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登录
下面引用由wzx在 2004/08/18 11:59am 发表的内容: 本是一家言。先生怎么说都对,不“争”。
使用道具 举报
下面引用由wzx在 2004/08/17 12:34pm 发表的内容: 并无似与不似,只有悟了没悟。 一家言。
下面引用由苏莹在 2004/08/18 09:21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我们把似与不似理解成为: 继承风格,这是“似”;开拓创新,这是“不似”,那么这两者就应该有机结合。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正是反对一味地模仿,提倡活学活用。韩乔生播音学宋世雄学得太像 ...
下面引用由and在 2004/08/19 12:51pm 发表的内容: 我的观点与之同, 并不是象东风破先生所言, 悟并不代表不写,不练 我相信弟所言之悟是对古法帖的理解, ...
下面引用由东风破在 2004/08/19 07:01pm 发表的内容: and版,您好 请教悟的基础是什么? 按您的意思来说,也就是wzx版筑的意思,临习中不在乎似与不似,那么临习应该怎样做? 怎样悟? ...
下面引用由and在 2004/08/20 11:35am 发表的内容: 法兄提得好, 这样的讨论也非常有意议。 其实似与不似都是相对的, 都是根据书者对古帖的理解程度, ...
下面引用由wzx在 2004/08/20 12:07pm 发表的内容: 然。 本不欲“辩”,还是忍不住,哎... 若“似”是临习的终极目标,此时诸位名家应该都已经等堂入室,逼近古人了。可惜,情况往往不是这样。 诸位总以为“悟”和“似”是对立的,我的看法相反。“似”强调的是视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