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7-5-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765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12-8-2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天津中青年书法家系列.胡振声
7 D" ~' [7 W' P. y# A+ D% w+ o% G彩墨随性舞 诗情伴云飞
3 n; q, W+ P, Q3 x3 p$ z }5 y& R4 `--记著名青年书画家胡振声# U0 y" j5 m# E4 O7 U+ n
王炳学- n) t u+ m+ v( f* {! T8 i
- M6 N) ~& ?0 D8 P1 z/ N胡振声,字叔镛,号四正山人,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诗书画印兼攻,其书楷、行、草、隶、篆均有涉猎,尤善狂草;精于篆刻,寻梦三代金文及秦汉古玺;画喜梅兰竹菊,并以山水抒发情怀;好填词,以宋人意,挥洒个人性情。
5 c' i/ P- A8 f; ^9 I1 [3 {" p( B我与振声兄认识在很早以前,那时我们先后启蒙于吕恩彤老师学习书法。4 X5 U4 Z" A& o
书随心性
% U U' h" y# `0 |) O& Z" L# n p, A振声兄的书法初学怀素、张旭,尤喜癫狂之笔。“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愤、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振声兄做书与张伯高有异曲同工之妙。酒至半酣,欣然铺纸濡墨,挥毫做书,笔走龙蛇,墨生风雷,或急或缓,抑扬顿挫,尽显本性。 F8 a \% {) v" R' }, Q! v
振声兄肯于吃苦,学素、旭近乎痴迷,一本《自序帖》一临就是十余年,纸可车载、墨以缸计。入帖出帖,随意自然,出神入化,得旭、素之精神。成功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振声兄有才情,有很接近魏晋名士的性格、内涵和素质,舍得下功夫,因此,成名较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刚近而立之年就加入了天津书协,天津青年大世界以《青年书画家-胡振声》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少年成名,没有阻挡住他前进的脚步,近几年他总在思索突破自己,打破自己固有的书法局囿,于是,大量研习汉隶北碑,将魏碑的厚重与方正用于自己的草书,在保留狂草线条行云流水的基础上,丰富用笔,方圆并用,中锋侧锋结合,增加作品的厚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书风为之一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达到了书法作为视觉艺术的审美意趣,逐渐形成了自己有别于他人的艺术风格。
$ }4 \# S& r* _% I- K其印上追秦汉、下及明清诸印人,对古玺、瓦当、泥封多有研究,线条苍劲,运刀如笔,结体、布白、疏密讲究,下刀老辣,既师承古法,又有所创新,融入自己的思想与风格特点,深得当代书画及篆刻同道所喜爱。
8 ~7 R4 o7 H+ n' z; w# Z画求意境- L) N7 D6 ^! a1 o$ P# g! N8 v9 E
知道振声兄作画是近几年的事,因工作繁忙,有几年联系较少,他就忽然拿出了许多习画力作,开始感觉很不可思议。后来一想,书画同源,由书入画也是书家必然。4 |# f: O$ j2 {; j
振声兄钟情“青藤白阳”和“八大”,日夜研习,如醉如痴。纵观振声兄的画,痴情水墨,很少设色,在墨色浓淡中尽量表现水墨的沧桑与古意,观其画如与隐士对话,你会不自觉地随着画意进入一种高古与幽远的诗境,仿佛自己正倘漾于山林野境,与高士贤人隐者同乐,心清气爽、荡涤灵魂。1 ^0 Q. E& M4 _+ r
振声兄的画很讲求意境,这也是古代文人为诗、为文、为书、为画的最高境界。《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山中了无事,幽醉日如年》、《秋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蓬》、《小屋全无暑,长松落日阴,窗中读书者,须会古人心》,以画悦目,以诗点题,作画者的心境,与画面所淋漓表现的意境跃然纸端,令人赏心悦目,在意境中体会艺术的高远与深奥。' H7 Z# }( Y. L; @; h# G" j9 P' K
他的《鸣泉图》古意盎然,一溪山泉顺崖而下,在树木的苍郁中叮铛作响,仿佛泉水鸣耳,让人很自然地去聆听、去体味大自然造就的佳境胜景,钟情于山水,乐而忘返。《扶杖看奇峰》远近层次分明,墨色浓淡恰到好处,观之则有欲与扶杖老人同游的感觉。《拟清湘老人笔》笔墨干练,树木山石,尽得石涛笔意。拟《万壑松风笔意》仿佛松风阵阵,身临其境,对枝杈、树叶的勾勒颇见功力,融书于画,给自己的笔墨赋予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 r8 D% ?! S8 x1 E在振声兄身上古典文人的性格显现特别突出;不喜羁勒与束缚,恶于阿谀奉承,鄙视世俗。因此,前几年就辞去公职,专职作书作画,并多处游历、丰富创作,寓居京华、以求破壁。性格洒脱不勒,以书成名,却喜以画示人,2007年,和友人一起在京上荣宝斋举办画展,引起书画界广泛关注。
1 c% B, _" A5 D, d! @诗融画意, }& |( ~# Q7 W5 ?
去年见到振声兄,很突然地就拿出厚厚的一叠诗稿,有诗有词,或工整娟秀的小楷,或洒脱流畅的小行草。他说,这都是他这两年客居京华的心情记录。我一边帮振声兄敲打这些文字,一边在键盘敲击声中体会其诗人的情怀和心灵之旅。以词为主,宗宋人意,写心、写情、写景,清新、委婉、不俗。如,辛卯年鹧鸪天词:“守一生清平淡雅,乐四时自在逍遥。杯酒醉心心不老,悠然把卷诵离骚。潇湘雨,楚江烟,巫山巫峡水云间。翠竹石兰皆佛性,助我生机乐大年。”个人的那份文人雅士的悠闲和从容描写得淋漓尽致。蝶恋花一阕:“京津一线跨南北,挟云驭风,空野舞玉龙。电掣疾驰闪幻影,来往穿梭展鲲鹏。日新月异赞华夏,盛世和谐,神州春意浓。莺歌燕语太平颂,乘兴欣然赋彩虹。”整首词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和热情,词中是对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由衷赞美,优美、脱俗,词句跳跃给你带来的美的享受,那种唐宋人对意境的创造,总能给欣赏者带来心灵的愉悦与震颤。) l( w! F/ `( V1 r4 C- C, R8 A
每有游历、每有所感,皆能触动其诗人的神经。“树静蝉鸣,持扇坐空庭,池莲花谢蒲引风,夜深纳凉酒醒。天上流星几点,忽觉风动云匆,霎时雨敲荷叶,转眼即闻秋声。”这是其以清平乐调描写秋意的句子,就如一副信笔拈来的写意画,令人神往。8 V# _- n9 J0 g
随意翻检振声兄的诗卷,一幅幅山水小品、花鸟鱼虫、春风秋声在笔端幻化成一祯祯美丽的画卷,美不胜收。
! r$ N0 R3 D; S, E诗书画印,相得益彰。游于艺而乐陶然。寄情水墨,华章舒怀。尽管身体微恙,但凭振声兄的毅力与悟性,假以时日,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大成之日不远矣。 D+ [% ?" N& n, \3 ?! R
我们期待着。
' k0 {! a6 S6 T& t- s% s# @$ y$ T/ @* |& c6 w* N
初稿于 2008年7月27日于墨雨轩
( G8 u, |( R9 ]$ a/ W2 ^( ~4 D2012年初夏润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