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797|回复: 1

高仿系列明 唐寅 骑驴归思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名称】明唐寅骑驴归思图 价格;290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上海 
   【简介】   绢本,淡设色,纵:77.7厘米,横:37.5厘米。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均为他题画的别号,吴县(今苏州)人。赋性疏朗,任逸不羁。曾经刻其章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骑驴归思图》描绘的是奇峰杂木,山坞人家;溪水湍流,穿行山涧;绿树迎风,舞姿婆娑;一人骑驴行进在山路上,正朝深山中的草堂院落奔去。前景山下深涧又有流水木桥,一樵夫正担柴过桥。在艺术表现上,山石用带水长逡,非常湿润。画家自题七言绝句一首“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吴郡唐寅诗意图。”钤 朱文一印。这幅画体现了唐寅的绘画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山石用带水长皴,非常湿润。秋树青黄,多做空钩夹叶,在画风上接近李唐、马远等院体,但具“文人画”风格。   此图画山花烂漫,高山叠巘、流泉断涧之景。盘曲的小路连接着临流危桥和谷间茅屋,其间有负薪过桥的樵夫、骑驴归家的士人,表现了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唐寅画笔初出周臣,上追李唐,后渐变其法,由坚挺方硬的刮斫转向秀逸的勾皴,且时以长披短拂出之。此图画法熟练,石皴和树干都用湿笔中锋,把大斧劈皴变为带水长条皴,秀润缜密,挥洒自如,已展现出唐寅独特的用笔格调。从图上朱曜题[喜闻天子驾新归]诗和唐寅自题[乞求无得束书归]句推断,应是唐寅落第后,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所作,时唐寅三十七岁。   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杰作。图中峻险山崖,盘曲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族人,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明-骑驴归思图-绢本37.5x77.7.jpg 明-唐寅-骑驴归思图.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2.jpg
发表于 2010-12-17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