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85|回复: 5

[公告]木兰唱罢仙飞去 忍悲含痛祭香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7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豫剧大师常香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6月1日7时零6分在郑州逝世,享年81岁。
    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1922年出生,原名张妙玲。
  出身艺人家庭的她,九岁随父张福仙搭班学戏,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脚。幼功深厚。十岁登台,十三岁主演6部《西厢》,名满开封。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别创新腔。1938年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同年出国演出。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她1959年加入中国***,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是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发表于 2004-6-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木兰唱罢仙飞去 忍悲含痛祭香玉

可惜不太喜欢听豫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木兰唱罢仙飞去 忍悲含痛祭香玉

下面引用由雨悦2004/06/07 01:35pm 发表的内容:
可惜不太喜欢听豫剧啊……
因为你没有生活在黄河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7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木兰唱罢仙飞去 忍悲含痛祭香玉

前一段时间还在中央台见过,想不到这么快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7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木兰唱罢仙飞去 忍悲含痛祭香玉

   我听豫剧,第一位就是听常香玉唱的,也就是那个《花木兰》。
   我喜欢豫剧唱腔的大气,纯厚的韵味,更欣赏它的小嗓子唱腔,跌宕起伏啊!
   常老的演唱功力深厚,表情丰富;小香玉为后继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木兰唱罢仙飞去 忍悲含痛祭香玉

下面引用由SUI2004/06/07 02:44pm 发表的内容:
因为你没有生活在黄河边。
好象苏州人都不太喜欢听的,至少我周围的人是这样 :em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