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起贺 发表于 2011-5-14 10:54

立根传统、直承魏晋、大胆创新
用笔娴熟、格调高雅、与时俱进
有文气、有才气、
网络展篆隶书作偏少
来一份学习
邮:352253
地:闽古田县凤都中心小学胡起贺 收
谢谢

吉安郭继国 发表于 2011-5-14 12:42

祝贺张先生书法精品网络展览圆满成功!
张先生书法作品的精美雅致已有许多的评,很中肯,很到位,此不再赘述!
我从本帖中读到的是,学习书法并且小有所成的几点秘诀。
其一,爱学习。多读书是习书之人提高书艺的不二法门。书法作品不能斤斤计较于技法,而是要反映出书法家的人品修养与精神境界。我想,张先生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得益于他的学习态度的。不断的读书学习,丰富了他的思想,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彰显了他的作品的高品味。
其二,广游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热心,处处皆学问。张先生遍访名师先贤,广览名山大川,养胸中气,涵心中意,才有别样情怀,作品才有骄人风范。
其三,勤临习。粗俗的书法作品大都是信笔涂鸦,毫无根基。而张先生临慕作品部分,已充分展示了他的勤奋,悟性,大局观,使他的创作具有丰富的源泉。
向张先生学习!!!

江淮墨言 发表于 2011-5-14 14:36

祝贺张先生书法精品网络展览圆满成功!向张先生学习!!!

江淮墨言 发表于 2011-5-14 14:36

祝贺张先生书法精品网络展览圆满成功!向张先生学习!!!

江淮墨言 发表于 2011-5-14 14:36

祝贺张先生书法精品网络展览圆满成功!向张先生学习!!!

梦渔樵 发表于 2011-5-14 15:29

一直就很关注张志庆先生,不仅因为他在全国书法展中不断地入展获奖,更主要有三方便原因:其一是张先生的书法是传统的二王一路,与本人的取向相契合,其二是因为张先生受过书法专业的正规教育并不断地深造和学习,其三是因为张先生是同省老乡。因此格外关注!

张先生的字是属于温文尔雅书卷气扑面传统功力型的,这次展览的
26-36楼的书宋文册页取法王字,在王字基础上感觉增加了苏东坡的厚重感。
65-70楼行草书 用墨浓淡对比强烈,用笔恣肆率意,比原来起迄分明中规中矩更具抒情性,挥洒自如,好像是最近的创作新气象,在原来的作品中很少看到的,感觉很好!
74楼的手卷魏晋味浓,莫非是手卷展获奖的作品?甚喜!
76-85楼的北魏墓志,劲道、爽利!
93-95楼的小楷有玉版十三行的味道
104-107楼墨色很好,显得很古朴,很有书卷气。

大家都知道书法创作不仅要深入传统,还要从传统走出来,其实这的很难的事情,太像古人了难免就没有了自我,当今写二王的很多,有时不看署名竟让人不知何人所书。而张先生的字能让人看出传统的功底,又有自家风貌,这是难能可贵的,在我的电脑里下载了不少张先生的作品图片,经常欣赏揣摩学习。深厚的二王功夫令人折服,用笔的起迄转折都很到位,正如张旭光先生所言,先到位,然后有味道。张先生的作品很注重章法的视觉效果,字字之间或断或连,墨色或浓或淡,搭眼一看感觉视觉效果好,仔细品味更有韵味在里面。张先生这样的路子预示将来会有更大的作为,无限精彩在不远的将来。

预祝张志庆先生网络书展成功!
预祝张先生有更为精彩作品呈现世人!

恳请张先生惠赠小品墨迹和作品集观摩学习!

山东省泰安市迎暄大街200号市广播电视台
王晓东 13695380132邮编271000

器斋 发表于 2011-5-14 17:46

热烈祝贺张先生网展成功举办。{:1_77:}{:1_77:}{:1_77:}

器斋 发表于 2011-5-14 17:49

先占位哦!看看在说{:1_8:}

635398445 发表于 2011-5-14 18:35

热烈祝贺张先生网展成功举办。

635398445 发表于 2011-5-14 18:55

{:1_107:}
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志庆——张志庆书法精品网络展(奖5张小品、二十本签名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