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5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5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丘壑馀情——刘作胜师生书画展在大连举行(附全部高清作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丘壑馀情——刘作胜师生书画展在大连举行
{作胜会同人作品}
矢野秀子1.jpg
矢野秀子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丘壑馀情——刘作胜师生书画展在大连举行
{谢谢观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亦褒亦评:著名学者萧文立先生对此展的评论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f70760100lzhc.html


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蕭文立




松齋門人劉寄廬兄(作勝),在最新一屆大連國際服裝節期間,率領在日本北九州市從學中國書法的老年學生,于大連圖書館的白雲美術館舉行師生書畫展覽,作為兩市友好的民間文化見證。寄廬兄命我參觀,遂克期赴會,得作品集一冊,歸讀略有蕪感,已賦小詩兩首;今夜抽取此冊細閱,更印證初讀印象,於是拉雜寫此小文,以祝雅興。

感想有兩點,恰好照應展覽與作品集的組成:師與生。

先說老學生。作品集是生在前師在後,不合此類集子常規,想來或許學生都是退休以後的老人,平均竟超過七十六歲,而寄廬兄風華正茂,年方四十,不過是老學生們的一半,因而從中日兩國善良風俗,推讓老者居先罷。當然也有展示學生水平的意思。學生水平好壞,是老師的表徵,雖然寄廬兄開幕式講話很得體,表現出為人沖和謙遜的一面,說是如果認為學生水平很好,那是學生自己努力,如果認為尚有不足,則是教者未盡到責任。老學生們書畫水平如何,我與此二道都是外行,慚愧說不出更專業的評論,有的只是感想。門外野漢或許與門內雅士眼光不同,那就放論一次,又有何妨。

其一是氣息風雅態度安詳靜穆,展卷使人舒暢平復。風雅說明這些老人原來文化修養好,安詳靜穆則恐怕更多牽涉社會人文環境。畫是否如此,我不敢肯定,而書則非但如其人,其實何嘗不,甚至是更,如其世呢。晚明據說是什麽中國文藝復興夭亡期,表徵據說是明人小品三言二拍甚至《***》之類市民文化的繁興,其實我看不如說是貪欲無恥成為風尚;但我每觀徐青藤(我非常不喜歡他)與倪元璐的書法,總感覺壓抑窒息甚至是瘋狂,未幾明社果然傾覆。都說當下中國書壇浮躁,其實我認為尚未搔著癢處,實在應稱為狂躁,甚至狂暴,包括迷狂。這恐怕是書法復興以來,恰逢拜金主義風靡一世,再益以權貴橫行更甚的真實寫照。活在當今國內,想真正和平閒適起來,那需要多大的定力與氣魄,而這些是不能求諸凡人的,雖然書家本來就應有別于凡人,當今許多書家也頗自視異于凡人。




<IMG title="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height=690 alt="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rc="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1bfa6ee1&690" width=221 name=image_operate_52121283886537656 real_src="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1bfa6ee1&690">



看這些日本老者的書畫,當然不能不使人聯想中國當下也頗盛行的老年書畫。老年人老有所安,宜性陶情必不可少,寫寫字作作畫,是非常好的選擇,但從前我看中國當下老年人書畫——這裡指的是老年人業餘學習,而不是專業老書畫家,那另當別論——總是得不到美感,總覺得不象回子事。為什麽,沒有細思。這次看寄廬兄日本老人學生作品,豁然開朗:我們筆下缺乏的,正是人家的長項:那一分和平安雅;什麽技巧技法的不足,倒真的還遠在其次。看來,中國老年人書畫要達道人家的程度,恐怕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其二是強烈的日本風格風味,讓人過目難忘。這在畫上尤其明顯。這些老者當然從寄廬兄學的是中國畫,看得出他們也努力,可日本畫的風格揮之不去。這包括設色的鮮艷,造型的夸張,人物的俳諧形象,就如同血液骨髓,沒法脫胎換骨。我看這些畫,會心一笑之餘,更多是震動。不是我多能深入畫的意境,有什麽默契于心;而是畫者自覺不自覺的對日本文化日本風格日本風韻日本風骨的執著追求。反觀國內,雖說所謂國學熱一浪熱似一浪,但更多人對中國文化中國風格中國風韻中國風骨,那裡有如此執著!國族之滅亡,必先亡于對自己特性的厭惡唾棄甚至批判。



<IMG title="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height=690 alt="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rc="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1db9b4bd&690" width=252 name=image_operate_84981283886656671 real_src="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1db9b4bd&690"><IMG title="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WIDTH: 345px; HEIGHT: 1045px; TEXT-ALIGN: center" height=690 alt="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rc="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1eeaa15c&690" width=345 name=image_operate_1011283886665125 real_src="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1eeaa15c&690">

再說小先生。寄廬兄作品,我有喜歡也有不甚喜歡,或者說,有合我心有不合我意的。喜歡的仍是那一種風雅。寄廬書高青邱詩幅有引首章曰安雅,非但自道追求,也頗合乎實際。這樣一分安雅與我非常契合。實則區區胸中渣滓太多骯髒不平之氣息太濃,塊壘堆垛,澆以烏龍普洱,時常不足平息,故需要些閒情逸致,在我就是書畫怡情。古的如朝侯小子天發神讖麻姑仙壇,近的就數羅雪堂,當代則我師鯁翁我友松齋之外,寥寥無幾。不敢說人家不好,而是我讀了,非但不能平復,反而更加焦躁,這又何苦來哉呢!


<IMG title="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height=690 alt="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rc="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2c95fcce&690" width=498 name=image_operate_11741283886813125 real_src="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2c95fcce&690">

<IMG title="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height=690 alt="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rc="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2df962ee&690" width=146 name=image_operate_12241283886897593 real_src="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2df962ee&690">



<IMG title="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height=690 alt="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rc="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2eaa0ba3&690" width=453 name=image_operate_58991283886893328 real_src="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2eaa0ba3&690">








去年寄廬回來參加羅雪堂書學研討會,雅集時的題詞,我不喜歡;這次作品集少數書作,我仍舊不甚喜歡,或者說不能欣賞。但更有我喜歡的一路。如前面提到的高青邱詩幅,頗深禪意,尤其開首兩三字似乎更多何子貞,我喜歡。三條屏(中國都是雙數,據說日本最喜歡三,恐怕因此罷)陶淵明,林散之詩扇,《野澗風生》《素節》題款,都雍容安雅,我喜歡。其次許多行草書,也無些子狂躁氣,仍然安詳舒緩,筆意并不一味奔騰放恣,而是控放有度,典型如“沈李浮瓜”極具節奏,舒張而又內斂,沉穩實蘊飛動,四大字我喜歡。“地僻人來少”琴條,枯澀平淡,疾徐合宜,雖也為我所喜,而不免一派蕭颯,怕非少年所應有。至於幾幅對聯大字,則非我所能懂矣。

寄廬畫,則與他老年日本學生相反,雖然不免沾染些日本風味,但骨子里仍是中國風格。寫東坡賦意《江山復識》中堂,一派葱鬱生氣盎然,非復傳統悲秋氣息,應該是寄廬陶寫胸中所有,恐怕也是他回到父母之邦,油然而生的喜悅之情罷。我喜歡。



<IMG title="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height=690 alt="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rc="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2fdaf45d&690" width=291 name=image_operate_97061283886887906 real_src="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2fdaf45d&690">



我那兩首小詩,無非希望寄廬身在異國,不忘故家,更希望他能將中華氣韻中華風骨傳到日本,作些具體的弘揚王道的事情。那就再抄一遍:

一邱一壑總關情。鼓蕩海濤作正聲。愿借中華一管筆。風流文采傳東瀛。

美雨歐風噪亂鴉。書壇龍鳳掩蟲蛇。鄰翁楊鄰蘇雪叟羅雪堂東來意。海外傳燈蘊綺霞。

最後仍需說明一點的,這次作品集,裝幀排版,用紙印刷,都非常典雅,文質并茂,賞心悅目,也是我過目的書法集的佳作,我喜歡。書,這我可是行家。


<IMG title="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height=690 alt="雍容安雅  寄廬師生" src="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30a2b8a1&690" width=507 name=image_operate_22141283886882046 real_src="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middle/4e1f7076h8fb030a2b8a1&6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书画都很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书画印高人,刘老师拜您为师了,因为好久不见这样的好作品了,你让一部分浮在上面的人汗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78楼画的好~~~~~~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展览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1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