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666shgy

临颜争座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0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兄可从这种书体深入下去,加强笔划的含金量及体势的变化,兄的作品会有面貌一新的感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颜的争座位信手写来,极其自然,无一丝一毫的做作之态,他书写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文字内容,可以说根本未曾想显示其书法技艺。他写时的状态是充满***的,正是这种以其性格决定的状态和对书法独特理解并所具备的功底的有机结合,成就了千古绝唱的争座位。我们不要说是临帖,就是抄书也是很有乐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2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章法上单一了,多一些自然之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3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还是要临精、临清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5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关于《争座位稿》的临习
一、选临为先,全临其后
临此帖,可先选部分精当之字进行临习,待其用笔之意后,再选连属的字词(一、二相连,二、三相连……)认真研习,体味连属应接之法,进而行以至全篇,得其行气贯注之妙和章法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5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这个贴子最后由吉伴在 2004/05/15 09:11pm 第 1 次编辑]

二、行、楷相辅,相间互补
在临习此帖前,很多临习者可能都临习过颜楷。有此为基础,甚佳。在临习此帖时,最好临此帖为主,辅之以颜楷的临写。因为,此帖之中的“转”、“折”、“提”、“钩”等特色鲜明,意韵丰富。有颜楷临习的经验可以帮助理解这些笔画之妙处。所以辅之已颜楷的临写可以对临习此帖起到拨云见日之功。临习颜楷可选《勤礼碑》《颜家庙碑》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三、平正为先,险绝其后
因此帖增删较多,因此,初临时宜先临写无增删的部分,精熟后方可全临。在有一定功底,且平正的章法有了一定感悟之后,就可尝试按原帖的章法临写,并注意体会增删所造成的错落之美,变通为自己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四、以形为辅,以义为辅
在进行书法欣赏时,应重在书法作品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而不应过多地关注作品选取的文字内容,这是书法欣赏的常识。但是,在临习书法,尤其是临习行书和草书作品时,临习者就不得不关注文字内容,强调对文字内容的了解及释读甚至熟练。因为,若对临写的字都无法认识,临写又有何意义呢?并且,在临习优秀的行书或草书作品时,能对其书写内容烂熟于胸,一定能有助于笔意畅达,一气呵成,真正体味作品用笔和章法之妙。但是,这也应有个度的把握的问题,不能过分强调对文字内容的释读而“因辞害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五、方式应多样而统一
章法形式多样化  可按原帖章法进行临写,也可打破原有章法,把临习和创作结合起来。
临摹方法多样化   可对临,背临,甚至意临。
临写工具多样化   硬笔软笔(毛笔)皆可,依情况而定,但都应求得其神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1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颜争座位

吉伴先生对此很有体会,经验之谈啊,读后十分受益,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