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转载分享】百字寄石开// 老土 /2006年6月16日
/ J4 D/ N' a# v' P6 d
# U. J& `3 l% L百字寄石开
1 @% F# x6 Z" L% x# I1 n
# Q0 b" @1 q) z, Y, w! z0 B南方的梅鱼, 已经一月有余, 至今没有停下, 险些酿成水患.
2 S. ~) Q- s% ^1 ?$ j 某日雨中, 收到去枷自北寄来的特快邮件.打开包裹,扑面而来北方干爽气息.慢慢展开层层包裹着的期待,首先露出<浮云>的最后一个草书“鸣”字,一股干裂气息扑鼻。展开整幅对联,石开风格尽收眼底,特别一个“浮”字,让我欣喜若狂。* P# A2 L3 Q9 j* ~- m
十分钟后,静下心来,想想历史,历史会怎样选择呢。
- o7 ?4 k/ \4 F# u 风格是石开艺术立足之本。检视石开近几年的篆书,石开风格已登峰造极。与鬼斧神工的石开篆刻相比,石开篆书快要做了李斯丞相的特级工匠了。
7 \ C3 h1 L# D' o" p" z( j 风格是石开艺术发展的基石。但是仅仅停留在风格之下,好似金农、板桥屋檐下的乞儿,岂能望八大、石涛之项背。试看于右任的行草,黄宾虹的金文,超乎于风格,成就于气韵。大师是不屑于风格的。
$ z0 p; q8 Z; i q( b" r3 x: o# m 今天之中国,职业书法家已经不多了。子绪、应辉正在享受生活,剩下王镛、石开继续努力。中国书法的未来走向,或许取决于关键的少数,取决于少数人的思想和行为。 L: |2 }. x: S# |) ?. I; s' s+ j
石开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 Y" ?9 m0 m6 P% \( P
我喜欢南方的润,也喜欢北方的爽。但若没有润的感觉哪来的爽,没有爽的感觉哪来的润。
7 R1 B; N' I# n6 e 石开先生本是南方人,北居久了,勿要忘了南方的雨。春天的时候,期待石开常回家看看。
* c' A3 V1 \( w* n% u6 e 百字寄语,供石开先生一笑。
9 S9 r4 v9 w9 s& B 2 I, a: }7 G, N7 ~
老土: l k" K. t! `! }# D' p9 V0 w+ Q% H
2006年6月16日6 b9 ]' F! a9 |. ?5 G8 @6 y
《百字寄石开》题目中“寄”字,原稿先用“谏”字,又改为“诤”、“箴“,都似不妥。就依寄了。4 h7 l6 x! G* H- a* d( Y
又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