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4-11-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4918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5-5-2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的智慧与庄子和禅宗的接轨
■摩崖石刻心经的缘起—我心法在佛,佛心悟在我
我对佛学是个门外汉.这从我所拟的论题: <心经的智慧与庄子和禅宗的接轨> 便可知其大概.然而 <般若心经>之所以引起我的兴趣是因为<巨匠陈瑞献>这本书。它记载了一切智园内的摩崖石刻<心经>。新加坡多元艺术家陈瑞献, 在2001年9月在山东青岛的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摩崖石刻的 <心经崖>上,刻写了唐三藏法师玄奘所翻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他共刻了294个字。每字占4平方米. <心经>总刻的面积约2000平方米。宏伟的艺术创作引起我对<心经>的向往。这是精神震荡,净心染心的精神焕发一新的过程,亦是我个人顶峰经验的过程。
唐三藏玄奘法师所译的<般若心经>共260个字。我在自性清净的梵境观阅<心经>,理得<般若心经>是阐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经传。<心经> 统览了佛学经典的般若智慧。佛学倡导明心见性的佛性(佛识`法性`涅般`般若)和一乘佛的般若三法印和般若六法。佛性般若是生命有始万有以来的本体。如来的法身就是一切众生共同的生命本来, 共有的生命本体的种神(种子法身)。这是般若的真谛;<金刚经>中所谓的实相般若的无四相。以现代科学的法眼来看,真如的法相是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本体。<大乘起信论>中的“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般寂静”的三法印是<楞伽经>如来藏中的真际法性和法身在涅般离自性,所谓之不生不灭之本来寂静的自性涅般。它即是禅宗佛学之公案“拈花微笑”之佛祖真传的涅般妙心。
我心法在佛,佛心悟在我是我自性清净心的偈语。这偈语涵概惠能宗师的“即心即佛,生佛不二”;神会禅师之“众生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众心”的佛性般若。“直指心源,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经智慧,佛性般若让我对<心经>有了一翻新的体会和了悟,从而在我心中有一个诠释大梵与大我的<心经>的新的心印传本。佛者心清净,法者心光明。一心三观,观其法身,持其法性,护其法相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正知,正见和正觉之有见识者归于上乘的梵天境界。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却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相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法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尽死。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德,以无所得故.
菩萨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般。三世诸菩萨菩提无边际。度一切苦厄,断一切烦恼,学一切佛法,证一切佛果。
菩提僧婆诃般若是大智慧,无上智慧。禅修梵渡妄心,能除一切苦厄,真实不虚。三昧三菩提大神咒,欲`色`无色,空相无碍。」<观音心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