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钟书评

著名书画家-----“神笔”史正学书画精品网络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7:32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7:35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画 《李白杜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7:37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呼唤艺术精品———史正学人物画浅赏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驴、作人驼,堪称国画的绝活。但是,问起国画人物的顶尖画家,人们却张口结舌,难排座次。这说明传统国画人物是个弱项,也说明人物画在国画画系中最难。
    为了国画人物的振兴,近百年来,几代画家都在不断地探索,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西方素描写生法引入中国画的创作,驱动中国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重新获得活力。这是历史上中国美术与西方艺术相互融合的重要成果。当然,这种融合不仅是素描的写实造型与中国传统笔墨情趣的结合,还有外国写实精神与中国写意创造两者更深一层的交融等等。
  当代中青年画家,他们在人物画上也都是走的这条路,他们探索和创造的深度已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史正学先生正是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
  史正学先生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第一届国画系,在五年的学院生涯中,他有幸直接聆受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以及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等名师的教诲。他尊崇这些恩师,同时还注意学习西方各国名家的画法,他特别关注早期印象派的绘画,特别是法国克劳德·莫奈的作品中鲜艳明亮的色彩,简练准确的结构。***和天赋使他在艺术创造的道路上火力四射。但他从不刻意照搬模仿别人的画风,而是决心要在人物画的创造上走自己的路,开创新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人物画中,刻画老人和儿童形象的作品格外引人关注。史正学先生认为,作为画家“对艺术要真诚,做人更要真诚”,他热爱生活,更热爱孩子们,真诚地与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谈心交友,倾听他们的心声,细心地体察,表现孩子们丰富的表情。他通过中国画的笔墨趣味、笔墨意境、笔墨结构,加之西画的准确造型,简直把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画活了,1989年在日本举办个展时,被日本画界誉为“神笔”。
  先生不仅在画技上日臻成熟,而且还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当一些人受“新潮”思想的影响,迷恋“新观念”和“新技法”,对人物画尤其是写实人物感到厌倦时,他却不为所动,静下心来一心去进行创作,歌颂新生活,歌颂真善美,以期以艺术的魅力去影响人们思想感情和推动社会进步。他的儿童题材画以《枣雨》、《山花》、《草原是我家》为代表,笔墨灵动自如,以新式笔墨和现实审美情趣魅人;主旋律题材画,以《征途报捷》、《战友》、《世纪之歌》为代表,此类作品笔墨浓重厚实,以雄浑博大的气势撼人。
  其实,史正学先生在五十年代,未考入广州美院之前已有名气,那时他任河南日报美编,1956年曾荣获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美院毕业后,他如虎添翼,其作品入选全国性美展达30余次。在1999年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展上荣获最高荣誉金奖,被授予“跨世纪书画艺术名人”称号,2000年再次荣获金奖,被授予“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名人”称号,2004年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北京国际名家书画展中获“特别荣誉”奖。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授予他“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2006年4月,第13届国际北京礼品工艺书画交易会上被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当代名家研究院评为唯一金奖。
  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评价这位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优秀弟子的作品:“回春大地百花栽,二为功能喜见开”;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说史正学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由于“根深叶茂”;黄胄先生被史先生的人物儿童画所感动,欣然题词:“生活是美,是美的源泉”;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林墉专为他的学兄史正学先生著文《精诚化金石》,赞誉他的艺术成就“确实有着生活的灼热感,是深深值得敬佩的一代”、“以他的才华正在刻意地追求完美完善。”
  徐悲鸿大师夫人廖静文对史先生寄以厚望,在她给先生的信中说“你的人物肖像能达到你目前的水平,是罕见的”、“人们在呼唤新的大师,以你更多的创作来举起这面旗帜。”
  是呵,时代呼唤新的大师,中国人物画需要更多的传世精品。我们坚信凭借史正学先生的功力和执著求索的精神,他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画,必将跨上艺术成就的新高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7:38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7:40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7:53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枝画笔 享誉东瀛——民革党员史正学在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 王汉英
| 文章来源: 民革中央
56岁的国画家、民革党员史正学于去年 10月上旬应日本最高级美术家画廊的邀请,到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览,受到日本各界的高度评价。史正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河南国画人物研究会副会长。1948年开始丹青生涯。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现在河南省教委从事美术教研工作。他擅长中国画,尤精于人物,其它山水、花鸟、动物无所不能。画风飘逸洒脱,形象生动,构思新颖;用笔大胆泼辣,粗中有细.雅俗共赏。他的作品连年入选国家级美术展览并在全国大型报刊上发表。日本著名画家、鉴赏家宫原秀胜1986年来中国时看到史正学的作品,认为他是一颗“被埋藏的珍珠”。为此,日本最高级美术家画廊决定为史正学举办个人书画展览。书画展在新泻市举办,共展出史正学近年来的作品100余幅,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展览期间正值连日阴雨,冒雨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来自日本各地的贺电、贺信对书画展表示热烈的欢迎。当地报纸以“中国书画的神髓”为题,以整版篇幅介绍史正学生平及其艺术成就,称他是“中国书画世匠”。电台、电视台对展览进行连续报道,每天播放达八次之多。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佐野藤三郎在报上撰文表示祝贺。日本著名画家大桥广治认为:“看了史先生的书画,感到有一股异香从天外飞来,分外清新”,“他有一枝奇妙的钟笔”。史正学还在展厅即席表演、讲学,与日本书画界切磋技艺。此间,史正学还到长冈拜会了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并送他书法作品作为留念。为筹办和宣传这次书画展,日本最高级美术家画廊花费达一千多万日元。此次书画展为促进中日文化艺术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前,笔者在寓所访问了史正学同志。当我对他在日本的书画展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时,他谦虚地一笑: “日本舆论的评价太高了,我不是什么珍珠,而是土坷垃。我在艺术上有一点成绩,但深度不足,还要更加努力,继续攀登”。当我问他今后有何打算时,他略加思索后说: “群众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雅俗共赏的画风,是我从画几十年所执着追求的。为反映当代社会伟大而深刻的变革,讴歌丰富多采的生活,我要探索再探索,追求再追求”。艺无止境,不断探索,这也许正是史正学同志在艺术上成功的奥妙所在。不久,史正学同志将应邀到新加坡进行讲学。愿他在书画艺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7:54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钟书评 于 2013-6-3 17:56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