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坐忘斋主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谢谢书记兄指教.
艺术皆有以下几个层次之审美阶段:物质实在--形式符号--意象世界--意境超验.书法亦然.吾意以为,情感诉求为意境超验之层次,故列之于书法艺术起源原因之末,并非以为其不重要,而恰恰相反,因其体现必以前二者为基础.此亦为书法艺术形成原因独特性之必要条件之一.
而且,予以为,此种"独特性"恰为书法艺术之典型.君不见诸多关于书法艺术起源之理论,纵有万千说法,皆少有以此点为关键要素者也.虽有矫枉过正之嫌,吾意也正于此.
书记兄以为无甚独特性,表象皆然,实则谬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1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再请教:
老书记回忆了一下,年轻时在大学除了学了点形式逻辑外,还自学了一点黑格尔的大逻辑、小逻辑与理论数学中的一点数理逻辑。君的逻辑不属上述任何一种,而属于强盗逻辑,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更非充要。任何艺术门类都是表达情感的,要用“情感的诉求”来证明形成书法艺术的“独特原因”,实在有些牵强附会。说是原因之一勉强还说得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下面引用由老书记2004/12/11 07:24pm 发表的内容:
再请教:
老书记回忆了一下,年轻时在大学除了学了点形式逻辑外,还自学了一点黑格尔的大逻辑、小逻辑与理论数学中的一点数理逻辑。君的逻辑不属上述任何一种,而属于强盗逻辑,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更非充要 ...
谢谢书记!
若兄认为有误,尽可指出,在下当欣然受之。
也许是道兄并未真正读懂拙文所涵之意,君可再多读一些关于书法理论或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并多多总结古今学人关于此论之宏见,如此,启导于吾方甚佳也。
愚识见短浅,但无意于君之所谓“强盗逻辑”之事,更无意自创“逻辑”之新说,故无意纠缠于此。
言有不敬,请恕得罪。
坐忘斋主 顿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虽然君居专业,我属业余,但并代表我不读书。只是读范围、方法,理解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才产生分歧。我只会消化理解,静静地去领会。而君所发诸帖,刻意标新,所持论据又往往跌跌撞撞,辞难达意。尤其所持论点以为自出机杼,实乃前人早已论述详实。
又:据专业人士统计,文革后至今所出现的书法理论,按纸张计算超过了文革前历代书法文献的总和,其中精华糟粕实难辨矣!看了君的洋洋大论,出处颇详,而经典甚少。因君是专业人士,肩负培养下一代重任,出于社会责任,颇为君担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谢谢书记,我会努力的,但绝不会误人子弟!
我深知我之所论也非完全正确,但亦不敢在理论界乱扔垃圾.有感而发并非意气胡说,请书记兄见谅.君之所言,亦为我将警惕之事.
对于书学之事,愚弟一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未敢造次也.
谢谢道兄之忠言与提醒.
坐忘斋主  顿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哈哈!
你们二位经常这样聊聊,我就得到学习观摩,你们千万不要误我,我很相信你们的。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真诚地敬佩坐忘斋主的胸怀,与兄相比自惭形秽!
老书记学书有年,闲暇爱读些书,既无目的,也欠系统。关于书法理论的问题我思考有年,未去认真梳理。在此想对君说些掏心窝的话,我觉得当代理论有很多误区。
一、就理论谈理论,很多理论家缺少实践,往往未搔到痒处。
二、很多理论家就书法谈书法,把书法与中国其它传统文化和艺术(最密切莫过于诗、画、印)隔绝起来,理论很苍白。
三、盲目地引用西方文艺理论来诠释中国艺术,不是过于简单粗糙就是玄而又玄。
四、真正好的理论应是言简意赅,语言平实无华,应从经验、生活、人生中去体会。
五、老书记平实好收集书画大师的理论文章,发现任何一个大师一生的心得收集起来充其量不过仅仅是一本小册子。黄宾虹可谓我心中真正的理论家,但其毕生精力也是在收集整理先人的文献,自出机杼的文章汇集起来,只不过是一本中册子。
六、从狭隘书法理论讲,真正有用的书法理论充其量十多页信笺纸就抄完了,书法的实践性很强,道理谁都知道,关键是看是否能做到知行合一。
七、如果是从考古、考据、文字、古代哲学、古典美学等角度来研究书法将是有益的补充,但不能替代书法自身的特点。
上述随想出自肺腑,望能对坐忘斋主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知行合一!!!!!!!!!!!!!
在艺术的天地里用****的心态,一切都变形了,因为附带的东西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谢谢书记兄!!
想兄定注意书学研究久矣。君之所言诚然!
<<老子>>五千言,<<论语>>万余言.君知古今相关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一些人甚至终此一生,又岂止“千言万语”可足。
愚以为“言为心声”之说,正如此也,仁智互见,某非为强人所难,但能相容一二足矣。
书记道兄言是,小弟当谨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探中国书法艺术形成原因

聊聊朋友也来捧场,真不好意思,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