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04

【庸】元代潘迪《石鼓文音训》:“薛氏作庸,或云是遘字。”徐书钟《石鼓文音义集释》:“自从薛尚功首倡此解,一直为人们所采用,已牢不可破了。”

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07

【敬】通“驚”(惊)。——见袖珍本《汉语大字典》656页

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12

【豜】野猪。石鼓文写作“豕肩”。

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15

【汧】读作qiān,有三义,其三为“漂”,此取漂浮义。

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16

【孔】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甚”、“很”。《清史稿》:“军务未竣,需材孔亟。”

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18

【兔】月之别称。杨模:“南讹莫认火西流,顾兔高悬略似钩。”

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19

【帛】石鼓文《汧殹》之“帛鱼皪皪”,以“帛”为“白”。

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21

【彤】《诗经》:“贻我彤管。”“彤”,红色。此以“彤翰”代“彤管”。

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23

【翰】笔毫;毛笔。潘岳:“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

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09:29

【母】金文中,母与毋不分而相通。古籍中,毋与无通用,故母可用作无。吴昌硕将“母”字抹去两点而用作“女”字,是大名家自我作古,往往为后人所效法。“女”,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所言之“女”,即“汝”。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石鼓文自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