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6-1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3529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9-3-1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2 _% v$ k6 A; `5 W0 b刚刚在网络看到一个叫【单行线】的网友的跟帖,估计是傅德锋先生对我文章提出的反驳,发出来看看。 实在不明白,一个自称多家批评版版主的先生,怎么能写出这样不顾事实的文字。没办法,只好逐条评析了。
& z. k* f5 ~. ]# A2 s6 X+ ]# {# A) W2 R, c7 k( D% O) h
再批傅德锋————【没事,别跟着起哄】+ N7 Q3 u4 U" w' A* h) I
前几天看到《青少年书法报》3月3日第9期2版的傅先生的大文,觉的许多观点有的偏执,主管思想太重,许多话没有做到客观公正,当时由于自己忙,手上在写一篇稿子就搁下来,后来看到好友黄兄写了一篇大文对其的文章进行了反驳,和批评,许多观点和我相同,我就没有继续凑热闹。
% x( J, p! A& W. s. @- H 对傅先生我有点熟悉,他的文章经常发表于《青少年书法报》,我去年曾经发表过2篇拙文和其进行过商榷,本来是情已经过了,我也就不准备再说,可是今天又收到《青少年书法报》又看到他另外一篇文章《“写字匠”绝不是书法家》,一看又是这个毛病,满嘴的仁义道德,满嘴的光明磊落,满嘴的天经地义,满嘴的指点江山,说实话,我看不下去,实在看不下去,我就说说我的一些不同意见,不对请傅先生提出,一起把这些问题辩论清楚。$ i4 J7 o1 h; V+ l9 ^1 Z, Z
1、呵呵,原来“本不想说“现在却又出来说的理由就是看见人家又发了一篇文章?好大的醋味呦。; p0 I `5 e2 F& C
2、满嘴仁义道德、光明磊落、天经地义、指点江山不好吗?难道需要满嘴的虚情假意、阴险狡诈、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 F) I$ G, M) K t这样的开篇实在让人失望,继续往下看。3 |4 _5 s8 E" ?9 P
6 n& C9 B# l9 ^; ]% F$ b' Z1:傅德锋:目前书法网络也有很不健康的一面。·····书法网络存在有一种“恶搞”现象。那些有意制造事端的始作俑者隐藏于幕后,为了一些不可告人或小圈子的利益目的,精心策划,大胆炮制出一条条“轰动性新闻事件”,像一个个“火药桶”,其杀伤力之大,波及面之广非比寻常。书坛上大批的不明就里的人和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者或随声附和,一时间硝烟弥漫,一片狼藉······好像中国书法的战国时代真的已经到来。0 F( R, F' M( W- N
7 K2 s+ p% k$ Y! J7 o
这个问题有吗?,书法网络有吗?答案大家知道:有!肯定有!但我也要问一句,纸媒有吗?有没有“为了一些不可告人或小圈子的利益目的,精心策划,大胆炮制出一条条‘轰动性新闻事件’”。有没有?谁敢摸着自己的良心说我在纸媒没有收到过请托,没有违心的发稿过,请您站出来,我给您敬礼,给您鞠躬,傅先生再问您一次纸媒有吗,回答我这个问题?
5 G0 V. V0 c. w8 E2 {1 n& S
. a& b! e0 }( c' K. T. C既然承认“有“、”肯定有“,何必又拉纸媒进来追问?难道纸媒也有就能成为”不健康一面“存在的理由?
, Y/ ^) o7 r9 N' t1 R. H不论中国苍蝇还是美国苍蝇,只要是苍蝇就都要消灭——这才是硬道理。
+ v* h) q `; S# [# Y8 \& `- P. A' t; v/ _0 ]% e
' r; g$ s! L P. t- Y' x其实,网络就是一草根平台,是给许多和我一样的书法爱好者一个说话,看书法,品书法,谈书法的平台,既然是门槛低的平台,什么人都有,什么话都有,什么事都有,为什么傅先生要用放大镜无限制放大,所谓的“书坛上大批的不明就里的人和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者或随声附和,一时间硝烟弥漫,一片狼藉······好像中国书法的战国时代真的已经到来”。- j0 x! z$ s7 _6 _, q+ U
2 f! ~- c, ^# H' J3 ?* x4 p对照原文,在此之前,人家用了一大段文字在历数网络的好处呢,这说明人家眼里并不是只有一团糟。为何对原文中体积的网络之利视而不见、只字不提?为何只看见了这一小段?是谁在用放大镜无限制放大?
# |4 D4 w) S+ q. j' S7 g6 H5 S8 u; r% z+ p1 h* p
2 J5 W+ v7 I5 j* j1 P) t6 N+ e- H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网络基本上是健康的。网络有网管,国家有网警,板块有版主,没有根据,无中生有,煽风点火的话题基本上是不可能在书法网络泛滥的,傅先生不要把自己的同胞兄弟,我们网民书法说成“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他们和你一样都是热爱书法事业,都是为了书法奉献自己的青春,奉献心血的书法家和爱好者。最好我还要补充一点,傅先生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我不是小瞧你,您对书法网络的发言和规则没有我了解,我是几大批评版版主,我就知道我们的网民,我们的书法家对书法的热爱,对丑恶现象的疾恶如仇,有时话语是尖锐,但是对书坛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如果你没有只能说明你对书法不热爱,没有做到“爱之深责之切”,所以劝傅先生以后多深入网络,可能有了深刻的理解你就不会这样说了,无知者无畏,这句话我就不和你计较了。! P9 B% O2 T6 W7 K, L
! h; `# }5 x, b- y; u- f& i+ p
7 I: x6 N; o V2 s6 F- Q
8 y' S2 Y) o6 l: w" X哈哈,原来是几大批评版的版主,所以就可以用“放大镜”,对吗?
1 L% T! X* s3 }0 J- @7 N5 p你说书坛弊端是嫉恶如仇,是尖锐,是恨铁不成钢,人家说点网络的不足怎么就要被你批?这也是版主具有的特权?: ? r% o' d' E: [8 S% R; r) Y
4 W" j/ t0 @" E$ |
2:傅德锋:“我们可以从《美术报》、《书法》、《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这几家主流媒体上感觉出来。只要你是一个热爱书法并坚持读报的人,应该会有这样的认为。”
R" K3 R1 [+ l, c" d问一句傅先生,怎么没有把《书法报》放进去,不会是因为他们前一段时间搞了个《番禹论坛》吧,你就不带人家玩,人家可是老牌的书法报刊,我最喜欢的。1 A0 `% z9 i s9 c) z7 D# h
你说这些纸媒我也看了些,我也关注,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网络文章在这里面的纸媒也发表过,不要发动人民内部斗争,就拿《书法》来说,老胡每一期都会写个卷首语,犀利度一点不比网络上的写手差,许多报刊都在网络征稿,傅先生知道吗,他们经常引用网络文章傅先生知道吗?顺便问一句,这些主流媒体的界定是您个人的看法,还是代表官方,如果是您个人的,以后我就劝您多看看这些报刊的网络版,不要臆想他们离开网络,如果是官方,我劝您把《书法报》加进去,中书协的文件我最近看了多遍,中书协对《书法报》是认可的,在《书法报》发文可以作为加入中书协的条件,醒醒吧。/ I. a$ p6 E& T0 [! C4 d
" w0 K+ z+ G. M& t
/ H6 [5 i3 I9 p- }这一段“批评”简直实在无事生非。
3 Z) y5 u& J" i$ ?9 t. Q* S* M为了说明,先看看傅德峰原文是怎么写的——
0 F- R' `. B" W( \1 e' V: T在叙述了网络对书法带来的有力影响之后,原文写到: “自从有了书法网络,有了网络书法批评,很多老牌书法报刊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他们开始调整以往的策略,开始吸纳各种言论各种呼声,前提是只要对发展中国书法事业有益。以前那种只由一小撮人轮番上阵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开始看到了许多新的面孔,读到了很多观点新颖、立场鲜明、文风泼辣、论述大胆的文章。尽管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文章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相应的不足,但却十分有利于书坛空气的净化,有助于书坛民主作风的进一步树立。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美术报》、《书法》、《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这几家主流媒体上感觉出来。只要你是一个热爱书法并坚持读报的人,应该会有这样的认为。” h# c$ i S C+ ^4 {6 W6 m, F
网络的存在,使老牌书法报刊改变策略,呈现出新鲜气象——这明明是在为网络大唱特唱赞歌啊,怎么会成为批判人家“蔑视”网络的依据?光看见“主流媒体”四个字刺眼,怎么就没看见人家在说网络对这些“主流”产生的影响呢?单挑出“主流媒体”放大于网上,不是在挑拨是非又是在做什么?* N C0 H1 `+ D' P2 N3 b. l+ M
4 x+ F3 P4 ^5 u* w) B3 w8 c“顺便问一句,这些主流媒体的界定是您个人的看法,还是代表官方。。。。。。。”,刚说完人家“满嘴指点江山”,你这里又在做什么呢?+ {/ c6 b* T8 h- R. m6 i5 _
, d3 P) ]7 w& a
( B" e/ x- {9 y. Y) O& y/ A& ^8 x
* L: H9 @0 M. u" x; O1 q }7 W3: 傅先生文中举例说的“恶搞”人有这么一些:“网络写手天生书呆子,以前在网上恶搞中国书协某领导的言论,很多网友也跟着附和、起哄。”、“恶搞陈振濂先生的言论层出不穷。西泠印社终究未能成为中国书协的团体会员,一场席卷全国书法界的风波终于得到平息。”、“有人在网上恶搞林岫先生以及北京市书协文章。”、“江西郭心得在网上和国展评委下战书叫板”、“百无一用流浪客连连在网上发布轰动言论”等等。
) C2 |" I, @5 p, a: x, h* A傅先生提到的都是网络比较有名气的写手,怎么没有提到我,郁闷。
$ V/ S/ t& U8 f, }3 Z
! J& z: r0 ~" I! E5 l1 ^* u自我感觉太好了。恕直言,你跟他们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继续努力吧。
/ I9 ?* G; F9 g好,不说闲话,问傅先生,您对他们了解多少?书呆子的恶搞中书协某领导,如果是恶搞,我想书呆子早就被人告了,正向傅先生文中所说:“我们甚至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集体或自身的正当利益。”如果恶搞,书协领导为什么不说话,就听任他恶搞,书法网友都是弱智,都是一群没有是非识别能力的儿童就这样被书呆子牵着鼻子走,所以傅先生不要低估别人的能力,不要自己杜撰和猜疑,书呆子好歹也是一个律师,法律比你我懂,人家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说了肯定就有根据,而且我记得纸媒好像也曾经发过他一些观点,说明书呆子的话有一定的理由和证据。) r& Q4 X% ~# C
对于“西泠印社”的事和恶搞陈振濂先生,其实傅先生你只要是个正直的书法爱好者就知道这件事的对错,不是网络的声讨,百年的基业今天已经没有了,你要谢谢书法网民,对于陈振濂先生本人的攻击,很正常,他是推盘手,网友批评他很正常,但也有网友支持他,傅先生怎么没有说,人活世界上,本身就有人说好说坏,难道因为陈振濂先生是名人是院长就不能批评吗?他有不是神,是人就有毛病,批评很正常,傅先生的心态要端正,不要看到一个名人就不知道手怎样放了,腿怎么站了。+ [+ \ _. B& [# |0 i5 b/ c
还有郭心得先生,还有流浪客,等等我都熟悉,都是对书法有深刻理解,对书坛有深刻了解,对书法事业有一腔热血的血性男人,还是这句话,你不了解,你没有和他们接触,不了解,不接触,你说你的文章,你的评论能公允吗?完全就是一种想当然,限于篇幅我就不和你展开谈。& o. ?" E, O! o! P
% b! B) c8 H7 u7 T; q7 W* y( T
这里依然是在断章取义。
5 G( R$ ?8 J" ~8 A原文在提到书呆子“恶搞”之后,还有如下文字:“在笔者看来,这个事情本身产生三个结果:一是该网站‘火’了,‘人气’旺了,点击率高了;二是作者本人也火了,出了名了,有影响了;三是书法官员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于人于己还是有明显益处的。”* g, ~& K! b$ D/ B
在提到西泠印社及其他等等之后,作者认为“凡此种种,都可视做是网络时代特有现象。我们无法知晓这些事件背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但书法网民们在近几年似乎处在一个极度激进和亢奋的特殊状态,到底是新鲜?刺激?解恨?过瘾?还是小气?市侩?无聊?低俗?似乎什么都是,又似乎什么都不是;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 C$ ?& i- c7 Y- `! [对于“草书门”、“照片门”等等展览现象,作者认为“我觉得作为来自四面八方的书法民众的呼声,对于展览的操控者进一步办好展览还有一定的启发监督意义的,因为能否尊重和维护广大投稿者的利益始终关系着全国大展的命运,展览也需要旺盛的人气来支撑,否则,每每展览过后,总是由代表组织一方利益的人数十年一贯制地写那种自圆其说的官样文章,说大展如何如何成功、怎样怎样圆满,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q9 {/ u- z# k# I, T( N! T
! Q0 e" p+ j. i# x) C2 a+ a完整读过这些文字,这里面又哪里有“杜撰”和“猜疑”?哪里又有否定网络作用的意思?到底是谁的心态没有摆正?: Y' X, ?3 j4 Y% _" m
! _5 P$ G( m* A. @9 }, N% }4 U* E m* b* p! s3 Z7 Y
4:傅德锋:“书法家要有1较好的文化修养,具有一定的传统笔墨技巧;2作品有明显个人风格,有自己独特的技法体系和技巧特点,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作品作为支撑。3有一定的文,史哲和书法理论修养,有作品集和论著行世,在社会上或书法界具有一定的影响。2 y7 c/ B4 |4 R# f, L, ?9 l! G* i0 p
看了傅先生这种对书家的要求我哑然,正像傅先生说的“全国就有限的数十人“,我估计还没有这么多,就几人而已。看了中书协要解散了,傅先生不是在说书法家,是在选大师,我看了一篇资料,草圣林散之60以后才化,70多才被社会承认,按照傅先生这个条件,反正50岁以前的肯定不行,因为你们的风格没有成熟,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肯定不行,因为你们,有较好的综合文化修养,60岁都危险,因为你们不一定有文史哲和书法理论修养,有作品集和论著行世,在社会上或书法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 v) t5 V3 r. c0 D1 F完了,中国马上没有书法家了,看了傅先生的文章,我心凉了,我一生无望了,加入中书协的书家,你们就自己申请退了吧,对照这个标准,你合格吗?. _# ^9 N) m8 y a+ b! U7 H+ T5 h
我写完这段话都觉得傅先生在找恐龙,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对书家的要求不要高,入得门,书家为了自身的提高肯定会在综合素养和文史哲方面有涉猎,这是必然,傅先生的要求是可遇不可求的,这种不是书家是大师了,不可能多,傅先生给我们书家一点空间和自由,让他们想这么玩就这么玩,强加责任和压力对书家都是不公平和不负责的。
N, S: {: N* h7 L5 O# w* V& K+ @/ _1 H3 R
这一段应该是针对的傅德峰另一篇文章。看过楼主点评,真的要“哑然”了。
1 U! s c& A$ b2 r1 [楼主真的认为对书家“要求不要高”吗?是不是“入得门”的人就都可以称之为书法家或者自己就可以以书法家自命呢?# `+ T' \1 e& e
为书法家们提点标准,提点要求,就是“强加责任和压力”,就是“不公平”、“不负责”,莫非在楼主心目中凡是能拿毛笔写字的都是书法家?若如此,那也就无话可说了。
2 Z8 w S1 a$ i( x+ w0 P( V/ i' C. j. c1 n, e+ P# m
就此搁笔,欢迎傅先生批评和指教。( T* z7 B/ f1 W
感谢汲古斋主人提供的原文影印图片,这使我们很容易的了解了事实的真相。
& R% ~' N* A" s4 M
( T+ b6 |; j* M0 L; U& _( d( K4 T[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9-3-18 09:2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