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书艺公社

【2009.6月强档人物】何国门(浙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邻县的何老师网展成功!书、画、印俱佳,是我上虞的榜样。
求题斋号“二雅堂”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曾经见过一次何先生,是在我们那的绿野印社,何先生与陈民先生还有宋滌先生一起来我们那雅集之类的活动,见先生印象很深,先生属见面不忘的那类人,哈~从那开始知道何国门先生的,那天是在我们那里刻印,并没有见过何先生的书法和画作,之后对先生的作品有意无意之中开始留意,在此我不是为了斋号故意褒奖,也不是加之个人成见胡加批评,只是谈谈我的看法就好~无论是褒是贬都没有权威,我是抱以学习的角度来看何先生的作品的~
看先生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在夏天,总是有种或是清凉或是通透的感觉,虽是行草,但能给人以禅意,似云流动,或以符号圆化;
先生国画形式表现很新颖,之前未见过,虽似“简单”平铺,但极具空间感,做到这一点很难的~很有玩味~
先生篆刻或楷或行,但总能与篆书找到相同的地方来~
看到何先生的作品无论是书法还是国画篆刻,总是能让人停下脚步好好看一下,无论是好是坏,能让人留意,这点就很少有人能做到~看完帖子不由让我想到了与何先生同乡的金农~看看画作~

如送就请题“坦堂”,斋号送与不送皆可,呵呵~一家之言em1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  100102   董鹏源
(请挂号或快递邮寄,否则会收不到,谢谢~~)

[ 本帖最后由 借暇草堂 于 2009-6-10 00: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3 em3 em3 em3 em3 em3 face9 face9 face9 face9 face9 em13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门:不要因这些为了得到一张"名人作品"而昧心糊吹的人搞晕了!你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啊!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一日,杂事忙完,吾便上网一游,偶看到“何国门。。。”心中为之一喜,终于有一大家与我是同姓的了,我为之而骄傲。说真的,在书艺中,何氏书家还是绝少的。点开一看,心喜之情不言而不乐也。何兄年长我两岁,却已经是取得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三家资深社员的资格,这样羡人的光环使我惊叹,更让我无地自荣,我已过而立之年,可什么也没的立起来,时光在我是荒废了、、、、、、
     何兄(我暂且高攀了)师承鲍贤伦,徐正濂,得名家指导,真可谓出于名门,自然出手不俗。兄之书法出于颜而又不泥于颜,溶篆书、隶书,章草于一炉,书之线条厚重而大气,结体宽博而开张,真是字如其人呀,端庄而沉稳。不重字形和结构上的一笔一画,而重在整个作品的意境之美上下功夫,古拙中又有率直,大气中又不泛精细。何兄书作中,有一种篆籀之气,线条散漫如云,张力十足。正如兄嫂所言:“其字有古气,是其内心的自然流露。”随着何兄的不断学习和深入,我相信,君将会成为一代大家。
兄之书艺,是其剡溪山水的孕育,在这有着历史美誉的剡溪的山山水水中,兄生在一个有历史文化和注重学习的地方,自然会耳濡目染,加之何兄的兴趣和勤奋和名家的指点,自然学有所成。
更让我欣喜的是,兄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志同道合,虎儿天真可爱,真是羡煞旁人呀。恭喜了、、、、、、、、、、、
兄有一智慧的头脑,更有一双洞察力的眼睛。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观之在眼,慧之在胸。前人有言:“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兄爱山林,爱一草一木,爱一花一叶、、、、、、如兄之一方《草木知已》,这让我看到了何兄关爱自然的心胸,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师法自然。兄之画作,我不懂,但君所作之竹,却别具一格,很有自我的个性,不是绘形,而是绘竹之本意也。
兄所取得的成绩,是其勤奋和智慧的结晶,是骄人的。这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和向往。值得我学习。我只是一个凭自己的兴趣学习了十多年书法的书法爱好者,书法谈不上水平二字,但我却一直在努力的学习,盼望有朝一日,能遇贵人相助(有一好老师指点一二就满足)使自己多年的心愿能梦想成真。我为了这一梦想,一直在努力着,努力着、、、、、、、、
以上拙劣之论,兄、嫂见之,一定会大笑曰:“哪来的粗俗文字???”让兄见笑了,如能让兄、嫂为之一笑,我也说心安了、、、、、、、

如兄不弃,盼赐一斋号:思芾草堂

地址是:云南省文山县红甸中学
姓名:  何永辉
邮篇:663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27 em27 em27 em27 2007_BC 2007_BC 2007_BC 2007_B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着迷何国门兄的楷书印,是在《流行印风》作品集上。他的篆刻,取法隶楷书入印,是成功的。线条敦厚,灵活自然,和他的书画一样古朴有味。看得出国门兄正在以各种不同书体作尝试。行草书入印,切避其流滑、散气,以突现童稚、憨态为妙,兄似也找到了感觉,可喜可喜!"这是2008年读【和而不同】中国印七家网络展后对国门兄的一段闲语,很感激,这段话被印入了展览的作品集之中,成为了“佐证”阿。哈哈...........

一年时光过去了,此次公社再推出《月度强档人物》之国门篇,让我又重新钩起了国门兄的印象。这一年间,发生了很多事,也实现了很多梦。诸如兄加入了西泠印社,这是多少印人毕生追求而明知难以夸越的理想阿。但国门实现了,而且实现的年龄是令人羡慕与妒忌的。最起码我会。呵呵。这个歇脚点是兄从艺以来几十年的一个总结,也是新起点的开始。

要说说国门兄的字,还是得要与印相结合来说的,两者不容有分别,因为它们是一对緾绵、热恋的情人,谁都离不开谁,谁离开了,谁的生命就显得直白泛味了。兄书法以古草古隶擅之,大气、朴拙、偶有稚灵气,延至其印风亦复如是。犹如吴俊齐璜之书印一统般,是大家风格的最基本确立点。

“章草书独有的纯古草法与其用刀的爽朗灵变成生一种悠然地秩序环抱与空间互动,线条随印面而牵连舒展,颇有运动之美、节奏之美,生动而活跃。”(栁青凯语)就是这成功的一点,聪明的运用到篆刻中来,成就了“国门印式”。

再说说国门兄的画,这我是很少看到的,或许是我过于关注他的书印而有所偏重的缘故吧。偶尔有看到的就只有那根件竹子和几撇兰叶,哈哈,但那印象却往往是最深刻的。纸张的麻丝加上了了几笔的水墨线条,就成了一幅让人遐想连篇的诗意画面。再看看《白岩前65号系列》,那更是生活的真实写照,门窗、阳台、屋顶、玉米、葡萄、向日葵、庄园,小鸟、小壁虎、小猫、林泉丘壑、水泥楼房,这些才真正是兄要表现的真实乐土。很欣喜,这个系列兄还会继续下去,“已经有了很多构思,至少可以画出一百张,甚至会一辈子画下去”。我会一直关注着……..
                                                                                               陈炎城 于岭东  鲁斋    中。
                                                                2009-0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艺公社月度强档人物”是书艺公社论坛网站去年推出的一个重点栏目,“先锋、实力、榜样”是栏目重点打造的特色,所推出的一个个人物皆是书坛艺林翘楚,他们的学习和创作成果及经验无疑吸引了诸多眼球。何国门的推出更让人眼睛一亮,书画印三艺集于一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这个三项全国最具权威性的艺术团体的会员资格都拥有的人,看简介只不过30多岁的青年艺术家,有着怎样的才情呢?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艺术道路呢?这些疑问让人急不可待地想继续往下读,好在制作精美的帖子很快给出了解答——让人感叹,也让人反思。
    其实,这里面张斯鸿和柳青凯的两篇文章都写得极好,从家人和朋友两个角度细细道来,把何国门的为人、处世、从艺、思想描绘得鲜活生动,如在眼前。
他的篆刻很有名气,从参展、获奖的一系列展览名目中就可以知道。柳青凯的文章说“他在篆书印刻的让人眼羡的时候转入楷书印甚至草书印的实践的,或许是他不满足于篆书印的创作,他要给自己更大挑战。”他以楷书、章草入印,探索一条艰难的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生拙、大气、简洁、放达,别开生面曰:现代人的篆刻。个人认为,篆刻之所以被称为“篆刻”,就是要以篆书入印,数千年来如此,即使是在楷书发展顶峰时期的唐代亦如是。宋元有楷书印,民间押印也很多,不在主流。历代篆刻名世者,皆以篆书为印,至繁至简,直通古意,方寸天地,气象万千。篆刻成为艺术,为人喜闻乐见,深奥繁复渊雅的篆书功不可没,所以浅见篆刻还是篆书入印为上。
    何氏书法脱于颜取法章草,结体高简,笔法翩翩有致,别与常人,一如刘彦湖之篆书,寻常人难于效法,令人叹服。
    其国画的题材开创先河,以水墨表现城市,韵清典丽又紧随时代,盎然的生活气息最令人心动,具有重大的意义。给我们的启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走自己的路,深入传统,紧随时代,勇于独创新面。多读书、多思考、勤动手吧。



如有可能请题:田野草堂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凤阳东路715号
姓名:张  雷
邮编:233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