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3 10:45

闲人乐天:

我给石青添个砖,有的人说原始共产主义,我看不见得,考古证明,在原始社会人要吃人的,不是制度迫害。而是实实在在的抓住,肢解,吞到肚子里。
再后来发现原来人可以作一些活计,例如种地。于是一些农耕民族就把其他人抓来,戴上镣铐,作苦力。顺带在没有食物的时候杀来吃。
后来你吃我,我吃你,大家都没有好处,于是有些聪明人,有力量的人,提议干脆咱们组织起来,去抢夺其他人的财富,强迫其他人作苦力,同时防止其他人抢夺和迫害。这样就形成了国家。最早的国家更多的任务不是统治人民,而是抢夺和迫害其他国家得人。而国内的人则不能再互相抢夺和迫害。这就是最早的人权。
后来国家之间又互相妥协,在一些聪明人和有力量的人的协调下,组成了更大的国家集团,也就是大国家。大家内部不再抢夺和迫害,而是一起抢夺和迫害其他人。而国家之内,为了制止相互抢夺和迫害。也就是保护人权,于是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意识。这就是道德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3 10:46

闲人乐天:

道德的力量在于大家的认承,但是要大家认承就要大家知道,这就是文化。有文化的人多了,就有了不同的文化版本。不同版本的文化都要取得大家的支持,于是就有了辩论,当辩论无法取得一致的时候,就开始表决。这就是氏族社会的所谓民主。
   也就是最早的民主就是一些有文化的人讨论如何发动、组织、分配、管理其他人的表决。当然这时掠夺来的其他人,基本上不是为了吃,而是作奴隶。奴隶是可以随意杀死的个人物品,特殊情况下也未尝不会吃一个。
    世界上最早的不吃人的文化,就是中国道家的文化。中国的道家扶持黄帝这个大的国家征服了其周围的很多国家。在这个过程中,道家发现吃人,远不如利用人。同时今天你吃人,明天也会被人吃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于是创立了天道论,就是每个人或物,都有他天生的道,都是一种道的存在。因此人可以吃万物,但是不能吃人。但是每个人的命运都是道,有的人天生就是奴隶主,有得人天生就是奴隶。这时道。但是即使奴隶,也是人,可以驱使,不能任意杀害,这样就产生了农奴。我们说农奴制野蛮,但是相对于赤裸的吃人,农奴制文化无疑先进的多。
   农奴制在中国作为主导思想,一直到秦朝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3 10:47

闲人乐天:

世界上最早提倡决定人的命运的不是道,而是国家法律和个人奋斗的文化,就是中国的法家文化。法家认为世界上的道就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质,而国家的法律就是利用这个本质,驱使一切人去抢夺和迫害其他人。即使是奴隶,按照法律获得军功,也可以成为平民,再成为贵族。贵族可以世袭。随着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封建国家。
   封建制在中国作为主导思想,一直到汉朝末期。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3 10:50

火木子 :


读后感:

尝见人性之说有三:一曰人性本善,一曰恶,一曰无善无恶。

看了闲人乐天的讲述,我觉得人性有善亦有恶。其恶之大,人吃人;其善也,有文化。

再细细思来:
何谓善?古之中和之道、今之所谓和谐也。
何谓恶?为己之欲大而无所不用其极。

上古执道、下古建制、今日有法。抑恶扬善,而善之性累代传承矣。善者,爱财而取之有道。舍生取义,善之大矣!
恐怖袭击、知法犯法、道德沦陷。而人之恶,亦未尽断。

内明道修善、外遵纪守法,则可祛恶趋善。
但愿人心向善,天下无贼!善哉!善哉!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07-6-24 02:00

回复 #19 火木子 的帖子

  我是利用《论语》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的。我对《论语》及其它中国经典之作的兴趣不大,因为书本上所说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读经典还不如多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所发生的种种小事。至于我为何要读中国经典呢?那是描述方面的方便,就如西方一些著作中常借助典故来表达一般。
  关于情感问题,涉及到我创造的一个心理学名词,我知道说出来的后果如何,所以在这方面保持默。

[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07-6-24 02:04 编辑 ]

火木子 发表于 2007-6-24 14:27

回复 #25 曾惊花落 的帖子

嗯。

我连“知其然”都没做到,何况“知其所以然”啊。em22 我以为在“是什么”都不清楚的时候,就讨论“为什么”是不妥的。既不合逻辑,也没有什么意义。em20

另外,本帖就是学习、讨论经典的,当我在这里的时候,兴趣就在这里了。我也会思考他人的看法,对我目前有好处的,我会接受。反之亦然。em13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4 15:11

善与恶是相对而言的。
若无“恶”又何以为“善”?反之亦然。
善有“伪善”之说,所谓“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男盗女娼”;伪善人也。难道我们见得少吗?
而“恶”,有时也很难断定,比如:造反、革命、反抗;改革、创新、破旧等,被视为“恶”行......难道我们见得少吗?

黄记文 发表于 2007-6-24 16:03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6-21 11:01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希望大家都能读读,说实话,编这个主题我更看重过程,你经过了,得与不得就是造化了。若你能经过并有所思考,那就是大造化了,若你再能慷慨地将你的思考发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那我就真的很满足了 。
谢谢!
初看此主题,是网络编辑.本人第一个跟帖:步步弥高同下学而上达;
                                                                   孜孜不倦若游艺而依仁.
发完帖,接一份传真,派发后,返来,见有此帖竟是私家重地,而是看重过程.不是过程就:无眼睇或是看轻.是以将帖删除.何必丢人现眼.
须知得与不得,造化与不造化,虽是领会也要历史背景的衬托.否则没有思考反而是大造化.

火木子 发表于 2007-6-24 16:16

回复 #27 琴岛大布衣 的帖子

哦。
有善才有恶,恶生善也至。我谓我善,你称已善。混混“你”我“中,相对复相对。本来无绝对,何必争善恶。

对事物、行为的善、恶断定有时是难,但是事物的某个状态、行为的某个结果是客观的,是可以对比和衡量的,是可以有参照物或参照体系的。
可是,”参照物、参照体系“也是相对的。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连断定的结论也因此而有了相对性。

也许确实没有绝对的东西。不过,相对的双方总要碰撞出谁强谁弱的火华。它们是一对真正的冤家,永不停息,直至同归于尽。因此,有些时候,得到正确断定结果的代价很大,甚至要牺牲人的生命。但有时也很容易,你只需要轻轻放下执著的那个东西。

人总是有欲望的,有的欲望小,有的欲望大。食、色,性也。人有动物性,但人贵有人性!正是这份珍贵的人性,在我们除了欲望之外,有了希望。

希望总是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很多欲望也因此可以暂放或消解。仅仅是个人的希望是不行的,要大家有希望才行,是以要中和,要和谐。

这时,再反过来看,人性是什么?中和之道?我不知道,但我仍将探索至生命的终结。

[ 本帖最后由 火木子 于 2007-6-24 16:21 编辑 ]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4 17:11

回复 #29 火木子 的帖子

所言也是,具体到“孝”的问题,我总有一事想不通?有“忠孝不能两全”一说,难道“忠”就是“不孝”?何以“不能两全”?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国学漫悟】专题之论语篇:学而第一之六、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