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560|回复: 3

《朝侯小子残石》和《韩仁铭》摹写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朝侯小子残石》,清宣统三年在陕西长安出土,此碑书风在秀美和雄浑之间,对结构、笔力的把握得心应手,严谨沉着,现露出温文尔雅的性情。先后归闫甘园、周进收藏,今藏故宫博物院。《朝侯小子残石》碑阳存十四行,行十五字,碑阴漫漶存十字。残石首行有“朝侯之小子”等字,故得名。残石年月无存,曾有人定为西汉刻石,但观其书法,是成熟的隶书风格,应是东汉时期的作品,字体秀美飘逸。笔法劲健。秦文锦评谕此残石说:“书体的《孔宙》、《史晨》之间,逊其浑厚而劲利过之。亦妙刻也”。其笔划完好。在现存为数很多的汉代残石之中,《朝侯小子残石》的书法属于“上品”。

zhaohouxiaozi_02.jpg DSCF8815.JPG DSCF8813.JPG DSCF8814.JPG DSCF8811.JPG DSCF8810.JPG DSCF88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仁铭》,全名《汉循吏故闻憙长韩仁铭》。东汉熹平四年(一七五)立,隶书八行,行十八字。额篆书题“汉循吏故闻憙长韩仁铭”十字。金大正五年(一二二八)荥阳令李辅之得之,清康熙间此碑曾一度佚失,后重新发现移至荥阳县署,一九二五年迁置荥阳第六中学内。石右下角缺损,铭文纪功颂德,记述了韩仁的政绩。凡习汉隶者,学庙堂巨制,易得用笔之妙,而难于笔势开张;学摩崖石刻者,易得结体之奇崛,而难得用笔严谨,而此碑兼而有之,深受学者重视。此碑书法“优绰郁拔,端然如铜斛玉律,不可亵视”。结字方整疏阔,行笔斩截劲利,气度雍容典雅,为汉隶成熟期著名的作品之一。清杨守敬评其“清劲秀逸,无一笔尘俗气,品格在《乙瑛》之上。”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谓其碑额篆书:“十字长短随势为之,王虚舟谓不规规就方整,故行间茂密是也。此与《张迁碑》额皆汉篆之最得势者。”碑额篆书结体长短随字结构,行间茂密,和而能变,与碑文隶书同出一人之手,世称双绝。

20080525_baa1f0fa2304a1382d2eBYcoUyIn0Wn9.jpg DSCF8818.JPG DSCF8817.JPG DSCF8819.JPG DSCF88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侯小子残石》和《韩仁铭》摹写本

详见:淘 宝 网 搜“安然居韩仁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