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钟国康

[独家] █ “叫醒张海”张海马仔有回应…且激烈…钟国康也被叫了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8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钟国康就是一个哗众取宠的2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草书作品里有一二个字含糊点是可以的,' u8 \( K. j  Z9 B; P! f; ~) D3 G+ W
  但在题匾、展标、书鉴上就不能了。张主2 ^0 M$ y: r0 A1 Z
  席高高在上是后辈学习的楷模才对,但主
4 s* W; m7 s" R: x$ Z1 a$ j& b7 u# k' W  席的水平就不敢恭维了……你们说张主席! S! S  r2 v" ~
  胜任这楷模吗?……* q1 P; o5 G2 s3 v5 \" N  o4 b
& M  `& v! z4 D; [. ?& v* I
: [, f7 _+ e% E7 y
  在写招牌匾额方面张海先生同样是南郭先
( v# K: A$ ]2 M; m& `6 ]  生,但这南郭先生是明明白白地骗你而无
7 m, Z/ u' I, t5 c( {- ~' I. b2 C% K! w  得商量的人且还得掏钱,这讲明了什么,- I! `2 f  }1 t" }: D4 y
  这讲明了现在社会普遍低素质直至让南郭
: @' a. [: y7 Y+ ?- d# `. @  先生有可乘之机……
8 Y9 E4 e# b/ r" R5 n% r
% J  K: `5 q$ G2 I3 J
" N# A; g* s' Q* K, t& q+ N& e  下面字是“学校名”及“展标”为主,你
6 B6 V) V) k; v+ B  们能认识几个字?!
081104vlecwopm1p1e183l.jpg
081104nt4qztwzvfq4ana4.jpg
081104v3t3lc73yjvcxdrl.jpg
081104aaa0ob0jt1t8sqab.jpg
081104oogfkoowovo11xx5.jpg
081104tfjejhkjxcchfhkn.jpg
081104ijgjw1wjypcj27jd.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钟国康 . M. {4 B: B# }0 _4 C1 m
: _# h/ e+ ^3 u# g" j. F
' f1 v& S# U$ u+ ^
    张海的字还可以看几眼.你的字一眼都不能看.古人说字如其人.说的一点的不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过十年.回头看看你自己的字.想想自己说过的话.你会感到羞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人大都好说好话,说点真话不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乱世中能涂抹出几笔“乱象”的书法来,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6 t& P/ S3 x: C9 N, ~

& l, q, v) \$ P  d$ j! y- ~9 E9 M; n! I

; b' f8 a. J( E; |; h! D5 f(吴子复与林直勉在撰写中)) t) E- H( S, H) T9 E
# u" O( r( ]" t' X

* _7 |+ N1 U' b2 O; g: Z, j$ V  _% Y, O9 Z$ f/ R
  A: V- V, P! D3 w
----------------------------------------- 1 }( D* C, R1 f" q
   
+ r/ M2 [6 r- b' w$ C
7 o6 d9 p! I5 @林直勉2 h& _( Q3 g* Z3 Y+ `
0 p" n5 p& [$ t# U# \6 s- G5 Q
     吴子复深受林直勉影响,这是不可质疑的事实。& F/ w* J5 D6 @" }

4 L0 f9 M9 ^) f! K+ W  t! _6 J吴子复是一个把个人阵地经营得热火朝天的大家书+ ~5 \5 y7 ?7 i! R1 t% H- ?6 }# y) [

+ C. J! ?6 r$ J# T) T+ D法家而林直勉是“毁家报国”去小家想建立大家庭5 k# w/ A5 X' _9 y2 D9 P4 n0 w
  [3 s# {0 }1 q6 |9 L! \: ]" Z
的志士,二人有质之区别,故此吴是一个从艺的人,/ \8 O. U# ]$ {6 e' c
9 z3 g9 V* C1 ?3 A% i0 S+ z2 x" ~. h3 s
林是一个玩艺的人,所以林直勉与吴子复的书作里
, V. ~$ I4 M, L; [3 o  H/ x
) w" f2 {6 z  W, D& w+ R其气度、结字亦有着质之区别。吴严谨稍静,林气! j. j- E" S' T+ r
4 h3 W3 T2 G) p: I$ I1 R0 }$ e$ m" f: ?
度不凡。  
2 a( g5 |& k3 I* \
) o6 X5 R* b: n/ b, l3 x- h! `     林直勉这个名字于我一个不玩政治的自称只玩$ L8 E( N5 W2 _0 T1 v) l
/ D' G$ z- e& Z: ~( a7 V- m! u
艺的人而言是十分陌生的,我的孤陋寡闻自然而然
7 E" l+ Q% C9 d" \2 V' T( P, |/ g8 S, J' M" v) |+ y1 Q
全因林直勉在书法史料上的不多见所致,尽管他曾6 }8 Y' X& w2 R% o# I, j$ f
$ N" F* U, k, {( Q7 _4 M& C
经担任过一号人物孙中山的秘书,也曾经参与过黄
# V$ `& B5 A' o* g6 |" i# }5 D1 [1 A7 O4 Q, v4 H- \( j# f
花岗起义,但比起其他民国史上的赫赫人物,他也
. S* F* J, X* X* R1 G7 W8 }
& f7 l" Z6 V" s1 V只可称为三线人物。林直勉首先以辛亥革命前辈的
" H2 u4 z/ ^: S2 K9 c) K& Z
& I( C' o$ x1 B3 j; }身份为人们所认识,其次才是他的书法。有人把林  H  L5 D  |' Z9 Z1 k; q
( |( [  J3 I' u  m2 |( h; b/ q
归到“政坛上的书家”。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和对广$ l$ {1 V. v$ x* v) g/ Z! m

. j  J( a$ C' C  y8 ]" O东书坛的影响都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政坛书家”
# S: n" ~5 \, @& h6 }) Z5 t9 P+ V$ j0 D6 U5 X
这是不可质疑的。. }9 Q: K3 K% J1 \( [: I9 F

. B: k8 _- C" D$ L    “政坛书家”。这题外话有其积极意义所在,) W7 F" E& D* Y8 b. P
3 Q6 o+ o) O" g5 y) p0 @0 [
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位“政坛书家”的怎么政坛相。" P( Z8 @# N. W2 T; K0 b% E

4 E% m9 e+ |: ]) `  G0 t“读者或许奇怪,这位很早就加入同盟会,得国民; @9 \1 y  Z; _9 E  V

! B. {+ J8 ~0 y6 p; F$ W" F党大佬胡汉民赏识的革命者,为何进入民国就淡出4 S5 E) A  P! K( v5 V3 r
' h' u6 h- d4 l( [1 V
世人耳目之外。相反当年同盟会的一些同仁,却能
0 t! r3 k0 |- s* p% V) g" |7 N8 d/ t6 o2 ~$ V' u
开辟功业,建立起赫赫功勋。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上
4 M8 f3 y7 D% l) p$ l, y$ d% R4 u9 L
去有着良好政治资源与前途的革命者,在1924年国. T2 V- J- @: z2 q) j8 _

+ f) i3 g2 T6 Z2 q$ @民党一大后反对国共合作,又在蒋介石掌权时大力
9 N4 J8 V8 F  p2 ?/ B* M* P7 u0 @; U, a2 B$ O$ {+ y8 @& [, Y
反蒋,可谓是不合时势的典型人物。由此波折,他
' T8 [# {5 N+ k
) ]* R, L8 o, C7 x不仅无法保住国民党开创元老的资格,而且还因卷
6 M8 @9 q7 p1 h! h2 E2 G; b; d0 M; c6 \7 e4 e0 v: r6 @; z3 S% G( S/ e: D
入廖仲恺刺杀案被关押两年,人生不幸,莫过于此。
9 j. B: r; k. s8 I0 J4 ]7 H9 E5 V) N% O; ]2 k& b$ i8 R
……个人的出世、入世选择之间,本就有追逐与淡% s% _$ C6 c# Q# v: n" ]/ d; _& Z# k
3 d7 U! ~# _  r  |+ I2 n" M
薄功名的逻辑包含其中。历史所遗留与记载的,有) Q& }# a7 E: s. `( r' H, d. i

' T. O" ]5 U$ t9 E1 `时候虽不乏情理所在,但并非就一定客观公平。以' R6 M  D& @7 ^, G+ ?, ]% u* U
7 v5 a8 _9 A  \# Z; Z7 r
此来看,我们或许会对前人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武* ~4 f) c: `; [! x
' S6 h" @/ c6 b6 y
断。”   e1 E' ?& r& @# i/ J

9 V! S* k) T+ u- Y  据其堂弟林克明的回忆:“直勉兄为人清白,一: d* u; a. T) r+ N8 r3 g
; V7 r" K4 {1 V3 X7 w3 v
生秉直,仅以一生积蓄(1万元银元)在梅花村建造
6 M$ n1 V0 {+ Y+ m
% o/ u) E7 Z) `7 D  m0 t4 \一所私人别墅,身后别无长物。他鄙视贪官污吏的! T1 D7 p0 }/ o! @+ K
' p! o! B5 K* l. C
品德值得我永远缅怀。”性情“秉直”,不贪恋钱财,
# `$ H& c( F. U2 s  v6 |$ a' |0 J0 h& L) F% R
又“鄙视贪官污吏”,证明林直勉不是擅长政治的人
6 i  V, p; }$ T' @  \3 @3 [# v/ _6 h! E) }- Q
物,他一生也从未在政坛上获得多么显赫的地位。, Y1 E* J: P$ [" X% S" p( A
* Q* F9 K1 Q  k
失意之余,林直勉把精力转投于远离政治漩涡的领3 s; P, n" s* V+ j
) H/ ~+ g( D; z. \* Y* m! U+ s( v
域——书法。
6 f6 |+ v& t: f% k  y' K% K" L
" j, y! K* C2 j/ I' M  林直勉的政治前途与其法,都在乱世中存在“乱
2 a) f3 _% K& V; O, d' Y/ U6 m! [5 I2 ^4 t" C9 N; }6 U+ S% y
象”,但这劫难的年代,林先生还能涂抹出几笔“乱# K; x7 A( j% T" V1 v$ G% d

6 T0 b- h6 e6 ?! V6 E6 y" j* f象”的书法来,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这里我用了: ?& C" S/ o7 M, w9 b8 W

. U( ~8 c( w& h. G! O3 p“乱象”二个字,事出他那极有代表的一付对联及款
9 K/ C7 G6 I1 n9 Y- P, C
8 s' x) [. i4 i! E2 z2 G) Z文。这是一付古句集字联或叫仄声集字联:“国人肯
4 ]/ d3 D! L* y+ \+ M1 \: v* H1 k# ^; u' q5 ?+ |. T
曰贤,君子焉不学”。款识从左向右读:“校官碑古( \6 q4 p$ R) s' A7 p

9 E0 y5 b1 R0 @  S拙弘厚欲学未能,泽之八兄先生属书,俞德集校官: T" O5 U+ G/ Z; V% c: y, k6 d

# \; Q8 O# u  Q: }碑字联并正,直勉”。钤印:“林氏八分、老直棣古 ”。
+ o, [0 J9 b3 M* e8 `/ K8 m' e  E! \& P1 o
此集字联,集得精彩,是茅龙笔书写之精品之作也。( X9 Z( t4 `% {

7 \2 M5 b& c) b1 F' f0 w7 q0 ~就此作品而言,其出手高于吴子复,其款字由其的# P' S2 I6 a5 [  Y# s

! v1 y. T# y0 \. K/ J; P( J7 ~4 u好、由其空灵、由其古拙、大大小小由其到位、小
7 e8 O2 l2 D6 c1 q; L# y0 T' d* C
字如大字、小字如凿碑,笔轻能重、横笔妙写、左  ]$ U: d& q1 N* m/ u  n' T" ^
: T' h: O3 v1 u
重右轻、左轻右重、上紧下松、左舒右放无一不到! e; r. t8 T) y( Z
& L  }" _, n7 R: ]# S& ~
位,无一不合法也。但其“乱象”之“乱”确有霍元甲之
' ]& @3 d6 W' @6 T( s5 g/ i1 l# [. e9 U8 t7 N) V" t3 \6 B
迷踪权的无法胜有法之象。上说其落款从左读到右,, w! k0 C0 k( @5 P' e

* u+ l# q& q* h8 s2 S0 N在当时也都是绝无仅有的。这应是其未计划先下笔,
7 R1 A( c+ O7 f* X" C4 d
% P( t- M& V3 E7 v0 e在不应该的位置上先写了“校官碑古拙弘厚欲学未能”
( c( C- q! f& V- {  D# T! u5 X4 E0 `3 E1 R/ v4 \5 F
这十一字后,犹觉需写得更为精准些时,此以文为0 q, {. z- a+ N

( ?8 {, d. f9 D  U第一,形式让步文的不得已的最后方案就出来了。3 p, o6 [  r  @: T- \9 L; Q
  ~. b$ Q9 J' T) G+ x8 @. q
作为集字联,从内容到字体均要从“校官碑”出,“校
8 r8 I# o5 Z, c0 l7 k" |* J6 k, \( |& y$ z
官碑”本身字数就少,字又远古且难以分辨认,那
5 U0 K8 @0 I% d! c1 ?3 x: }
  t& V' A* B2 S  R  @“肯”字形似“骨”字、“曰”字形似“白”字、“贤”字下半
. h; }3 g: }+ {, L2 f9 Z0 O; {6 O- S( |0 B0 l0 \: w3 y
部又没有了“贝”字,此三字不是临习并深研过古文
" k/ T; K& I" ^0 m$ j; Z1 [7 Z' ^% y0 ?: `5 }" m
字的人,谁又能识呢?确实难于辨认,何况90%以
( g" r. I% Z: D0 m3 R
  H! R& K# g& e, S上的读者都只是一般读者呢。这种难辨直接到不认! r# l( U: t- V- S2 ]% H

& [0 V3 ~4 ^% S+ d& W8 S识,这种竖排式从右读到左的常规,到从左读到右
  v; m9 i$ `: B
- [% g- H1 h6 i/ O) u) m的不常规之“乱象”,又蓬这等年青人,刚进入民国( T7 p$ G3 A' f' n6 Y7 m2 o
+ h, l  S) ]6 U/ l. f
党最高层,未建立起赫赫功勋就淡出世人耳目的林
5 e& v* O1 M6 }. z( Z# _) A
3 Y; ~. D: `3 N8 q先生,都相遇到一块了,这不是“乱象”又是什么呢?+ e+ }" y' t1 I7 s6 {5 I5 F: V
+ R# @1 X) D% V5 R6 L# z- `$ b6 b9 J7 T) }
这可能他等的就是今日,等到我的注解吗?。
; D" v, L% x3 ]# t$ C+ C+ H9 h9 H: N1 Z% o9 O; l! C+ R
  据资料记载:“林的书法生涯合共仅得廿年左右,
) Q, F- ]4 `  K& ]# }0 b( A+ o' E  g, d! |- e1 @. }3 y/ i4 \
除去奔走革命和晚年疾病,专注于书艺的时间更少”。
) b" T, X) f/ ]& f$ e& @0 F
" h2 ~1 }! _" G: a* [8 Y他的书法作品“大致作于1917年至1931年之间,尤
  M/ j9 D4 ~( ]! W9 J# m, y0 ]! ?- E
9 j7 W* b1 Y6 d% ^; z以后七八年为多。在这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林氏5 }: P" i4 Q2 i" [! @+ H- _
. B3 p+ r5 K9 k4 c  V: z
所涉猎的汉魏晋唐碑帖竟达20种之多。林氏在当时* \# y3 V- o" c" q8 ^# t
' j. U' s5 Q* q9 R
有‘临碑直勉’之称。& [1 P* E) S3 @* b* v+ ^; _1 L. m
' [3 o9 i' d7 E+ K; [4 M$ ~: K
       林直勉的隶书集诸家之长而加以变通,古浑雄
8 z3 j: Q0 v3 b5 C6 c$ P. @* s
( A- I5 D. m3 T: v. D% y健,纵肆奇峭,兼伊秉绶之刚、何绍基之柔,自成
1 [. l6 ?/ v5 Q# j
; {' u5 z0 v) m一家。吴昌硕见之,感慨“不敢作隶书矣”;简经纶
4 d* n& Q' ?1 S) {
+ I+ P- w& b2 X6 R) }8 Y7 |也称“林公在日不敢问隶”。  5 i  e8 B% _1 U5 m! E( p. ^) m

; ?' g# |$ K' V      林直勉论述用笔与用纸:“凡写画写字都要使人
+ b" e, r! }# A1 Y4 u7 ^  ?- g1 k! a: p- x7 {3 R
见笔,前已闻师友说过,而以为见笔则此笔必须经0 N+ r+ O8 k9 V3 C( ^. b. R

. ]: z) X" m' Q) l& c过运化乃可观。……未能运化其笔,至于笔都不见+ U/ H7 [! F! V3 w# e1 X
) ^& y: O3 x% k+ @2 Y+ w
是病已甚者。至未能运化其笔,至其笔生强不能入
! S$ k6 ?* ~* [* E' t  |' r1 j* ~, F) d  ~
纸,自以为见笔。其病虽似不如前者之甚然,亦仅
$ t' {4 u# H, S& E! {. Y5 k9 I2 X' I: T. c* a0 P: s: I' W' J
次其亦等耳,不可不察。”
9 m$ a- }9 o" a. e4 I) A  P
2 u+ K$ @6 X' C' `; I, D) O  有人认为,“自从林直勉开了隶书新法门之后,* a9 B* b8 ?  I/ H6 C' z

: ^9 S7 Z5 ^. H2 r9 a* H1 r余子风从,广东隶坛出现几乎是一花独放的局面”。
6 i/ @, D5 n" T4 b9 I6 u
1 @/ Z9 k# v; k欧初先生也在《点点轻灵意态新———浅谈林直勉
( x& V4 X2 M* f! v' H; n2 r/ \+ F& ~( L
, T/ \$ i! O/ F0 @! X3 q: J的隶书艺术》一文中说:“建国以来,广东学隶书3 L, z" k5 h. h4 p/ X& P

) n' a- q4 F" g7 C( o; ?$ D* m的人,大多师事或私淑吴子复先生,有些是他的再! n* C6 S7 r' j% I/ g1 b* y3 L& X

; i8 Z6 u1 Y" K6 X; i* ~( |% R传以至三、四传弟子,追溯起来,他们都间接接受4 u$ O6 e/ n+ _8 K% H% ~
  |& P2 k1 W* S  Q, _0 p
林直勉先生的影响”。吴子复本人就承认,他的隶书: Q+ p% c( ^" c& z: v) y# }, k1 H
7 V, c# d7 j/ X' C
深受林直勉影响。又说:“林直勉先生是近百年来数0 c2 o  m# l/ I: {2 ~+ ]% D0 R
3 O# q' i% b4 }- @5 R  d6 Z
一数二的书家。
; K& n& [: i; p' C1 b
- Y9 [* J5 K8 W  隶书风气,因林直勉先生与吴子复先生的二书, |. `" b0 V7 B4 D2 s
8 j3 C2 Y+ Y6 X  G7 l( G' X0 G
家的出然,近百年来直接影响着中国大陆书风乃至
% }/ j5 C% |7 ^5 t% \; w& Q7 g" p7 a( ^( l5 H* z* i
南亚的审美书风。北方的刘炳森、邹德忠等等也都* j. g- y: U- |& ?* v7 t
9 l3 K5 T- w5 ^; `& u6 V# V% b9 A; `
直接受到广东风气的影响,但影响归影响,他们都
; h' d$ p+ }! K- b3 \
4 Y& Q6 J) Z+ |没能超越吴子复,更谈不上超越林直勉先生了,他
! L  R+ r$ {5 V
% i% y! A9 Z$ Y; t6 P们只是隶书界的平庸之辈是也。林直勉先生因短暂- Q" N* @! l2 ^; x2 Y) ~9 V) ~

( L8 w, l8 t. g的人生,未能尽兴。吴子复先生因徒孙风起而得大& A8 o- L) b* p2 t; V) P

0 _; \+ b! s. E: o. j名。 
% }3 Y# D- V0 \  {* X
4 c" a  X- C( Z! e  国与家,荣与辱,直面林直勉人生。尽管他历8 ~  _, o7 @- P) n5 B2 _% C  @" |6 h

6 C* \( [/ t- c7 p) h1 H  w尽波劫,然仍不改其质白本色。虽英年早逝,值得- E9 |' C9 U7 ~7 D

, x3 c3 K; z5 w! z+ [$ ?. f: Q9 x后人缅怀。
4 \- _4 ^+ u- P8 i8 x5 c4 d# `& J
   7 n( N3 M0 i& w) E* `- {+ C

7 K/ A% j6 T& a4 ]: O5 x% i(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