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7388|回复: 10

这些“大师”忽悠了谁?--以甘肃书画家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闲来无事,上网遨游,随意翻阅甘肃书画家的简历,不看则罢,看后在感叹自己孤陋寡闻的同时,偶然间想起了鲁迅先生被人篡改的那句名言,那就是“差生考高分-友邦惊诧论”,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请先看下面部分书画家的简历。
2 V, r3 ]9 C9 ]3 s  `先看绘画方面的:
6 @( q. `4 f" l  C2 ]( E

5 U) r2 m/ ]% i6 R$ F7 q2 P! C/ M一.杨牧青(Randolph•Yang),号草坪先生,1973年4月29日生于黄土陇原——甘肃宁县,早年游艺西安,北上银川,后返黄土故里,栖居兰州,现居北京。当代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资深策划家,国学智慧应用学者,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创始人,亚太地区书画家联谊会(APPCF)主席,世界和谐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兼任:大型公益访谈节目《用什么拯救和谐》总顾问,世界和谐联合会文学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周刊》杂志社副总编,中华儿女孝行天下艺术团爱心大使,埃塞俄比亚大使馆特聘书画师,中国山水画术研究会名誉主席,陕西毛泽东语言书法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甘肃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国际书画商务艺术俱乐部特邀签约书画家,杭州阿东艺苑、西安古城画舍首席书画家,文化中国网签约书画家,陕西里海波艺术馆特约书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兰州书画院研究员、书法评论家,中国河朔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书法教授,中华汉字文化工程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书画院(网)艺术顾问,《中国名家艺术报》顾问,中国改革时空网艺术顾问,兰州熙吾茶楼艺术总监,兰州陇海绿色产业集团文化顾问,西安铭斯晋乾公司文化发展顾问,北京德馨十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美术顾问,北京德馨十方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委员等四十多家机构职务。
, |. k3 U  D+ ^在艺术创作上,书法崇尚率真,善草书,工魏、隶、榜诸体,国画以原生态大写意为旨趣,擅山水,偶为水墨花鸟、人物,先后追随、请益多位贤哲,师法多家,路子宽泛,作品思想深邃,成一代书画大家之风范。在潜心翰墨的同时对易学、佛学、诗词、哲学、民俗、企业文化等多有研究,善园林、办公环境人文规划,并提出多个学术理论主张,是新诗词倡导与实践者、熙吾书画艺术财富沙龙学术主持/策展人、中国易学杨氏象测法创立人、国内系统性研究企业哲学最早人之一、企业三赢策略学倡说者、敦煌风艺术沙龙发起人之一、陇原画派倡导与推动者之一、金城六友之一、中国书画向何处去课题性研究发起人、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研究系列执笔者。特别他的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说”与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提出的“南北宗论说”形成了一个新的呼应,扼要分析了董氏的艺术思想弊端,把粗犷、豪放、雄厚、大气磅礴的西部山水情怀得以文化性的彰显,使中国山水画在艺术实践与研究上拓宽了视野。

# `( V; [* l0 [1 W
8 Q. h, \- c4 Z# |* A! v3 s

9 P" r& H) f4 `3 b# y9 N/ V1 {3 a" m& v- |7 [, _- N: s; W8 s
二.陈龙,号葆光、石泽堂主。1967年12月20日生于甘肃泾川,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江山行画家组主持画家、敦煌中国画院院长。2000年创立“岭北画派”。毕业于河南大学,后就读于中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山水画高研班、北京画院。

$ z8 M9 s* P8 t$ b: s, U* G
- q7 Q! l$ i+ T

  x6 w) a+ y, P: t- a7 O" `9 M2 n, @- f; W# V7 h3 d
三.马西园,1929年生,回族,伊斯兰哈芝,甘肃兰州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创作研究员、飞天书画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书画学会顾问。生自书香门第,14岁学习书画。50年代拜范振绪先生为师,60年代与陈半丁、李苦禅、常书鸿、胡佩衡、王雪涛、金息侯等为友80年代又与李可染、董寿平、关山月、张伯驹等相交。书法初学“二王”,后学“汉魏隶篆”,钻研近代何绍基、康有为、擅长行书,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 绘画初学“倪•黄,”,后宗“黄宾鸿”,成独特风格。先生是位虔诚的穆斯林,他对艺术的执着与他对信仰的忠诚密不可分,数十年来诵经作画是他生活的全部。近50多年,先生精心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80年代与同道者创办“飞天书画学会”,“少数民族书画学会”。1986年作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1993年应中国美术学院邀请,赴杭州举办“马西园书画艺术展”及学术研讨会,被益为“当代黄宾虹艺术”开拓者,“南有黄秋园,北有马西园”之称。 1995年至2002年先后三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展出八次,轰动大马,收弟子十余人,马来西亚美术界人士一致认为马西园书画艺术乃“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作品被日本、瑞典、澳大利亚、香港、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书画组织和爱好者收藏,并多次作为礼品赠与国外元首。 1983年10月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邀先生到北京中南海作画,并与方老合作“古柏山水图”,此画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其作品现已收入《当代美术家名人录》、《中国书画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回族书画大词典》以及《甘肃书法家作品集》等。传略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马来西亚创价学会出版《马西园书画集》等。

+ @) @$ e5 X+ [# I- I- n4 _7 G# A8 a! O5 M( }" l

+ j/ N; s( }6 V# j( o6 A) F3 I% d1 \' I8 u3 ^2 T
四. 李宝峰 1938年2月生,辽宁抚顺市人。1955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59年升入鲁迅美院中国画系,1964年毕业分配到甘肃人民出版社。曾任美编室主任。1990年调甘肃画院,任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甘肃美协副主席。2001年退休。* w! R) h% `1 T! c
“他是继黄胄之后,又一位从西部成长起来的大师级画家,是甘肃的骄傲,也是兰州的一张文化名片。”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明认为,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李宝峰艺术馆终于成立了,这是甘肃美术史上的一大盛事,标志着我省文艺活动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意义深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冰认为,这次画展既是弘扬陇上文化、传播甘肃精神、兰州精神,宣传文化甘肃、文化兰州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必将为促进省、市文化事业的繁荣与进步,为加强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摘自李宝峰艺术馆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5 k' P- c% H: @- B8 Z/ y& A# T
3 g- r0 F3 X# e1 D, M5 l* t* ^2 I

6 r* L7 _/ d* l' F9 F0 c/ W2 ^- \5 }) h- X: A5 ~

! F& F3 C; s* @" q( N- f2 i% {4 s7 i: [  i7 q8 `# d
再看书法方面的:

# _, K5 s- f! o7 F: l* T% n( U! s' r$ _# S! a; Y; {
一.魏振皆(1889—1974),字继祖,字振皆,别号睫巢、洞叟岩、冷岩等,甘肃皋兰县石洞乡人。1909年入甘肃文高等学堂(今兰州一中附设中学班)学习,后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1918年毕业后东渡日本考察。建国前曾任酒泉中学、武威师范、兰州一中、兰州女师、兰州师范、甘肃学院(兰州大学前身)等校教师、教育主任等职。建国后,以“具有相当学识”、“夙有声望的文人耆宿”被省政府聘为甘肃文史研究馆馆员。魏毕生从事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实践,为国内外有名的书法家。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在民间四处搜罗他幸存的墨迹,终成百余幅而结集出版了《魏振皆书法艺术》一书,受到当代名家盛赞,也使追随他的大批后学者感到非常欣慰。

4 s8 Q; A0 E/ C% H7 ]振皆先生的书法,篆、隶、楷、行,无一不佳,功底扎实,结构严谨,笔法精到,并能神思独运,将楷、隶、行书体熔于一炉,创新出别具一格的“魏体”,为人们所激赏。现代中国书法史上他所独创的魏体,成就了这位世所公认的华夏书坛巨擘。
: M$ g% M: a" A1 G) \% C
5 N: [! k+ w) N1 w
3 P4 d3 A; u* @* @) O4 P. W% I+ N
: c  M" ^4 u* j1 R1 B
二.郎宗权,字衡之,祖籍浙江余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书法界广受赞誉,其一生专攻小楷,可谓出神入化,人称中国小楷王。  O- Z/ s! k6 j! k
郎宗权先生虽已年过八旬,但其依旧坚持创作,每日手不辍笔,作品纯然天成、至柔至刚、圆润贯通,驰名海内外,为众多书法爱好者所膜拜。
# T# o( `9 F0 q. V8 K- [5 G" @

$ ^; A1 h6 W4 I0 l- s4 y

: \8 y- ~, t9 W' [6 r) l1 x6 \$ o8 Y4 v! j0 B: O
三.黎凡,西北民族学院医学系副教授、兰州大学新闻系等书法教授;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书法教育研究会会长。兼任九州书法教育学院教授,兰州大学、长沙政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教委九年义务教育书法教材编委及实验领导小组成员、省政协委员、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委员会委员、泰国、曼谷画院顾问等。' n, ]2 n, J) }7 n6 H5 w! |
黎凡先生自五岁开始写字,迄今70多年从未离开笔管。书法功底深厚。在国内书法界素有草书“活字典”之誉。擅真、行、草、隶书。善用中锋。书作雄浑逸荡,凝练多姿,自成一格。主张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创新。新华社以“我国第一部简化字草书贴出版”为题,向国内外发电讯,被国内外122部辞典收录。收徒100多人。曾在国内许多城市及日本作学术讲座。作品被国内外许多文博机构收藏,并刻匾、镌石、铸钟等。民间有“家有黎字不为贫”之说。0 T5 g4 T; c. B* d% W& t
先生先后被中央文史馆书画院授予“中国改革开放文艺终身奖”,被中国国学研究会授予“艺术大师”并吸收为研究员,被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授予“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被世界艺术大师协会、联合国世界科教文组织专家委员会成员誉为“巨书书法第一人”、“学者型书法家”。

' t* V1 P/ ^  {7 I7 H7 ~9 @8 M
  W* {8 L% A0 S: @8 |5 y
- i. C: \2 c) B" p* y: W( ^
# f* l- r$ C& f( m. y
四. 秋子,原名申晓君。曾度军旅19秋,1991年后一直从事出版工作。现为《文化博览》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编审。系中国书协会员、甘肃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省作家协会会员、兰山印社副秘书长,被誉为“当代书坛学者型书法家、理论家”和“为倡导甘肃书法敦煌风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学者”。著有《中国上古书法史》、《敦煌风漫话》《借我诗心》、《红楼梦人物关系一览》及书印作品、字帖等9部;发表各类理论文章及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400余篇。书法主以草、篆,亦行、隶、楷。作品多次入全国展赛并获奖,墨迹流见十多个国家,荣获“敦煌全国书法百家”等称号,中央电视台、《书法导报》等多家媒体曾对其做过报道。! y; V7 {, @/ w" \1 S; u
曾多次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览。作品先后入展全国和全省书法展、篆刻展,全国青年书法家作品展 ,中国书法艺术赴法国巴黎展 、日本展、韩国展、新加坡展、香港展,多次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第一届全国风景名胜楹联大展,中国书画艺术博览会,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博览会,首届国际肖形印大展,中日印社作品交流展,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等80多个重要展赛,获奖、发表、被藏、勒石甚多,墨迹流见各地及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朝鲜、加拿大、法国和港、台、澳十多个国家地区;并受邀讲学,担任过数十个展赛的评委和编委。

) c6 i/ J' J* p( U7 d' V. O* X9 n9 e

, G$ N3 w% L9 F8 j8 V. {. ^" q. b7 Y. U& ?( t( A9 \
在上述提到的四个画家中有怎么几个特点,一是有两个画派创始人,其一是“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创始人杨牧青,其二是“岭北画派”创始人陈龙,二是有与黄秋园可并肩的马西园,三是有一位“大师级画家李宝峰”,在书法家中,有一个是“华夏书坛巨擘”魏振皆,一个是“中国小楷王”郎宗权,一个是“艺术大师”黎凡,还有一个是为“当代书坛学者型书法家、理论家”和“为倡导甘肃书法敦煌风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学者” 申晓君,乍一看,甘肃书画界很风光,既有画派创始人,也有大师级画家,既有华夏书坛巨擘,也有中国小楷王,拥有这么多的优势资源,甘肃书画的创作水平好似已走到了全国的前列,甘肃书画界也应该为拥有这样的画派、大师、巨擘、小楷王、艺术大师而感到骄傲,可实甘肃书画界的际情况是这样吗?先来看几段外地人眼里的甘肃书画界的具体情况:
0 q4 r5 {  b* j7 p* g7 y

. L0 x, H0 @! [$ G9 a+ F

( f9 ]' u7 S& s
7 R: T5 a! D0 m4 R6 `9 H$ |( V* I# {* d一.2008巨大事件:《热烈庆祝山寨书协成立》......后续报道:经过记者的艰苦努力,,终于得到了山寨书法家协会2009工作计划,现一起奉献给大家。祝大家2009新年快乐,书艺大进,千方百计争取加入山寨书法家协会!
1 C8 l- F0 ^0 U9 e/ A2 _  U+ l( T  m之十五 关于表彰甘肃省人民长期购买走穴劣质书法作品的事宜。

8 F: b3 D6 f9 `1 Z1 S- x8 |9 s6 |( u7 o  @4 h2 y! z2 {, f
二.不可思议的甘肃市场
+ U4 a% F* h0 u4 O' B说到中国书画市场,就不能不提一下甘肃。这个地方也真够邪门的,我觉得所有的中国书协理事起码有95%去过甘肃走穴,这几年大批的获奖者也玩命的往甘肃跑。大家不禁要问,甘肃到底咋回事啊?我至今也没有弄明白。; K; O( m4 [9 |$ J: y7 A
前几年到现在我也在研究这个问题,结论是---
6 Y3 ^  V' d5 X. Z老天也造成的。甘肃这地方好像很少下雨,老百姓种地完全靠蒙----老天爷一迷糊下点雨今年就有了收成,不下雨就完蛋了。也不知道是哪位爷率先搞起了字画生意,字画这玩意好保管,仍这就下钱,于是迅速成为燎原之火,甚至老乡们申请农业贷款把买化肥的钱都投资字画(确切的说是书法)了。果不其然,隔两年就涨价了。任何有利润的行业都会趋之若鹜,于是甘肃成了中国最大的书法集散地和批发市场,也成了书法家淘金的乐园。但是,去甘肃你得明白---书法都是白菜价!你或许一次能拿回来10万,但你或许需要写一解放车!
8 @* U1 K8 I) ^至于甘肃书法市场真的是这么形成的,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加上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可信不可信,您自己掂量。
0 L7 k$ d: d0 F: M我还曾经打听过,每年那么多书法家写在了甘肃不下上百万件作品,都到哪里去了???当地有个大收藏家跟我说“都在领导和大藏家家里藏着呢!”为啥?书法逐年涨价,这东西藏着不动比存钱还好哇,于是乎这些东西都藏着呢。难怪敦煌在甘肃,难怪敦煌藏经洞里面那么多宝贝,原来甘肃自古以来喜欢藏东西:))嘿嘿,开个玩笑。& T  c  Y* }7 ]+ r) p  z
不过真的不夸张的说,在甘肃你们家没几张名家字画可是有点被人瞧不起。还有,在甘肃办事儿,据说字画笔比银子好使:)不过也别太大甘肃市场的主意,据说老乡们手里都有名单,你不在名单上面去了也白去。

. f1 z. e9 S% q$ m6 y2 y+ E& F8 U; x2 ^
以上第一段文字来源于著名书法评论人一鸟,第二段文字来源于知名网站负责人齐玉新,该文字虽然带有戏谑的性质,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甘肃书画界目前存在的真实现状,在外地人的眼里,甘肃书画界除了走穴卖字的获奖选手来的多外,这里书画界的情况在全国似乎不值得一提,是这些人也孤陋寡闻了?未必,是这些人以偏概全了?似乎也未必,是这些人不了解甘肃书画界的真实情况?依然未必。
+ J6 x4 I! ~* O) M, o, ]! _) T
: \( s) j5 C# z% n+ p- k" C
抛开别人的评论暂且不说,我们将这些画派创始人和海派、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等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画派创始人相比较,我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将这些大师级画家的作品和徐蒋体系的人物画、浙派的人物画做比较,我们从中又会发现什么差异?将小楷王和入展80多个重要展赛的学者书家的作品和著作同当代其他人如沈尹默、麦华三等人的作品和著作比较,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感想?将艺术大师的作品拿出来看看,是否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说起海派书画,人们便会想起任伯年、虚谷、浦华、吴昌硕,说到金陵画派的创始人傅抱石,人们便会想到他的山水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娇,也会想到他的旷世之作丽人行,说到长安画派,人们便会想到他的代表人物石鲁和他的代表作转战陕北,说到徐蒋体系的蒋兆和,人们便会想到他在人物绘画发展史上的经典名作流民图,说到浙派人物画,人们便会想到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顾生岳、宋忠元,也会想到他们的经典之作两只羔羊、粒粒皆辛苦,说到刘文西,人们便想到了他的扛鼎之作祖孙四代和黄土情,说到杨之光,人们便想到了他那卓尔不群的名作石鲁像,说到甘肃书画界的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以及岭北画派,他们的代表作品又有那些?大师级人物的大师级作品又在哪里?艺术大师又有哪些艺术作品传世?
& s  A/ c3 X  H% N3 t; N$ ^
5 ?' n: q: o; F; {  v- A7 p  n
在我们感叹当今大师满天飞的同时,不禁想起了季羡林先生在生钱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大称谓,摘去最耀眼的桂冠的“惊人举动”,也想起了启功先生“我没有大学**,只是一个中学生。”的著名言论以及在他老人家生前广为流传的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虽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的自传墓志铭,同时还想起了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在去世后那措辞严谨的讣告“故宫博物院23日发出讣告称,著名书画鉴定大家、著名书画家、诗人徐邦达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23日8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请注意这里用的称谓是书画鉴定大家,而非书画鉴定大师)以及章祖安先生有名的“即以本人言之,身为中文、书法教授,博导,同辈中不算次品,年近七旬,学问还不及上世纪50年代业师蒋礼鸿讲师什一;读业师姜亮夫《楚辞通故》,眼花缭乱,不能全懂,望洋兴叹。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目不暇接,累。我甚至怀疑,那么多称赞陈先生的人中,究竟有几位读过陈氏的原著。”和“于书法而言,我是六十而立。”及现在的青年,如能精读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已很不错。别说青年,就是那些被称作主席、大师、艺术家的,很多是错别字满纸,连篇通顺的文章都不一定能写出来的论调,与以上诸人相比,我们的创始人、大师、学者还欠缺点什么?扪心自问,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在人以书传、画以史传的历史规律下,这样的画派能否走的更远?这样的大师的是艺术生命力会持续多久?亦或载入史册?艺术工作者要成为伟大的艺术家,需要拥有超乎常人的艺术天分和不同寻常的磨难经历,艺术不是画图那么简单,没有灵魂、没有灵感的作品,画得再好看,也不会成为历经时间考验的好作品。在时人急功近利,心态比较浮躁,当代书法家普遍缺乏传统文化底蕴,修养不够的前提下,在书法上要卓有建树,绝非朝夕之功,亦非人为包装,成就一位小楷王、书坛巨擘谈何容易?黄宾虹言,大师世不可出,百年或可一遇,在甘肃书画界果真能出这么多的大师,实吾辈之幸,我们期盼着,我们期待着。
* d# G+ Y& `2 R6 n. D

/ F  l- J6 X; j6 F; [8 P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自我包装的时代,在众人忽悠我亦忽悠的时代,在书画家沉浸在自我编制的童话般的肥皂泡式的精美简历里,在色彩斑斓的彩虹般的梦幻般的耀眼光环下,这些书画家的实际创作兴平又提高了多少?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一切又都是那么的虚无缥缈,是谁悄悄地蒙上了你的眼睛,让你猜猜他是谁?谁又能借你一双慧眼,让你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著名画家它山张仃先生有句名言“美盲比文盲多”,把美育提高到关乎人的心灵的高度,吴冠中曾经说过,“美术的责任就是提高审美,扫除美盲”。他还说,中国的美盲多于文盲,尽管很多人有很高的学识,但他是美盲,没有欣赏美的能力。在如此纷繁芜杂的名头和五花八门的简介中,谁是美盲,谁又是美盲制造者?美盲制造者又误导了谁?
7 T# G' K: B6 p  F& }7 k! M- V! P* _% C

! w8 u! A' S! a5 G' G甘肃是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份,一个GDP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落后省份,这里经济、文化的发展远远滞后于东南沿海各地,这里曾经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除了人文始祖伏羲的传说、大地湾文化、马家窑彩陶、秦汉明长城、丝绸之路、敦煌石窟建筑、佛教艺术和几千年来多民族杂居所呈现的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外,这里还有还有极其丰厚的优势资源就是近百年来出土的甘肃汉简、敦煌书法、敦煌壁画和历史上有名的淳化阁帖,在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我们除了自封为王、夜郎自大、自我陶醉外,我们还需要做点什么?剥去耀眼的光环,褪去华丽的外表,撕下皇帝的新装,和其他发达省份的书画创作水平做以比较,这些画派创始人、大师、小楷王、艺术大师会有何感想?或许,静下心来,沉潜下去,做点真实学问,找出现实差距,将自己的书画产业和文化产业真正的做大做强,才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表于 2012-6-4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聚宝盆了,都是宝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甘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甘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甘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0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作为甘肃人,我为我们的历史文化骄傲和自豪。但也对现在一些稍写了几个字的人动不动以家自称深感痛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就是说不是谁写四五十年字就能成家成师的,这需要一定的天赋和灵感。如果说所有人练几十年字都成家了,那么古代的管账先生,私塾先生,甚至范进都成宗师了。不过这种现象不光是甘肃有吧?好像全国各地都不缺乏这种“人才”。楼主有失偏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2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4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一笑 十年少
8 w6 b0 k: Z+ V3 D  M…………………………0 L" P6 `; v7 {
  Y% R6 W( F* x" ~5 u. V5 s
昨夜南柯 款释:家乡是我不可忘记和怠慢的地方,那里至今还有父母亲劳动过的工具。2010年9月10日清晨杨牧青写于兰州。载于《焦作晚报》
' y2 f! u* H; J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