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120|回复: 15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水月觀音》
  紙本水墨淺絳立軸 173×88公分 丁丑(1937)二月十九日
  在宋元之際,極為流行畫「水月觀音」,然而留存在我國境內的數量並不多,反而在日本存有不少藏品。大千先生赴日留學以後,又幾度往返日本,想必有所接觸。
  目前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一幅元人《水月觀音》,雖然觀音的姿容與大千此畫並不相同,但是全幅布局,岩石、懸瀑、波浪等,卻都與大千此畫形神相似。可見大千這一類觀音作品,基本上也都有所本。
  大千先生一生中,重複畫過的這一類大同小異的觀世音像,並不在少數。此畫開臉,顯示了大千在民國初年時期的品味,在下眼皮部分,暈染出淺淺的眼袋,表現一種惺忪慵懶的美感。但自敦煌歸來以後,在線條、設色、開臉和衣紋方面,都明顯受到壁畫技法的影響,風格上產生相當大的差異。
  觀音,是普受民間敬愛的佛教人物,也是大千一輩人物畫家當時共同的題材之一,如南張北溥的溥心畬先生,也有不少這一類觀世音像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仿唐人吉祥天女》
  紙本水墨設色立軸 132×63.9公分 午(1942)上元(西曆3月1日)
  大千先生在1941年五、六月間,遠赴敦煌的途中,經過安西,即往城南百餘里的榆林窟,作為期五天的觀摩。
  大千抵達敦煌之後,11月底離開敦煌到西安,為了臨摹壁畫,又再度專程前往榆林窟,大約停留了20天,當時臨了一幅五尺高的五代人所作《吉祥天女像》。
  後來前往青海西寧寺,除了觀摩青海著名的「塔爾寺」與其壁畫以外,主要是想從喇嘛壁畫師那兒,了解傳統佛教繪畫的技術問題,也順道採買了大批畫布、畫筆、畫紙、膠粉,以及名貴的石青、石綠和硃砂等礦物顏料。此行大千結識了青海省主席馬步芳,請他批准五位喇嘛畫師離境,前往敦煌協助大千的臨摹工作。
  就在此段期間,大千除了畫一些酬應當地仕紳的畫作以外,他在1942年的上元節根據他在榆林窟所摹的《吉祥天女像》,又另作此畫,寄給在四川的老友張群(岳軍)先生。大千與張群的交往早在1927年已開始,交往至深,他倆長期的友誼,一直維持到1983年大千去世。
  此幅《吉祥天女》雖以石青、石綠、硃砂和白粉為主色,但由於敷色面積皆不大,顯得簡樸而高華,是比較素雅的設色效果。人物身材比例勻稱豐腴,線條圓渾流轉,衣帶飄逸,作前行回首的姿態,造型生動而肅穆,是大千敦煌中期的一件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臨劉道士湖山清曉圖》
  絹本水墨設色立軸 223.5×84公分庚寅 (1950)嘉平月(1951年1月8日-2月5日)
  1945抗戰勝利,大千到北平搜訪舊跡,在他得到董源《江隄晚景》的同時,又得到一件世傳為巨然的山水。後來經大千仔細研究,他認為這一幅畫並非巨然的,而應該是劉道士的作品。
  大千在此幅《臨劉道士湖山清曉圖》的長題中,說明了巨然的畫,例如故宮的《秋山問道》,有「礬頭風蒲,苔點散簇」的特點,而此畫全無。而且世傳「劉道士以道士在左,巨然以僧在左」,此畫中有位朱衣道士,大千因而認定為劉道士作品,並且將之定名為《湖山清曉》。這樣的考證工作,已經不是一般畫家份內的事,或能力所及。大千先生實際上也是走在時代前端的美術史家和鑑賞家。
  《湖山清曉圖》中的雲氣渲染,是《江隄晚景》中所沒有的,而此畫表現技法的獨特之處,是水紋的部分,與《江隄晚景》中規律的鱗紋迥異其趣,不但不作水平的波紋,而是由斜向的曲線紋所組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張大千自畫像與黑虎》
  絹本水墨潑彩立軸 179×96公分 約1969年12月
  張大千先生的父親喜豢養各種動物,而且最愛狗,曾達到同時養二十幾頭之多。因此張氏兄弟們也喜歡動物,不但經常養狗,甚至還養老虎,以及其他的珍禽異獸。大千在敦煌時偏愛西藏種長毛、體壯的黑狗,友人送了兩隻,大千將帶到成都飼養的,取名為「黑虎」。
  當大千移居巴西期間,有一次到歐洲旅遊,曾在瑞士買了一頭北歐的體型碩大的聖伯納狗,空運到巴西。大千作自畫像時,曾以該聖伯納狗為前景,站在主人身邊,而此畫改配黑虎作陪。
  當時大千的目疾,並不穩定,其視力依治療狀況,以及是否配到適當的眼鏡而有時好時壞。大千作此畫時,顯然視力較好,故此畫中的黑犬,毛髮蓬鬆長短有度,質感逼真,有體積,有重量,尤其頭部的眼鼻嘴額細膩傳神,顯示大千對動物的觀察入微。並且在畫完人像及黑狗以後,特地用當時他畫山水常用的潑墨、潑彩技法,將背景巧作裝飾,主題顯得更為突出。當然也非常可能是在稍後補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臨趙孟頫秋林載酒圖》
    紙本水墨青綠設色立軸 136×61公分 丁亥(1947)春
    大千先生此畫作於1947年春天,也在北京的頤和園。之前的一年多期間,他在北平買到不少五代、宋元人的名蹟,使他在敦煌臨摹了大批重彩作品後,再接觸這些正統派名家的卷軸畫,他們工細精謹的筆墨,又成為大千最新的養份。
    畫上的自題,說明了這是一幅臨本,以青綠為主調,畫面呈現明淨華美,精麗而有士氣的裝飾趣味,正是趙孟頫所傳承的南宋院體畫的風格。在用筆方面,不論山石枝幹、松針夾葉、屋宇舟船、流泉波紋,都非常細秀勁挺。至於畫中的高士三人,他們臉相、性格各不相同。其中一位高士手執拂塵在岸上緩步轉身,神情閑雅,凝目注視舟中動態。舟中有兩位高士對坐著,一位側過臉看二名僕人正在交接酒甕,另一位回首望向艙中的卷軸,而船梢站了一名童子正在撐槁。
    畫中所有人物的神情、衣著和動作,安排得各如其份,很明確點出此畫的主題,是高士們在明麗的秋光中,正要載酒出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臨印度畫仕女》
    絹本大設色鏡片 99.1×49.5公分 庚寅(1950)夏孟(西曆5月17日-6月14日)
    大千先生在阿堅達觀畫以外,也遊覽了佛教的名勝。五月初他們一行抵達印度北境與尼泊爾交界的山城:大吉嶺。此地海拔2500公尺,樹木青蔥、山勢磅礡,可以遠眺喜馬拉雅山雪峰,景色幽靜,使大千不禁流連不忍離去,於是一家賃居於此。
    此畫一看便知帶有印度色彩,但是又與阿堅達石窟的壁畫不同。原來大千是根據一幅約二百年前印度蒙古王朝時期的畫,變化而成的。
印度蒙古王朝的畫受到波斯繪畫的影響,兩者在某種程度上,都與中國的青綠工筆畫,頗有相近之處,都比較注重線描,色彩平塗,不重視光影和立體的表現,而且所用的色彩,皆以硃砂、石綠、石青為主。
    然而大千此畫以其深厚的中國畫基礎所繪之線條,特別是細草等,已經是中國化了。大千對此畫的臨摹興趣,除了吸收異國畫法之外,他所選擇的,幾乎全以胸部健美的美女為主題,這是唐代以後傳統中國仕女畫極少見到的。
    在大千的畫作中,臨阿堅達壁畫已是少見,而此畫臨的又是波斯風的印度畫,可能更是絕無僅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3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潑彩荷花》
    紙本水墨設色鏡片 68.6×134.6公分 戊子(1978)夏
根據張大千先生自題的年款,此畫是民國六十七年「長夏逭暑雙溪寫此」。大千喜用「逭暑」一詞,發音同「換」,是逃暑、避暑的意思。
    此時大千一家已遷入「摩耶精舍」,園地的面積當然遠不及巴西的「八德園」,雖然也鑿了魚池水塘,但是尺寸不足以養荷,所以荷花只能培養在六只大缸裡。所幸因為有植物園專家的協助,倒也缸缸都葉茂花開。
    大千在長夏暑熱之中,想來是十分懷念他在「八德園」內蓮葉田田的荷塘。此幅以潑墨、潑彩完成的荷花圖,大筆畫荷葉,筆酣墨飽,與早年的乾筆法頗為不同。而且在荷花及花苞勾好之後,又以各種淺色渲染在葉隙花後,襯托出純淨的白荷,製造荷塘的空間氣圍。最後大千用濃墨勾提花瓣尖端,再稍稍點上紅色,及精細地點劃花蕊,與藍綠的葉叢兩相映照之下,就格外顯得靈動活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精品,跟随一个.最后之作,[UploadFile=29_62_110082781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先生作品赏析_1

淡然这个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