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07|回复: 4

贵州:高校出现“急嫁族” 不找工作找老公 婚姻岂能“超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婚姻曾被中国人列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了这么一件怪事:按常理说,现在正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忙着找工作的时候,然而有一些女大学生却并不着急找工作,反而忙着找起老公来,而且“边找工作边找老公”的毕业生也为数不少。——

贵州:高校出现“急嫁族” 不找工作找老公
婚姻岂能“超现实”?
■ 文/ 龙潜 张绍明

“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
小玲本来已被学校保送继续攻读研究生,但后来通过婚介所结识了现在的男朋友,一家电脑公司的经理。于是就拒绝了学校的保送,全心全意做起了“准家庭主妇”,过上了同居生活,就等毕业结婚。她说,那么努力地读书,无非是为了以后生活得更好。既然现在有现成的机会摆在眼前,为什么不把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是小玲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的第六次“相亲”。小玲年方22,长得也非常可爱、漂亮,是贵州某高校的本科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如此优越的条件,为什么还不着急把自己“推销”出去呢?
小玲这样告诉记者,她到过一次招聘会,品尝了那种“千军万马齐过桥”的残酷滋味后,就打定主意要改变自己的现状,为自己的将来好好打算了。“而嫁个有钱人,就是最快捷的途径,是实现优质生活的最直接跳板”。所以,2005年5月20日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玲第六次走进了贵阳市某婚姻介绍所的大门坦然“征婚”。当小玲身边的同学忙碌奔波于不同的招聘会时,小玲却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该穿哪套衣服、化怎样化妆去赴约”上。
为了这第六次的“相亲”,小玲专门去贵阳智诚名店选购了一套高档服装。小玲说:“这次要见的是一家电脑公司的经理,去年刚从深圳回来,35岁。我猜想他这种背景的男士喜欢成熟优雅的女孩子,所以特地挑了一个英国牌子的衣服,这也算是一种投资吧!”
其实,像小玲这样的“急嫁族”正在全国好多城市的高校中以一种“异军突起”的姿态出现。据贵阳市云岩区某婚姻介绍所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该介绍所位于高校集中的区域,所以在几年前,他们就已经开设了“在校大学生征婚”的业务。但在最早出现时,一年下来也不过几个人,这几年却接连翻了好几倍。仅2004年他们就接到了67个这样的单子,其中女生占了95%以上。
无独有偶,有关媒体报道称,高校外的成功男士正在广州高校中逐渐走俏,“边找工作边找老公”的应届毕业生人群愈加壮大,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干的好不如嫁得好”成了这群人最响亮的口号。而在南京,一些条件优秀的在校女大学生也纷纷跃上各家婚介所的“花名单”,“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是她们为了达到“留在南京、出校门有份稳定工作和舒适生活”等目的而采取的所谓“曲线救国”方式。
征婚词里有“玄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了踏进婚介所大门的勇气和信心后,接下来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征婚词的拟写了。征婚词代表了人们的择偶要求,所以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三百字左右,看似简单却内藏玄机。在贵阳市南明区某婚介中心,记者看到放在一位工作人员手边的整整一叠资料,都是在校女大学生的。记者就以求婚者的身份,随意翻看其中的几份,发现她们的择偶标准出乎意料地接近,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点:首先千篇一律是自身外貌,比如“青春靓丽”、“气质优雅”;接着往往少不了这样一句:“欲觅有经济基础之成功男士为伴”;其内容必是像拍卖告示一样详尽具体,比如年收入若干,房产多少,以及其他“含金量”较高的要求,掷地有声。
一位从事婚姻介绍工作多年的刘老师这样告诉记者:“这小小的征婚词反映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据了解,十几年前,文学是一种精英符号,所以征婚启事中必称“爱好文学”;后来,文学渐渐失去了思想启蒙的光芒,音乐以贵族般的身份步入民间,征婚者又称“爱好音乐”以示高雅;而现在,征婚词变得越来越物质化,其中经济条件占的分量越来越大。
一份对贵阳某大学的抽样调查显示,68%的学生将“经济实力”作为选择未来丈夫的首要条件。记者在贵州师范大学采访时,一位姓张的男同学不无忧虑地说:“现在一些女大学生的征婚启事中,往往不再以爱情标准来择偶,倒像是失物招领、寻人启事。人成了物质载体,婚姻成了资产重组,爱情不过是粘合剂。”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校女大学生征婚条件几乎雷同,大多要求对方是“本科以上,月收入不低于3000元,要有房有车,事业有成”的“成功男士”。
婚姻不再需要爱情?
在采访中,记者结识了贵州财经学院2001级的学生丹阳,丹阳的男朋友英夫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他成绩优异,社交能力强,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两人从大二上学期开始谈恋爱,感情一直很稳定。但去年9月的时候,丹阳偶然认识了大自己16岁的李先生。李先生事业有成,对丹阳更是殷勤备至。经过一番考虑,丹阳决定放弃未知的等待,与英夫分手,答应了李先生的求婚。现在的丹阳,住高级公寓,出入以车代步,常常出席高级社交聚会,理所当然地过上了她一直梦想的优越、上层生活。记者通过腾讯QQ找到英夫,了解到英夫正在为出国留学的事情忙碌,失恋对他的打击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英夫有些自嘲地对记者说:“虽然我相信自己很优秀,但具体以后会怎样发展还很难说得准。所以,我顶多只能算是前景看好的‘期货’,怎么能跟那些有房有车有事业‘全副武装’的‘现货’竞争呢?”
记者认识一个名叫紫君的学生,2004年才从贵州大学毕业,毕业前夕,她把好了几年的男朋友一脚“蹬了”,那男生是一个警察,长有一幅港台影视明星的面孔,属于那种奶油小生型的,比较酷的那种,在时下小女孩中是不乏追求者的。正当大家叹息之际,传来她离开贵阳(她家住贵阳,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到某市并很快进入公务员行列的消息。有知情者说,紫君在毕业前夕就找到了理想的未来老公——某市领导的公子。
对于那些“要现货”的“超现实主义”的征婚女大学生,对于这种“时髦”的婚姻模式,学校老师采取的大多是保留态度。贵州大学某学院2002级的辅导员周老师说:“这种现象在我们级也出现过,但这毕竟是她们的自由,而且《婚姻法》中也规定只要达到男22岁、女20岁的法定婚龄,大学生也可以征婚。老师只能劝其三思而后行,不能干涉。”
婚姻大事本该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无关。但在校女大学生征婚一事从出现到现在,仍备受人们非议,大部分人抱着一种看好戏的观望态度,对在校女大学生是否真正珍视今后幸福和发展的机会提出质疑。在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记者做了一次随机抽查,结果20人里只有4人对女大学生征婚表示支持,认为“有勇气”、“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无可厚非。目前社会形势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在未出校门时就已经领教到了其中的残酷,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获取成功没有什么值得品头论足的”;大部分同学表示不理解,认为这一桩桩现实的、精打细算的、功利的婚姻,不是真正的幸福;一部分男生则表现出了气愤,他们说:“这些女生的行为伤害了他们对爱情的美丽梦想”、“爱情的梦想在这里缩水了、变味了。”
长期研究心理学的周老师认为:这种“爱情缩水”其实还是微不足道的,引起人们关注在校女大学生征婚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在校女大学生的行为宣示了这样一个法则——婚姻是分等级的,而这种等级由美貌和金钱构成正比关系。这种正比关系,如果得到普遍认同的话,无疑将意味着大多数未婚男青年爱情梦想的破灭。周老师还指出,大学生努力追求较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并没有错,但是不能把这样的追求当成全部的生活内容。而通过“傍大款”来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方式更是盲目的。在校女大学生在征婚中考虑最少的往往就是爱情,当美貌和金钱可以进行交易时,爱情就变得极为廉价。这种交易或许从来都是存在的,但当女大学生通过征婚这种形式理直气壮地把它提出来,当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就等于撕去了蒙在大多数人脸上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这使很多人难以接受。
婚姻市场化是谁的悲哀?
面对高校里日益壮大的“急嫁族”队伍,有关专家尖锐地指出:“这是件悲哀的事情,本质上就是婚姻的市场化。”他们认为,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渐渐地向金钱主义倾斜是件可怕的事,因为婚姻的功利性发展趋向,正在磨灭着那些靠实力打拼的年轻人的意志。而根据网上一份最新调查显示,现代女性在婚姻的选择上,比较看重享受和安全感。这种择偶过程中的实用主义倾向说明,一些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只不过是自我资本增值的手段。
据了解,“婚姻市场化”,就是用一种商品交易的观念来看待婚姻。不可否认,下面这种观点正越来越受到现代女性的推崇和认同:男女双方的结合是一种资源的组合,年轻貌美有学识是一种资源,事业成功也是一种资源,好的资源就应该换取好的价值,“年轻貌美配实力雄厚的婚姻”正是将这些优质资源合理配置后的成果。
这种“超现实主义”的观念无疑是对传统家庭婚姻观的一次“大碰撞”、“大震荡”。而大震荡之后,人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催生了这种时髦的婚姻模式?有关专家普遍认为:是社会上一些特殊的土壤助长了这种婚姻模式的盛行,愈演愈烈的在校女大学生征婚现象正是社会、媒体、家庭和学校引导出现了偏差造成的。
当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用物质财富来打造自己的婚姻门面时,我们难免会担心,这已不是个简单的婚姻观转变问题,而是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扭曲的问题。专家说,婚姻在一个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里已经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婚姻观的转变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支撑的话,它引发的可能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编 后:
一些大学生思想上仍然具有很大程度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更多的注重眼前的现实,对长远的、未来的生活缺乏远见卓识,他们把对金钱的崇拜放在第一位,忽略过程而过分重视结果,他们总是认为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尝到自己创业的快乐,没有享受到创业过程带给他们的满足感。找一个条件比较好的人嫁了,也许生活上一下子会很富足,但是这种富足是一夜之间降临的,富足带来的那种欣喜也是短暂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获取的成就和富足,才能真正给人带来恒久的快乐。

地址:贵州省桐梓县娄山镇灯塔村龙井组《劳动时报》遵义记者站 张绍明 收
邮编:563200

文字
发表于 2005-6-1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高校出现“急嫁族” 不找工作找老公 婚姻岂能“超现实”?

现象折射本质,社会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9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高校出现“急嫁族” 不找工作找老公 婚姻岂能“超现实”?

发错版面了朋友我来移到合适的版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9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高校出现“急嫁族” 不找工作找老公 婚姻岂能“超现实”?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5>【新作上线】+【评论】</a>转移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9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高校出现“急嫁族” 不找工作找老公 婚姻岂能“超现实”?

生存的压力,造成生活的选择。莫怪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