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国“明清调”代表书家作品抉赏选——傅山篇
傅山《草书七绝诗》此作(左)空灵洒脱,白多黑少,在傅山作品中不多见。与相同内容的故宫所藏的另一立轴(右。笔者疑为伪作,因未见真迹,不敢遽下定论。见《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录一》,文物出版社1984年12月版)比,此作显然写得更为从容、自如、老到,可谓胜出一筹。
张爱国“明清调”代表书家作品抉赏选——傅山篇
傅山《草书七绝诗》张爱国“明清调”代表书家作品抉赏选——傅山篇
傅山《草书读传镫诗》傅山此作虽速而法备,用藏锋圆笔,寓刚于柔,流利中复见沉着,婀娜刚健,开后世禅宗书风的一大法门。
张爱国“明清调”代表书家作品抉赏选——傅山篇
傅山《草书读传镫诗》张爱国“明清调”代表书家作品抉赏选——傅山篇
傅山《草书双寿诗》傅山与王铎以连绵草大家并称。特别是长条幅的大草,天衣无缝,显示傅山的真实面貌。而像此幅把许多字写在小幅上的创作,在傅山传世作品中颇为罕见。
全幅刚柔并济,伸缩舒展,纵肆不羁,凝练浑深,回环飘忽,连绵不绝。用墨浓重,枯湿相间,墨趣横生。正文第一行和第五行较宽,中间三行紧密,构成疏密的奇异对比,极为耐看。让全幅的章法饱满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呼应。
由款字“双寿诗为旭翁老年丈劝觞”及诗中“大醉浑沦寻”等句推测,此作当为傅山酒酣所书,笔走龙蛇,纵意所之,缠绕不绝,狂气满纸,酒气拂拂从指间出,字里行间常有作者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显示出狂草创作对作者身心彻底放松(“散怀”)的高要求。
张爱国“明清调”代表书家作品抉赏选——傅山篇
傅山《草书双寿诗》张爱国“明清调”代表书家作品抉赏选——傅山篇
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卷》此卷为傅山草书杰作。据作者卷尾落款所记,系友人张 持纸索书时,以砚上余墨挥写而成的。故可知此卷为淡墨所书。其墨色淡而不枯、不干、不灰暗,淡而有神,足见作者特善用墨。
因在雪中,故作者书时大约心情不坏,全卷写得空灵洒脱,快意磊落。因是淡墨所书,故全卷看上去白多黑少,简洁疏朗,颇与窗外之雪相契。用笔上,扫刷中见裹束,皴擦中见提按。行笔的迅疾造成不少的“飞白”,愈显苍劲。结体上,纵横展促、倾侧向背,极尽变化之能事,而大小相间、长短合度、穿插伸缩,尽以自然出之,浑然天成。章法上,取“挤压式”,利用每个字的字内空间的变化展促来营构全卷的空间,给人“飞花散雪、落英缤纷”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