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6786|回复: 10

什么人从事书法可以真正达到淡定从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0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什么人从事书法可以真正达到淡定从容?
( B" i+ N# Q; e- c" M8 A# A" `0 |$ C
傅德锋/文4 f7 u) S  p' g3 P0 Q
- G5 }) c6 P% z) O/ m: I$ a5 s

  _9 ~/ H* Y* _- M/ B7 B# q! I# ]8 W8 c* [2 k& `+ j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为士君子气概。" ^: C2 y) e* l% t5 a, k& H/ C
然则喧嚣与骚动成为市场经济时代之最大特色,焦虑与渴望成为大多数人之基本心态而后,在从事书法上能够真正达到淡定从容者,又何其少也!事实上,人世间的一切思想与行动,祸乱与烦恼,均是由人的欲望所致。智者,可以只给他人以出路而不与人争,惟其不争,而反致德艺双馨,功德圆满。此实为圣贤之行也。+ M* ?2 P. n/ U+ J! a8 ^$ N
书界本多博学多才,性情通达之人,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皆可安分守己,洁身自好。惟于学问书道,朝斯夕斯,孜孜以求。以通达之思想开化众人,以磊落之品行垂范人间,以雅宜之佳作悦人眼目。
4 O: }- o0 y6 ~" N5 W" p% \3 [+ _% n) v8 k) p
$ d4 p( b& }; \9 f3 T$ h: F5 Z4 D
  M" B0 P/ n$ `1 m' J" @
然则世纪之交,大师渐次巨星殉落,魑魅魍魉粉墨登场,时下之名家正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况名利之争甚嚣尘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书界有志之士或为浮名所困,或为俗利所诱,功成名就而扬名天下且堪称一路诸侯者尚要争霸书界之天下,初涉书道人微言轻而身处弱势群体者尤须励精图治而欲得一席之地。凡此种种,以历史之发展规律而论,皆属正常,无可厚非。欲望是人之本性使然,竞争是社会进步之力量。然则,凡事一旦失去分寸,则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欲望既然无止境,烦恼总是难免的。/ h! F  h) O: T* i
学习书法的目的何在?一曰陶冶情操,二曰修身养性。然则,世之所好,人之所长,在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就会由此引发诸多附加成分。因书法而升迁,因书法而成名,因书法而致富,因书法而疯癫,因书法而失足,因书法而丧身,因书法而落寞,因书法而愉悦,因书法烦恼……“因”则同一,“果”则有异。
+ X" z+ `3 i  ?; b
/ V% _% Q( g; h, B# }( g/ d
/ f& o+ k, F( K) \) V
" G! _. J/ |* N& ]" U- |古时,“书优则仕”,今日之“书优”者,据此升迁显达亦不乏人,或政府之要员,或学院之教授,或协会之领导,或展赛之评委,皆是。此类人士,既通晓为官之道,又精于砚田之技,合二为一,相得益彰。或有不擅书道而“官运”(书官)亨通者,当今社会,比比皆是,盖因综合运作与政府特殊考虑之故也。此类人是否即可做到淡定从容?恐亦未必。欲望无尽,官阶有别,“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之心,多有难免。由是,明争暗夺,纷扰不断。为名为利,可谓机关算尽,煞费苦心。淡定何在?从容何来?手段老道城府深厚而背景幽深者,虽处于风头浪尖而有惊无险,每每胜出,看似坚如磐石。惜乎风水流转,他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真淡定真从容亦不过是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或有行事不慎者,一朝失手,满盘皆输,欲争者尚未得之,既有者尽皆旁落,斯文扫地,颜面失尽,痛心疾首,悔之无及!淡定从容则无从谈起。* s9 y" O  T" d4 T

* G/ m: v# s9 P1 e# S$ F
4 I, W1 W: t( ?8 k9 z8 R& Y
/ n" q9 m& T" ?. h7 G5 d( h2 Q诸多书坛之新锐,既初得声名,尚需乘胜“攻城略地”,以求巩固。平日里吟风弄月,泼墨挥毫,看似淡定,实则不然。方今书坛,竞争激烈,群雄并起。若囿于一时一地,一展一赛之所获,而不思进取,不三五载间,则声名难继,复为同行者或后来者所淹没矣!故当此之时,正当苦心孤诣,整装待发,岂有鸣金收兵,偃旗息鼓之理?既欲显达书坛,则必得更多投入。时间、精力、财力、物力,许多人倾囊而出犹嫌不足,行止之间,难免懊恼,淡定从容者为何也?!. |) O' b  w9 T3 Z8 z

" s6 s5 N& b: f+ @, F: r8 ]  f2 B5 }! c% `1 i1 c
; _8 t( h8 P% Y3 r  Y4 }, W
至于初涉书道者,事情尤多。书理、人际,凡此种种,百事待决,思慕企盼,自不待言。或惑于临池之妙,或忧于师友之无,或烦于文房之乏,或恼于展赛之失。千头万绪,百事繁杂,何来淡定?何来从容?! j7 k8 ~( A4 n+ V2 E; ?
) u$ D8 i1 b9 n% k  k

3 d4 J: }+ x  e, s; d. n. v1 d, i8 Y% G+ y
如上所述,虽未必涵盖所有书人,然超然此外者恐亦无多。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身怀一技之长,量非坏事。然则一技之长又多有局限。故身兼多技者当此之时纷纷涌现。书法家学画,画家兼作商家者比比皆是。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为了强化自身实力,欲在社会竞争当中占据更大优势。市场经济时代的特殊形势迫使人们承载较大的负荷,迫使人们要去知难而进甚至勉为其难。官大官小,钱多钱少,强势弱势,官员百姓,俱所难免。危机感的挥之不去,促使人们时时努力,处处警惕。因此,真正的淡定从容其实是不存在的。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人首先渴望的就是自身的安全感,然后才是荣誉感和幸福感。安全的未必具有荣誉,有荣誉的未必安全。拥有巨大的物质财富而烦恼不堪者大有人在,幸福感却若即若离,时隐时现,难以言表。
$ {, Y9 L2 J# Y: A% c
  Q7 Y, t. x6 `- {9 w9 F$ b0 ~' r8 {. W! A

& w/ L8 ~. O: ^: ~6 h其实,人的行为与心境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变化和感悟,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贤智慧,奈何少有人可一旦彻悟精髓。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提到朱新仲的《人生五计》, 朱新仲道: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寿命长短不一,姑且以七十岁为准。十岁左右还是孩童,随父母身旁,天气寒暖燥湿父母都需要照顾操劳,衣食住行由父母安排妥贴,只待其长大成人。此谓“生计”。二十岁时已是成人,筋骨强健,志向高远,开始问津名利场,秣马厉兵,争取获胜,如千里驹虽屈伏槽枥,却希想有朝一日驰骋千里。此谓“身计”。三十到四十岁之间,日夜苦思,选择利己之事去做,欲求高官厚禄,财源茂盛,门第高大,子孙兴旺。此谓“家计”。五十岁时,心力已经疲惫,俯仰人世间,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施展殆尽,生命接近尾声,如白驹过隙,岁月一去不返,这时应该听从命运的安排。此谓“老计”。六十岁以后,人生已过了一个甲子,生命就像夕阳衔山,这时应静心修养,使生活安宁,死而无憾。此谓“死计”。 而这‘人生五计’朴实无华,贴近生活。所以每每朱新仲告之听者,听者喜怒溢于言表。讲到‘身计’,听者喜笑颜开;讲到‘家计’,听者欣喜若狂;讲到‘老计’,听者沉默不语,讲到‘死计’,听者哈哈大笑,笑话朱新仲:“五计笨拙”,实为人们讳老忌死罢了。事实上,在犬牙交错的社会竞争当中又有多少人真能笑谈人生?& ^0 k+ k; J6 t( u, f& Q" N
' B; ~. r/ i2 u6 i3 q$ K2 Q: k# t$ ?/ _

7 {9 O9 q+ `# g. I% ?# ?& w  B9 D( w) F9 ~: ?
启功先生写的《自撰墓志铭》,可谓谦虚自守,令人叫绝:“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9 U( _% w. N; ?$ i' x% \9 Z$ A启老可谓参透人生,颇具仙风道骨。读来不绝令人微笑菀尔。3 I4 R' B0 \; a+ i2 r

* `3 Z: P; ]5 A  c/ n9 @6 |- g7 J, v; V* Y$ ]" i. {& j4 S

" z, _5 G2 z8 D3 }3 F1 g; h; Y7 d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来利往。能够顿悟人生,悠然自得,闲看花开花落,笑谈人世古今者,可得出语淡定,可行止从容矣!
7 N) u6 n, Z5 c- f9 y/ Y5 w; ~3 @! i大家至垂垂老矣,方得告身智语,始出警世良言,盖终生历炼也。后来者若能于此有所感悟,不负今生,良可慰也。
发表于 2011-3-30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像是在看《围城》里面方鸿渐的家书!满纸都是之乎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 B9 M8 v4 ?$ z$ n) t7 s5 p8 W' l# ]" i( R5 e

# {# i: ^/ U" e! ^( ]" G# x) T    呵呵,多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我没注意还是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_77:}{:1_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造化各有归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烟柳舍
8 I5 |, C7 D5 t- s3 R6 O6 V
: ]0 \( w9 G0 z, J2 I7 g3 g' X4 V1 e# b% [3 ]2 [/ e6 r! k" D
    多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 u8 q3 y. n. K' H/ W7 |9 v. Z) I9 G

/ {6 e; z( q) c0 N" Z6 w
& S8 C( n1 u; {) j    多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造化各有归宿9 H1 ?$ y6 ^, ?* U# r" u
沙咏 发表于 2011-4-2 11:12
2 Q# U- h; ~7 f. n4 i

9 S0 ?1 n% T) P( ?2 Z
, K. |/ N8 w/ \& y$ p8 g/ ]+ r    多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在世无来由,好似萍草水上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