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常利光

通临《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国庆日临第17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7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常利光 的帖子

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楷书帖,但因笔力不够,临不到位。目前打算先通过先临《九成宫》找点用笔的感觉,以后再习褚字。您是真的临得好,值得学习啊!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功之勤,让人好生佩服em13
但要临好,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只拉车不看路不行,看路如何拉也是问题。
其实临帖,也要注意字外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蝶 于 2009-10-7 19:06 发表
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楷书帖,但因笔力不够,临不到位。目前打算先通过先临《九成宫》找点用笔的感觉,以后再习褚字。您是真的临得好,值得学习啊!em13 em13


    看了先生的博客(未及通看博客,下来再认真学习),竹梅画得很好,应该于用笔没问题的。
    愚以为:临帖一定要选自己特别喜欢的进行,选准就不再更换。因为九成宫也并不是好练的帖,初唐的风格大方面来说还是相同的,用笔有差异罢了。
    我临帖也是刚刚开始,还必须下大力气才行。谢谢先生的鼓励!祝快乐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书生 于 2009-10-8 14:07 发表
楼主用功之勤,让人好生佩服em13
但要临好,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只拉车不看路不行,看路如何拉也是问题。
其实临帖,也要注意字外的东西。

先生好啊!
    为使先生教我,我得多说几句:
    我看得懂了褚雁塔圣教的好处,才下决心临这帖的。此前,我有着几年苦练硬笔字和一直自我消遣看书法二十年的基础,于毛笔,以前断断续续非正规练习过,这次下决心练实际上也是从头开始,从运笔开始,至今不足三个月的时间。于用笔、笔墨的表现方面,还未过关。于褚的结构,自开始就能够临得像,故而上手就是通临,至今已通临过20通,用纸近2刀。在临写等大字时,偶尔朝原帖上对,有的完全相合,但大多数的字差异较大,于是,我在想自己脑是转换出的字与褚字不合的原因。这像唱歌,老是唱某个音不准。分析中,我与褚的不合在于,褚字内紧外松,而我一直受唐楷影响,是内外都松。仅此坏习气改着都很难。
    褚的字,笔画变化很大,多在微妙之中,如不理解,是描都难描得出来的。我在网上看到不少临此帖的,形神各异,甚至感觉不是临的一个帖。我想,主要原因还在于理解上。
    我目前还在不停地通临,快时,一天一通,慢时两三天一通。我尽量多写,不是为成为该帖的复印机,一则主要是通过多写、每一笔都认真写好,来尽快掌握用笔。二是每天都写此帖,感受此帖的气息,耳濡目染中求得形神兼具。
    我对褚体的感受是以好朋友对,每临时,与其对话,个个是有形有色的人。褚字极佳,其中的败笔极少,对此心中还是明白的,曾要求自己清醒,在临此帖之前,专门逐字进行过分析,时时回头看,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实际上自己看过不少的资料,古今论褚的,有一语中的的,但仅是一语半句,真正于褚有深刻了解并留下系统分析的东西还未看到,感觉无人为语哪。
    书画,大的感觉是相通的,美的原则也相互适用。但褚,的确是个性极强的一个,其书法中的无美不具,自成美的一个体系。于褚,我是想再进一步,通过临帖达到形神兼备的地步。入不了帖,也无从谈出的事。目前的计划是到年底,临出此帖。当然,此生每天还会临的,与此强化训练会有所不同。目前还处于低层次的技术练习阶段。至于深入阶段需要综合学识、反映素养、体现“如人”,那还真是比较长远以后的事。
    习书中困惑很多,旧的解决了,涌出新的,甚至出现反复。这需要体会,需要学习。
    先生如能够具体指导一些,很感荣幸。我经常是处于困顿之中,或看到我错时请及时提醒我,也十分感激。
    祝福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蝶 于 2009-10-7 11:05 发表
褚字精致唯美,先生临得太好了!face13 em13 em13

向先生致敬!谢谢先生的热情鼓励,我泽继续努力!祝先生快乐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兄不仅低头拉车,且时时抬头看路,佩服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常利光 于 2009-10-9 00:16 发表

先生好啊!
    为使先生教我,我得多说几句:
    我看得懂了褚雁塔圣教的好处,才下决心临这帖的。此前,我有着几年苦练硬笔字和一直自我消遣看书法二十年的基础,于毛笔,以前断断续续非正规练习过,这次 ...

君之好学如斯,那就说几句吧,当然谈不上指教,相互探讨,相互提高。
我以为,君现在所处的阶段,并不是每天临多少个字,几天临一通的问题。而是应静下心来放置一段,多读帖、背帖,去感受、体味帖中所弥漫有什么样气息,并刻印在脑海里。
读帖不单单是,将自己临好的东西与原帖对照分析,而更多的是去感受。
比如褚遂良的书法有“美女簪花”之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学印象呢,只有通过多读帖才能体会;
再比如褚书笔画,瘦劲爽利,摇曳多姿,并非纤弱呆板。
至于说到褚书笔画瘦劲,故要内敛,中宫要收得紧,四周放得开,方不至于结构松散等等,想必君从许对书籍中已经有所领悟,而我所要说的是:
为了能对褚书这种内擫书风有更好的把握,我到建议君也可将颜真卿的书法拿来对照着看。颜体属于外拓书风!
人之陋在好为人师!
以前我也曾临过几天雁塔圣教序,耐心不够便半途而废了。
现在这儿说三道四,见笑方家了。

[ 本帖最后由 江湖书生 于 2009-10-9 07: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书生 于 2009-10-9 07:44 发表

君之好学如斯,那就说几句吧,当然谈不上指教,相互探讨,相互提高。
我以为,君现在所处的阶段,并不是每天临多少个字,几天临一通的问题。而是应静下心来放置一段,多读帖、背帖,去感受、体味帖中所弥漫有 ...

十分十分感谢先生!得大家指教,为幸为幸!!!
    所言甚当,甚当!确是,确是!舒服,过瘾!!!说得很明白,但我得认真思索,慢慢消化,真正领悟。
    先生为我指出了学习的方向、方法,很切合我的情况,我按先生所指点进行学习。
    我目前最大的弱项是用笔上还是很弱很弱,毕竟用笔时间太短。我打算的强化办法是,以临帖来认真进行每一笔的练习,不追求数量,但求每一笔都写到位,力量用足,以矫正软弱的习气,并形成一种习惯。还敬请先生多多指点!
    祝先生快乐如意,健康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吾好古 于 2009-10-9 00:42 发表
常兄不仅低头拉车,且时时抬头看路,佩服em13 em13 em13

先生经常热情鼓励我,十分感谢十分感谢!!!
    先生的隶书写得真好,用笔很活,卓然大家,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敬请先生多多指点!有时间即去先生处学习。祝先生快乐如意,健康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常利光 于 2009-10-9 00:11 发表


    看了先生的博客(未及通看博客,下来再认真学习),竹梅画得很好,应该于用笔没问题的。
    愚以为:临帖一定要选自己特别喜欢的进行,选准就不再更换。因为九成宫也并不是好练的帖,初唐的风格大方面 ...

我是先练字,后学画。自我感觉字不如画,但又深知字的重要性。书路漫长,目前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来吧。祝您一切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