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7239|回复: 180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精品回帖赠题跋印蜕、作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2 0 0 9 . 1 1}
独家网络支持/书艺公社www.shufa.org
DSC04262.JPG

[fp][/fp]歌,号石头陀,别署雪泥轩、火莲精舍,1969年生于山东枣庄,1989年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199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95年研修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2003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写意高研班,2006年加入中华诗词学会。
擅长篆刻、书法,攻大写意花鸟画。自1991年以来篆刻、书法作品十几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型权威展览:《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第5、6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2、3、4届《全国篆刻展》;第6、7、8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1、2届《国际篆刻交流展》;《首届全国行草书大展》;《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全国篆刻评展》(西泠印社主办);《第十回日本篆刻展》(日本篆刻家协会主办);《第二届国际书画名家邀请展》;《全国首届陶瓷印邀请展》;《全国第十三届花鸟画邀请展》等。《人民日报》、《北京晚报》、《齐鲁晚报》、《收藏界》、《美术报》、《书法导报》、《篆刻》、《羲之书画报》、《亚洲书画》、《山东卫视》等媒体曾作专题介绍。名录载入《中国篆刻大辞典》、《中国印学年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
师从韩天衡先生、张立辰先生、邱振中先生、李刚田先生、黄惇先生、郭石夫先生学习书画篆刻。
宋歌的作品被国内外多所博物馆及各界人士收藏。流传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曾在南京、山东、北京等地成功举办展览。
著有《宋歌作品集》、《中国篆刻百家、宋歌卷》等。现主持北京琉璃厂西街宋歌工作室。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赠书、赠题跋版新年印章印蜕活动
盛大启动
宋歌先生于己丑岁首次瑞雪降京城之际,特在我论坛独家举办本次大型篆刻网络展览。在此,宋歌先生特向关心本次展览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答谢各位朋友及向各位网友表示庚辰之始的祝福,特意刻两枚印章,分别为“庚辰大吉”、“道不自然”。钦印于红星宣,且精心题跋,共十幅(每幅一平尺)馈赠网友,该作品极具收藏价值与观赏价值,且凝聚宋歌先生对各位书友的祝福!
除此之外,宋歌先生拿出十本最新出版的《宋歌篆刻作品集》赠送网友,该作品集封面为烫银印刷,扉页为著名书法篆刻家韩天衡先生题签,分别收录韩天衡先生及李刚田先生撰写的序文,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及研究价值的著作。宋歌先生将这十本作品集赠送网友。
本次活动,从展览中共挑选出十名优秀回帖,分别赠送宋歌先生题签版印蜕及作品集一册。本次活动机会难得,莫失良机!
❀活动细则请查看


作品集欣赏


宋歌先生为大家钤印印蜕
10个名额,
并精心题跋!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说说宋歌
◎文/韩天衡

宋歌是在而立之年,负笈由山东走向北京艺术平台的青年人。他有一定的天赋,又勤奋好学,加之京都优越的环境,决定了他能在艺术上取得成绩。他印、书、画并举,而以篆刻方面取得的成绩显著。

篆刻是中华的一门民族传统艺术,有三千年的长久历史,虽天地仅如枣栗,但小中见大,且要兼有古文字、镌刻、书法乃至文学等诸方面的功力,方能称善。宋歌问道于盲十五年,他脚踏实地,溯源而流,上下求索,对周秦古玺及明清流派都做了认真的摹习和梳理,悟其规律,通其要领,结合自己的禀赋,逐渐开始着自己的艺术之路。可喜!

如今,“大奖赛”似乎成了青年印人出人头地的舞台。然而心如止水的宋歌却耐得住寂寞,安于坐冷板凳苦心钻研着。他曾对我说过,作者和作品的高下是不能仅以获奖来界定的。事实上,这见地很对。艺术古今只有一个舞台,唯有与古今的大师比高低,力争在篆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才算本事,才是高人。

笔者以为,艺术的舞台迥异于科学的舞台。科学上的发明创造,是讲新的推翻并无情地打倒替代旧的,不断地去开拓人类文明。而艺术上的创新,是讲推陈出新。“推”是“推挪”,而非“推翻”,是讲“新”的叠加于“陈”的,并与古来的曾是“新”的优秀传统(即今日的所谓“陈”)百世同堂,共存不灭,从而延绵发展着人类文明。宋歌注重于“濯古来新”,尊重学习和消化古来之“陈”,而又不忘怀于努力“孵化”出诚属于自我之“新”。他这条路走对了。因为,它符合于文学艺术“推陈出新”的内在运动规律。这金科玉律是千秋不败、万岁不破的。

宋歌有大志。他向往的不仅是做印人。他还潜心于书法,他还研求拳法、音乐,他还致力于国画的探索。此外,他每天还切出一块时间来读书。年轻人志向大、精力旺,一门为主其余兼及的做法是可取的,也是可能的。书法有益于印与画之线条的把握,画则有益于书法、篆刻的气局开张,拳法和音乐则有益于书、画、印的张弛与节奏。尤其是坚持读书,以学问养气滋心,心润则刀笔自润,心高则作品格调必高。总之,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转益多师,触类旁通,多向汲取,其结果决非是一乘一等于一或一加一等于二,它一定会产生出几何级数般的神奇飞跃和突破。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大师为我们提供过的明证。

攻艺之路,是聪明人走的路。但又是诚实的聪明人才能走通的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万人游,尝万般苦,一定会苦尽甘来!宋歌开始尝到了些许甜头,相信他一定会循着这条正途呼啸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笃诚 执着 ***
——宋歌印象小记
◎文/李刚田

宋歌是一位充满***的青年。这种***不是从他的形象举止中看到的,而是通过这些年他日新月异的书画篆刻创作中体会到的。最初对他的印象是为人笃诚,为艺执着,近年愈来愈感觉到他于笃诚执着之中蕴藏***与活力。

宋歌涉足书道最初的启蒙时期,我或许对他的学习有一点帮助,但近年取得的成就,却是他自己潜心笃志努力探索的结果,当然与全国书法艺术繁荣这个大氛围分不开。宋歌的作品频频在全国重要展览和竞赛活动中入选或获奖,这不是偶然的。一方面说明他对传统的把握已有了较深的功夫,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宋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审美特点与这个时代的审美倾向合节拍。

宋歌的作品不论书法或是篆刻以及绘画,也不论是真草隶篆何种书体,其中一以贯之的有两点:首先一点是作品形式感强,在审美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强烈,在章法上,他很注重“经营位置”、“计白当黑”这些本属绘画的效果。在字态结构上,尤其是其篆书,很注重装饰之美,他的篆书取材广泛,有秦篆、汉篆、也有金文以及简帛书,但在每一幅作品中都能以一种装饰特点使之具有统一感,并且这种装饰之美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不使之过分美术化,从而达到作品具有古典意味,而形式上又具有现代特点;再一方面,宋歌的作品以淋漓的笔墨表现出他内心世界的***与冲动,这方面,他与传统文人式的“中正冲和”之美有距离。他用笔恣肆开阔,不过分拘于点画局部的完美,而求诸整体大效果气势动人。他用墨也不同于宋人苏东坡主张的要黝黑如小儿睛,而是浓枯相间,水墨洇染,极尽墨分五彩的变化。通过这笔与墨的丰富变化,使作品具有扑面而来的气势,以气动人,以情感人。宋歌在创作上重形式美,重抒情性这两点,或许正是其屡屡在大展中获得成功的原因,石涛所谓的“笔墨当随时代”,或许这正是当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

1995年,经我推荐,宋歌到南京艺术学院随黄惇教授学习书法篆刻。后来我看他的作品,尤其是看到他寄给我的一批篆刻新作,知道这一段时间他得到了惊人的进步。思想上,他开始梳理过去活跃而又有些纷乱的思绪,系统接受学院式的培养教育;创作上,他开始了“节度其手”,以传统法式规范自己,使笔墨传神与点画精到相辅相成;在取法上,他在原来多习碑派意味书法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二王体系帖派的学习,尤其是行草书,取得了很大突破,作品在气势动人中开始注意到耐人寻味。

宋歌展示的作品,当只是他这一阶段的记录。人生有竟,事业无穷,投身艺术,于此商潮如海之中,是条寂寞之路。以此有限的人生投入无限的艺术事业,乐在其中,苦也在其中,这条路,宋歌是选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北京晚报》专访提要

山林雪:许多人都知道中国篆刻,但了解中国篆刻史的人少而又少了,您能谈谈中国篆刻的发展史吗?

宋歌: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它是以印材为载体,以汉字中的篆书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字法、刀法、章法为创作要素表现意象美得造型艺术。“篆刻”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篆刻”是古代流传的玺印和文人篆刻的统称;狭义的“篆刻”是相对实用的印章而言,特指文人创作以表现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主旨的艺术。
与恩师韩天衡先生2.JPG
释文:一诚.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北京晚报》专访提要

山林雪:篆刻艺术与书法、绘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特别是在传承性上,篆刻、书法、绘画,三者谁产生的更早?

宋歌:中国的篆刻艺术与书法、绘画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元、明、清
以来,文人于画中题诗用印非常讲究,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使得中国艺术有别于西方而更有难度和高度。客观地讲,文字在图画后出现,故书法应在绘画之后产生,篆刻的产生更应在书法之后。篆刻艺术除了配合书法、绘画之外,更独立发展成纯艺术的势头。同书画作品一样,篆刻作品也在市场上流通,很多收藏家更以收藏名家篆刻为事业。
与恩师韩天衡先生.JPG
释文:五台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北京晚报》专访提要

山林雪:你在篆刻、书法、绘画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特别是在创作上,三艺同时达到相当的高度在艺术界并不多见,你在篆刻的创作上遵循怎样的原则?

宋歌:自明、清以来,大篆刻家的综合艺术修养都相当不错,有的身兼数艺之长,诸如诗文、书
法、绘画、音乐等,更有“行万里路”的丰富人生阅历。我从一开始接触篆刻到现在近二十年过去了,一艺未成,惭愧不已。有幸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得入篆刻大师韩天衡先生门下,受益匪浅。也曾得到李刚田先生等的教诲和帮助,真当勇猛精进!古人论印有“见笔亦见刀”之说,就是篆刻除了见“刀味”还要有“笔意”,这就要求篆刻家有相当好的书法功力,特别是篆书和隶书功力。只有篆书的风格确立之后,篆刻的风格才真正确立,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篆刻上达到更高的境界,还需要绘画的修养,篆刻是“小中见大”的艺术,“构图”在“字法”、“刀法”之后尤其重要。篆刻的神韵表现,除了如上所说的“刀法”、“字法”、“章法”之外,就要依靠其他修养了,这个修养并不仅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有人格的修炼,还有悟性等。
水月清风精舍待客1.JPG
释文:孙小楠.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北京晚报》专访提要

山林雪:绘画的时空感和书法的造型美对你的篆刻艺术有没有影响?如果有,那是怎样的一种影响?

宋歌:上面已经谈到有关书、画、印的一些问题。绘画和书法肯定对篆刻有很大影响。绘画的影
响主要是在篆刻的构图上,书法的影响主要在篆刻的文字载体上。先说绘画;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很注重虚实关系的处理。从道家的方面来讲就是“知白守黑”。诸如大小、长短、曲直、粗细、疏密、开合、轻重、浓淡等矛盾统一规律在绘画中普遍存在,用之于篆刻,皆有相通之处。再说书法,书法中的线条变化莫测,其中的节奏美、装饰美等一如音乐,特别是篆刻中的用字与篆书密不可分。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有一首著名的论艺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论述了书法与绘画的密切关系,而书、画对篆刻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

水月清风精舍待客2.JPG
释文:恒章.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水月清风精舍待客3.JPG
释文:高立林过眼.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宋歌在自家庭院.JPG
释文:九华山.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濯古来新 刀笔自润】
                  ——宋歌篆刻作品网络展
精舍雪景.JPG
释文:穆如清风.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