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8-5-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858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令人欽佩的文物收藏家
! C3 A. n# c$ C- t3 o■吳琦幸
" d. k0 m* D) h: J& y# W% P3 @. {, n- O: Z3 J$ s3 p
" l$ Y8 z0 W6 H" H
& V2 ?% q9 {1 B; U% f8 U! o4 [' B
最近回到國內,在山東、北京、江西等地轉了一圈,對於我所一向關心的藝術收藏市場做了一點考察,也參加了幾次拍賣。我發現,前幾年就興起的收藏熱,現在沒有降溫。市場顯示,人們對於高端的精品藝術和真正的古董有著更為濃厚的興趣,而且我所認識的朋友們都在以收藏為自豪,一些企業家也在踏入這個行當,使這個市場日益興旺,價格迭創新高。 % @8 r: G& ?7 r1 H5 M* }5 L
( n# w" D' C, }! h 收藏中國傳統的字畫、瓷器等藝術品,保存中國文化的精華,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中國五千年文化傳承到今天,大量的地上和地下文物能夠流傳到今天,靠的就是歷代對於中國文化藝術情有獨鍾的收藏家積累的財富。當年王懿榮在當作中藥的龍骨上發現了文字,去中藥舖尋根問底,從而順籐摸瓜,到安陽購回大量的有文字的甲骨,羅振玉、王國維繼而從收藏到研究,焚膏繼晷,發現、辨認了重寫中國歷史的甲骨文字,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到今天研究者不絕如縷,這就是一個在收藏中傳承中國歷史的重要事件。 為保精華 一擲千金 今天喜歡收藏的人都進入了收藏的領域,人人談收藏,個個是收藏家。但是,就像前幾年興起的所謂「國學熱」,一些人以為懂得了一點古典文學或歷史就是所謂的國學一樣,還自封了一些國學大師。今天我們也要問一下,在如火如荼的收藏熱運動中,凡是參與拍賣、收購古董的人,或者家中庫房裡放著一批批和闐籽玉、紫檀老雕、名人字畫就都是真正的收藏家嗎?他們與當年的張伯駒、溥心畬等人一樣,都在為中國的文物古董回歸中華、傳承一代代,一擲千金,或者是終身為此研究考證,終老而不悔嗎? % M2 B9 t) L# A- H, {
) R2 b, L& h: z! S8 y
實際上,中國歷史上的收藏家有著特定的含義。張伯駒在他的《春遊瑣談》中談到清末民初的收藏家,曾經舉出完顏景賢、溥心畬、葉遐庵、顏韻伯、朱翼庵等人,稱他們是真正的收藏家,那都是在用自己的畢生積蓄,為保護、傳承珍寶藝術做出了貢獻的人。他們的收藏首先不是為了盈利,而是對於文物從骨子裡的愛好,然後是為了研究傳承保護這些文物,不使之流失。當時琉璃廠玉池山房的馬巨川、論文齋的靳伯聲等,他們則唯利是圖,視一切為牟利的古董商,二者區別涇渭分明。張伯駒本人也是收藏文物身體力行的典範。1956年,他將畢生所藏最珍貴的陸機《平復帖》、杜牧《張好好詩》、范仲淹《道服贊》以及黃庭堅《草書》等8幅書法,《展子虔游春圖》等無償捐獻給故宮博物院。此後他不惜全力,搶收中華稀世文物,終以悉數捐獻國家。在中國歷史上傳為奇人。
7 v- ~6 W% j' U+ J; m5 D' R, O; O6 N/ M9 X
這就是收藏家。 : e6 o6 i. s5 j8 ?: ?; z
% d% e: _( Q# s5 Q
藝術泡沫 投資贏利
; h/ i; ~; k3 j" d9 I! |& b( t0 f* f j6 } P! G
回顧這些歷史人物,相形之下很多人可能無法自命為收藏家了。現在流行的收藏,都是持有經營目的,有點像張伯駒時代的文物經營者。當然今天的全民收藏,也並不都是倒買倒賣的販子,很多人還是有著崇高的收藏目標的。不過一旦以牟利為目的,將收藏藝術品作為一種投資行為,那麼,至少這種收藏與股票、房產投資就沒有兩樣了。我們的社會上如果把這種投資行為作為一種高雅的收藏行為來加以宣傳引導,實際上就會助長投資藝術品的風險,吹大收藏藝術市場的泡沫。這就像股票房產一樣,投資藝術品也會有著泡沫,也會有風險,甚至也會有崩盤的危險。
+ c) [" e5 l+ ]
\& |9 @! `! l9 [, _$ ~+ W) X 更何況,投資股票,一旦股票開始下跌,人們經過理智的考慮選擇,還可以將股票忍痛割肉,仍有一些本錢回收。投資房產,如果房價下跌,房子還可以住人。字畫古董到手,高位的不斷拍賣,投資收藏的人不斷買進,一旦這個泡沫破滅,根本就沒有人來接手。更何況還有贗品的存在。 $ y3 h7 Z, `) o; Q, l, U
+ N0 Z+ @7 F. Q# @' q 在藝術品投資市場,贗品成為很大的陷阱。整個社會炒熱收藏之後,大量的仿製品、贗品流入市場。雖然我們現在有各種高科技的手段來鑒定古董文物,但是造假者也會用高科技的手段來製造贗品。造假者的水平有高有低,他們的對象也不同。我在江西看到一個號稱乾隆中期的紫檀觀世音,做得很好,但是佛像背後書寫「丁甲年製」露出馬腳(編按:中國傳統以天干地支為曆法,包括十天干與十二地支,二者與陰陽五行互相對應。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共十個;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個,代表了十二生肖。中國曆法以一個天干加一個地支為一組合,如今年2008年為戊子年,即天干屬戊,地支為子,因此「丁甲年製」取了2個天干而沒有地支,是不可能存在的組合。),這是拙劣的做假。高明的做假者則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他們仍可以以高價位出售文物。
l# r( _3 z: V1 N+ H% {& u# n0 a, ~1 y8 F0 D
因為喜歡 所以滿足 * ^+ a& x( a$ r' l; e2 Y
& G4 a k! s1 \' U9 G
為此我覺得當今收藏熱之時,如果不想當文物經銷商,那麼我們首先不要以投資為目的去進行收藏拍賣,而要以收藏為主要目的。收藏的目的定下後,就要以自己的愛好為坐標進行收藏。一件張大千的名畫,李嘉誠也許會用兩百萬去買下,但是對於一個民工來說要他出兩萬都不會。培養一個人喜歡藝術文物的興趣,然後根據這種興趣來進行收藏。要買對不買貴。謹記首先是收藏,經濟效益是後續效應。因為喜歡,也就無所謂貴與便宜了,只要自己力量所及,也就悠然滿足了。
1 W7 g" O: @9 n7 Q: @, e
2 j1 O* E" h# |6 x2 Q1 n% L 其次,就要以研究為目的。知識永遠是學習不盡的,進入收藏,也就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在此中研究學習的樂趣遠遠比賺到一些錢來的重要。如果一味以賺進賺出來衡量人生價值,實際上與琉璃廠的文物商人毫無兩樣了。真正的收藏者越多,我們這個國家的文化歷史才會得到更大範圍的認同。中華文化的傳承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