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拈花一笑

●《集王圣教序》乱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下面引用由老马2005/10/28 09:27a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这样临帖的意义不大.
虽然楼主在开头作了解释,但还是没有感觉到楼主想通过这个学习,学到什么呢?
《圣教》在向我们显示什么信息?我们怎样通过学习来学到这些东西。笔法?结体?气息?----
谢谢老马,您说的也正是我思考的,不学肯定不行,不思考也不行,没有方法还不行,学了用不上更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下面引用由云台2005/10/28 11:04p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临帖的目的在于创作,如此临中创,创中临,进步会神速的,当然还要建立在有较深的对碑帖的把握能力上,不是人人可为的,学习了!!
谢谢云台兄,希望自己能不断切近心中那个目标,不论是临摹还是创作 :em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昨天又临了临,请大家多批评
[UploadFile=DSC01089_1131176450.jpg]
局部1、2
[UploadFile=11_1131176485.jpg]
[UploadFile=22_11311765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局部3、4
[UploadFile=33_1131176547.jpg]
[UploadFile=44_113117656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临中能创,自然是好事,但要创的有道理,有根据,才算高明,如果看一个作品好与不好,章法,结构都不错,那么就要拼细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能到这一步不容易,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下面引用由樊利杰2005/11/06 03:37pm 发表的内容:
能到这一步不容易,学习
樊兄客气,多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下面引用由羽扇纶巾2005/11/06 03:29pm 发表的内容:
临中能创,自然是好事,但要创的有道理,有根据,才算高明,如果看一个作品好与不好,章法,结构都不错,那么就要拼细节了
羽扇纶巾说得不错,记得薛夫彬先生就说过:笔要精微,势要开张
用笔、结字、章法、用墨、款识```细节的把握正是一件作品成败高下的关键
不过临摹与创作还是有差别的
临写碑帖作为一个手段除了实临,还是有许多方法的,倒不一定只是临中能创那么简单,也不是标明意临就能解决与糊弄过关的,方法只是对每个人适合与否的问题
真是到“创作”的话也就不是全能讲清楚道理与根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集王圣教序》乱临●

好多学书具一定功力,并已经掌握一种自己的用笔习惯与方法(亦或是形成书写风格)的书家都喜欢这样子临习,偶感觉这应该是比较高级、积极能动的临习方法。拈花先生的临作偶很喜欢,赋予古帖以现代生机或化古帖精华为我所用,这无疑是聪明者之所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