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645|回复: 1

顾则徐:2005,经济学家的羞耻之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05年的秋天对大陆经济学家来说,是格外羞耻的季节。
热闹的“郎顾之争”以争论主角之一顾雏军在7月的被拘捕而告段落。这一争论虽然涉及大陆经济学家,也有经济学家参与了争论,但主角之一顾雏军不是经济学家,因此,顾雏军的被拘捕并不能给大陆经济学家带来直接、充分的羞耻,大陆经济学家还可以悠闲地告别闷热的夏天,迎接爽朗的秋天。但这秋天竟然是真正羞耻的秋天。10月末,《中华工商时报》采访了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丁教授直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这是专业评价的巨大羞耻。紧接着11月7日,《中国青年报》公布了关于“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的公众调查结果:公众信任率超过10%的经济学家只有郎咸平(31.0%)、吴敬琏(19.8%)两人。由于郎咸平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从大陆角度说实际被公众有所信任的只有吴敬琏一人。这是公众评价的巨大羞耻。有了这样两个羞耻,大陆经济学家的羞耻简直就是无以复加了。这个秋天实在是个羞耻的季节。
丁学良教授发言之后,大陆经济学家基本保持了沉默,只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先生对媒体作出了回应,认为丁学良教授的评价不公正。但这个回应是很无力的,一是由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并不是个纯粹的学术机构,李剑阁先生的身份与其说是个经济学家不如说是个官员更恰当;二是李剑阁先生为经济学家进行辩护的主要理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而不是纯经济学学术的成就,与丁学良教授从学术性角度的批评风马牛不相及,这种逻辑上的偏差反而说明了“经济学家”的理解能力缺陷,进一步印证了丁学良教授的批评。《中国青年报》的调查结论才公布,大陆经济学家们也许还来不及作出回应,但我估计不会再有李剑阁先生这样的无力回应,而将是普遍的沉默。
沉默是金。最好是沉默。沉默至少说明了羞耻。能够羞耻是做人基本的品德。中国古来的做人规范中,礼义廉耻勇有个“耻”字。有耻则说明知道了自己的问题,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才可以改进,才可以重新起步做人。大陆经济学家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学术的水平,而在于学术的道德,不是用头脑决定头脑,而是用屁股决定头脑,把自己投靠到某个利益集团,用学术的名义为利益集团的私利服务。在《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中,公众认为经济学家应站在学术立场说话的占58%,而认为经济学家是站在学术立场的只有7.4%,基本否定了经济学家具有学术立场性。认为经济学家应站在利益集团立场说话的只占1.6%,而认为经济学家是站在利益集团立场说话的竟有69.7%,基本看到了大量经济学家在各种公司中获取代言报酬的事实。这是全部症结所在,经济学家们应该就此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伪学术已经暴露在了阳光下,当痛定思痛,重新确立起自己真正的学术立场,经过这个羞耻之秋,积数年之努力,重建学术价值。中国是需要经济学家的,只要经济学家自律自爱,不仅海外学术界会尊重,民众也会敬仰有加。
愿这个羞耻之秋成为经济学家的再生契机。
发表于 2005-11-2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则徐:2005,经济学家的羞耻之秋

李剑阁本来就是政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