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6121|回复: 7

[独家] 从吴昌硕到鲍贤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8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从吴昌硕到鲍贤伦
; e+ o6 V0 b1 t  ^# f! ?% X0 |" B
                         刘传奇
1 V0 b- s, p3 M" z    谈到吴昌硕的篆书,近当代无出其右。其日日临写,自云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此话已成书法界功力积累终至成功的最好案例。然而很多人也写了一辈子,却并未见明显成绩,这种功力积累又积到了那里去了呢?这很值得我们思忖!
6 y& i( i( O7 V' c4 B* f   吴昌硕在临习中除了追求“像”这个因素,还存在那些因素,他求变的内在审美动力到底在什么地方?有人喜欢用“创造”一词来描述一个人成功后的作品形式,这容易忽视作者作为本体的内在审美迁移,从石鼓文本身样本到昌硕体石鼓,这种美的内在变化,来源于创作者主题审美的内涵迁移。也就是说吴昌硕从石鼓文本身的审美样式,到后天吴昌硕体的审美样式的变化,是创作主题审美迁移的结果。那么这种一日有一日的境界的内在审美迁移的思想动力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追求篆书的宽厚圆融之美。宽厚圆融之美,这一审美样式从颜体楷书中也可以看出来。颜体楷书从四十几岁的《多宝塔》到七十岁左右的《自告身》七十就是在不断追求宽厚圆融之美的过程。那么宽厚圆融之美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什么?就是笔画本身造型的圆而键,笔画内笔墨外胀而产生的辐射力美。吴昌硕是否收到颜体楷书的影响从而使不同书体的审美旨归有极端相似处;这种审美从清朝的帝王书法中也可以看到。从道理杀昂讲起来似乎很容易,吴昌硕面临的第二难点就是要解决艺术中必然曾在的变化问题。我认为他从两点加以解决:一,每一笔画的粗细变化上;二,结体的错落上。每一笔画的粗细变化,这一点生蚝是大篆和小篆通常都不具有的,古体大篆小篆每一笔画通常都是粗细一致,而吴加以变化处理,这就变成了吴的创造。结体错落,古体大篆似乎存在这一特点,但不明显,总体上古体大篆依然追求的是均衡之美,而吴的把结体的错落做到了极致,这于是也变成了吴的独创。吴昌硕解决了笔画本身的内在美问题与篆书的结体问题,他的独创性得到了有力彰显,所以吴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师。
4 w: Y2 @3 V4 R鲍贤伦不可能不受昌硕体篆书的影响,然而他作为准备以篆书立足的书家,必须又要摆脱昌硕体,才可能成为另一位风格独特的大师。然而如何摆脱,这是个难题,必须理性分析吴昌硕。作为昌硕体篆书追求宽厚圆融之美的总体分格讲,这一点不能抛弃,也就是说作为鲍贤伦来说,首先要继承吴昌硕的宽厚圆融之美,那么要与昌硕体篆书拉开距离就只有从线条的变化,与结体的错落上着手。
- r9 s  a3 ?$ a$ i   吴昌硕的大篆很多笔画粗细存在明显的变化,而鲍贤伦力避之。吴昌硕的大篆解题存在明显的左右错落,鲍贤伦也力避之。假如把吴昌硕的这两个长处去掉,似乎又回到了古体大篆本身。于是摆在鲍贤伦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变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曾今摆在吴昌硕面前,现在又摆到了鲍贤伦的面前。于是鲍贤伦把触角伸进了汉简,简牍书法为鲍贤伦提供别样的结体之美。于是鲍贤伦解决的自己大篆的结体变化问题,他成功了。当然鲍贤伦的取法也不会完全狭隘于此,但我相信他成功的脉络总体方向不会有错。
; p5 k( G! C1 T$ e6 V   大凡成功的人,首先是理性分析的成功。缺乏理性的分析,认为艺术是完全情感的事情,认为艺术完全是自然的功力积累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是会走很多弯路,最终会让自己淹没在历史的暗角。从吴昌硕到鲍贤伦,他们的成功给了我们极有力的启示。5 c( r  W' l8 j6 j8 Z: i; r
                 201298
发表于 2012-9-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摆在鲍贤伦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变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曾今摆在吴昌硕面前,现在又摆到了鲍贤伦的面前。于是鲍贤伦把触角伸进了汉简,简牍书法为鲍贤伦提供别样的结体之美。7 J1 F- G+ {. Q( ?6 B
=======================取汉简不成熟的隶份,变汉隶成熟之美为不成熟,放大而形成畸形的简隶。成功与否由时间去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9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通,不通,大大的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人想走书法成功之路的捷径,犹如痴人说梦!书法这个东西不是别的,大家、名家的帽子更不是随便戴的,也许几十年就会把你头上的虚帽给摘了去。有点功夫和想法了,就想和古人相提并论了,这只能显示出自己的渺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临万通帖后能有点古人的影子,就不错了。{:1_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不错,就是错别字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鲍公变法何去何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座高山,一个土丘乃无可比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