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539|回复: 3

分享:《淳化阁帖》带出的文化情结(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9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mcs2003l在 2005/05/29 12:47pm 第 1 次编辑]

这是我过去保存的东西,与大家分享。

上海这座城市,萦绕和生发着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化情结。
壬午年国宝展的文化余韵尚存,癸未年阁帖特展的文化新热又起。
秋色中的上博《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厅,将迎来众多参观者。
癸未春日,上海博物馆成功地从美国把《淳化阁帖》存世最善本抢救回归,安然入藏,实现了一个文化夙愿。《阁帖》返归,赫然成为中国帖学盛事。
《淳化阁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或称《官帖》,简称《阁帖》,于北宋淳化年间刻于“秘阁”。
淳化三年,即公元992年,宋太宗命侍书王著把内府所藏自汉至唐名迹,摹刻为《淳化秘阁法帖》十卷。
《阁帖》刻成后,内府用澄心堂纸、李廷王圭墨拓印。
《淳化阁帖》为丛帖始刻。
宋代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卷十》中说:“太宗皇帝时,尝遗使者天下购募前贤真迹,集以为法帖十卷,镂板而藏之。每有大臣进登二府者,则赐以一本,其后不赐,或传板本在御书院,往时禁中火灾,板被焚,遂不复赐;或云板今在,但不赐尔。故人间尤以官法帖为难得。”
这次上海博物馆从美国抢救回归的《淳化阁帖》第四、七、八卷为北宋祖刻本,第六卷是泉州本的北宋祖本,是公认的国宝。
二十世纪初,第六、七、八卷有珂锣版印本传世,原本久已流出国外。
这四卷先后为美国安思远先生所得。
国之瑰宝流失海外,上海博物馆持之以恒地关注国宝屐痕,促进国宝的回归。
上海博物馆老前辈徐森玉先生就曾多方探寻《阁帖》去处,争取其回归。
《淳化阁帖》的回归之路令人牵肠挂肚,经常萦?在上博人的心头。
近十多年来,国之瑰宝为美国安思远先生所得,如不创造机遇、紧追不舍,一旦情况有所变化,国宝将永无回归祖国之希望。
市领导作出了千方百计抢救国之瑰宝回归祖国的重要决策,使梦寐之物终被抢救回归。
回顾国宝回归之路,始终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受到上海博物馆老领导、老专家的重视,获得北京启功先生、辽宁杨仁恺先生等帖学专家的鼎力相助。
善本展示,后学之幸,对于善本的赏读必然引向对于刻帖文化的研究。
今天,我们在庆幸能“零距离”观赏《淳化阁帖》最善本的同时,理应具有帖学和刻帖文化研究的视野。
善本展示,后学之幸在于可以从对刻帖书法意义的理解到多重意义的揭示。
刻帖的内容是书法,《淳化阁帖》集各家法书,汇历代墨迹,学帖助书,名家辈出,其书法意义不言而喻。
以这次抢救回归的《淳化阁帖》第六、七、八卷为例,此三卷为王羲之所书。
对于王羲之的书法的评价,如雷贯耳。
览读《淳化阁帖》第六、七、八卷,可说是赏心乐事,五合交臻。
《淳化阁帖》不仅收集二王父子书迹,还首次融历代帝王、名臣以及前代书法名家的名迹于一帖,拓展书法视野,引领多元书风,对于进一步推崇尚意风格,并积极开创宋代书法新潮,乃至使阁帖之风直指元、明、清,起了巨大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实,《淳化阁帖》除了具有书法意义外,其帖学意义、史学意义、传承意义显而易见。
《淳化阁帖》所采用的先进的刻帖方法,弥补了原来面对墨迹临摹和用上过蜡的透明纸,映着窗户的阳光,用极细的笔锋勾摹墨迹轮廓,然后用墨笔填满笔画的“向拓”方法的不足,促使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得以摹刻、拓印和流传,保存了大量的书法资料,特别使东晋及南朝的书法能够为后人所见,《淳化阁帖》功不可没。
《淳化阁帖》及续后的丛帖还保存了大量古代文学、历史资料,不少手札是留存史料的载体,在无意留史中永留史册,恰如姜夔在《绛帖平·序》中指出:“帖虽小枝,而上下千载,关涉史传为多。”
《淳化阁帖》传承了不少书法经典之作,有些虽是伪作,亦是唐代书家所为,嫌伪不嫌贤。今天,我们可以指出《淳化阁帖》种种不足,如有的学者认为《阁帖》过于推崇“二王”而卑唐楷,帖中真伪莫察,对于学人而言往往“利学不利创”,且编纂者王著是书家而不是鉴赏家,“苟于书成,不复更加研考”,(《法帖通解序》,见《淮海集》四部丛刊本)然而谁都认识阁帖的整体的经典性。
在历史隧道中一路而来的“正本清源”,乃至今天“正本清源”仍具现实意义,其艺术生命的本源恐怕离不开经典性,其学术依据恐怕也正是在于经典性。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淳化阁帖》带出的文化情结(ZT)

赵孟頫的《阁帖》情结
淳化阁帖》拓本传世,为后学者提供了取习传统书艺的极好范本,为传承中国书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如元代书法大师赵孟頫所说的:“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阁帖跋》)
赵孟頫在元初书坛,力纠南宋书界的单调风气,竭力提倡恢复晋唐“古法”,尤其推崇“二王”的法统,发出“千古无人继羲献,世间笔冢为谁高”的感慨。
他自己身体力行,发扬王书的内在美质,以法求韵,将王羲之书艺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即兼具雄俊、温雅和平易、妍丽之美。
而《阁帖》、“二王”墨迹和法帖,是他师承晋唐古法的最佳参照物。
《淳化阁帖》与赵孟頫似乎有着特别的情缘。
至正二十一年(1284)五月,年才三十一岁的赵孟頫从书铺中购得《淳化阁帖》祖本第二、五、八三卷。
次年五月又获得第一、三、四、六、七、八、十共七卷,唯缺第九卷。
同年六月,他把多出的第八卷加上柳公权帖一卷,和钱塘康自修交换得到第九卷,由此合成《淳化阁帖》十卷。
赵孟頫获得《阁帖》全帙之后欣喜非常,于同年八月写下了长篇题跋,在题跋里阐述了书体演变发展的脉络,肯定《阁帖》保存古迹的价值,同时记述了两宋的各种阁帖刻本,其所记诸帖刻本,有的至今已不存,这是一篇重要的研究《阁帖》的文献。
《阁帖》为赵孟頫打开了认识和学习晋唐书法的大门,他一生钟情《阁帖》,时时加以观摩、临抚,自中年以后,悉心寻访二王的遗墨和刻帖,殚精竭虑地临习二王书法。
除《阁帖》外,有“天下第一法书”之称的王羲之《兰亭序帖》,则是赵孟頫倾心追慕的又一个书法古迹。
他在五十七岁近晚年时所临静心本《定武兰定序卷》,笔法俊逸清劲,体势跌宕流畅,对王书的把握已达到得心应手、运斤成风的纯熟境地。
由《阁帖》至《禊帖》,进而直面二王书法墨迹,使赵孟頫对二王书法的参悟,愈来愈真切,愈来愈深刻。
中年以后,他千方百计地寻访二王遗墨,用心揣摩领会。
他曾感喟因宦务缠身,奔走南北,不得尽临池之工,其实是自谦之词。
孟?学书、写字十分勤奋,自己就说过一日能书万字。
从已知史料中,他观赏二王书迹和临仿二王的墨迹为数甚多,不妨列举一二:
大德五年(1301),赵四十八岁,为仇远临《禊帖》。
至大三年(1310),赵五十七岁,临羲之《十七帖》。
延佑元年(1314),赵六十一岁,临《圣教序册》。
至治二年(1322),赵六十九岁,五月十八日,病中为陈显跋王献之《洛神赋》,此年六月十六日即逝世。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已可见他用毕生的精力沉潜于二王书法中。
明宋谦评述赵孟頫书法道:“初临思陵(宋高宗赵构),后取则锺繇、羲、献,末复留意李北海。”
这大体归纳出赵孟頫书艺演进的轨迹,然而,三个阶段是重叠和相互渗透的,尤其是他的行草书,无疑受二王的浸染最为深重。
正如李衍早在元贞二年(1296)题赵《过秦论》所说的:“子昂之书,全法右军,为得正传,不流入异端者也。”可谓知音之言。
赵孟頫学习二王及古人,并不为古人所囿,他领悟二王书法的神韵,同时又能广采博取,智永、赵构、李邕等家并是他书学的渊源。
他善于以“中和”的态度融治各家之长,羲之的雄俊潇洒,献之的恣肆流丽,赵构的平正绰约,李邕的峻迈欹侧,俱化为他自己的技法语汇,最终形成了遒媚秀逸的书法风貌。
赵书华丽而不乏骨力,平正而有跌宕之势,流美而不柔弱,体现了温雅、平和的儒家审美理想,世称“赵体”,成为领挈一代书风的典范。
《淳化阁帖》的流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而赵孟頫是深受其益的最早和最杰出的书法大家。
如果说两宋时代是“法帖”汇编摹刻的鼎盛时期,那末,元代赵孟頫临习和参悟《阁帖》、《禊帖》和二王书迹所取得的成功,开拓出了世人学习“法帖”的风气,“帖学”书法由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明、清两代几乎笼罩着整个书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淳化阁帖》带出的文化情结(ZT)


       《书法史上千古疑案:《淳化阁帖》何以排斥颜真卿》

《淳化秘阁法帖》(十卷),历史丛帖,简称《阁帖》。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出秘阁所藏历史法书,命王著编次,标明法帖,摹勒于枣木板上,大臣进登二府,则拓赐一本。《阁帖》是我国第一部著名法帖。自汉章帝至唐高宗,著名臣至二王唐柳,共存书家103人,作品约420篇。从此,大量古人书法墨迹赖它得以保存,被后世誉为法帖之冠,其功千秋。
笔者根据收藏宋拓《淳化阁帖》残卷中,《历代名臣法帖》(卷四)和《诸家古法帖》(卷五)考证,唐代书家编入《阁帖》,有诸遂良、虞世南、欧阳询、柳公权、李邑、陆柬之、薄绍之、张旭、怀素等名家,唯独颜真卿未编入《阁帖》。再考查肃府王本《淳化阁帖》,此帖为明朝肃庄王朱?受封兰州时,太祖朱元璋所赐宋拓本翻刻。此明朝翻刻缩印本(1990年上海书店出版《淳化阁帖》)。1991年北京古籍出版《淳化阁帖》影印本,此本直取清乾隆善拓为底本。1988年中国书店影印出版《宋拓淳化阁帖》,以上三本《阁帖》均无颜真卿书法墨迹入帖。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淳化阁帖释文》(二册),也无颜真卿作品释文。由此证实,《阁帖》排斥颜真卿确信无疑。
众所周知,颜真卿是中国书史,继二王之后划时代书法创新风格里程碑,作品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高,誉为历代书家之冠。自唐宋元明清至今,凡书成为大家者,几乎都以“颜体”为基。《阁帖》排颜,无疑是中国书法史千古疑案,也是古代政治文化一大事件。这一事件,决不是《阁帖》编者翰林学士王著的失误,而是宋太宗亲手策划。在宋太宗时期,编撰史书是史官最为头痛的事,如编写官王禹?,由于据实直书被罢官,为此他写了一篇《三都赋》,赋的最后写道:“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表示他坚强不屈的精神。又如曾校订《说文解字》的编纂官徐铉,跟随南唐君主李煜归宋,他曾受宋太宗赵光义之命,编《江南录》,在末尾写道:“历数有尽,天命有归。”宋太宗发现他怀念南唐,颇为不满,致使其主李煜遭暗害。由此说明宋太宗编纂大规模书籍和法帖,不仅是钟爱文化艺术事业,而且主要是具有重大的政治背景。正如南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云:“太平兴国中,诸降王死,其旧臣或宣怨言,太宗尽收用之,置之馆阁,使修群书……广其卷帙,厚其廪禄赡给,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间云”,其意图是转移被征服南方各王朝文人学士对宋朝的不满,命以埋头编纂,去掉那种失意愤恨的情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全文引用了王明清的说法。《淳化阁帖》正是在这一政治背景下的产物。
宋太宗赵光义排斥颜真卿编入《阁帖》原因有三:
一、赵颜家仇根深
据《宋史》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兄弟是涿州人,涿州唐初称范阳,唐开元天宝年改为涿州。明代万历年间涿州建有“清凉寺”庙,碑文载:“此寺庙是宋太祖(赵匡胤)毓灵之所”。表明宋朝赵氏王族出自涿州。
《宋史》载,赵匡胤的高祖赵眺,早在唐朝天宝年时,曾任永清、文安、幽州三县令(邻近涿州)。赵匡胤的曾祖赵?是河北三镇中最强大的幽州(范阳)军阀,其实赵匡胤唐时祖先,是安禄山史思明手下大将。赵匡胤的祖父赵敬,历任幽州军阀管辖的营州、蓟州、涿州等州刺史,这些史实,充分证实宋太宗祖先,世代是范阳(幽州)的军阀家族名望赫赫,一直反抗唐王朝。赵匡胤父亲赵弘殷,武艺高强,在王镕手下任职。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安禄山范阳起兵。颜真卿镇守太原,首举义旗,统率诸郡二十余万义军平叛,大败叛军,斩首万余级,捕虏千余人,河北平叛大捷。赵眺家族是安禄山手下将领,无疑伤亡惨重。而安禄山闻其颜氏威名,杀害颜氏族一门三十余口,其中颜果卿(颜真卿从兄)处以割肉节解酷刑,推测涿州赵氏也是杀颜氏凶手。天宝十五载六月郭子仪大败叛军,攻克赵郡。安史叛乱虽被平定,但河北范阳仍留下安史残余势力屡反唐王朝,河北一直尊崇安史为圣人,赵氏宗族世代效忠安史,反抗唐王朝。据《颜鲁公集》(册六)载:“颜真卿撰并正书李阳冰篆建中七月(公元780年)”,“此颜氏家庙碑……遭兵乱毁于野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3年)都院孔目李延袭始移置府城孔庙中”。此段史记,清楚表明,颜真卿在七十二岁时,亲手书《颜氏家庙碑》,此庙碑其中就有死于安史之乱、被杀害的颜氏家族人员。颜氏家庙和祖茔毁于宋初赵氏兵乱,后有李氏将颜氏庙碑和墓碑移置城外孔庙。古时挖祖坟是报血海深仇的解恨的举动。为了考证赵氏毁颜氏祖茔和家庙,笔者在1997年专程到江苏句容博物馆。有幸得到句容博物馆长王菊香和吴铁民先生的帮助,查清了颜真卿墓碑和颜鲁公祠(家庙)位于句容县龙山。根据宋代王遂《唐颜鲁公祠记》载:“李希烈败丧斩首献于朝,有诏子?、硕(颜真卿二子)护丧归葬后颜,即虎耳山句容为邑”,“淳?二年(公元1242年)……知句容县张君榘以县图经见寄载,县东来苏乡颜村,有颜尚书豕、石龟俱在”,“遂(王遂)守宛陵爱鲁公之为人,而无能得其像者,朋友刘汝进过虎耳山谒其墓而得之”,“岁代流易,昭穆杂处,惟谒有石人、石柱、石版,墓地虽存,而墓志无在”(见宋《景定建康志》)。证实颜真卿死后归葬句容县虎耳山境地。在南宋时,墓前就有颜鲁公祠,尚存颜鲁公石刻像、石龟、石翁仲、神道石柱等。又据明代《弘治句容县志》(卷四、卷五)载:“尤山,虎耳山并在县东三十里来苏乡,有尚书颜鲁公墓。”笔者有幸目睹《颜真卿墓碑》,此碑系青石质,高1.33米,宽0.62米,厚0.65米,风化剥蚀严重,此碑留存至今,免遭宋赵毁迹,已成为赵氏与颜真卿家仇的物证。北宋初南汉被平定以后,留下来的最大建立宋朝阻碍,就是位于建康(今南宋)的南唐。南唐以大唐继承者自居。宋赵军以江陵为中心,围攻金陵(南京,南唐国都)。宋赵军在句容毁颜氏祖茔和家庙。可见赵颜家仇极深。宋太祖反复告诫:“城陷之,慎无杀戳。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长编》卷16)。然颜真卿祖坟墓碑和颜氏家庙,却遭毁灭迹。可见宋赵对颜真卿家仇,恨之入骨。
二、政治隐患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忠臣书家,其书法与其人,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一直是宋赵的政治忌讳和隐患。淳化年间,宋太宗赵光义虽然征服了南方诸国建立了宋朝,但是政治上很不安定。如北方李氏家族在党项族中,世代享有很高声望,李继迁公开举族反宋,他号召:“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日绝亡,尔等不忘李氏,能从我兴复乎”(《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公元937年徐知诰取代杨氏当了皇帝,取国号为唐,定都金陵(南京),徐氏不但以太唐继承者自居,把国号定为唐,而且改自己的姓为李。淳化元年李继迁复叛。直至宋太宗晚年,即淳化年间,南北方仍有复大唐帝国的势力,威胁宋王朝的统治。誉为誓死保卫大唐的忠臣,其书法作品,正如唐《书评》颜真卿书法云:“如荆卿按剑,樊吟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欧阳修《六一题跋》云:“颜公书端严尊重、初见面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可见颜真卿其人其书。“表忠义,劝来世”(曹辅《费县颜鲁公新庙记》)。宋太宗面对不安定的政治局势,唐朝忠臣偶像颜真卿其人其书,无疑是宋太宗统治的一大政治隐患,这是宋太宗排斥颜真卿主要原因。
三、创新与复古之争
颜真卿书法艺术,继王羲之后,开一代书风而彪炳百世,他初学褚遂良,拜张旭为师,悟十二意笔法。参用隶书笔意写楷书,笔力弥满,朴厚端庄,雄浑肃穆,气势开张。另借篆?笔势写行书,遒劲郁勃,凝炼冲和,阔张畅达,明快洒脱。《祭经稿》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此书提炼“折钗股”和“屋漏痕”笔法,为书法理论与实践一大创新。立派“颜体”破二王独树一帜。米芾评《争座位帖》“有篆?气为颜体第一”。苏轼云:“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苏轼文集》卷六十九)。朱长文《续书断》列其书(颜真卿)入神品赞道:“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郝经则进一步评颜书超越古今百家,成就在二王之上。他在《书磨?碑后》诗中称述道:“……政令我公书不工,只字片楮尤当奇。矧其超出二王上,冠冕百代书家师。”此评虽然出于文人意气,文辞有所夸饰,但说明“颜体”之风格在文人中的地位。既然“颜体”书是如此高超,宋太宗为什么排斥颜真卿编入《阁帖》呢?宋太宗是一位帝王书家,他说:“朕退朝未尝虚度光阴,读书外尝留意真草,近有学飞白,此虽非帝王事业,然不犹愈于畋游声色乎”(《长编》卷27)。但是宋太宗步唐太宗排黜百家,独尊右军,绝力反对颜真卿的书法创新风格。为此右军被引以为“书圣”之尊,视为正统。故《阁帖》中,二王书法占有一半以上,其余的书法作品也都属王羲之风格流派。整部法帖有明显的复古倾向。帝王的法权是不可抗拒的。独尊右军,排斥创新,朝臣附和,竞相推崇,其结果,《阁帖》二王书体千人一面,因此在北宋初期没有产生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书家。明代杨慎谓:“书法之坏,自颜真卿始。自颜而下,终晚唐无晋韵矣。”显然杨代表当时《阁帖》拟古思想影响,直以晋韵为圭臬。殊不知,书法之坏,始自右军。杨氏之论,恰恰反证了颜真卿书法迥绝于古人,已与王字截然两途。以格局气势而言,颜书其恢宏正大,也正是晋韵不可企及处。
《阁帖》排斥颜真卿,不仅仅是书法历史上政治疑案,而且是书法艺术创新与复古之争,这对当今书法艺术的走向颇具有现实意义。如何正确理解创新与继承(传统),是发展文化艺术事业的关键所在。回顾“文革”时期,既反对继承,又反对创新。其结果书法艺术形成千人一面,停止不前。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文明重在尊重和宽容,文化艺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学习了,长了见识!谢谢楼主!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