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7-3-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5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魏立刚:书协哪有会写字的啊?今天你必须做出21世纪的当代书法,那样才无愧时代.
]5 O, V$ h) p+ Z. W o& C7 H艺周刊:在93年的时候,你出了第一本书法集,那时候你还不到三十岁,可谓是少年得志。我觉得继续走下去,你完全可以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大家,几乎能成为定局的。但你怎么突然就改路了?" d. N1 v7 S3 r9 T
& Q2 k0 ^) ^! M' J4 X' o
魏立刚:以前我说过,真、草、隶、篆,到了草书最疯狂。那么草书之后是什么呢?能不能比它还疯狂?更彻底的?现代书法!因为它抛却枝节直捣图式。那么现代书法之后还有没有?实际上就是一种心智的推进,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了后来的抽象绘画。我不想把我的生命浪费在唐代已经建立的狂草上(放眼望去现在写草书的还没写到古人的水平)。这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德彪西也说过,现在已经是飞机的时代了,需要“飞机的音乐”,不能还是马车的生活。如今都到了宇航时代了,那么书法有没有宇航的样貌。这是一个迫切的愿望。我们很多朋友,本来是很优秀的书法家,但是他的理想和心胸,所定的位太低了,路就走扭曲了,走走穴,弄弄润笔,就这样夭折了。
* {$ s0 k- y7 l- d
% }+ `* e- x7 o7 S& ?5 p艺周刊:你刚才说的心智的推进,这点挺重要的。如果没有心智的推进就不会有笔下的推进。! t, W1 O7 r% s+ o9 Y4 P+ @
/ U: u6 d- u9 Z+ j+ s1 F/ Z+ A) f
魏立刚:这个心智可能是源自于先天的。我在大学听过我师兄的一个讲座,他是搞科普研究的,他说一个大师就像在很高的山峰上,他是俯瞰,山下的景观一目了然。一个非大师在山腰或山底看,他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很重要。我隐约记得我三四岁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做梦,还是长辈领着去了云冈石窟,感觉一个佛祖,恍如在洞穴里,天光射下来,尘土扬起。实际上我出身很普通,包括95年我撒谎,跟家里说借调到北京来工作,实际上跑圆明园当流浪画家去了,父母说你坟上就没那个草,在单位退休了看个大门还一个月600块钱呢。那么后来我出国也比较晚,没有很多人那么能干。但很多人纳闷哎?你也没怎么出国,怎么画里充满了西方那种比较纯的感觉?朱明后来一个访谈里说过,老魏东西越来越精良和贵像了,和他的生活理想和精神理想有关系,我喜欢高贵的东西,伟大,响亮,干净,透明。
2 n6 g9 K! U! C# c1 R7 `) }. v
2 q6 A. g8 {, L t1 m5 A$ [1 r艺周刊:你看你做了几个探索,这种探索是颠覆了既定的书法史。有人会说你忘祖,这件事情你怎么看?3 U2 s7 R" {' b: ?( B; }! H2 Q
T' k. [4 m5 O& N魏立刚:我还有一个经验可以介绍给现在学书法的人。我不是从古帖开始,没有人让我学古帖,我也不懂。当时有本上海的《书法》杂志,我学的是现代人发表的作品,落款,印章全部都学,当时先学的是大的感觉。王学仲老师来了之后才告诉我要学古帖,这是有点倒序的。后来一直这样穿插着,原本是要在一个帖上下足功夫,然后再转换变化,我不是在每个帖上苦练个几年然后获奖,我始终在纠缠,在各个帖里穿插。那么阻力在哪儿呢,这样你就获不了奖,可能别人觉得你不是很出名。实际上,它给自己布置了一个大作业。你在做三十年的一个大的工程,最后出成果,而不是传统方法,三年临摹颜真卿已经惟妙惟肖,已经出来了,做个小工程就可以了。过去说大师多磨难,伟人多坎坷,为什么呢?不是上帝也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找的,是因为他看到了五十年后的东西,跟现在格格不入,这就是逆境和冲突。上帝也看到这样的人是可以完成使命的人,拣选他,指引他。所以要抛开眼前的评价,现在的评价特别世俗,在你心里要有一盏高照你的明灯,这点非常重要。
, E- B* x& L. \( u. f, k
. k3 G. k+ ?" \5 H艺周刊:那你的后二十年也很清晰吗?
; @5 g7 Q2 H9 B* c6 i* t/ d
/ s, K3 ?- G0 `& y. ^; J0 n魏立刚:我也特别奇怪为什么这么清晰,因为艺术应该是混沌的,怎么这么清晰呢。实际清晰的是方略之径。有个西方的大画商麦寇·鬲豪士,他七十多岁了,我们在雨中跑步去考察展厅,就看他在雨中招手,像邦德一样喊着“前进”,我们追都追不上,我想起中国的老人可能就早衰了,所以我们现在说不管你标榜怎么样,日后看你的作业成品。反过来,任何民族不管大小只要有好的东西,我们要吸收,这样才能担当大任。
1 K1 I3 H$ a& K/ _& _, v
9 Q. _3 Q: f- i; r/ l) W( u艺周刊:你刚才谈到的钱,也谈到商业,这也是读者最关心的事儿。
9 c8 d# a% L% a; B: L: F' T$ g& P0 A
魏立刚:经常有人问我,魏先生你的一年产量多高?说实话我08年游历欧洲前产量非常高,归来后顿减,因为我想把我一年中的气力和光芒分散给三四十件作品,而不是一百件作品,这样每件作品就更凝聚了,这是我的一个导向。实际上你越老实,给你自己预留的和游戏的构建越多,老实就会把缺点全部晾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脑子很聪明,就相当于在大道上碰到了阻力,绕到支路去化解了,离大道便更远了。不变通的人,实际上是一直在通往天堂的捷径上走,这是很重要的。) V7 Q# }4 z8 `) Y Q5 s7 }7 E
& o* @+ W9 _% \ D) P/ A f; V: x魏立刚:书法比赛是个群众运动,跟书法经典无涉。你的东西要伟大起来,而不是虚胖。比方说一个老先生,他就写龙门二十品,南北朝石刻,他不懂篆书更不懂草书,书协的评委就是这样的偏才的聚首,当他们面对一个超当代的草书,必定是斜视的,他们寻找的习气的东西沾不上你。
7 a& {) A! q$ F/ O+ d1 ]* T' y
3 x$ |/ W. W, S% o, }我再讲个无情的故事。去年在比利时皇家美术馆搞了个“再序兰亭”,号称有史以来世界最大的书法文献展,有故宫里的一级文物《兰亭序》等十数件。然后我到中国美术馆送展品,正好在做十一届美展获奖作品展,我看着很寒心,如果放在全球的天平上一量等于零。它不是追问艺术本质的问题,是一些通俗的东西,实用艺术。一个网站总监也责问到:在这种文艺政策和教育课程设置下,导致中国那么多杰出人才都被毁了。我想我们的决策者也意识到这点,中国的市长为什么不去西方看下别人怎么管理城市、建筑、交通呢,我们心焦啊。书协哪有会写字的啊?没有。在中国美术馆个展上,我特意做了丈二两拼的大草书出展,墨里调了金丙烯,就是质问当下书法界的,你们现在挥舞的大棒是伪传统,你们不深研传统,苏东坡,黄山谷他们如果活到现在也会耻笑他们,你们怎么这样啊?今天你必须做出21世纪的当代书法,那样才无愧时代,真正的古典大师是到了灵魂级别的,不是表面的,胸怀是开放的。
) ]( V" t! u0 ]& X7 H; V, D) Y
+ L: @$ p9 A8 U( Q8 ]* G3 D艺周刊:你的这种探索无疑是取得了成功,但是风险也是蛮大的。不小心会招致身败名裂,结果可能让你很开心,但过程是很艰难的,是这样么?
+ f7 u/ M5 I; ~
" K' {! |6 y. _0 w$ a2 E) ]魏立刚:有两件事情。一个是范迪安先生写道:他们早年受到传统书法的挤压,而画界又不承认,受到这边的不承认,在这种挣扎中往前走。每当这个时候就想起来朱屺瞻,**的时候挨着打,挂着大铁牌子,去养猪扫马路,我们的难和他相比算什么?同样08年从阿姆斯特丹回巴黎的火车上,本想凯旋回归,结果小偷把我包偷走了,损失不小,坐在巴黎凯旋门正郁闷时,我的学生来电话跟我说,魏老师,我炒股赔了800万,我跟人商人一比这不小的多吗,抹平了。日记中我写到,这样的事故不是任何人希望发生的,但是正因为发生了,你的旅行体验变得完整了。大师有时就可以诱导“事故”的发生,小师、中师则是卖弄经验了意在笔先,大师能力挽狂澜,本来三次狂澜已经够激动人心了,不行,在巅峰处再来一次,再施展**的补救术,直至彻底摧折。
6 [! r- T. U O, F! [( u3 X% P ; l+ |. Y5 e! X. v' Y
$ ^: B% I9 o) [- l' m; x
魏立刚的书法刻度和书法史观
- `# s c+ E' X' Z——《艺周刊》总编辑孙玺祥对话魏立刚
U9 i) u% c$ j( U: ] Y2 ]1 o
# [9 \( m! r0 W8 D7 V, e# }$ S. R2 S; _1991年,中国有10000个魏立刚,掌声如潮(标志性事件:魏立刚第一本书法篆刻集出版)
- X' H. z/ v8 M0 ?3 a, E, C1999年,中国有1000个魏立刚,星光灿烂(标志性事件:组织策划“巴蜀点兵”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书法回顾大展。)5 M5 y, [+ C- d C( p2 ~
2002年,中国有100个魏立刚,木秀于林,毁誉参半(标志性事件:魏氏魔块《藤萝》被大英博物馆收藏。)8 d0 L1 J ] H: w4 }: I* B/ E
2005年,中国有10个魏立刚,独步江湖,知音寥落(标志性事件:获洛克菲勒ACC奖金赴美国考察艺术。)* _+ [9 Z( v ~7 Z
2010年,中国只有1个魏立刚,大音希声,屏息静观,世界为之喝彩(标志性事件:伦敦、上海《2010魏立刚书象制造展览》举办。)
9 }& W& B, t1 C0 w& N+ l' ^& S l5 ?
: O9 V$ G" [3 I4 P对话人:魏立刚 著名艺术家9 F/ ]/ N7 ]+ j8 M4 m6 R7 y
孙玺祥 《艺周刊》总编辑0 a, C8 @6 R: |! ?+ Y9 `$ M( ?. F) O
对话地点:中国宋庄 魏馆
/ _9 A8 v0 b, L2 F对话时间:2010年7月3日
) Y* B% N2 i4 ~2 Y0 W e
( a' y6 T. Q6 F( K3 w$ C
# c/ ?% }. Q7 l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24c08b64933c08e0f73654d5.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