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01210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7-2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M, M3 u, k5 X+ G3 c4 R/ f, {$ e% u妻子张香华眼里的柏杨:"博爱到滥情的人"
, [1 Z6 m8 E+ _ R; o
& d2 b# X3 u: j3 J
: J1 O3 L# O& C8 |/ @* a( i 邻居说他怀有很深的爱,却是个敏感的人;妻子喊他虎、女儿说他是慈爱普通的老父亲。在亲友眼里,柏杨是位言谈时时闪现灵光的睿智老人。 - T; R2 @( i7 N3 [9 P0 @
' Y1 C$ Z* N Y5 T& d8 t. X$ Z" i! d 邻居:“郭伯伯是非常敏感的人”
0 `, }- h v2 H
$ s; Z6 O! c) ?/ d/ ?8 W 刘季伦是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柏杨的邻居。他也是在接受关于柏杨的采访时台湾知识界人士中,唯一不称柏杨或柏老的人——因为柏杨是他的郭伯伯(柏杨本名郭衣洞)。 $ H" C3 o1 f( r
. W- r& w% q& M4 h2 X 当年看柏杨的小说和杂文时,刘季伦还是一名大学生,他通过柏杨作品,看到“郭伯伯是非常敏感的人”、“受了很重伤的人”。刘季伦记得当时郭伯伯看了一部电影《苏丝黄的世界》,苏丝黄是名妓女,她贫穷、卑微,生活在社会底层。她有一句台词是:“我是个处女,我爸爸是百万富翁”,电影院的观众看到这里全都笑了,“而柏杨看到这里却感到非常沉痛,他用文字把非常难过的事点出来。我看到这里,看到的是郭伯伯的痛和他的同情心。”
8 c/ Z, T) |2 j4 R( C
' j2 Y, R0 u7 E1 q! N( h “我觉得郭伯伯在这里与鲁迅相似。俄国歌剧团来中国演出,中国观众没有看到别的,只看到了接吻。这使得鲁迅有了‘沙漠在这里,恐怖的……比沙漠更可怕的人在这里’的感受。”
3 @1 r; y0 F, @4 e
+ B/ x- t j/ I+ b4 M 女儿:“他的爱都是闷在心里”
$ j: F# F/ B! T" ?, E; c
' n6 E4 R B1 R1 P 崔渝生出生于1945年,1986年在她41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自己的生父还活着,并且正在找她。那时大陆和台湾还没有开通香港的航线,柏杨安排在香港见面。下了火车,她和先生四处张望,看到一位个子高高的老人也在张望,旁边站着位优雅的女性。“那是香华阿姨,陪父亲接我们来了,我看老人很像父亲寄来的照片。就走上前去,喊了一声‘爸爸’,爸爸说‘你是毛毛!’就一下子把我搂在怀里。那时我已经41岁了,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的拥抱,无比温暖。”在香港的四天里,一家人一直待在宾馆,柏杨不停地询问这些年她们是怎么过来的,“父亲一直在屋里踱来踱去,说:‘你们受罪了’,还不停地请我们原谅。” 2 k9 E; M3 L2 A q" d
2 y% F1 C' D; |/ X, r" x0 x; ^
在香港时,一到过马路,柏杨就一手牵着一位女儿,“以前都是我牵着孩子,现在是被父亲牵着。”在一次次近距离地接触父亲后,她说:“父亲确确实实非常爱我,他的爱,不像他的文章那样善于表达,都是闷在心里。”
/ A& C+ Y) |- X9 H& N, q" t" c# p) c6 c$ y% [, R) S' e, k
妻子:他是心太软的老人
: G* ^2 Z# c% i. e$ Q; i6 Y9 f6 A( Z4 r: [ A3 q: r
柏杨有次对好友周明说:“我这辈子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娶了张香华。”1978年2月4日,柏杨与女诗人张香华结婚。 6 P0 x% Q2 Y6 K; j6 K7 z
) E+ n& h7 @6 x! t; w7 | 张香华曾向周明讲起她和柏杨结婚之初的一件事,那时两岸尚未经香港通邮,她发现桌上有封信,是从大陆通过美国转往台湾的,给她的印象是大陆有位姑娘在通过柏杨找亲人。因为没看明白,她就问那信是怎么回事。
# B' L T A f% H( A+ b) S: u( F0 m$ L, D" @4 W" r, X
柏杨一惊:你看我信了?你真看了? ' I. T+ j8 S8 U# `2 M
+ z/ `5 L3 _* ~! n6 \ 张香华如实相告:我看了没看懂。 7 D, q) K* @& F: \+ ~9 A
) F% V: j7 A. O% a: R 柏杨说,那是我大陆的女儿在找我。
4 |4 ^# O8 x2 {5 c6 n ^- x( ?4 ^: u7 y) N. O' j7 J& Y, j) H
当时张香华心里暗想,有女儿,那就还有妈妈了?于是打趣地问柏杨:你不嫌累啊,你都结四次婚了,但愿你不要再娶第五个啊。 , J1 w$ @9 e5 B* h6 j6 `# T0 w
8 L! x2 `/ d$ y1 o i7 R* Y 谁知柏杨严肃地看着她说:你就是第五个。 - T( G! |) n l% Z- t
6 R2 {$ B w1 y9 _+ j+ a
张香华评价柏杨是个“博爱到滥情的人”,这位心太软的老人,对世间一切充满着同情。
& q7 U# M6 e( m) j2 c
5 U) h2 Y0 ]1 L$ S2 D8 Y" H! ]0 {, ~* M4 t- |
柏杨代表作《中国人史纲》内地出版策划人尚红科:他写活了历史 6 `7 W" I, l$ K( V; A1 w
: u' ?- y- O7 u5 A/ N; [9 u. x
听说柏杨去世的消息,策划出版柏杨先生多部作品的汉唐阳光公司总经理尚红科深感震惊:“柏杨先生的作品《中国人史纲》我们上周刚刚续签,没想到先生去得这么突然。” 9 S: |9 \: |: z1 e: T
# G$ b7 p! T1 b" W( S7 \7 N 谈到《中国人史纲》一书在内地出版的过程,尚红科很是感慨:“他的《丑陋的中国人》影响了很多人。2005年,我们刚好策划出一批历史类图书,也是机缘巧合,认识了柏杨著作在内地的经纪人。当时选了4本书,有3本都是柏杨狱中所写的作品。首推《中国人史纲》。很快掀起了一股阅读柏杨的新热潮。”
S$ g: f* _2 e0 {( h3 X6 \
6 V- N& A# J4 \" i' M- Y 尚红科说:“好读的通史太少了,《中国人史纲》却是个例外。也许是因为书在狱中写成,很有***,而且解读历史的角度跟一般人很不一样。柏杨把中国历史写活了。他让我们告别了过去通史的枯燥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