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145|回复: 4

道玄子祝福您朋友们:元旦快乐!!!我国元旦节由来---元旦的含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我国元旦节由来% s& H6 ]- L* X$ `1 O
元旦:New Year's Day; New Year5 Z, y  w. u9 P1 b) _2 z2 g9 `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 q( v% Y: D& b0 u. X0 \3 X! i5 c5 o
$ L7 o% D6 N/ V& w  i2 X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 {: p9 C6 T! l
. r7 b4 h7 K( a' [) ]! p! V- X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4 J7 r6 O7 d% C0 @, \
3 j+ A* G6 R2 P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 |8 G* v7 ^0 ?" L. I6 R- J7 @' v- d2 O4 W3 J, x# m1 e: E
. Q! W0 I; Z& }
  y" @& o5 P8 |! u1 y* _( j% z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4 N+ a% E# o" B/ F3 h: r) T0 t5 |* a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8 e8 p) b( s0 y6 o! _; I3 N$ c8 w

  A# A& z6 ?6 w* H. ]& F* L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 G5 m3 p. u5 j' t% x+ Q7 c- s$ a
1 ~7 B+ y, v# ?6 \
  最早的元旦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 3 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
) O: [0 f1 P+ [1 Q
$ o1 ~; ]$ P" G+ y/ N2 V& T- |
  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2 |# F9 J7 U- k6 |3 f5 h9 e9 ]: l* T( A- V) j* b0 ^
元旦的含义
5 t  G7 R( T: K$ O6 g2 U9 b0 o9 m7 F2 L/ S# Q1 t3 b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 }7 r. _& X0 e' q  F4 N3 |) R7 |. X5 K0 Z) h: u3 [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 F; J8 S- @, q" d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 W/ k; E' ~5 E, W2 Q1 t1 I8 `  H+ L: B/ n4 ]( }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3 g0 v7 I2 o$ S( a
. s* q6 s# Z& A3 g& V3 I6 Z4 _3 |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d0 I; I( i4 U" L6 ]

$ H. D+ Q3 T- `+ y" d% r1 X& n% L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0 L- y; A, F$ w  在我国,还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P6 H  o1 c- {; a( \# S

- U1 r, {4 p& D8 g, k/ L6 r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 E5 z2 l2 i# \( O西方元旦由来
# f0 h$ ~- k2 b& v8 V6 i' I: z1 N1 e( t& u$ ?3 P
  西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原本以为教皇把耶稣诞生年作为西元元年,西元一月一日也和耶稣有关联,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可能依照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还应该是12月25日耶诞日为过年,所以西方的新年没有耶诞隆重。
1 C0 V( u$ w! z  U1 j  p

9 t, _3 m  p  s7 I; i+ {  埃及元旦的由来
( y$ e  e2 e& x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5 f0 v( U! x  o$ t9 U& f
. `- h3 c: @- w5 @- _  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 M0 w' b! p/ z, s0 n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

- ^3 D7 l! O* J3 X
* ~' ^, l+ _9 e, ]  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9 l, m0 d3 B  T( V. z  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各个国家由于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不过,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地域、民族特色了。0 Z, s0 F% e. k; H$ z4 H
7 B' F$ P9 V% o8 d
元旦发展史
/ J- y7 a9 C1 |- O, P0 K  元旦,也被称为“新年”或“新历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 `9 @, _8 w/ o; D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大陆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5 B7 ^$ I: T. v( [" H7 K  b3 q3 S) {4 `) H4 I: U
  汉语“元旦”涵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国以前,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O4 l0 Z$ q. Y5 T1 L( r
  历史上,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
% f* ]$ V- H% |- C3 T( |, r
2 g( l' k2 A$ J0 k; t/ e, ]
  夏代为正月初一(夏历1月1日)
; M; S8 V) a+ K" p  商代为十二月初一(12月1日) ; O( s7 a! V( n. y* j5 g+ L
  周代为十一月初一(11月1日)
# V$ m' a! R2 g% y  秦王朝时期为十月初一(10月1日)(参见农历#夏历、殷历和周历的分别
5 O0 v% [& W' k7 H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邓平等人创立了“太初历”,定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7 I" d8 r- U, ?; p: F
8 N- B( a7 J$ t7 A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 E6 h4 v& S4 n/ A% k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

/ {, y5 s9 }! V
7 n# f, t7 G6 `6 o: l! G1 }& R3 D9 ]各国元旦习俗与庆祝方式
5 |3 Z, w7 D4 Y+ b
. [6 B& ?- C5 b+ P1 L# N+ r* z( K
  【泰国】5 O5 X* S' C! F! a5 Z/ s# ^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9 n7 [6 h' Q' r$ ]3 {
# u8 K* m) F: u6 i  【日本】9 R& G! |( M$ W4 J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5 j) u1 Y% X. c# d& a9 F& V. Y5 V  t9 o/ _6 h! h
  新年里,日本各户门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条草绳或用草绳编的圆圈,称为“注连绳”或“注连饰”。有的还摆上一些松竹,叫做“门松”。许多公司大厦门口和街头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牌楼,以示庆贺。人们还将鹤、龟等象征长寿的动物剪纸贴在住宅内外,祈祷平安。同时还根据十二生肖,刻个年肖,相互赠送。邮政省还大量发行绘有年肖的“贺年邮票”。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之间,互赠贺年片成了最热门的祝贺方式,日本人称它为“飘舞的风筝”,遥致深情。在新年里收到谁收到的贺年片多,谁就会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财运亨通,格外喜悦。新年里,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孩子之间拜年的习惯仍然盛行。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恭贺新年”。. y! j2 n1 e3 i( i2 y

: J  X+ y1 V3 K2 I  【埃及】
0 ?) l6 e8 N7 D) D4 d/ X( N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 T/ N! R  g) r7 O7 f/ \' b$ n& r! i* e/ s% q% T
  【印度】
" y8 c4 H$ p; }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 k5 m0 u( M, M4 ^) }
$ ~' I5 @9 j9 H" `. k  【朝鲜】
9 H- f2 ~: a) m  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0 i* H$ A1 f$ W: [5 |8 \
0 C' i0 ~4 h7 }* y3 U+ f  【蒙古】
1 [1 Z2 J, {- D! |/ B" G  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 a, Q" V. \8 U$ h

/ B$ u/ ]0 K9 D  【新加坡】
; V/ y/ u0 o. I, D- j& k$ ~. o+ ]  新加坡,元旦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新年里有个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着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 O1 N% r/ R/ {( P& P8 Z4 I  e: N& e& O1 W
  【英国】& k0 O9 x8 ~: W' K+ T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 M- _/ [8 V$ Y

+ p+ N. w' R6 K  【德国】  y' |: K$ e1 {: d4 O/ a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O: ?% O+ H: F, w2 h/ c

' F1 I$ ]* S, k! |  【巴西】0 C9 O( l- ?) a0 O8 v. e  F2 ?9 ?
  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 {% S; J0 ?( v8 p: p! I" i5 V4 d# h: U: K- H8 v$ O. u' k
  【伊朗】5 Q) _* t+ m3 @8 [7 j! E" R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时间,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 F( _4 a* _5 W3 r' Z5 W8 E$ S: [

- c/ S$ \/ }7 ~: G2 U* d" c" q  除夕,全家欢聚,吃顿丰盛的“团圆饭”。这时桌上摆着七样东西,其波斯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称为“哈夫特辛”。七样东西及其含义是:麦苗或豆苗——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苹果——硕果累累,鲜美滋润;醋——生活美满,有滋有味;蒜——驱除恶魔;金、银币——招财进宝,发家致富;香料(调味用)——生活美好;麦芽糖——生活甜蜜。此外,桌上还放着《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什叶派鼻祖阿里的画像,表示主人的虔诚;还有象征光明、诚挚、前程似锦的镜子、蜡烛、彩蛋和金鱼。

9 J9 B$ H& ?& _9 {' W( S2 `7 L7 g4 u) ?
  【法国】

3 x1 [# C* {3 t- p# Q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 y5 F! h' z3 S5 g: Y0 H

2 _+ Y' {1 N" O" |. }8 N
" g- [/ B( ^% z6 L  k4 t4 W! ^  【瑞士】7 j7 b& i* U% ^; ~5 Q2 S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在庆祝仪式开始的几个星期以前,妇女们忙着制作男人们所穿的服装。人们用木头精心雕刻成的圆盘形头饰,有的象征房屋,有的象征桥梁和村落等。凡是参加庆祝活动的都装扮成女性,象征富有和善良。他们戴的假面具,面颊丰满,都是用蜡制作的。他们口含一朵小花,脸上的表情“千篇一律”。五光十色的头饰上,还饰有祖先的座右铭。康。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P* w  b$ P/ [  G9 f9 A
9 |6 s5 E; A1 t1 e  C
  【希腊】8 `, X  o2 |" t( T- N1 c9 t
  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3 p! B8 M6 c% I5 e- S1 Z; m( w. C1 Y) ?) f4 y; e- l0 P3 O, t
  【罗马尼亚】
" E8 \1 M. Y+ B* W7 J  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 s, s9 `7 w' K8 J" g: r9 W

0 @' |" m2 B. O/ [0 ~- u  【巴基斯坦】1 b9 c7 J! B0 j3 x
  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 \  X' W1 j3 ?7 X3 j
/ o  C$ k- O) J: l8 [7 ?5 W& N
  【阿富汗】) Z# w6 L0 z7 I2 v6 {1 H$ V
  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c4 p$ C$ v. I
. V: k* B) K! p9 e& D0 ~* B
  【阿根廷】
- A2 [, L6 b7 i2 D4 m/ Q0 X! X* K/ Y  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8 _) H# i! J8 s: t/ P; h
* ^6 }3 A+ j5 }1 C  【墨西哥】; ?1 P/ M, K8 T7 m+ L9 n
  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 V; J( b7 R  `' l& `0 j
5 V( W7 M5 k" Y3 \# Y, ^- Z  【保加利亚】
/ o* [8 w- {9 p1 K# Y  Y  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4 C$ n8 Q# e6 R5 u# m/ x7 V! P* G$ P! a8 q
  【巴拉圭】
& f" F% _# D- E/ n! p  巴拉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 N! i/ |/ n( P+ p( c+ U  ~5 D: {2 A1 ?; V
  【韩国】" L+ C, b# p3 }; H- A$ N/ ~
  韩国人在元旦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男孩子多半去放风筝,女孩子则跳跳板。
/ x! o6 f$ U% m# c: {4 e! B

0 |3 E4 {. c8 W$ a' w  【坦桑尼亚】
2 W% I* k8 o# U0 S  坦桑尼亚新年前夕,沿海的斯瓦希里族人家家户户要用木炭爆玉米花撒在物内的各个角落,以示驱散妖魔,祈求幸福;用玉米和菜豆煮饭盛于碗盘放在门前,供串亲的过路人随便食用。元旦那天,人们鸡鸣即起,姑娘们身着彩裙,走门串户唱民歌;早餐后,鼓乐齐鸣,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到海滩洗澡,以示洗去污秽,健康欢乐地迎接新年。

% X3 ?& s6 p9 B3 X! g& Q- k2 a! J4 P+ `
  【意大利】
+ O& ~; m+ l6 U8 b- R8 V  意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欢之夜。他们对新年除夕远比其它任何节日都要重视。当夜幕开始降临,人们纷纷拥向街头,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时分。这时,各家各户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旧瓶瓶罐罐、盆碗碟盘,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认为这样可以去掉烦恼和恶运,以示吉祥如意,除旧迎新。另外,元旦这天,各家各户都燃起一炉火,日夜不息。这样在一年里一切都会顺利兴旺。据说这种风俗是从古罗马时代承袭下来的。
( `9 I: W6 F) v! i! Z1 j
( c4 Z3 @% W+ O8 Y9 `2 }
  【美国】! s0 \* R$ E2 {! ^
  美国的除夕之夜,人们在外开篝火晚会。夜十二点,大家一起把旧物扔进火里烧掉,并围火歌舞,狂欢至黎明。
5 [" P* L) v! `4 e
' l" S4 w% M, w. n! Q9 ~+ o* O
  国外元旦趣俗' w- ~5 A9 l( {" I# h9 x
  杯盘碎片送朋友! \2 E' a; g! \" q
  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 z) _5 `* M2 O4 W
+ ]7 Y0 c: F2 L0 a! h- v% X; \
  抱头痛哭迎新年* P+ e; {% j4 \. D0 Z
  印度的一些地区,元旦时人们不但不庆祝,反而抱头痛哭。据说是感叹岁月易逝及人生的短暂。

. o6 ]* A& M# d8 K
( W6 U& y, T% [/ n0 L, V  妇女坐上市长椅1 N. F9 o) [- M/ x" p% `# o
  西德人过元旦,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府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上市长办公椅,表示接管市长权力。* p' p* d: H& t. D

  }2 s1 e9 {: }; l1 u  摔瓶打罐扔脸盆) `. ?0 [" M" ^& f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时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为这时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除旧迎新。

6 y2 O4 l, i: f+ ~" J1 q2 G- a" \) j: B$ R% E
  喝光余酒交好运: u, X; t+ N) \% \7 ~& Y3 L9 ^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新一年里交厄运。
& b( m4 o6 ^) @  o# z; B* }

, l$ M9 ]: o4 X0 W: g  深更半夜吃葡萄$ R  Y( M8 y2 }1 w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团聚。到12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争着吃葡萄,每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12颗,表示来年一帆风顺。

* M4 W) A$ n! p2 c; M元旦诗话/ C1 l: \# ^# t* }4 |/ L
  〔宋〕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4 T& X( E& D# N: K

1 v. `3 V* L4 U/ n6 l  “元旦”一词来源古代,非指公历新年,而是农历正月初一,亦即春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元旦古称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从古到今,历代诗人都为元旦抒情作诗,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 ^0 D/ ^2 v. x$ d+ x/ B
1 q! t  P6 f9 D1 W# |% p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写了曹魏时元旦贺岁的场面。

- @9 u2 t0 |. @- b: y+ W# Z5 u
. i6 Q2 |& h  Y9 D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已过60岁的诗人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风貌。$ T4 O1 t. K: w5 z; f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出。

: X! D7 @" J( j+ M/ _  r4 _1 @( ]8 H3 B& y
# b5 E5 w* H, D' Y: l- s
  “觞”,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饮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而来。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 q! M/ ^7 i" v5 b( ]

4 r7 U1 r5 \  G7 M6 o4 _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在大唐盛世,“田家占气候”,自有半年乐,而诗人“无禄尚忧农”的情怀,则更是读书人的高尚品格。

  x) f7 c2 `, p
8 c7 w" E/ R" h" R. z! c8 s& v; d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 T% X5 t, e: i2 I. Q
  当然,在古代歌咏“元日”的诗篇中,最著名的当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后人传诵不衰。

& |" w* i( }! x' @  a; q9 ^. U2 m7 E1 U# L3 y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油然而生。

# N' r* y/ u) s+ V+ `  q
: D7 a% D! A9 J1 x" `3 I6 J: v* w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毛泽东,1930年1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l! N" m- g" j! B. w# A' {  _; m: g) n* V
  1942年董必武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精忠报国,方可期来日乐土安家。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
& }1 Z( w) w# d9 a# j" q
  元旦贺诗3 e% S( v% n1 }% ?5 j9 a$ o9 m
  七律-贺岁
8 A: A  h* d0 _; W  连心缀韵作诗文, - b1 a  U" z  I: N3 w
  恭贺新春福乐频。
2 o  K0 L* ?0 L% ~5 E  年货备齐贴门对,
4 ?/ M/ Z  a1 `6 `; B6 A  檀香摆毕供财神。 3 K! k- n3 x1 J' Q' Z+ U  G
  饺子包好才除夕, ! n$ g9 y/ `* y# C2 p% _
  鞭炮点燃又早晨。
% D+ k3 G9 x. N9 I9 z* Q: W  电话手机鸣响际,
& }& W) {8 n0 M4 J; j' x2 L1 F  争相拜访问安勤。
* _$ e1 C2 G5 G  X7 X" c$ T! {
8 X7 \4 J7 t! x4 B* v
  七律-拜年   p) E" r4 W/ [+ K1 B1 R6 d
  遥相拱手拜新年, . m9 K1 V9 e5 B
  祝愿全家俱合欢。 8 \; b; H- R- l* q! _# W* M
  邻里祥和皆乐善, 0 ~1 R& W1 V3 F9 M0 V
  亲朋吉利尽平安。
/ A9 W- x% ^2 i  钱随鞭炮响漫地, ; ]6 _# t3 {) O/ {! J
  笑逐烟花爆满天。 4 ?& \0 v: r/ v4 ?) C* t; f2 E
  美酒佳肴饱尝足, ; \/ O( X: ]& R$ f8 l
  看开电视喜连番。
( ~4 e3 \1 X$ s; x# ]8 c% {
元旦短信祝福词
& e& {8 D' z  j, V7 k2 [+ [, {8 x
3 P% P+ C+ k8 N$ }$ i* l' L& I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的琥珀.祝新年快乐!
7 H9 z+ @* D: H5 r& F4 d
/ y, K% J$ {8 p/ a
  祝你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7 u0 W- o5 q" w
' R/ b6 h& D) w& h  L5 F% Q( D  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美梦成真的时刻.祝你——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 U4 a" W! P. k$ u( z  只有雪地上留下艰辛的足迹,才会懂得生活的珍贵,生活的炙热.祝新的一年中你的生活美满幸福.
6 @# L1 {* c4 g

& v8 W6 N1 H2 i  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美梦成真的时刻,祝你——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2 }. F+ |3 U! U  ^5 u, z; D' l" Q  你我相拥倾听新年的钟声犹如年轮的呼吸,簇拥着我们共同的梦,满心的爱意化作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 t  Y; @" y1 n
2 {- f4 P0 T$ R2 j
  当您看见这信息时,幸运已降临到你头上,财神已进了您家门,荣华富贵已离您不远.祝福您朋友:元旦快乐!

% t: J/ v$ o( i/ |: v  h& \; m0 d, G
5 B/ P( l& ?/ V, m' A, n  T
  新年快到了,你想做些什么?不论做什么,请记住我的格言:笑容是良药,音乐是秘方,睡觉则可以让你忘掉一切.祝:新年快乐.. S/ x: N7 o2 ?: z8 J5 @
  元旦快乐!合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好事多多!笑容多多!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 O, j$ ^$ i( u/ ^* {1 }/ u
发表于 2009-1-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em5 em5 em5 em5 em5 em5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face18 em13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我是评委 的帖子

谢谢兄台支持,欢迎多交流..........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em13 em13 em1 em1 em1 em1 em11 em11 em11 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