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北漂书画家生存调查报告3 |1 A3 R) U& e
——傅德锋对话季德祥
0 Z+ m/ f9 U: o8 N n/ b2 ]
1 J& ]% z( z+ k a) d! m, w# L) P
时间:2011年6月6日 地点:甘肃张掖驻京联络处 人物:季德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青年书画家 )( I( L% j# @+ D. v8 s, @
0 f5 {' v. I7 p" \5 P- q
9 g1 ? Z! u7 f) B9 g
傅德锋(职业书画评论家、多家书画媒体专栏作家)
+ Q! m& D5 H, {7 F" ^, [
; H. u* B% f( `8 Z$ I K `& N4 G
傅德锋:德祥先生,我在和您认识之前就比较关注你的艺术活动,我们认识已经好几年了,经过这几年的接触交流,我感觉您的生活和艺术状态和其他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您来北京,凭借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极大热情与钟爱,白手起家,至今已获得很大的成功,这里面一定有很多值得回首的感人故事。作为北漂艺术家一族当中的佼佼者,您必然有着许多成功经验。而这些也恰恰是很多初到北京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所密切关注并渴望了解的,所以我们今天进行的这次对话,不妨就命名为《北漂书画家生存调查报告——傅德锋对话季德祥》,我想这个话题一定会对有北漂意向的书画家和爱好者有着很好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1 c) |1 n& C7 h3 K
季德祥:我也希望对同道们有所帮助。
n4 Z" p% v" \4 w+ A6 G$ `
傅德锋:季先生您的作品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大展中多次获奖,在辽宁有一定的影响,在当地是书协副主席,政协委员,为什么放弃稳定的生活到北京过着漂的生活呢? # H9 {8 J! Y# K0 \* ]4 N
季德祥:人到中年、不在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 我读《齐白石自传》和有关徐渭生平的文字很受启发,常想如果齐白石不离开家乡和徐渭离开家乡又会怎样? 在当代艺术家中,不缺少有才华和用功之人,而是缺少解决矛盾的人,艺术家的一生就是解决艺术道路、人生道路上矛盾过程,解决好了你就成为吴昌硕、齐白石。那么人生的矛盾到底是什么呢?在地方的艺术家如果你选择不入世,很难生存,入世艺术价值又不高,这就是几千年来困扰艺术家的成长所在,艺术家往往在困扰中煎熬,在这困扰中陨落,也在这困扰中升华。所以说北京成了众多艺术家来圆梦的天堂。 * \' ] h; A+ ]% f7 D3 u. a: n$ t: k
傅德锋:市场经济时代,一方面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发展自己的机遇和平台,但一方面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压力也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压力。任何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首先需要解决的自然是衣食住行这些很实际的个人生活问题,对于艺术家更是如此,对于北漂一族,自然更具有典型意义。北京是世界大都会,据说是最适合艺术家发展的地方,假如一个北漂艺术家不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也就会直接影响到他的艺术研究和创作。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你是如何处理这一系列问题的?
# M+ D8 G' z3 s* R5 {. c
( r6 c+ \! i# V u( l
季德祥:北京是一个如果你澎涨了,它能让你冷静下来,如果你绝望了,它能让你产生新的希望。 到北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存”。在家乡时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来养着书画,在北京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书画又能生存,没有俗事纷扰,岂不是人生乐事。我常对家人说:从小地方到文化中心,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学到了很多,成功与否尚且不论,经历了,这就是一生的财富。 ; K: n& h {" p0 f; x8 _
傅德锋:艺术家要生存,经济来源主要就是靠出售自己的作品,而艺术作品要进入市场,就必须考虑市场需求。艺术家完全不去迎合市场,可能开拓自己的书画市场的时候就会造成相应的阻力,而一味地迎合市场,往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掉自己的个性。这是一对比较现实的矛盾,你是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一矛盾的? 9 |3 Z8 w2 } r2 c; Z
季德祥:每个画家的受重群体不同,首先给自己定位。这个群体找到了,就有了生存的基础。 : S0 b$ h& W) N) a* x9 k* ~
傅德锋:您提出“人文画”的概念,进而提出“人文画派”,这是令书画界为之一震的。欧洲十五、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是在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在世界都在提倡人文关怀的今天,您在艺术上提出“人文”的理念。搞艺术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有“扬州画派”、吴昌硕的“海上画派”、齐白石的“红花墨叶派”等,他们是以地域或艺术风格而命名的,而你提出到“人文画派”,这无疑是你对画坛的最大贡献,是一面鲜活的旗帜。此前请您谈论过这个话题,现在还想请您深入地阐述一下您所提出的“人文”、“人文画”、“人文画派”。 0 G1 Q( }0 o4 B8 S7 t( p
季德祥:人文就是做任何事情,不要以伤害身体为代价。人文画派就是不画人争斗、伐木、杀生等场面,不书写悲观的、消极的、怀才不遇等内容。不画抽烟、饮酒、不端姿态等不良生活习气。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存。 7 n$ c9 j, Q' ^ @4 s2 f1 W
傅德锋:在我的想象当中,很多书画家来北京以后,一方面是学习与借鉴别人好的研究和创作方法,一方面是竭尽全力,不断需找机会和党政要员、富商巨贾以及各类新闻媒体、出版单位频繁接触,据此来达到迅速包装自己的目的。然后再打着“北京书画家”的招牌和旗号到全国各地闯市场、“走穴“捞银子。而您似乎和他们完全不同,请说说自己的具体看法和考虑。 5 l$ t7 g4 T, }: a& R4 ~
2 N6 H& v0 K3 q+ E. w- @1 m
季德祥:每个人生存观不同,所以走的路就不同,不管怎样我认为最好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把好的品德失去掉,这很重要。
$ n5 g+ u: p* ]0 ]
傅德锋:你在地方上开拓自己的市场的时候遇到过哪些具体的困难和阻力?是如何解决的?
& Y: Z/ f3 g, s6 @% l
季德祥:一开始很累、辛苦,时间长了,随缘就好了。
$ p& X' y5 w9 e; z" T9 v: Y
傅德锋:从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能够看出他对艺术精神的理解。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提炼、浓缩和升华。从事艺术,需要艺术家经常去抵制现实生活当中的种种诱惑。而北京既是首都,也可以算是一个“花花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你曾刻有一方“美女止步”的印章,其实这应该是你的某种生活态度的直接体现。在许多人对豪宅、豪车和美女竞先追逐的当下,你这样遗世独立,必然也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甚至有人会觉得你是否是在作秀,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7 G) K. Q$ o# E$ E
4 x& l- v2 G: ], G& f m
季德祥:现在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古人云“见贤思齐”你思齐了吗?大师是在放弃中诞生。,凡人是在获取中消亡。 5 x/ }9 `9 I" a, u
傅德锋:齐秦有一首歌叫《外面的世界》,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歌词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其实真实地道出了外地创业者所必须面对的两个方面。因为“精彩”,所以大家都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因为“无奈”,也有的北漂来而复返,扼腕长叹。我觉得到外面来闯,一方面要有比较充分的物质准备,另一方面更需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否则就很难立足。我想听听你您这一问题的看法。
1 z( n7 O& m8 _" I
3 c. \. z+ b$ x
季德祥:我有一句名言“随缘处事”,自然就解决“奈”的问题。
# P& y2 \3 v1 o# a
* n/ ^9 Y& N7 _7 s: ^; Z. h2 A. t
傅德锋:你觉得在地方上工作生活和在北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 I* b6 l( D8 ~3 t: a6 a, T
: v. G t" l& D7 Q5 L' X+ W
季德祥:在地方干扰艺术家成长的因素多了,在北京空间大,机会多。我常说的一句话,广州不买,山东买,上海不买,湖南买。
) `- H4 s7 |2 S, f. a4 D
傅德锋:艺术界有很多圈子,书画家尤其是在各自的圈子里面玩。北京这个大艺术圈里面有着很多的小圈子,据说有的人一旦亲近某一个圈字,就会遭遇其它圈子的不同程度的冷落甚至排斥。对此,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是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个问题的?
+ t' c7 ~6 L# m& W1 v; Y& N- h
' _! h; k: r- t* _0 c. d
季德祥:我没遇到这种情况。 2 d1 K2 o& V% a/ E$ {, J
傅德锋:在北京会面临被他人歧视的情况吗? # p, [$ O% l y: v# a' i0 k
1 V4 C( v' ?; L8 v
季德祥:做到自尊、自爱、自力,自然就好了。 1 c' i; i8 |" S
傅德锋:你觉得北漂艺术家如何能够保持人格和艺术上的独立? p: I, D. j7 S A" k
季德祥:常言道:“人到无求品自高”。我认为主要还是在书画艺术上下功夫,都是从卖方到买方一个转变过程。
- y" ]# n( V$ d3 K+ k" `/ F3 K
傅德锋:你每年都要组织策划一些书画展览和笔会活动,此外还出版一些自己的书画作品集,对此你是如何考虑和具体运作的?这些活动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8 }# q, h9 c. ~) _# z/ B; t1 n
季德祥:做为草根书画家,宣传很重要,我没有平台,通过这些活动也是提高和积累的过程,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书画家年轻是积累阶段,晚年是收获时期。
- w$ ~# L1 ^/ D
傅德锋:我发现你不但不嗜好烟酒,还坚持吃素,穿布衣素装、布鞋,这是你一贯的生活习惯还是北漂以后才有的生活状态?你是如何考虑的?
. ^. Q; {2 T8 \ z1 H
季德祥:这不是我发明的,我“思齐”了是从先贤、高士中学来的。
" g8 _! P) _6 k' I8 c) d
傅德锋:你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满意吗? 2 H. i( A1 ]: H4 w1 ^0 D0 }/ g
. D' h$ C s( ? g
季德祥:满意。
1 p+ J7 X2 V6 ^$ H) ~
傅德锋:你在北漂和到各地走市场的过程当中上过当受过骗吗?如果有,你是如何看待上当受骗的? 8 U. S. _# w& e5 {
- W6 W& K! N7 t$ |$ O( d
季德祥:戒贪。我感谢那些给我制造麻烦的人,他让我成长;我感谢那些关心支持我的人,他让我知道感恩。 4 j- d+ q8 g |- c: Y9 ?
傅德锋:有的人轻易不会给亲朋好友赠送自己的书画作品,必须要以钱或者其它东西来换才有可能。说这么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而在北京也好,地方上也罢,总会遇到一些无法退却的社会应酬,因为人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你是怎么做的?怎么理解这一问题?
) B6 Y6 ]% z U# e& _
4 [6 M( K( v, j# g$ k( D( q
季德祥:因为我无求,所以不会送作品。如果我感动了,也会送的。
F: q6 N5 e) y: [+ K; r) z, I) p
傅德锋:你觉得北漂生活当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X2 q$ v2 e8 L
季德祥:到北京说的最多的话是谢谢,和有了感恩的心。
' Y c, `$ U, t- j6 L
傅德锋:一个人搞艺术不成功,往往就是因为做人不成功,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 ?: k) x( f& W5 `' b/ t) v
3 z' n z& t6 T
季德祥:对,做人就是克已。 4 C( H/ J7 Z: n) S
傅德锋:面对新环境,你怎样生存和发展?
* ~( {, ^( M' K O
! H- }$ I/ p+ e& y( o6 A
季德祥:北京虽称北方,但与辽宁接人待物,有很大区别。我也是经历了从不习惯、理解到适应的过程。大部分书画家的生存方式大致可分四种:通过邮购作品、展览销售、笔会、画廊出售等,当然也有靠打工来过渡的。
# r# `: V. o( X4 N
傅德锋: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新的构想和规划吗?对想北漂还没有来的道友有什么话要说? 7 G u4 i2 i7 q" y
! G( Y, b: F6 |6 |/ k( m: C
季德祥:我来北京八年了,已经习惯北京的生活,虽没有入乡随俗,但基本上适应了,到于未来的路怎么走,我想就是两个字“做人”。北京是文化中心,也是充满诱惑的城市,同时也是在考验着每一位艺术家。北漂的艺术家是通过自尊、自爱、自力来完善人格独立的过程。通过中年的积累,才能赢来书画艺术家的黄金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