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八零点将录】八十年代优秀书家推荐系列——王海勇(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画印俱佳!!!全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勇兄书画印皆有突出表现,是能够潜心研究并有所成绩的一位兄弟。我们师兄四年,通过贺进兄八零点将录专题得以如此全面地感受到海勇兄在书画印三者上所传达出通融畅达的艺术直觉,相信海勇兄会成为我们八零后的书画印中坚,我们通过展出作品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祝福海勇兄,祝福八零点将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本汉 于 2011-7-14 22:23 编辑   }' A  P; t7 W% Z8 ]' m( G

$ U  c8 w3 L1 g# H( K; O祝贺 八十年代优秀书家推荐系列——王海勇(北京)作品展圆满成功!!
4 ?. \. y3 `# o: Z. [2 Z7 S  海勇的书法走专业、理论系统化的艺术道路,其作品回归传统回归经典,又有个人对书法的独特理解,入古的同时有自己的创新思想植入!!4 `- D5 ~8 E- c8 x$ ?
   我很欣赏海勇临帖精、准,而且他对空间的把握和理解很到位,我认为书法很难在“空间”处理上把握尺度,但
他能把帖中字体刻意放大来书写,将书体的空间解析变化,在大的空间内表现细微的变化,还有就是将每条线解析,运用毛笔与宣纸的摩擦来呈现“铁骨铮铮”的碑体线质,在临摹上是将空间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他能不夸大、不掩饰,这是他的书法特征,难能可贵。
' P: ]! T1 |( |8 W* M( U
   当然海勇还很年轻,有些书法线条还需继续锤炼,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海勇的先天的高素质和对书法执着追求,他的书法会更加成熟,我们期待海勇努力飞翔!!
8 \+ d6 w) h! {, `   求作品学习!!!
/ q' F& R( j9 H# z" y
- X9 n# g8 K4 `2 o2 U' Q) a) w

3 E( |, }" H5 S: U9 `' ~$ r
- Q; x* Z& Y. e- {* W* L  S( b8 i2 s+ c) c1 f; l9 {; G3 Z- v8 i! J
) p# f  F! M4 h0 B0 |: E

, U* y" n; r# w6 S0 R( j
8 }/ _0 e& e/ \; I% Z+ ?' \) N* K3 Z& R$ r0 W( S: r" W8 W8 J8 k
  m) X& v9 W7 r/ C  |2 Z
江西书协会员    邮码341208    姓名:胡本汉   地址:江西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高中部  电话:13517973578
+ u1 o; b: M1 f; i* ]
) U+ t; I/ h  x$ ?&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海勇,在北京相距尺咫,希望有缘得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并学习!
! @* k/ G! a5 Z- T7 T) R& D, c技法全面,功夫扎实。另有一事请教,风格的生产如果1 b6 G6 G$ v$ L; G3 n& k$ |
依托于院校,个人面貌又从何体现?1 B8 e+ c5 S8 R: T% ^
以往我们看到某某作品,立刻就知道他来自于哪个院校,
4 n$ ~( T9 c: x4 W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这其中意味着什么恐怕值得思考。
- {6 ^& ~! D6 a2 K. G  |个人看法,再次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摹作品特别是书法,大多属于意临,篆隶作品很有气象,只是对法的关注似乎还嫌不够。“书”与“法”也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个难题。解决办法,不外乎先“书”后“法”、先“法”后“书”或者“书”“法”并进三条路子,我想海勇大概是属于第一种情况的,不知道他的意见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鉴于本人鉴赏能力有限,对于您的书法,我确实有点看不懂,但对于书法的本身,我觉得只要写起来不累,笔下生风,写完神清气爽,意犹未尽,有这样的感觉了,就比较有门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一耕 于 2011-7-15 16:54 编辑 - D! }+ F# S1 o) ~2 o# F
  J, h: w6 q0 v, T
----王老师书法艺术赏析---                  在上古时期人们在书写的时候,似乎有意或者无意的挥洒出创造性的书法艺术作品.因为毛笔不象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可以调动它的运动方向,能充分运用起笔,收笔的效果,在转移重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笔的弹性和改变,加强力的作用,前后轻虚,中截用力.毫发齐顺,墨的运用十分均匀,丰韵深厚;甚为可爱2 {2 P$ p& n4 u
( |6 |! e+ E8 F# W9 d
附辞赋{笔法论}之一:用笔之法,见于纸张之两端.7 g5 N% f* x( y& P0 Y
       而古人雄厚挥洒,令人段不可企及者.) z: O7 V+ f0 U
       则在书法章节中截而为之,
8 h; E6 \' z3 a6 e0 Q' K0 V       而两端出入操作之故,尚有迹象可寻找,: k- _! A, s9 u; \7 h2 w) E
       其中截而之所以丰而不却;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 m/ i- ?2 _0 j4 G/ M
       蒙起两 端而玩其中截,则人人共见亦.) h. z$ }- B4 b" e4 B
       古人用笔往不注意起,收之妙处,故有朴实无华的意韵,
% z. g' G( j) Z: i        如何用笔着力铺开;乃书法作品创造性的关键所在之
3 c5 p" P1 `1 V0 Z' X: \       中截则从书写中创书法之神韵.
: B" ^( u1 j( B& a1 W       雄厚洒脱;磅礴大气之正气,
( \: B  T1 I$ |  u# |       技法越简单,越显朴实;反之,越能造就视觉之美,# }1 e$ u7 w; w8 X) z# h' U" L. h
       用笔千百万化,更显书法意象的丰富韵味,2 Y$ O$ P$ R# Q8 X' j9 n" O! Q( t/ ?- e# Z
附诗之二:字画之开始,因于鸟迹.
% p1 Q* g- W/ M4 T7 b      仓芥循圣,作则制文.9 R/ x7 {. L4 u  R  N  f) r% c
       扬波震激,势越岭空,0 {1 m- U: X3 N6 p0 q/ h
      或笔内投,微本浓未,若绝若连;似露缘丝.
" }5 K! x# {8 j3 g6 t' W* x( P) a      跃行沸腾,远而望之,越鸿鹄群游,络绎迁引.5 i; q. p1 i, b7 |
      嘉文德之鸿蕴,臆作书之莫行., O- t$ e2 q$ ?1 @5 S! U: O2 g4 e
      思字体之俯仰,离娄不能堵其隙间,故让而布局巧而为之.+ q; Z) Y$ X5 w. v4 Q6 v- p5 S* r
在书法创造中;在无生命的现象中;老师有意识的去体验生命的本真,那才是书法精神最好的权释,+ D2 K! z, V4 G. x$ h7 ]1 _
9 o8 Z0 z2 X4 P3 P+ u% ?) V
9 _/ {5 }$ Z2 C1 N* Y+ A) }

" v3 d2 {+ X; L" k从艺术上讲,;是一重这个美学范畴中十分重要的审美范畴,同返朴归真,原美有着本真的联系.它在书法家创造性的意识中已经成为一种本真的苍茫之天然.附辞赋{论书{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 i, \2 e  _" ~, A
6 A; [+ ]* d* x5 [万物有成理而不悦,为书者,吸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 N+ D& I+ p' d" t笔法记:巧者,雕缀小媚,假合大经,强写文章.( [$ X8 o4 k: {' M+ k& f9 ^1 }- D
增邈气象,此所谓实足而华有余.6 S0 E2 d6 M! `
夫拙者,巧之也,非真拙也;
5 r. H: J. k; H% o( t  j+ c钝者,利之也,非真钝也.
* e9 s' S- ?' `- p当所有的书法创造性意识觉醒之时候;7 W- B" ?0 \# M# |, x
书法挥洒如瞬间而成;
6 \5 |4 D7 ~$ \我一笔了,语妙于微,予显于晦;, h# Q  F- E1 ~( {
寄心于身,萧散而为之呼,- ~  Y2 @4 D1 w" c) u8 s
古今特色,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 _/ I' x3 o$ Y- M8 E  ?2 v
而今不代古,古质而今吟,此乃书法创造性的必然趋势.5 _- Z6 d* m) }* L0 f
山谷集云: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而为之.# H8 m, {6 h3 \: H& w
落笔峰芒必露,贯穿自如,一目了然.- Q9 c% b3 `4 q! |; k& T) z
从容徘徊,意气悬昂,上开下合;刚严磊落.
$ r6 Z9 `$ ^" u5 M舒展明丽,如瀑布挂虹,穷尽变化,4 o, @; O  |( U8 z
游刃纸背,暗藏波澜,骨质变化万千;乃美之优哉,5 F* {7 b' |8 b* N/ {0 H  w# A) w9 P
到熟时,须一生涩书风调和之,吸取魏碑;汉隶为之.$ V& B, L  p% V5 h
古必成就华美中含古拙之美哉.
% S) J: G1 C- \5 t6 S: G+ K
' a* T' G. x3 J- V+ z6 f0 ]1 e5 T) W, Z+ T7 B
8 p+ L1 ?, n- |2 v# P$ y& \) n. K/ ]* H
山水画赏析---- 多年来王老师致力山水的探索与研究,,尤其注重写意精神的提倡,在放笔挥洒,大墨运用中兹厚而清新朴茂的自然景观,力求线条遒劲飘逸不失韵致,用墨浑厚松活而不失沧韵,画中山川,林木,烟云,瀑布即有流动空灵之飘逸韵味,又有沉雄凝重之豪气,老师的笔墨处于性情和本色,他的形式源与情感的流露,画的气息,朴茁与丰厚;.在看似粗放朴茁的点线墨色之间,在看似率意与不自觉中;传达出的是别开生面 的艺术感觉与生命的体验.显然;老师是传统中走出来的画家,是借用了传统的笔墨语言来应对眼前的物象,以一个现代人的思考使传统的笔墨在自己的作品中出现了生命力的展示.
; Z. q) c0 `8 J( P! t
: S9 B. p( K: y) g  G1 N6 }        老师的山水学习和历代山水大家一样,起笔与临摹,"先师古人,后师自然.";也正是对黄公望,石涛,黄宾虹,傅抱石,等大家作品的学习和解读中,领会了其绘画理论与把握自然的观照方法.并吸取写意花鸟的表现性语言.以追求山水精神为目的,塑造山水的美感韵味,使自己作品在对自然感受中摄取山川的千变万化万和生动的奇异的形态;率意而为,自然流畅,苍茫旷远;生意盎然,自成一格.
% R/ V2 Q& C& z: ?' i
% E- e# W; |+ a       艺术的生命在与创造性的意识,老师善于前人绘画的基础上把观,临摹;写生三者相结合,使笔下繁荣的山山水水;一花一草赋予了生命,表现了大自然的丰富与繁茂;在人与大自然中显示了 勃勃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
; a0 S- I% u5 \6 K在当代百花开放的时代,水墨大写意是在传统中创造和发展出来的;老师善于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来展示大写山水的特点------注重墨色的变化;用笔结合行笔的快慢徐疾节奏;以书法入画;极具奋腾激荡的雄强之气势;尤其画色彩与整体的把握;画面的整体感觉与画面中点线结合;块面结合;虚实结合;以及墨色的融合;作品在视觉冲击力方面和远看趋势;都非常有特色." `" \" O7 a' L) s# S) d9 O, I
; {! P7 J  U+ L$ P( C# k. ~
      王老师勇于学习探索;刻意求新;不甘落前人巢穴的理论的勇气;是很值得我学习和折服的---
& [) F. `1 D* x5 V3 l8 q! ?! x' y; d, D6 L: l/ q; j
王老师篆刻艺术赏析-----篆刻艺术作品在取法上主师承古玺汉印。 王先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多方涉猎,其印无论白文、朱文,还是肖形印,汉印、古玺味道十足,其字法多取汉官印的平实浑穆峭拔,古玺、汉私印印文的古朴自然粗犷和图饰、图画的简练凝重厚朴,章法自然疏朗,强调印面的构图,在他的白文印中表现最为突出。其印多从古玺中来,然印文却借鉴汉印较多,既有别于古玺印文排布的参差不齐,又有别于汉印印文排布的平直方正。起、止、转、折处刀法又借鉴明清以来流派印人之长,一变平、齐、圆为主的常式,露锋、侧锋笔意和风韵绰约的盘曲扭摆线条点缀其首,坿骥其尾,参差其间,新意自现。当然,除此之外,还注意从其他方面汲取养料,布置印面,处理字法,刻治边款。当今印人多言熔秦铸汉,其实像先生这样,能得古玺和汉印之三昧,且将二者融合如此妥贴的实在屈指可数,取法乎上,有古有我,殊为难得。 & W) O: A) B. A. M/ W
        二、在风格上主追求古朴雄浑 。 先生的印在风格上能从大处着眼,追求高古、质朴、雄肆和浑茫,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古来许多印人皆“以古为法”。先生之印能得古貌、古意、古体,“杂之古章,人不能辨”,然又有别于古人,甚或高于古人。其印古意盎然,又能做到与古印相比或貌合神离,或神合貌离,自出机杼,匠心独运,自立高格。其印风还表现为质朴,合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见素抱朴”,“返朴归真”的理念, 即使有意追求印面的装饰效果,也要尽量泯灭做作的痕迹,令其质朴,或出奇逸。这一点在其印作中表现最为鲜明,也是先生治印最为擅长之处。其印亦有雄肆之风,如江河奔流、飞瀑奔泻的线条,虚实相发、宽博充盈的结字和印面构图,均可印证这一点。其印另一优长便是浑茫,其印善于用“虚”,留白布红,残破损泐,致广大,尽精微,“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又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近乎道,达乎情,同混元之理,非常情之所能言,非世智之所能测,高古、质朴、雄肆又囊括于浑茫之中。
9 X/ O" _$ b. ^        三、在审美上主要注重外刚内柔 。先生之印在审美取向上外刚内柔,以刚为主,刚柔相济,是其所循法则。其印多险绝、多放纵、多刚健,然持之有度。其印气象恢宏,结字开张方整,单刀、双刀、冲刀、切刀、钝刀信手拈来,不计工拙,因字随形布置印面,饱蘸激情,以情驭刀。非仅此印,其大多数白文印、朱文印和肖形印均有此气象。先生注重还度的把握,大胆奏刀,小心收拾,庶几中庸,消解了方笔的霸悍与火气,掺入了阴柔之美,又使印面浑融为一,附之以残损,更平添了和合之气。另外,绝对横平竖直的线条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哪怕是边栏、界格也注意直中曲、曲中直的圆融和谐。无疑,这些都体现了先生治印外刚内柔的审美情结。 , g: Z" P8 J+ a* X
       # g$ ]- S1 o0 Q  v" j! `

4 |! |$ X6 @3 [. S' G
* D. D9 {, g  @% `4 t7 P6 @. E- a

/ ^5 R/ i1 H  [% Z) N* p( {' Y湖北省孝感市毛陈镇董永街12号;邮;432020----陈泽民;{中国美术院国画博士;湖北美术学院国画教授--13697135323------个人原创---任何不得转载或者引用写---求斋号-丹青散人生醉墨轩--求-作品集-和四尺书法对开2副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