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222|回复: 1

转贴--重温《论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8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在浪漫时尚的胜地达成温古明经的共识,不难显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华传统文化将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担当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华传统文
化的核心代表和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载体,《论语》必定为知识经济熏染的时人含英咀华。今天,文选德同志在已是注家蜂起、解说纷纭的新时代,以淹雅的学养器度、坚实的古文根柢和遒劲的写作笔力,熔铸现代人的意识和使命感的眼光,在对《论语》的重新注释中提出诸多新的见解。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是一部言行录,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追记孔子的言行。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忠、恕、孝、悌、宽、信、敏、惠、智、勇、刚、毅、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规范,或者说从朴素的自然法则中演绎出来的生命的大智慧,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水平,时至今日,仍不乏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作者认真地研读充满“之乎者也与焉哉”的孔丘圣人儒雅言语,品读简练流畅、雍容和顺、迂回含蓄的儒家学说行文风格,悟读内容丰赡、用意深远、着眼独到的久传不衰时代慧语;详尽地探析孔子关于如何做人、处事,如何求官、从政、忠君,如何爱民、保民、亲民、仁民、富民、育民、福民的宝贵经验和教导。
  孔子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其思想学说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德政与礼治,其天道观是唯物崇尚自然的,其人生观是重实践、重人伦、重内省而积极投身于社会现实,其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疏导的普及教育,其经济理念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达以得民安民,其军事思路是“足兵”、“武备”以反对擅灭人国、擅灭人祀的战争征伐而不一般地反对所有战事。同时,孔子穷其大半生的精力,立杏坛以授学开私人教育之先河,救典籍于整理弘传统文化之流播。“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贤人”,成就了孔子“万代师表”的悠悠英哲名;《诗》、《书》、《礼》、《乐》、《易》,彰显了圣人“世界先贤”的熠熠赤子情。孔子仰其忧患心思与情怀,诵诸道义仁德文章,影响千秋,彪炳万里。以“仁义”为内核、以“中庸”为准绳的伦理哲学,以及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而长青犹茂,成为中国社会的立国安民思想。作者在精心诠释《论语》时,显其瑜亦不掩其瑕,客观冷静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潜心审察由于时代局限致使的孔子思想学说不可避免地带有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
  《论语》是一部年代久远、体量博大、内涵丰富、道理深奥、文字怪僻的中国古文化经典。文选德同志不顾年过花甲,怀天下忧乐之心,度人间正道之曲,焚膏继晷,皓首穷经,从学术思想的角度和层面,导引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重新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继2003年推出《﹤道德经﹥诠释》之后又写成了《﹤论语﹥诠释》煌煌大书,以其理论建树和实践关怀为现代化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做出了不竭的努力和显著的贡献。诚然,尊孔读经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但,孔子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极为耀眼的。在《﹤论语﹥诠释》中,作者采天下已然精华,而又发前人未发之覆,睹今人未睹之秘,融会古今,形诸道德篇章。同时,作者以充溢勇气和毅力的学人风范和仁者精神,于不倦而清醒的诠释中,激励国人对孔学精髓《论语》加以珍视和传诵,用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于以虔诚的审视与弘扬。所以说,作者在《﹤论语﹥诠释》的通俗晓畅文字中,流淌的历史感悟性情和理论思考视角是难能可贵的。
      (《﹤论语﹥诠释》 文选德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稿件来源:光明书评
发表于 2005-6-8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重温《论语》

感谢楼主转如此好帖
《论语》等一些儒家思想结合释,道构成了华人的思想体系。作为华人的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顺延流淌着,多读之受益无穷。
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