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8331|回复: 289

【第一现场】“潇湘云起——当代湖南中青年书法家50人晋京展”在京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第一现场】
潇 湘 云 起

当代湖南中青年书法家50人晋京展

在京开幕
2011.12.22


32展览开幕式结束,嘉宾与展览作者合影.jpg
【书艺公社 讯】贺进报道
(晏晓斐供稿)2011年12月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湖南三创集团主办,湖南华翼星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惠尔再旦画院承办的“潇湘云起——当代湖南中青年书法50人晋京展”在北京中国书法院展览馆开幕。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院长李胜洪主持。开幕式结束后,在展览现场又开展了一场民主而生动的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由湘籍在京书家肖文飞与王祥北共同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研究员刘正成、石开,办公室主任曾翔,副研究员刘彦湖、李晓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蔡世平,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培贵,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周祥林,湖南三创集团董事长唐萌,惠尔集团董事长王加中,中国农业银行工会主席刘朝晖,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梅世云,著名书法家李强、张培元、王民德、王亦农、马汉跃,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助教李明、张志庆、白锐及在京学员,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书法工作室在京学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教学部主任董玮,副主任姜玉波及第七届学员,中华书画家编辑部主任梁治国,展览总策划冷柏青及参展作者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全国专业媒体记者、书法爱好者五百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近百年来,随着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出色表演,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惟楚有才,於斯为盛”,仅在书法艺术领域,就有怀素、何绍基、齐白石等巨匠独领风骚;这些都为今天的湖南人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在开幕式上高度肯定了湖南中青年书法家群体在活动交流、书法创作等领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并指出:“近些年来,湖南中青年书法家群体异军突起,先后在流行书风、地域交流等展览活动中崭露头角,他们同时组建各种民间社团,或负笈北上,或游学苏杭,以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淳朴重义的做人态度,在南北交融、多元砥砺的时代格局中探寻书法艺术的真谛,表现出朴华交辉、奇异浪漫的地域特色。”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何应辉在前言中重点探讨了湖南中青年书法家的书法创作风格和内涵,并指出:“湖南中青年既尊崇前贤又热烈拥抱时代,既执着本真又求学如渴,有逆势起航的志气,有砥砺共进的真诚。从展览作品看,以胡紫桂、冷柏青、田绍登、刘桂成、周剑初、肖文飞、晏晓斐等代表作者都在各具特点的基础上有着新的思考与探进,并共同地表现出南北交汇的开放性、般礴浪漫的自由度和以骨为质的精神力度,其间既可以见到对笔墨语言与空间形式的现代追求,又可以见到对辨证把握古与今、个性与时代等关系的深入思考和践行,而且最可贵的是拒绝时下摩仿风气的笼罩,而坚持了‘回归心画本体’的创造精神,保持了湖湘文化朴华交辉、奇异浪漫,剑气箫心两未销的本色。”

此次展览展出湖南中青年书法家50余人共118件代表作品,基本代表了湖南中青年书家的创作水准,整体水平较高,碑帖兼容,地域风貌特征明显,富有时代气息。这种民间学术展览的成功举办,在当今浮躁而功利的展览活动中,彰显出艺术上的民主自由和学术上的包容精神;为促进区域间书法艺术交流,推进当代书法创作的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专题导航——




>>>展览开幕式现场报道
https://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3144&pid=2085255&fromuid=25474

>>>研讨会现场报道
https://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3144&pid=2085304&fromuid=25474

>>>展览作品高清放送
https://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3144&pid=2085518&fromuid=57580
该贴已经同步到 网站编辑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1112192203b91dc242b9c0baea.jpg


前言

当代书法创作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以艺术本体的完全独立和主体艺术创造的空前自觉为内在支撑,已形成碑帖并重、碑帖兼融基础上的多元化格局,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湖南中青年书法家群体正是以这样一个大格局为背景逐渐成长壮大的,而其富有实力与特色的代表性书家的云起,则主要在近十余年间。自2003年在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征评展取得突出成绩之后,他们集合在一起先后与北京、江苏、四川、山东、浙江、河南等地青年优秀作者联合举办展览,有力地促进了艺术交流和创作水平的提高。他们既尊崇前贤又热烈拥抱时代,既执着本真又求学如渴,有逆势起航的志气,有砥砺共进的真诚。从展览作品看,以胡紫桂、冷柏青、田绍登、刘桂成、周剑初、肖文飞、晏晓斐等代表作者都在各具特点的基础上有着新的思考与探进,并共同地表现出南北交汇的开放性、般礴浪漫的自由度和以骨为质的精神力度,其间既可以见到对笔墨语言与空间形式的现代追求,又可以见到对辨证把握古与今、个性与时代等关系的深入思考和践行,而且最可贵的是拒绝时下摩仿风气的笼罩,而坚持了“回归心画本体”的创造精神,保持了湖湘文化朴华交辉、奇异浪漫,剑气箫心两未销的本色。   
                                                                                                                                                                       
湖南这批青年朋友的艺术活动方式主要是同仁雅集、交流切磋、游学天下、学府深造,而不是一窝蜂唯大展风头是崇,此中少了许多功利主义气味,多了对艺术本身的真诚。在应接不暇的社会性赛事面前,如何笃定志向摒弃浮躁避免异化,坚持以人为本以艺术本旨为本?我认为湖南青年朋友们的活动方式与旨趣对我们也有着有益的启示。书画本寂寞之道,热闹和对艺术附加价值的诉求往往成为创作的反面力量,这是历史的教训。


我深切期望,潇湘的中青年作者能以前贤箴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训,在学习与创作中保持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把自己的书艺不断推向前进!

何应辉,辛卯冬于锦里双银杏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现场报道--

>>>展览现场

1中国书法院展览馆外景.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现场报道--

>>>展览现场

2展览开幕式将在一楼举办.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现场报道--

>>>展览现场

3潇湘云气,好口号.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现场报道--

>>>展览现场

4虚位以待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现场报道--

>>>展览现场

5现场热闹非凡.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现场报道--

>>>展览现场

6曾翔先生在展厅现场.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现场报道--

>>>展览现场

7湖南人——胡紫桂.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现场报道--

>>>展览现场

8陈忠康先生眼神.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