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1_117:} 书法、篆刻家一一马士达先生遗作展即将在南京、太仓市二地隆重展出5 e& p% w9 W( e+ h
+ a4 P' F9 y: x6 ]9 f
《马士达先生书法、篆刻展》将於本月27日上午10点在南京市---江苏省美术馆开幕;4月2日在太仓市档案馆续展。欢迎广大网友光临。3 o6 o+ ]( e! }% e2 T% ^
3 I4 ?' S! o2 I0 X# P
( x. u7 t4 t7 O# v; }: N
6 i3 q/ `5 \5 y% @- p% y( G9 ~
* V9 D( I# o$ \- C: j* u& o
( o4 v# q+ l' _1 t0 j8 v k
: R/ u0 Z" i& ]+ l: U
1 \. Y6 O- B% b+ w# Y
3 h0 S, ^$ _" z
/ }, S8 j$ X' Y/ j( s: f
. G$ r& o2 J0 \' k1 `
; J0 c: v% ~ i4 ~2 g2 ~- w) L
+ z3 n- h5 i; j3 P8 ?: u/ o$ p( E$ L6 v8 n7 Z4 K- E6 Z% ? H
中国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马士达先生(1943.7---2012.2),江苏省太仓市人。为南京印社副社长、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马士达(1943.7——2012.2)书法篆刻家。别署骥者、老马、玄庐。祖籍涟水,1955年移居太仓。六十年代初开始自学书法篆刻,后蒙吴门诸公赐教,尤以受沙曼翁、宋季丁二位先生启迪影响既久且深。1983年3月篆刻"宁静"、"师竹友石"、"海外飘零"、"叶落归根"等作品,在《书法》杂志举办的首届全国征稿评比中获一等奖,于1987年2月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
5 |4 t; C: ]. [3 i* u/ ~9 f1 O5 \+ |) K) w7 n1 r% U
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协理事,西泠印社社员,沧浪书社社员。书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展览,并获得过全国中青年书展的"优秀作品奖"、全国书展的"全国奖",日本产经新闻社第七团国际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二等奖”等较高奖项。《书法》、《中国书法》、《书法文献》等专业杂志为其做过专题介绍;《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及江苏电视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对之宣传报道。书法、篆刻作品多次被结集出版或转载录用。 另有书作数次被"中南海"及有关博物馆收藏。于篆刻,醉心于“印宗秦汉”、"印从书出"的创新之路。多以篆隶之端朴为体,行草之恣纵为意,篆法章法严实而不乏奇肆纵横,用刀苍劲干练而归于自然,印风雄浑正大,于粗服乱头中得见高致。著名评论家辛尘《印之道》一文,将其作"儒--道"模式的风格定位,与王镛的"道--禅"模式、石开的"禅"模式,被视作现今篆刻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风格。
8 k! y" H( R: `' l1 N8 p1 d0 L. a/ K: Q( i
其书法以行书、隶书为胜场,行书用笔恣意,郁勃草情,字势奇纵,意态险绝,章法脱略常格,另有会心,别出风致。作隶则意在古拙、朴厚,得自然古貌。其作书忌于甜俗、姿媚,故少"浮誉"而叩之"赏音"。其尝自谓:"吾书虽难言高格,然无柔弱平庸之气,见诸己心快意,诚亦无悖于'心画'之说"。* C- m' y+ G' o( g7 D; _, h* o2 d
4 @# b5 d" z/ c8 F
教学、创作之余,有印学论文数篇发表,有学术专著《篆刻直解》、《篆刻学》行世。马士达《印谱》被列入“当代篆刻名家”系列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近几年来,还先后参与了江苏音像出版总社发行的VCD《五体书法创作实录》的隶书创作示范,多媒体《中国印章大典》音像读物的图文编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VCD《五体书法临摹示范》的隶书临摹演示。5 R V6 v%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