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14
【王】通“旺”。通“往”。同“玉”。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15
【师】同“狮”。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16
【申】通“神”。《马王堆汉墓帛书》:“非其申不伤人也。”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17
【简】泛指书籍。苏轼:“堆几尽埃简。”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19
【麋】通“眉”。1、眉毛。2、老。《北海相景君铭》:“不永麋寿。”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21
【五日】合文“五日”,元代潘迪《石鼓文音训》释作“晤”。《说文》:“晤,明也。”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21
【汗】通“旱”。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22
【人】通“仁”。《吕氏春秋》:“故君子责人则以人(仁),责己则以义。”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24
【小】通“少”。石鼓文无独体“小”,而是与“鱼”组成合文。李长枝 发表于 2012-2-23 10:26
【乍】俏丽。李日华:“俺那小姐啊,打扮的身儿乍。”小篆前的古文字用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