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1月16日,东京国立博物馆将展出向台北借来的颜真卿《祭侄文稿》,此事立刻激起了两岸乃至华人圈网友的广泛争议。 % _5 `7 Z2 ]0 y7 f( p
大量网友指责国宝出借的正当性和司法审核程序,质疑台北故宫借国宝“媚日”。有台湾媒体甚至愤怒表示:还是中国大陆拿回去好了。 & {6 H( A# W3 M; D+ m. g0 W. W
+ G- W( V9 S0 l4 j
! F" t7 r& J/ K) I, c y. l3 p- ^ t$ ^2 A2 f4 O* B# n4 ~3 m
2 v& w4 z) z4 d- \- [& t+ z
& N1 i9 _7 `7 K- `( \9 N8 W) \7 f ( c1 W0 ]/ K D( m
% e0 m. Y+ ~2 W$ i( P2 a3 y
) E w- S7 {3 j9 g2 K) a, t/ ?- V
; ?. G. i6 U' X4 f0 f; l
( O& s6 M. ~+ i6 S6 a
3 f6 x. r. D! E知乎上的一条提问:如何评价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书法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等文物1月中旬将赴日本展览?这个提问有30条回答被浏览了64万多次。可见大家对这件国宝的重视程度。毕竟《祭侄文稿》对于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同凡响。 . j$ _$ r( L( Y8 O+ v
; B6 { a( V) u5 s/ P. D
3 s5 q& P2 b/ O. C
, a( m, l q9 n8 i! J我们知道,台湾国宝荟萃。除《祭侄文稿》外,台北故宫博物院外借给日本的还有怀素《自叙帖》、褚遂良《黄绢本兰亭卷》、怀素《小草千字文》等,其中哪一件不是重若千钧的国宝?) @: [: J; l* r7 C7 h, z% C/ p# ~
) [0 o& C H1 t" _9 N( l9 T
/ @0 u% C% n) ^' s& d! u而《祭侄文稿》堪称国宝中的国宝,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传世1400多年的“天下第二行书”,还因为这件书法,是中国唐代忠贞将领颜真卿在极度悲愤情绪的表达,忠臣烈士的气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它同时具有人文价值、社会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鉴定价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我们都知道纸质书画极易损毁,可以说展一次毁一次,内地文物局出台禁令,禁止多件珍贵国宝永久出境展出,但是台湾在这方面却做得不尽如人意。% F% S( ?. \* q! B* ~2 z
. W: X/ P/ p5 m% D' i! r% q1 ]
" l3 n4 S- K" O; e( }
5 U# D7 e' f1 v6 N, V y% l; ]
0 q9 u5 E6 T# M& }% S8 Z; _
! _! p- D; u; P/ w! N
% y/ Q6 F. v3 ^' t0 t" M
+ ^3 q% V) T, s3 ]# e
7 R* t: P) s0 [" l4 r& W' }. O/ S2 l* ]1 C( S d# O
9 \ | g+ l) Z早年台湾《联合报》曾报道:《祭侄文稿》和《自叙帖》都经“文资法”核定为“国宝”。考虑到书画国宝的脆弱性,台北故宫博物院从1984年开始,陆续精挑细选出70件名作,列入限展品,规定每次仅能展出42天,展后休息三年以上。就算是在台湾,颜真卿《祭姪文稿》和怀素《自叙帖》也已11年没出现在公众面前。而海外展则还要追溯到22年前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的展出。
$ i1 O- y& y7 P! n1 C. X" k" [$ Q' u. J+ J; M0 v
怪不得岛内网友为此不平:“(台北)故宫对日本真的太大方了”。而且对国宝外借日本的公开说明都没有,如何向民众交代?
# z4 C2 y q: ?5 B5 V* C0 X) T& s/ ~/ W5 e2 C) U j
台湾民众质询台北故宫博物院,如此重要的国宝外借,到底是谁决定的?万一弄脏弄坏了怎么办? : f2 @* V+ R. ~% ?9 l" h
为了平息众怒,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开相互推卸责任,台北故宫回应称是前任院长冯明珠在任时谈定的。但后来遭到冯明珠打脸否认,说合约上写的是前任院长林正仪,而关于这次展出日方的交换条件,现任院长表示还在商谈中。 日本在文物保护方面经常出岔子,中国字画文物有过多次借给日本展览而后被遗失或损坏的情况。某知名博主提到,当年中国大陆将珍贵的《西泠八家印存》出借给日本展出。结果竟然被借展人弄丢,事后日方提出赔200万日元了事。中方将借展人告上法院,日本法院一直以证据不清拖延。
1 [$ G- y. I! X+ I于是这件案子就成了一桩悬案。这件事给中日文化交流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这次《祭侄文稿》能完好归来吗?如果也被弄丢这个千古之罪由谁来承担?《祭侄文稿》的落款处有一方“子孙保之”印。有人说现在这就是个讽刺,我们这些子子孙孙对国宝做了什么?
, ~2 _+ h4 P3 s/ j$ n# \也有网友表示“不适宜展出”都是谣言。真正的脆弱是“民粹主义的嘴”、“保守的文博本位主义”。, l2 d+ {5 z0 Z
8 q- |/ X& y p6 F% b- `但立刻就有人反驳:文化交流固然重要,但未必要出借《祭侄文稿》这种国宝级别的文物。你听说过法国将卢浮宫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的微笑》出借过吗?连卢浮宫的门都没跨出过。! U8 L8 i5 ]4 L
台北故宫博物院可否考虑过,《祭侄文稿》是千百年来历代收藏家精心呵护且在战乱之中得以幸存的无价之宝,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它的保护应该慎之又慎。
! A( k- O0 K u7 ?0 W; [9 k
( ]2 A" Q' |9 k* X7 A: B. Q
* l6 G# M y" ~: X! p- |
# }# ?& N, N$ C6 J7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