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薛明辉

【年末钜献 独家首发】李刚田——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35000字,解读书法,解疑释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啦,薛老师:祝新春阖家平安幸福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是一个思想深睿的人,很受启发。em2 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em11 不愧为书法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视角独特,em1 有创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刚田先生《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导读

日前,李刚田先生发来《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长文。
    读罢长文,思绪万千,不能自已。
    这是一篇近三十年书学史论。
    任何时代的书法发展史,都是继承与创新的对峙史,都是在古与今的对立统一中,实现其扬弃,实现其否定与肯定,从而不断创建、不断整合而造就的。对于书法艺术来说,其继承性贯彻始终,古今融合、前代对后代的孕育是历代的共性;而一个时代的新变,即这一时代书法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于古与今的对峙,或者说对“古”的颠覆和背叛。历代史论大家,具大视野、大手笔而论史,一是以此为消息,从而纲举目张,撇开纷繁喧嚣的现象,使人一览脉略。所谓“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史鉴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当然,宏观史论并不是大而无当的空谈。它不纠缠于枝末细节,却以细节为支撑。此文在细节的基础上,归纳出五个问题:审美倾向、价值判断、创作态度、形式技法、创作队伍。
    审美倾向:古为“天人合一”;今是“形式至上”。由“读”到“看”,书法的时间性被削弱,而空间性得到了强调。
    价值判断:古是“文以载道”、表现人;今是职业化——“为展览而写、为评委而写、为获奖而写、为碗里的肉而写”。
    创作态度:“古人‘吾日三省吾身’,在向内宇宙深层追问之中不断完善自我;而今人则思接千载,伫立八荒,逐波弄潮,蝉蜕龙变,在不断突破之中表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技法形式:古人以书为“敬事”,书法以笔法为核心,书法在美用合一、无意于嘉乃嘉的过程中实现;今人重形式表现,技法按形成“冲击力”的因素排序,依次为制作法、章法、墨法、结构、笔法。
    作者队伍:古代书法家是文人、业余书家,有地域特征;今人则是职业书法家,专业创作,无地域特征。
    天地江河,无日不变。谚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史以来,书风丕变,无过于近三十年来之频之巨。这是因为,一代之书,无不肖一代之人文。中国历史,在一百年来,沧海桑田,变动无休,也以近三十年来得到空前的整合。就我家乡一隅来看,三十年前,所用犁耧锄耙,所为男耕女织,庶几于汉代无异;三十年后,则面貌焕然。如果以长时段的眼光看近三十年,实在是天翻地覆。这样的巨变,折射于书法,就不可能不产生古与今的对峙与融合,产生巨大的变化。而变化,一言以敝之:社会环境变了,人变了,创作方法变了,展示方式变了,书法作品变了。
    文章揭橥了这种递变,指示变化的迹象、寻绎变化的根源,全景式地展现了这段过程,却没有做过多的评述。这有点像某个史学流派,追求纯粹的客观。实际上,纯粹的客观是做不到的。大概孔子作《春秋》,也是尽可能地回归叙事语境,而不介入其中。即便如此,文章也将引发我们思索和追问:
    书家文化身份的转型,是否会影响书法的综合性?
    书法艺术的独立,是否一定要导致人与作品的分离?
    今人到底尚什么?
    书法沿时序展开之美,是否终将式微?
    展厅是否是书法作品最后的归宿?
    由展厅导致的审美转型,有没有长远的价值?
    无所不用其极的制作,能不能感动后人?
    如果说当下处于探索、创造期,下一步的整合会是什么方向?
    最后,我想到了一个题外话。这么一篇大分量的文章,李刚田先生却没有按照“学术规范”去写。当书法成为独立的学科,书学论著遵守“学术规范”自是题中应有之意。然而,“学术规范”与学术价值却并不等价。古人只言片语,可能胜却有些高头讲章。没有内容提要、关键词、详细文献索引的文章,也未必就不学术。而锣鼓繁密、过场俱备,却言不及意、自欺欺人的文章,假学术之名,行不学无术之实,倒是学术的异化。曾几何时,斗大的字不识三升者,还在胸膛别上三两枝钢笔呢。题外话,打住。看文章要紧。(孟会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