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韵 发表于 2005-7-12 07:49

我对书法的理解

书法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不仅是感性的自觉,更是理性的选择。艺术创造不能仅从潜意识、本能等层面去寻找生成依据。情感之真,在于真理之真,是具体的也是超越的。否则,就会成为有了快感的叫喊,虽情感真挚,但过于直白与浅陋,缺乏理性的择取与沉淀。应充分意识到理解或观念之于书法家的至关重要性,它将左右人的审美情趣。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这一点在书法中表现的要更为突出些。从汉字书写到书法艺术的转换,融进了更深的理解与思考,这是一个形式的选择、语言的确定、风格的把握与价值的取向;从汉字书写到书法艺术是从“无我”—“有我”—“无我”的过程 。后一个“无我”可以成为书法作品意蕴的最佳诠释,不仅意味着个体自我由封闭走向开放,还意味着自我认同必须涵盖于群体认同之中,书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娱乐只是开始。书法家不能只是满足于写感觉,还必须放飞自己的感觉,运用哲学的宏阔视野,使自己在审美层次上达到一种形而上的意象,使书法从个人情感的抒发转变成一种生存理念的宏扬展示,产生一种昂扬向上、生机勃发的合力。书法是单纯的,单纯不是简单;书法历来都不是粗鄙的,而是唯美的,其求吉祥盼团圆这种心理的期盼,是建立在我们民族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传统审美欣赏习惯上,书法作品呈现出一种优雅自然的美,除了最直接的愉悦感受外,不会再有对人生负面的反映和答案。这就是书法的社会意义。现在,人要更贴近时代,感悟生活,寻找新的情思,使“中得心源”里不断涌出新鲜的东西,努力表现这种“心源”。

唐之韵 发表于 2005-7-12 07:54

我对书法的理解

书法是汉字的梦。
书法个性首先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原创性,书法只是一种手段,人借用了汉字的结构和笔墨,最终还是要落在体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上。
以上这“六性”其实是很难拆解开的,往往同时存在,甚至有时还相互抵触,这需要人在得失之间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但时代的、中国的、个体的是书法的三大特色,
表现生命的生机与活力是书法永恒的主题。
这种“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

唐之韵 发表于 2005-7-16 15:23

我对书法的理解

其实我想要说的无非是:
书法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原创性。
书法与汉字的字意无关,也与文字所表达的文学性无关,是一种由笔墨和结构所传递的感受。
对“生命的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就是书法的内容。它来自中国文化精神,尤其是儒道对生命的透彻理解。

张钧 发表于 2005-8-9 15:36

我对书法的理解

“敢把人们习以为常的汉字,写出前所未有的感觉来的就是书法艺术家 。”。这句话值得商榷,涵盖太大,所指不够明确,至少是不够精确。
   也许唐先生会认为我是咬文嚼字,艺术也应该精益求精。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我对书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