渐浓,温室里,男人趴在办公桌上写东西。电话铃响了,女人问:“老公,繁体的‘后’与简体的‘后’有没有区别?”“有呀!”男人回答道。“我想写件书法作品,我们同事明天过生日。”男人笑了,说:“繁体的‘后’指前后的‘后’,简体的‘后’是皇后的“后”。”男人又说,“我刚写了篇文章——《红袖添香夜读书》,明白吗?”女人会意地笑了,男人也笑了。
0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书房
5.jpg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7.jpg
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8.jpg
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书
09.jpg
0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