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龙居士 发表于 2011-5-13 11:18

{:1_107:}{:1_43:}{:1_77:}祝贺翰墨志庆——山东书法名家张志庆老师书法精品展成功!!!!!


张老师遍临诸多古代大家的作品,如王羲之,王珣,苏东坡,魏碑,敦煌写经小楷等等。可见您的作品取法高古。

笔墨当随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书家的审美观、创作观也发生了细致而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艺术上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多风格的发展时期,书法创作也更加强调书家继承传统与张扬个性的有机相融,从而彰显书家的风格之美。张老师的书法是和时代合拍的。

张老师学习二王,首先来自于他对二王行草书准确的分析,其次是能够很好的将碑法融入帖学,用笔写二王,旁涉其他诸家。无形中增加了其行草书的表现力。他的作品出入转带没有痕迹,但笔笔到位,笔力遒实,转锋动作与前后运笔街接,过渡自然,但动作分明,转折交代清楚。连续运笔提按既具节奏变化,又具形态变化,用笔重而不滞,轻而不滑,轻重关系协调得极为微妙。
   
在临帖部分里,张老师临摹了大量的经典古帖。特别是王羲之的帖子,都临得很逼真,可见张老师平时对经典的心追手摹和对古帖的理解和技法的掌握。从另方面也看得出老师在书法的学习中也勤于思考和感悟。临摹不是机械的复制,也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在勤习的过程中,对书法的感悟也非常重要。
临帖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它是通向创作自由的桥梁。只有学习并掌握古代法帖的经验,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在创作部分里,张老师创作了大量的书法精品。作品传统功底很深厚,又有自已的个性和思想。这都得力于老师临摹了大临的经典古帖所打下的良好基础,也得益于老师临习古帖对经典的融会贯通、博采众长。

张老师的楷书温厚秀雅,静穆俊朗,清新淡雅;行草书则恣意飘逸,率真浪漫,风情万种;作品章法参差错落,极尽自然之美;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精神焕发的美感。行草书以“二王”为主,旁涉诸家,博采众长,在古帖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自成一格,笔势飘动隽逸,作品满纸郁勃,才气横溢。

张老师的一幅幅精彩的创作作品形式各异,看上去非常漂亮。书中魏晋之风尽显,书作挥洒自如。行草用笔潇洒劲健、老辣娴熟、不激不励、收放自如。用笔多有变化,结构精准到位。老师把技法与才情,理性和感性,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最后顺祝张老师书法作品网络展圆满成功!!
愿张先生在书法道路越走越远!
请求张老师赐作品珍藏、学习,谢谢!
联系方式: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龙东路塘盛大厦301室:杨孝 ( 收 )邮编:523710联系电话:13310802500

daxia 发表于 2011-5-13 11:19

我来占位

王大华 发表于 2011-5-13 11:39

祝贺!{:1_107:}{:1_107:}

六步斋 发表于 2011-5-13 12:26

祝贺翰墨志庆——张志庆书法精品展成功

旧镇情怀 发表于 2011-5-13 13:59

祝贺!{:1_107:}祝贺!{:1_107:}

严序 发表于 2011-5-13 14:46

青罗裙带展新蒲——张志庆书法精品网展印象
白居易有一诗《春题湖上》,写春之西湖,书家张志庆先生在其书法精品网络展也书有此诗,其中一句“青罗裙带展新蒲”分外清华,满载生机。今观志庆书友网展有感,以此句概之。此次网展以张先生行草近作为主,另有若干墓志、小楷作品,临创齐集,甚是精彩。以行草作品来看,书《白居易春题湖上诗》、《东坡题跋“颜鲁公”篇》、《日记其一“气量小者”篇》以及《赠学画青年篇》,可为代表。从“二王”风格,偶入写意,在法度和取韵方面均有较高水准。此外,墓志、小楷作品虽只有若干件,但功力尽现,端庄中见细致之灵动,硬朗中见隐约之神采。另外,尤值得一提的是张先生的书作中有许多学书记事,在一定程度上将习书日常化、生活化,言之有物,写之有度,这是需要一定的素养才能为之的,这也正是现在书家所缺失的,当我们所书写的东西自己都不能理解,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那又何谈传递作品之内涵而让他人感动呢?当然,书家个人的理解也不一定都能引起共鸣,但至少这是引起共鸣的前提,颜鲁公之于《祭侄文稿》、苏东坡之于《寒食帖》等,无不如此。

总言之,值此年纪,有此水准,实属不易,愿志庆书友积智成朗,水到渠成。

严序(杭州市树人路8号浙江树人大学人事组织处310015,联系方式:13656683232)



梦渔樵 发表于 2011-5-13 16:02

一直就很关注张志庆先生,不仅因为他在全国书法展中不断地入展获奖,更主要有三方便原因:其一是张先生的书法是传统的二王一路,与本人的取向相契合,其二是因为张先生受过书法专业的正规教育并不断地深造和学习,其三是因为张先生是同省老乡。因此格外关注!

张先生的字是属于温文尔雅书卷气扑面传统功力型的,这次展览的
26-36楼的书宋文册页取法王字,在王字基础上感觉增加了苏东坡的厚重感。
65-70楼行草书 用墨浓淡对比强烈,用笔恣肆率意,比原来起迄分明中规中矩更具抒情性,挥洒自如,好像是最近的创作新气象,在原来的作品中很少看到的,感觉很好!
74楼的手卷魏晋味浓,莫非是手卷展获奖的作品?甚喜!
76-85楼的北魏墓志,劲道、爽利!
93-95楼的小楷有玉版十三行的味道
104-107楼墨色很好,显得很古朴,很有书卷气。

大家都知道书法创作不仅要深入传统,还要从传统走出来,其实这的很难的事情,太像古人了难免就没有了自我,当今写二王的很多,有时不看署名竟让人不知何人所书。而张先生的字能让人看出传统的功底,又有自家风貌,这是难能可贵的,在我的电脑里下载了不少张先生的作品图片,经常欣赏揣摩学习。深厚的二王功夫令人折服,用笔的起迄转折都很到位,正如张旭光先生所言,先到位,然后有味道。张先生的作品很注重章法的视觉效果,字字之间或断或连,墨色或浓或淡,搭眼一看感觉视觉效果好,仔细品味更有韵味在里面。张先生这样的路子预示将来会有更大的作为,无限精彩在不远的将来。

预祝张志庆先生网络书展成功!
预祝张先生有更为精彩作品呈现世人!

恳请张先生惠赠小品墨迹和作品集观摩学习!

山东省泰安市迎暄大街200号市广播电视台
王晓东 13695380132邮编271000

闻山 发表于 2011-5-13 17:21

确实功夫很深,有气魄!

WWWWWW123432 发表于 2011-5-13 18:02

{:1_77:}

天地之心 发表于 2011-5-13 22:13

{:1_107:}
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志庆——张志庆书法精品网络展(奖5张小品、二十本签名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