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落花飞雪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2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请附上释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下面引用由孙增杰2006/02/22 10:16am 发表的内容:
请附上释文!
见谅,我是代连海所发,没有释文。 :e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下面引用由落花飞雪2006/02/22 09:30am 发表的内容:
因要出版篆刻批评当代卷,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长短不限,一经采用,赠书一册 ...
呵呵,太抠了吧,就送一本书啊,好象没多少诚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篆刻批评当代卷,我买了第一册,里面批评全是名家,在网络征集合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下面引用由自在闲人2006/02/22 00:37pm 发表的内容:
篆刻批评当代卷,我买了第一册,里面批评全是名家,在网络征集合适吗?
篆刻批评当代卷第二卷将出版,上面发的都是何连海印。这里只评他的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2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好作品,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喜其古意盎然——气息超拔群伦
佩其博采旁收——无论陶甲玺符
惊其波谲云诡——取字发人未发
以其发人未发——观者作丈二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好提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坡子吕三在 2006/03/02 11:00am 第 2 次编辑]

   如果说当代印坛是一个百花园,何连海的印无疑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一
朵让你看了一眼就无法忘怀的奇葩。他的印,取法甚广,古玺、汉印、汉玉印、
甚或流派印在他的印中都会找到些许痕迹。然而何连海之所以成为何连海,
战国、秦汉的器物铭对他的个性风格的确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艺术
家难得的是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尤其难得的是自己的艺术语言得到认可、
关注,因此,作为篆刻家的何连海,无疑是成功的。
   何连海的印,奇拙、巧饰互见,章法时现新理,字法每呈异态,刀法生
辣而不失逸趣。也许是受镜铭纹饰启发,将文字符号化、装饰化是何连海治印
的常用手段(其古玺、汉印也颇见功力),这不失为一个向广博的印学传统讨
生活的好办法。凡事利弊参半,同时这也是以弱化文字的书写意味为代价的,
其负面影响是,反映在有些印作上,文字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不是很妥善,一方
印中个别文字特别强调突出,处理得好是印眼,特别精彩夺目;反之则唐突碍
眼,显得有点“隔”。何连海印作的线条、刀法上似可再丰富一些,笔笔中锋好,
但侧锋、涨墨的效果同样令观者陶醉。还有,何连海的印,其朱白文水平差距很大,
似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这或许是何连海更究心于朱文吧,但作为一个印人,终
归是憾事。
   艺术之欲为大也,通融诸法、浑化无迹或可当之,有云:妙造自然、大巧
无饰。宜哉斯言!
   期待着何连海的“大”,我期待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连海急征集篆刻评论

下面引用由坡子吕三2006/02/24 11:46am 发表的内容:
如果说当代印坛是一个百花园,何连海的印无疑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一
朵让你看了一眼就无法忘怀的奇葩。他的印,取法甚广,古玺、汉印、汉玉印、
甚或流派印在他的印中都会找到些许痕迹。然而何连海之所以成为何 ...
评的很中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