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龙居士 发表于 2011-5-19 14:28

祝贺翰墨志庆——山东书法名家张志庆老师书法精品展成功!!!!!


张老师遍临诸多古代大家的作品,如王羲之,王珣,苏东坡,魏碑,敦煌写经小楷等等。可见您的作品取法高古。

笔墨当随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书家的审美观、创作观也发生了细致而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艺术上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多风格的发展时期,书法创作也更加强调书家继承传统与张扬个性的有机相融,从而彰显书家的风格之美。张老师的书法是和时代合拍的。

张老师学习二王,首先来自于他对二王行草书准确的分析,其次是能够很好的将碑法融入帖学,用笔写二王,旁涉其他诸家。无形中增加了其行草书的表现力。他的作品出入转带没有痕迹,但笔笔到位,笔力遒实,转锋动作与前后运笔街接,过渡自然,但动作分明,转折交代清楚。连续运笔提按既具节奏变化,又具形态变化,用笔重而不滞,轻而不滑,轻重关系协调得极为微妙。
   
在临帖部分里,张老师临摹了大量的经典古帖。特别是王羲之的帖子,都临得很逼真,可见张老师平时对经典的心追手摹和对古帖的理解和技法的掌握。从另方面也看得出老师在书法的学习中也勤于思考和感悟。临摹不是机械的复制,也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在勤习的过程中,对书法的感悟也非常重要。
临帖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它是通向创作自由的桥梁。只有学习并掌握古代法帖的经验,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在创作部分里,张老师创作了大量的书法精品。作品传统功底很深厚,又有自已的个性和思想。这都得力于老师临摹了大临的经典古帖所打下的良好基础,也得益于老师临习古帖对经典的融会贯通、博采众长。

张老师的楷书温厚秀雅,静穆俊朗,清新淡雅;行草书则恣意飘逸,率真浪漫,风情万种;作品章法参差错落,极尽自然之美;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精神焕发的美感。行草书以“二王”为主,旁涉诸家,博采众长,在古帖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自成一格,笔势飘动隽逸,作品满纸郁勃,才气横溢。

张老师的一幅幅精彩的创作作品形式各异,看上去非常漂亮。书中魏晋之风尽显,书作挥洒自如。行草用笔潇洒劲健、老辣娴熟、不激不励、收放自如。用笔多有变化,结构精准到位。老师把技法与才情,理性和感性,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最后顺祝张老师书法作品网络展圆满成功!!
愿张先生在书法道路越走越远!
请求张老师赐作品珍藏、学习,谢谢!
联系方式: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龙东路塘盛大厦301室:杨孝 ( 收 )邮编:523710联系电话:13310802500

塘龙居士 发表于 2011-5-19 14:29

祝贺翰墨志庆——山东书法名家张志庆老师书法精品展成功!!!!!


张老师遍临诸多古代大家的作品,如王羲之,王珣,苏东坡,魏碑,敦煌写经小楷等等。可见您的作品取法高古。

笔墨当随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书家的审美观、创作观也发生了细致而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艺术上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多风格的发展时期,书法创作也更加强调书家继承传统与张扬个性的有机相融,从而彰显书家的风格之美。张老师的书法是和时代合拍的。

张老师学习二王,首先来自于他对二王行草书准确的分析,其次是能够很好的将碑法融入帖学,用笔写二王,旁涉其他诸家。无形中增加了其行草书的表现力。他的作品出入转带没有痕迹,但笔笔到位,笔力遒实,转锋动作与前后运笔街接,过渡自然,但动作分明,转折交代清楚。连续运笔提按既具节奏变化,又具形态变化,用笔重而不滞,轻而不滑,轻重关系协调得极为微妙。
   
在临帖部分里,张老师临摹了大量的经典古帖。特别是王羲之的帖子,都临得很逼真,可见张老师平时对经典的心追手摹和对古帖的理解和技法的掌握。从另方面也看得出老师在书法的学习中也勤于思考和感悟。临摹不是机械的复制,也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在勤习的过程中,对书法的感悟也非常重要。
临帖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它是通向创作自由的桥梁。只有学习并掌握古代法帖的经验,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在创作部分里,张老师创作了大量的书法精品。作品传统功底很深厚,又有自已的个性和思想。这都得力于老师临摹了大临的经典古帖所打下的良好基础,也得益于老师临习古帖对经典的融会贯通、博采众长。

张老师的楷书温厚秀雅,静穆俊朗,清新淡雅;行草书则恣意飘逸,率真浪漫,风情万种;作品章法参差错落,极尽自然之美;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精神焕发的美感。行草书以“二王”为主,旁涉诸家,博采众长,在古帖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自成一格,笔势飘动隽逸,作品满纸郁勃,才气横溢。

张老师的一幅幅精彩的创作作品形式各异,看上去非常漂亮。书中魏晋之风尽显,书作挥洒自如。行草用笔潇洒劲健、老辣娴熟、不激不励、收放自如。用笔多有变化,结构精准到位。老师把技法与才情,理性和感性,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最后顺祝张老师书法作品网络展圆满成功!!
愿张先生在书法道路越走越远!
请求张老师赐作品珍藏、学习,谢谢!
联系方式: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龙东路塘盛大厦301室:杨孝 ( 收 )邮编:523710联系电话:13310802500

psf0225 发表于 2011-5-19 15:22

{:1_107:}{:1_120:}{:1_122:}好

psf0225 发表于 2011-5-19 15:23

{:1_120:}赞{:1_120:}{:1_122:}

煮墨斋主 发表于 2011-5-19 16:44

祝贺【翰墨志庆】——张志庆书法精品展圆满成功!{:1_107:}   
张志庆老师的行草书以帖为本,书宗二王,清秀逸致,风姿卓绝,点画精到,有内在的张力,虚实相间,高古逸致,飘逸空灵,饶有情趣,实属难得。其作品:一是通篇洋溢着书卷气,视觉效果好,形式新颖独特,安排合理,错落有致,在平静中充满着激情,体现了张志庆老师思想情感和个人修养。二是笔墨精到,用笔环转升腾、变化多端,用墨浓淡有致、挥洒自如、结字向背相让、奇正相生、章法疏密相间,一气呵成。可以管窥到张志庆老师既深入传统,又有创新的意识。三是抒情达性,唐孙过庭《书谱》有言:“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衂挫于毫芒”。张志庆老师融情于笔,婉转畅达,意在笔先,加上草法娴熟,张志庆老师将性情与笔墨技能和谐统一到作品中。四是气息高古,意境悠远,表情达志。从作品可见张志庆老师个人注重气质修炼、吸纳大自然灵气、感悟时代精神,避免和摒除草书作品中浮躁、虚狂、做作之气,最求自然真实、格调高雅的意境和气息。总之,其行草书作,点画讲究,开合有度,墨色自然,用笔飘逸潇洒,古韵盎然,从张志庆老师的笔墨变化中领悟到一种豪放不羁,行气通畅的节奏感、韵律美,大开大合!我喜欢张志庆老师书法,望赐赠作品零距离学习欣赏。谢谢!!!{:1_122:}
(330800) 江西省高安市第五小学 皮幸军
电话:13870562167

默斋 发表于 2011-5-20 00:22

78楼的岭字值得商榷。

默斋 发表于 2011-5-20 00:32

看到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书风慢慢回归晋唐,心中由衷的欣慰。不能说书法回归晋唐一定会马上有个跨越式的发展,但这次的回归一定会将书法艺术带上另一个高峰。

默斋 发表于 2011-5-20 00:35

为了得到书法集,我看来还是要再多发几贴。

默斋 发表于 2011-5-20 00:36

再发一贴就可以得到了。

默斋 发表于 2011-5-20 00:37

终于爬到250楼了。
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志庆——张志庆书法精品网络展(奖5张小品、二十本签名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