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751|回复: 3

从刘翔事件看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文/邱震海博士
刘翔将要获得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非荣誉或客座学位,而是实实在在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水准的一级学位,于是就出现一个所谓的学术含金量问题,更何况以派遣众多高素质导师到训练现场为刘翔“开小灶”,即便不从“学术献媚”角度来看,至少也是违反学术本身规律的。
奥运会冠军刘翔最近被其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录取为体育管理专业的硕博连读研究生,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博士学业。华东师大为了保证刘翔在紧张的奥运会训练期间依然能顺利完成学业,还将专门派遣体育学院高素质的导师,轮流前往训练场地为刘翔进行单独辅导。
刘翔攻博与学术含金量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学术界哗然。由网友直接将之称为是“学术献媚”。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南方都市报》撰文认为,他既为刘翔感到担忧,因为刘翔在紧张的奥运会训练期间将难以达到博士学位所规定的要求;同时,他也为华东师大感到担忧,因为这样会损害学术的声誉。
笔者完全同意葛剑雄教授的观点,但认为这一现象不但是刘翔和华东师大之间的事情,而且也是今日中国大学所谓缺乏大学精神的集中折射。
刘翔本是华东师大法政专业的学生。作为奖励学子获得奥运会冠军,作为母校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都是人之常情,而且也应当得到鼓励。问题是:刘翔将要获得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非荣誉或客座学位,而是实实在在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水准的一级学位,于是就出现一个所谓的学术含金量问题。更何况以派遣众多高素质导师到训练现场为刘翔“开小灶”,即便不从“学术献媚”角度来看,至少也是违反学术本身规律的。
对于中国大学校园内的种种不如人意之事,最近海内外媒体有许多报道和评论。集中起来无非是:一、学术F•B;二、学商勾结;三、学政勾结。三者背后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今天的中国大学而言,大学精神为何物,恐怕已是十分遥远的事情了。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学校长似乎首先不是教育家,而首先是一个官员。且不说上世纪上半叶蔡元培、胡适时代的中国大学氛围,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氛围,今天的中国大学也已远远落后了。《南方日报》曾刊文怀念中国八十年代的大学校长群体,就是一个很说明问题的现象。
中国须重塑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从一个非常简单的历史回顾开始:中世纪的欧洲,有三个机构是并列的,一是教会,二是世俗政府,三是大学,由此可见大学的重要和独立。大学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塑造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地方;这就涉及到大学教育的两个基本使命:一是人类创造能力的挖掘和提升,二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和提升,前者只是就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而言,后者则涉及到大学对民族精神世界的关照。
但在今天的中国大学,首先对人文精神的发展完全谈不上,就是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也无法达到当今世界的前列标准。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意即中国在古代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什么到现代反而无法对人类作出杰出的贡献?其实,“李约瑟之谜”提出的,恰恰是对上述教育两个使命,亦即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文精神发展在中国缺失的质问。
来源:香港文汇报
发表于 2005-10-1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刘翔事件看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好,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8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刘翔事件看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刘翔事件看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完全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