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244|回复: 1

[命题创作] 要确有信心才以骄人, 以普遍凡人宠而作威者那是送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8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要确有信心才以骄人,
以普遍凡人宠而作威者那是送死


(正在撰写中)




据官方资料记载:谢稚柳(1910-1997),江苏武进人。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生,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少年时从师学习古诗文辞。擅长书法、缓画及古书画鉴定。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上海文管会成立,聘请他为编纂,此终身一大转折,须知中国历来没有鉴定专门学校,像谢稚柳这样半途出家,便是难得的鉴定天才了。其妻陈佩秋也是书画坛界的名家。


人世间味觉如同嚼蜡之人应占90%以上。一个有勇有谋的艺术家的定位,他的注脚就是90%之外的有着千千万万粉丝的极其有感觉的只占10%的专家群体足矣。那些依靠听来、教来、祖宗传下来的人们自然不如专家从而被俘虏,然而,我们从谢老稚柳的作品中浑然得知,其追求回头率的人儿应设计在90%以上的无味之人群里,但那人群又多有7、80%是理想痴呆的人,去七去八,你的占有率就只有20%了,不过这20%总比那10%的专家人群“强多”了……但我坚信确有信心才以骄人,以普遍凡人宠而作威者那只是送死。


甜甜蜜蜜的作品只拱甜头大瘾者欣赏,多是那些酸溜溜的在传统的鸡肋处数十年如一日都嚼之不烂,去之可惜的家伙,我更相信我的眼睛,谢老稚柳的作品一般挂在这类人家里……


谢老稚柳的作品,官方评价总的看好说:能“从潇洒谨严的宋元规范到老去粗豪的落墨格调,徜徉于烟云懵懂的江南山色,迷恋着雾合烟围的荷塘月影、红叶经霜、芙蓉沐雨、幽兰吐芬、梅竹斗寒,典雅温文的笔调像宋人的小词一样隽永……”。“时时刻刻不忘晋唐的风规。他真的是画中解人,似乎早就看到了意气风发的小谢,日后叱咤风云的身影。的确,这位江南烟雨孕育的才人,在千载传承的笔墨中,觅得了典雅蕴藉的精魂。淡墨轻烟写远山,苍茫咫尺相与看。他早年的画作,始终散发着一种幽思的情味。对于徐熙落墨法的迷恋,使得他的画风一变再变,最终破茧而出,一飞冲天。老作江南落墨人,步入晚境的谢先生,水墨越发波澜荡漾,色彩越发缤纷浓丽,苦篁斋中清新明媚的小桥流水,变成了壮暮堂里爽迈雄健的大江东去。少耽格律波澜细,老去粗豪是本师。这是老人回顾平生的总结,也是他纵览画史,参悟造化的真知灼见……”云云。但真的看久了,觉得满身的尘俗难以消除并且多半是赞许跨度过大是也。


谢老稚柳的作品,第一眼还是一亮,那是有根基的,我还是注意到了,最后为其魅力、品质、气质是否完全被征服,那该属于根基之外的范畴影响力了。读读其墨荷作品,那荷叶梗杆你们注意到其荷梗周边上刺点,是写意中实施取而不舍的真实画法;五六根荷叶梗杆基本齐辑辑直截了底边纸;那荷叶梗杆周围的黄绿衬色花点,均衡大小地生产了相同大小的二大组;那纯墨的荷叶中画了二朵带工笔的花瓣,右花瓣后同样追求小女人绣花样式布满绿点,这样的甜美与陆老俨少的作品真是天公作美的一对儿,天壤之别的审美一聚,强烈得幼儿与老夫。我读到双方官方介绍都是惊人的好,但双方的审美又是惊人的不同。这里说明了什么,这里说明了,紧靠涵头和花边新闻是不够的,我们应尽我们的眼睛,外加我们十年八年后的实践,手头、笔头、眼睛我们的观赏能力才基本接近眼力,但这总比只靠听者好十倍八倍了。


一切的传统应有选择的继承,不可能完全与之割裂开来,第一眼的使人注意的决定性的还是有价值的,不然美女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回头率了。回头率是一时的,全靠张漂亮脸蛋就能征服人了吗?最后其魅力、品质、气质之完善才能长久完全被征服,美女进化为一个活生生之美丽!她不仅仅需要注意力,更需要能了解内心的真正渴求,抓住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这才是一切经济的根本点,书画亦然。将来的将来,陆老俨少的市场价均是谢老的市场价,十倍八倍之差别不成问题。最后爆齿大笑应是陆老俨少,谢老只能侧目而视,看在眼里,唾液慢吞咽口水是了。


谢老稚柳是一个酸溜溜的传统型书画家,陆老俨少则是一个创新类型是书画家。从谢老的作品看,其应有经常挥洒应付之作,而陆老的作品应是少有应付之作。书家偶然挥洒,可以博得文人画的美誉的,但一旦应付,更伤文人之气。各有各本事,谢老稚柳的书法都学陈老莲,他的笔下境界能将陈老莲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说谢老稚柳的拙而雅已经很难罢脱其老师的瘦硬之风气,依然未离陈老莲的窠臼。陆老俨少的书法既是自我又能兼融其画,笔意流畅华滋,而体格气质适合用来创作大幅或小型作品,他的控笔方式大约得自力于绘画,能交待分明与不分明之间,细细观摩,自成体系。陆老前辈画不离书法,书法不离画法,六法与八法之间惟妙惟肖矣,真当下一帮狂妄自大的书画家汗颜也。


人生不是为幸福而活着,而是为精彩而活着,因为人死了,一进火葬场,就是一堆堆灰了,你我他都难以分辨,唯有各有各精彩之作品才能活着,记住书画界的学谁像谁的“老二、老三”早就陪葬了。
659495870433319262222222222222222222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请各位在开小差时过来批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