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18225|回复: 469

【第一现场】李双阳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2013.3.20 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艺公社编者按】被誉为“当代帖学的跋涉者和先锋者”、备受书坛瞩目的李双阳个展3月20日在江苏南京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堪为开创七零年代书家举办学术个展的先河——无论从展览规格还是展览作品质量来看,都是多年以来极其少见的高水准!2013年春季将可以被书坛记录为一个分水岭年份,李双阳在癸巳年春开了个好头!我们相信,从这一年开始,将会陆续出现一批书坛七零年代书家中坚举办类似高规格的学术展览——从这个角度来说,七零年代书家也将呈现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毕竟综合的学术展门槛更高,无论是从展览资金的筹措还是到场嘉宾的邀请!各位七零年代的书家们,准备好了吗!?

本帖将以呈现作品为重,第一页到第三页帖子,集中了评论李双阳的各类文字,从四页开始便可直达作品清晰大图,后半部分更呈现现场所拍的质感更高的原作现场版展览图片,更附局部清晰大图,以满足不同网友社员阅读之需!


"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作品展。所以很是用心!当我知道展览日期3月20定下来的时候,就常有失眠之状。我是对自己作品要求很高的人,为了这次展览我准备了十年之久,希望这是我下一个书法十年的起跑线,无论是穿鞋还是赤脚!"
——摘录自李双阳新浪微博



全景001.JPG


【第一现场】

李双阳书法篆刻作品展

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

(2013.3.20  南京)



主办: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化厅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江苏省国画院
           江苏省书法院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书艺公社讯】2013年3月20日,李双阳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联合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承办。
        开幕仪式在上午10:30分举行,省美术馆大厅黑压压挤满了前来观展的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尉天池等出席开幕仪式。开幕式由中国书法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书法院执行院长管峻主持,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江苏省书法院院长章剑华致开幕词,中国书协副主席胡抗美讲话,李双阳致答谢词。
        当天下午李双阳书法研讨会在南京图书馆举行,我国著名书法家及书法理论家胡传海、胡抗美、管峻、刘恒、刘文华、姜寿田等从不同的艺术视角对李双阳书法艺术给予了概括和评价。
        李双阳一九七五年端午出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现为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吴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他自幼喜爱书写,书法艺术成了他心中的太阳,他常年全神贯注于中国书法,善于思考,勤于探索,在对传统经典的理解里,产生了自己新的理念和视角。其作品纯粹、干净,具有一种赏心悦目的风度之美,多次在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中获奖。
        李双阳在2007、2008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2010年11月被评为“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2013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2012年度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获江苏省首届优秀青年书法篆刻家、苏州市首届中青年书法家“十佳”称号;为全国“七十年代”代表书家之一,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出版《书法名家经典·李双阳卷》、《李双阳行草书创作VCD》、《李双阳书法篆刻作品集》,《当代中青年书家行草书长卷·李双阳卷》;《新华日报》、《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东方艺术·书法》、《美术报》等刊物都曾作专题介绍;主持编撰了《吴江书法》杂志,开设《南吴门书法艺术网》。此次展览汇集了李双阳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120余件,作品形式多样,精彩纷呈,集中反映了李双阳近年来对于书法创作的思考和探索以及最新的创作成果,参观的人们不断发出啧啧称赞:太有震撼力了。


展览现场001.JPG

展览现场002.JPG

全景002.JPG

展览现场004.JPG

展览现场017.JPG

展览现场047.JPG

全景003.JPG

全景004.JPG

在当代书坛里,只有少数人能够在自己书写创作中保持创造和发现的眼光,保持书法创作的个人情怀,李双阳算是其中的一个,并且是佼佼者。他的作品常有常读常新之感。让我们看到了他书写的纯粹、干净。属于能摸到作者情怀的那种轻松,已渐出风度之美。


大凡当代的书法作者,在对待传统问题上,几乎都认为,只要恢复古人的那套经典的笔法,就能恢复一个时代的经典与辉煌。其实不论是笔法还是线条,只要它不与自己的心灵和精神触角相遇时,书法只是重复。假如这样,当代帖学将会有巨大的危险。如果仅仅从传统技术视角里理解书法,这是众多的书法创作迅速淹没在当下书写潮流的主要原因。很庆幸,他在书法创作中似乎早就意识到这种书写方式的局限性,因此尽可能在有限的传统经典里,理解历史,有新的视角理解历史,并守住自己理解经典的情感起点,酝酿当代的书法情怀与精神。


李双阳在全面深入帖学的临习与创作中,以二王为源头,寻找其核心的用笔方法,进而以篆籀笔意,寻求新的用笔元素来丰富“二王”的用笔体系。因为这一笔意大量的参入,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并渐渐突现出与众不同的帖学风格。他通过对“线条”的理解与用笔方式的卓越的捕捉能力,为当代帖学的创作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推进方法。李双阳已充分体现出当代帖学者的跋涉角色和先锋角色。

注:此文为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颁奖辞。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双阳
1975年端午出生,江苏淮安人,军旅八载。斋室:栖虹居、复旭堂、壌园。1997—2001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学习书法、篆刻、中国画。
现为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南京印社社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沧浪诗社社员,南吴门书社总执事,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吴江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
2008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成立“李双阳书法艺术导师工作室”。2007年被《中国书画报》、2008年被《书法》杂志、《书法报》评为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2010年被《书法》杂志评为“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013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2012年度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



李双阳艺术年表


1975年
端午出生,江苏淮安人

1994年
12月  入伍

1996年
拜瓦翁先生为师

1997年
9月  进入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学习,师从黄惇先生

1998年
始受业于马士达先生、苏金海老师
9月  入选全国第三届楹联展(义乌)

1999年
5月  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获优秀奖 (北京)
12月  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北京)

2000年
8月  参加“橄榄风”武警五人(高步明、管峻、王卫军、李双阳、黄明)书法展 (南京)
11月  篆刻作品入选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 (杭州)
12月  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南京)

2001年
6月  参加“江南风”吴门青年书法十人展  (苏州)
8月  江苏省第一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奖 (南京)
10月  第三届全军书法篆刻展 获优秀奖  (北京)
11月  江苏省“走进新世纪”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获铜奖 (南京)
11月  参加“吴韵汉风”苏州徐州青年书家二十人书法作品展  (南京)

2002年
9月  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  (青岛)
10月  篆刻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书法艺术节“中国武警书法艺术展”金奖(天津)
11月  参加首届全国“七十年代”书家提名展(苏州)

2003年
2月  参加“世纪书风”当代军旅书家二十一人作品展 (成都)
6月  江苏省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获奖 (南京)
11月  入展第二届“流行书风”书法展 (北京)

2004年
3月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获“全国奖” (西安)
4月  吴江书画院参加工作
6月  参加江苏•辽宁百人篆刻精品展 (南京)
7月  创办吴江成人书法提高班
8月  入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  (秦皇岛)
10月  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获奖  (郑州)
11月 “小揽杯”全国县镇书法大赛 获一等奖  (中山)
12月  出版《李双阳行草书创作VCD》

2005年            
1月  参加江苏省书法“晋京”展 (北京)
2月  参加“启吾东疆”管峻、陈海良、李双阳书法展(启东)
5月  参加当代优秀中青年书法家上海提名展(江苏六人)
6月  入展第三届“流行书风”书法展  (北京)
6月  参加“吴门书道”苏州市全国获奖书家作品展  
7月  被评为苏州市首届中青年书法家“十佳”
7月  江苏省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获奖  (南京)
8月  参加全国获奖书家“孔孟之乡”书法邀请展  (济宁)
8月 《人民日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 获一等奖  (北京)
9月  全国第二届扇面艺术展 获提名奖  (大连)
9月  全国第五届篆刻艺术展 获提名奖  (大连)
9月  入展“高恒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金华)
9月  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览 获三等奖  (西宁)
10月  出版《当代中青年书家行草书长卷•李双阳卷》
11月  参加江苏•湖南青年书法展 (南京)
12月  参加首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展 (北京)
12月  参加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合肥)

2006年
2月 《李双阳书法篆刻集》出版
2月  论文及专题《我行我草》刊登于《中国书法》杂志“中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专辑
7月  参加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邀请展
10月  参加“江左风流”江苏省青年书法名家八人展  (扬州)
10月  参加2006中国书法群落精英联盟展  (北京)
10月  参加第三届中韩书法大展
11月  第七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获“金奖”
11月  参加新加坡与苏州书法交流展  (苏州)
12月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获艺术奖二等奖  (合肥)
12月  被评为2006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篆刻家“30家” (南京)

2007年
5月  策划“吴门三友”(徐世平、顾工、李双阳)书法作品展(江阴)
5月  论文及专题《找寻简淡》刊登于《书法报》
8月  参加“明清书法家诗咏”当代名家书法作品展  (张家港)
8月  参加首届“行草十家”书法展  (北京)
9月  参加“南潮北风”南北书坛精英联展  (临沂)
9月  参加“红枣红了”中国百位著名书法家走进碛口活动
10月  入展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双年展  (绍兴)
10月  参加“渊源与流变”——“二王”及帖系书风研究展  (苏州)
10月  赴法国布尔昆•雅里昂市艺术交流
11月  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 获书法最高奖

2008年
1月  被《中国书画报》评为 2007年度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
2月  参加当代楷书名家作品邀请展  
2月  论文及专题《我书之我见》刊登于《东方艺术书法》杂志
2月  参加“经典与当代书风”全国当代中青年精英人物展  (杭州)
3月  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 成立李双阳书法艺术导师工作室
5月  参加“我与经典”当代行书艺术展 (郑州)
6月  2008“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 获提名奖  (南京)
7月  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 获一等奖  (北京)
7月 入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  (北京)
8月  当选吴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9月  参加第二届“行草十家”书法展(上海)
10月 被《中国书画》杂志提名为“江苏十大青年书家”
11月  入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展 (邯郸)
11月  参加“2046”书法四名家(李双阳、宇文家林、徐世平、张六弢)上海联展
11月  参加中国普陀山佛教文化名家艺术书法展 (舟山)
12月  参加首届全国百位楷书名家邀请展 (邢台)

2009年      
1月  被《书法》杂志、《书法报》评为2008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
1月  策划“枕水墨相”吴门八友书法展  (苏州)
1月  策划“拥抱太湖”吴江•宜兴书法交流展
4月  组织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李双阳导师工作室首届学员作品展(丰顺)
4月  论文《论书法发展中“破”与“立”的关系》刊登于《书法》杂志
4月  创办“吴江垂虹书法讲坛”
5月  参加“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品展 (北京)
5月  中国江南文化节“翁同龢”奖全国书法展 获提名奖  (常熟)      
6月  成立李双阳苏州书法工作室
6月  创办《吴江书法》杂志
7月  参与组织中国苏州(吴江)书法史讲坛
8月  创办“南吴门书法艺术网”
10月 《李双阳书法作品集》出版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2月  参加“翰墨华章”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书法学术邀请展(杭州)

2010年
2月  参加中国美术馆情境书法大展(北京)
2月 《桃花源记》六尺六条屏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3月  参加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 (庆阳)
3月  被《书法报》提名青年实力书家并专版介绍
3月  组织“南吴门书社”社员书法作品展 (苏州)
4月  全国五百家书法精品展  (安阳)
4月  组织中国书协李双阳书法工作室第二届师生作品展 (太和)
4月  参加“当代书法名家文华展”(北京)
4月  组织“南吴门书社”社员书法作品展 (盐城)
6月  参加“兰亭群星荟中原”书法精品展 (郑州)
10月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特邀  (张家港)
10月 《张旭光•李双阳“当代新帖学对话”》刊登于《书法》杂志
10月  参加“兰亭星光”长安雅集书法精品展
10月  参加“五子雅集”天目行(胡传海、张学群、管峻、鞠稚儒、李双阳)
10月  参加第二届当代中国楷书名家作品邀请展(秀山)
10月  策划“纪念费孝通100周年诞辰”全国百名书法名家邀请展 (吴江)
11月  被《书法》杂志评为“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

2011年
1月  组织“南吴门书社”社员书法作品展 (常州)
3月 《当代书坛书家》李双阳卷出版 (《西泠印社》出版社)
4月 《书法》杂志“宝地杯”书法风云榜 获一等奖 (上海)
5月 《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 李双阳卷》出版 (荣宝斋出版社)
5月  参加“五子雅集”兰亭行
8月  参加全国第二届批评家提名展(秦皇岛)
8月  参加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 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
9月  调入江苏省国画院 江苏省书法院工作
9月  参与组织江苏省书法院揭牌仪式暨建院书法作品展
9月  参加“书坛点将”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开平)
12月  被评为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 “五个一批”人才
12月  参与组织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南京)

2012年
1月  应邀在江苏省美术馆做《书法基本态》专题讲座
3月 “兰亭雅韵”电视书法大赛  获一等奖 (北京)
4月  参加“南吴门书社”重庆涪陵书法展活动
4月  入选“中国书法方阵•寻找30家当代优秀范本”
4月  组织“洛阳之春”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李双阳导师工作室第三、四届学员作品展
4月  参加中国当代百位书法名家墨迹展 (广州)
5月  参加“七十年代”书家提名展 十周年特展(南京)
6月  参加江苏省法院新疆采风
9月  河南卫视录播《墨染层林千卷少•吴门南下立双阳》书法纪录片
10月 《中国书法》杂志中青年名家栏目专题介绍
11月  参加“对话园林”当代中青年书法家20人邀请展(苏州)
11月  参加《中国书法》杂志全国中青年60家提名展(北京)
12月  参加“歌翰”当代书法中青年名家邀请展(北京)

2013年
1月  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2012年度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
1月  参加首届全国书法院艺术交流展(广州)
1月  组织“墨分五彩”吴江书画院专职书法家作品展(苏州)
3月  李双阳书法展(南京)


教学足迹: 苏州、上海(杨浦、嘉定、松江、徐汇)、太原、郑州、惠州、长汀、赣州、北京、廊坊、淮安、大连、新沂、宝安、广州、阳江、梅州、丰顺、珠海、宜兴、常熟、金坛、莱州、深圳、佛山、南京、涪陵、邯郸、赤壁、沭阳、丽江、中国书法院、浙江省第四次书法创作研修班、广东省书法高研班。






李双阳近照.jpg
李双阳艺术年表.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旭光


李双阳二十几岁就荣获了中国书法全国展的大奖,而且其才情、功力、品味、境界的表达,与他的年龄颇不相称。因此十年前我就称他是“一个天才的书法少年”。
十年过去了,我看着他成长,看着他不停地前行,不断拓展并取得新的突破。他的成就依然与他的年龄颇不相称,相对于“书法晚年乃妙”的成长规律,我依然称他是“一个天才的书法少年”。
书法艺术因为太抽象,所以内涵太广大。抽象靠天份,内涵  靠积累。天份需要勤奋、智慧、学养去开发,去放大,去共振。天份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有。对于书法来讲,只要达到热爱的程度,就说明血液中有这细胞在流淌。而双阳这个自我开发、放大、共振的过程是具体可感的,也是颇有启发意义的。
在我的印象中,双阳自八届国展得奖到今天,他以勤奋、智慧、学养对自己才情的开发、放大、共振的努力,至少又前行了两步。
一是脱去技法而入道的努力。技法对于书法艺术至关重要,是作品“到位”的支撑,也是书法规律的必然要求。能达到到位的水准,本身就需要天份。双阳十年前获奖作品已经表现了精湛的技巧、二王经典的笔法以及线条的感染力。此后的几年内,我发现他深入到魏晋小楷当中,甚至拓展到日本“三笔三迹”中寻找晋唐行草的遗韵和信息。我以为小楷是最能体现笔性,也最能锻炼和提升眼格的。尤其钟繇小楷,法度少而性情多。这反映了双阳对艺术品格的形而上的追求。而日本“三笔三迹”中线条的凝练畅婉也应该是我们先贤的遗韵,作为学习和创作的资源是十分难得的,这也见证了双阳眼界开阔与吸纳的胸襟。真水无香,大象无形,笔法的最高境界是藏,是不见笔法,是最难的笔法,是道的笔法。双阳逐步向道的境界前行。尤其是他的横卷,线条的纯粹,墨色的清淡,通篇的轻松,表达了我感觉中的晋人“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一种风貌。看了这些作品,隐约能让我联想起晋人的洒脱与超迈。甚至迷离地显现晋人生活情景中那潇散的一幕。
人的生命太短暂,所以要学史,要立言。学史以通古今,立言以传后世。这就等于延长了生命。中国历史上汉、三国、唐及宋元明清,在我的脑海中都是清晰的,唯有晋,特别是东晋士人的生活情景,尽管有很多故事,却缘于其生命状态的超脱,感觉一直是模糊的,破碎的,正因为如此,才更多地激发了我心向往之的追问。所以我更愿意读李双阳,更看重他的价值。
二是开始了时代审美的关照。其实双阳前一个阶段的努力,已经关照到了时代,但更多的是立足于“江左风流”这块高地,自得于其中,陶醉于其中。而近几年,我忽然感觉他走近了这个连通全国连通世界的当下时代。这期间,他首先是对这个时代的审美进行了思考。他约我到他主持的吴江画院,就“新帖学”进行了恳谈与对话,一股脑地道出去了他的理解与体会,如时代审美的取向问题,时代审美对笔法的带动问题,墨的节奏与感染力的关系问题、线条运动与心理感应的问题,自作诗词与我手写我心的问题,等等。说实话,人们日常连硬笔都不使用了,书法的艺术审美问题,当代书法与古代书法的区别及标准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书坛最核心的课题。双阳的思想已经进入了这一核心,并且逐步表现在吸收与创作之中。他前行了,他走在时代的前列。
这一阶段双阳在研习怀素大草的同时,重点转向了怀素晚年的杰作“小草千字文”。这一转向本身就表现了他非凡的眼格。其一,怀素小草千字文,表现了怀素平生修佛悟禅的真正形而上的高境界,含蓄幽远,超逸入神,是所有小草经典中的最高格。其二,怀素小草千字文藏匿了笔法,与双阳前一阶段,或说另一风格是容易衔接和沟通的。这样的吸收就充分运用了自己以前所有的积累,是优选法,是值得借鉴的。与此同时,他开张了结构,增加了气象;他变化了笔法,而这一变化是纯化以后的新的变化,点线面却有了表现,增加了丰富性;他表现了墨的节奏,增加了感染力。这三个方面的变化,应该说都是时代审美的需要,是全社会的需要。从这一点,我们看到了这位书法少年的成长与文化担当。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双阳骨子里多少还是有一点傲的东西。有的人因此会对他有一些说辞,甚至以为他不成熟。我以为,听一听这类的话也不无益处。知书达理,在中国当下没有道德底线的过渡时期,无疑是极其珍贵的,书法家们应带头践行,包括我本人。同时我又想起古贤说的一句真理“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这句话同样在这个浮躁、功利得无以复加的时代,变得极其珍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文艺为大众服务。同时毛泽东也讲了另一面,高级的艺术解放区也需要,可以给干部看,干部看了可以影响群众,也是为大众服务。毛主席他老人家如此伟大,如此高深,他能不重视高级艺术吗!不可能不重视!只是多少年来,那么多的和尚把真经念歪了,影响了这个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艺术为大众我是坚决支持的,也是受益者。但我们不能都去迎合,向低处看齐,而是如何去引领去提升大众的平均审美水准。在这个意义上,我和双阳是有共识的,还有许多许多书界同道是有共识的。这也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希望。
书法太难,书法语言的风格修炼更需要过程。双阳近期大字作品中线的蒼浑与优雅的协奏,是精彩的、震撼的。其中有些粗糙的甚至绵软的线条,恰恰是他第二步攀登的真实而生动的过程,同样是真诚可贵的,必将不断消弭在他的天份、取舍、孕化的智慧之中。
展览现场03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贅語
 ——李双阳


笔墨使者,
五彩纸醉。
曾记淮上度步,
追忆旧时江南赋。


磨砺帐下,
片瓦尊师,
秦砖汉瓦今如故
瓜园苦读,
晋风唐音,
得风可御尘俗迷雾!
潜落青草滩上,
栖于垂虹夕照,
闲情,信步,
梦回逸格参悟!
魂入虚怀,
竹溪深处,
欲将心性瑶琴付!
江左灵运
师怀恩泽
四明风月、清凉胜境留步!


今岁欲观壁上。
壮怀不灭,
欣欣然间,
致虚、入浑,
无眠夜,
我书明月星空之象。


感恩的心!
记得来时的路。

展览现场0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書之我見
李双阳


记得是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光景,一日路过一家店铺,见店堂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草书四条屏,年少的我见了便极喜欢。当然那不是用来卖的,挂在那可能是源于习俗或是因为店老板的喜好。我们那儿乡俗家中有悬挂书画的传统,因为斯时地方经济不是很宽裕,故而只能挂一些古代的、当代的、有名的、无名的作品的印刷品,以此来体现一下地方文风或标榜主人的品位。于我来说,就在那样的环境中慢慢地陶醉了,启蒙了。至于那幅四条屏,现在实在想不起来是哪位书家书写的了,有点像黄庭坚、祝忮山那一路风格。当时看不懂,就觉得很美,见之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冲动,以至于每天上学都要绕道去看上几眼,看呆了还经常迟到,继而在不懂草法的情况下便大胆开始了草书“创作”了。现在想来那时的举动是很幼稚可笑的,当然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书法研习中,一直以来有很多的想法,却没有很好地去整合,只是很零星地在记忆思维中散发着,我也常说“一个性情再好的人,也离不开理性的思考支撑和习惯的记录感悟”。想想也该用笔写下一点什么,将自己多年以来学习书法的心得与体会进行一番梳理了。
临摹是书法学习到创作的不二法门,所谓临摹的两大主要因素,也就是入帖与出帖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认清临摹的目的是什么——是继承古代优秀法帖的精髓,以至更好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去。如果说临帖是解决书写性及技法问题,那么读帖便是解决思维空间对书法深入理解的过程。学习书法非一朝一夕之事,有一个理解深入,渐修渐悟的过程,如果一定要说书法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便是一个好的方法和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引导。儿时的记忆往往是最深刻的,在一个很懵懂的情境,在父亲的引导下,对书法痴迷于心,家中的粉墙、地面都被我几乎写遍了。高中毕业后带着书法的梦想来到了部队,来到了苏州,在瓦翁恩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渐渐对书法有了更深的领悟,常感悟先生所述书法本体的语言和书法以外的弦音。如刘熙载《艺概》中说到:“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先生常说:“字写工不难,当以写活。”并以此来要求我。在先生的悉心指点下进步显然,继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在黄惇老师的指导下,我的书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化的学习时期,无论是对技法的锤炼,还是对书法理念的形成,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进入黄瓜园之始,我不是太安分的去临帖,创作欲望特别强,很想有自己个性化的风格。黄老师一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他说:“双阳,树上果实成熟的越早意味着什么?——坠落的越快。”同时还给我讲了一些古今的实例。黄老师的话,乃字字珠玑,给了我很深的启发,从而使我真正深入到传统的学习中去。时至今日黄老师的话我依然铭记在心。黄瓜园的时光是美好而又令人回味的,2001年底我经过四年南艺的学习后回到了如水的诗意般的苏州。
谈起苏州总让人产生几许依恋与遐想。谈到书法与苏州的渊源就深了,现存最早的文人墨迹陆机的《平复帖》、张旭的《古诗四帖》、孙过庭的《书谱》以及明四家的墨迹,对后来中国书坛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历代名垂书史的吴门先贤。这样看来书法史如若离开了苏州还真不好延续的写下去了。应该说栖居于此甚为幸事。这里与金陵相比多了几许宁静,也使我逐渐静心来慢慢地理清了自己的心绪,给自己理想中的精神家园以及自我的性情一个准确的定位。经过这些年砚边案头的耕耘苦度,一直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有的感觉已经得到解决,有的还待进一步证实,已知的、未知的、有形的、无形的……都在我心绪脑海中交织着。
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宇宙是充满矛盾的,认识到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相互间不断转换的关系。其中“混元”就是指天地万物混元生太极和阴阳,并且认为“天下万物,皆由阴阳。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测量之谓神也”。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虚阴实、阳舒阴敛、阳表阴里,并且还认为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只有阴阳相互作用方能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书法自然也不例外。东汉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王羲之也曾论过“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这说明从书法的本质中亦随处可见动静、刚柔、虚实、舒敛的表现,因此阴阳学说同样贯穿中国书法理论的始终。书法之博大精深,就在于根植于传统哲学之中,中国艺术特别是书法艺术到达一定层面应该是以老庄哲学思想去诠释生发的。老庄思想及《周易》应归结为“玄学”,当然“玄学”也是魏晋时期的主流学说。所以我们学习这一时期的书法,首先就要关注这一时期的人文精神及时代背景。如不了解这些,又如何去理解“二王”?认识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原理就是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认识它,把握它。“书肇于自然”是以汉字为载体加以个人情性的表现,这两个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经过那些古拙、自然墨迹线条和谐地联系起来,才能称之为书的艺术,是自然与人的天作之合。
近几年我主要是对魏晋以来“二王”体系书风进行全面的梳理学习,并对晋唐书风通过对其笔意、线质、章法的转换来表现,力求古为今用“大以小滋,小从大求”的学习创作理念。我们学习书法的手法可以是传统的,但我们对书法的理解与认识可以是全新的,我将此喻为“新瓷老酒”。 王铎与八大山人在继承“二王”,发展“二王”书风方面有着自我的理解与建树。像王铎能够把二王尺牍展大书写成条幅,在其章法、字势上增加了自我理解诠释,对当今书法创作是有贡献的,但是王铎在展大书写时为了增强作品的丰富性与单个字的饱满度,有意识地去增加字法缠绕,让附加线条与主线条同等存在,从某种角度讲,这样的书写很有气运流动性,也很有渲染力,与性情的挥洒很合拍,往往容易被欣赏者接受。但是,这样的方法违背了“简古、简淡、简雅”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也直接影响了观赏者对书法本质的主线条的审美。八大山人对“二王”书风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他运用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来诠释魏晋“二王”书法,从八大山人的身上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最大的发展便是最好的继承,他与王铎对“二王”的理解完全是两个方向。如果我们还按着王铎的思路去理解书法,很多东西是走不通的,走不远的,更谈不上走向深入了,那只可作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然而八大山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他那巨大的概括性和奇妙的抽象性,使他笔下的书法成为最简练的生命轨迹。
关于风格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一个人书风的形成,作品风格成熟与否与他的成长过程及生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从不否认对传统的偏爱,并没有过早的,很强烈的去追求所谓的风格,我想,一旦形成很强的风格,往往你只会去关注与你风格相关的东西,形成排它性,而不能做到兼容并收,融汇诸法。学习书法要学会抓住主脉络,要学会以一碑一帖去打通万法,在行草书创作中,《书谱》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应该说是受益良多,可以断言,《书谱》是打通行草从临摹到创作的关键范本。我们对二王的学习不能只关注《兰亭》与《圣教》,不要以为写好它们就是学好二王了。要展开,二王是一棵大树,可取的面很多,如《万岁通天帖》、《大观帖》、《丧乱帖》等都是佳帖良篇,通过临习可以直接应用到创作中去。
言恭达老师说过,他们那个年代学书资料非常匮乏,借来一本《草字编》又没有复印机,只能通过双钩成帖。我们现在可以到书店随手翻到一本字帖,印刷水平越来越高,更方便的是网上下载,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敬畏传统,感恩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字写好呢?
我也常对我的成人学生们说:“学习楷书并不是只为了写楷书,学习篆隶也不是只为了写篆隶,最终还是一种融合。”所谓是“天下无物非草书”,可以断言,草书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书法艺术综合体现,是一种抽象的自然,是一种人与自然的轮回。
曾记得《法华经》有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改一个字,那就是“是字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了。因为世间上无论哪一种艺术,都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的。弘一大师所言甚是!以此为结。
展览现场0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與“立”的關係論書法發展中
李双阳


内容摘要:我们和前贤在一次次对传统的回望与对话中,在技法的更变、审美的流变里,表现出东方艺术精神动态发展的审美秩序,我们努力的寻找与前代不同的书写方式和审美特色。当代书法在中国社会完成了一次巨大的历史转型,这次转型在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给书法艺术领域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在经济、文化不断复兴的背景下,探讨当代书法发展的方向。本文试着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辨析书法发展中“破”与“立”的关系,这组关系是推进任何一个朝代书法发展的基本关系;其次对当代展大书写的背景和展大书写的方法进行表述;最后谈到融合,融合也是当代书法发展有效的途径,寻找新的融合,就是寻找书法发展新的可能。

关键词:破与立 、一拓直下、篆籀绞转、展大书写、融合
我们发现在推进当代书法发展中价值的多元和取法的多样。我更愿意把对当代书法的发展理念,维系在帖学的价值取向上,因为帖学中蕴涵了太多民族审美的基因,坚守着帖学内部的价值,并用新的精神阐释着时代和个性风度,我坚信帖学还有很强的吐纳能力,当代“新帖学”的出现可以视为一个信号。因为帖学的精神,从无法到有法的锤练,再到随心所欲的一笔徒手线,我们意念中所表达的一条极为平常的线,从表现升华到自觉,往往是一条生命之线,应该说在这一笔之中,延续着最终达到一种超脱的平静。近些年来,我主要是对魏晋以来“二王”体系书风进行全面的梳理、学习,并对唐人书风通过对其笔意、线质、章法的转换来表现,力求古为今用“小从大求,大以小滋”的学习创作理念。我们学习书法的手法可以是传统的,但我们对书法的理解与认识可以是全新的。




“破”与“立”的关系。
在书法发展的历史过程,“破”与“立”的关系,始终绕不过传统与当代的问题,也就说传统取舍的问题,我们清楚传统与经典是前人精神创造、技术锻造的凝聚,有其空间扩展力与时间穿透力的话语范本。对于后人来说,经典总是先存的、是属于过去时态的文化遗存物,所以面对经典的咀嚼,实际上就是后人与传统的一种“体认”,经典的价值与权威性,就在这不断的“体认”中生成或消失、增长或衰减。在这个意义上说,经典的生命力便不仅取决于它切入社会和人生的广度与深度,同时也取决于体认者什么样的审视眼光。如果你是优秀的接受者,在自身时代精神价值、心灵抒发的需要,对经典取舍就成了一种必然。因为不同时代的审美价值观,一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偏移。在大的书法发展趋势上,书法是在不断的承传中不断的创新,这是一个事实,尽管书法作者的传统情结再深也不能是纯粹的传统主义,如果一个作者或一个时代都掉入了一个与历史不变的传统中,这个时代 的书法不但不能带来新的发展,甚至还会倒退,元代帖学的复古运动和清代帖学走向“馆阁体”都是一种教训。
作为一个书法家在观察书法发展“破”与“立”的关系,目光首先落在技法上,任何一点的变化都是从技法开始,也从技法中洞察到“破”与“立”的消息。假如理论家说书法史是一部思想发展史,书法家更愿意说书法史是一部变化的技法史,因为所有的思想落实到作品中,都得有技法的载体。我们用创作的敏感,用动态的眼光理解、分析技法,也可以从总体的高度,技法史的高度推动当代书法的发展,从技术层面对“破”与“立”的分析就成了优秀书法家的一种本能。
书法技术的核心是用笔,不同的用笔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结字体势,以及风格特征,对笔法追朔与辨析也是书法家惯用的分析手段,应该说在秦汉之间,帖学还没有出现,(书法界一般把王羲之视为帖学的开山祖)秦篆汉隶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用笔方法,篆书用笔,圆起圆收中锋行走,隶书侧锋起笔,方折入纸后摆正笔锋,也是中锋行走,篆隶中间的这一段用笔区别不大,只是篆书的线质更为圆实和线形较长,形成了篆隶典型的用笔方式。王羲之根据魏晋,汉隶笔踪、慢慢演化为行书,快速、干净的行笔过程,一推直进的用笔方式,形成了“一拓直下”的笔法,在他中期的《二谢帖》、《得示帖》、《丧乱帖》等信札、尺牍中渐成帖学用笔的一大体系。甘中流、宗成振两位先生编著的《王羲之书派行书翰札导读》序言中说:“历史上行书虽然起源较早,但王羲之的创造才真正让行书有完整的法则。我们从历代佳作中选出风格大体一致,渊源有绪的作品,裒为此集。我们选择的这些历代名家作品从王羲之开始,直到现代的名家沈尹默,吴玉如、白蕉。”这一用笔体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并不是说这一用笔体系没有出现过变化,其实也有“破”与“立”的关系存在,所以在朱以撒先生的论述中有十分精彩表述:“王羲之对草书的把握推进了发展,而王献之的‘破体’又加剧了运动状态的深入,像王献之的《中秋帖》、《十二月帖》都显示了与其父所不同的强烈个性。所谓‘破体’当时指的主要是运动的态势由内敛转为外拓,体势由圆美转为放纵,意态由平和转为激荡。”大家都认为白蕉是现代书家中最得王羲之精髓,然而张旭光先生对白蕉用笔方法有敏锐的发现“白蕉以晋人为宗,同时融合了颜真卿,八大,浑圆奇特的营养”。我们把这种破立关系认为是“一拓直下”用笔体系内部的变化,当然像王献之的部分用笔已跃出了一拓直下的用笔体系。
在帖学体系里彻底改变一统“一拓直下”的用笔方式是张旭,张旭从草书使转的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行书“一拓直下”的方式,创立了一种不同于“一拓直下”的抒情节奏的笔法,成为与之相并肩的两大行草书法用笔体系。张旭这种用笔特点,对线条行笔过程的衡定感要求较高,通过不断的绞转来保持线条的力度和长线的运动,这种用笔的源头可追溯到篆隶书的走笔的特征,再到陆机的章草《平复贴》,再到王献之的草书,张旭强化线条运行过程的使 转动作,我们统一把它归赋为“篆籀绞转”用笔体系。这是与“一拓直下”最根本的区别。张旭将这种用笔方法传授给颜真卿,颜真卿得其精髓,不过颜鲁公的行书用笔与《古诗四帖》和《肚痛帖》比较,有意识的慢化了这种用笔速度和绞转的跳跃,变得更加的绵实、圆劲。这种用笔方法连绵的长节奏,在表达情感上有先天的优势,可以出郁郁芊芊的生机,达到生命本质的浑然,与“一拓直下”的一板一眼节奏感,易出君子之风,潇洒风度不同。“篆籀绞转”用笔体系再到怀素,怀素更强化了线的特征,抒情的流畅性更突出。
张旭、颜真卿、怀素的用笔体系的破立关系,我们也可视为“篆籀绞转”体系内部的变化。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与《兰亭集序》并肩为行书两种审美体系。我们还可以大胆的设想有没有在“一拓直下”与“篆籀绞转”体系的交融中,成立“破”与“立”的关系呢?答案是有的!并有成功的范例,提供给了我们巨大的思考空间。八大山人,其实就是一例,八大山人早期(1666-1678)这段时间学董其昌,并深受董其昌的影响。董其昌的用笔体系无疑是一拓直下的“大王”笔法。到后期慢慢在王氏用笔体系转化为篆籀用笔体系,用笔少提按,圆转多了起来,线质圆活,但书写节奏还是用“一拓直下”的节奏感,八大山人草书作品少,不是由于他对草法陌生,而是与他习惯的“一拓直下”的节奏有关,当然这和八大对“简古、简淡、简雅”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有关,八大山人的在“破”与“立”的关系中,他那巨大的概括性和奇妙的抽象性,使他笔下的书法成为最简练的生命轨迹,从而为书法创作增添了新的元素。
我们对技法层面“破”与“立”的思考,旨在开阔我们技法的视野,并做梳理以使我们有更多的发现,我们在“破”与“立”的分析中,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思考,目的都是推进当代书法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用书法精神,用心灵、用时代的情怀,在“破”与“立”之中创造我们自己的书法时代,已经有的那种传统和历史是存在的现实,未来的书法是存在的可能,书法与当下书法家的意义,不仅在于要表达传统和历史的厚重,更要努力探求未来书法的可能。从近几年帖学的进展来看,一批分散在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以他们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时代赋予的良好条件,强化着当代书法的文人化和精英化。他们对传统书法的吞吐,把目光延伸到传统文化体系中,想在这个参照体系里找到对自己、对当代书法艺术最有影响的诸种因素。我们任何一位书家对传统的解读和反思,都会给时代留下一个或多或少的标记。


关于展大书写
当代展大书写的背景依托,当然是离不“展厅效应”,对“展厅效应”认识的逐渐深入,使我们有了一个比较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展厅效应”并不是肤浅的视觉形式的,我们更多的时候应该正视“展厅效应”的作用,把它当做一种文化来认识,“展厅文化”应指一件作品在展览场所中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的不同,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性也变化了,随着展厅空间的长大,作品的幅式也越长越大,相对书斋闲适的长时间的欣赏,展厅的作品是集中的,就需要根据展厅大小设计篇幅,审美性要与展览意识结合才可能产生作用。当然我们可以设想“展厅文化”有时还可根据不同的作品气息、意境,来设计展厅的灯光、音响、甚至背景,包括装裱的幅式,能够让欣赏者更快、更轻松地体会到作者、作品的表达,从而得到更好的交流。那么这种“展厅效应”又有什么不好的呢?现在的关键是在“展厅效应”下展大书写成为一种客观的前提下,我们对展大书写的一种讨论。
我们必须给展大书写定位在帖学内部来完成,保证帖学自己的美学价值,不是单字独立展大书写,因为碑法中大字创作在古人摩崖石刻中就已解决。帖学的展大书写是在字的连带关系运动中展开的一种书写。同时又能扩大它表现的空间,也给欣赏者以思维想象的空间,还要有书法文化的那种传承关系,来维系着展大书写厚重的文化感。我们才有必要将展大书写难度和高度提到今天的课题上来。在这范围内对于展大书写的探讨,也是书法在当代发展中的“破”与“立”的手段之一。因为传统帖学里多以手札、尺牍为表现对象,在尺余大小的空间,信手写来三五行。到了唐代尽管有了张旭《古诗四帖》与怀素的《自素帖》,但字径一般小于二寸见方。粉壁长廊的题字我们不见了,只留在我们的想象空间。一直到了明清八尺,丈二的高堂大轴,字径突然大了起来,但明清两代的展大书写,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留给我们当代书法家对展大书写的思考空间。我想对展大书写的有效探讨,最终还得落实在技法层上。
我们先分析明清展大书写带给我的启示。以王铎,傅山为代表的明清大草,像王铎能够把“二王”尺牍展大,书写成条幅,在其章法,字势上增加了自我理解和诠释的地方,对当今展大书写带来许多消息。一方面王铎在展大书写时,为了增强作品视觉对比的丰富性与单个字的饱满度,他展大的方法就是有意识地增加笔画的缠绕,这种缠绕能让书写很有流动性和感染力,与性情的挥洒很合拍,往往容易被欣赏者接受。一方面他有时用涨墨增加笔划的块面感,增大单字的空间张力。王铎在用大王笔法展大书写时,还是多用“一拓直下”的笔法,特别是行书大字,笔势内敛,方折之处太过生硬,所以王铎用大王笔法展大书写时留下的遗憾也是多多,展大之后粗糙也随之而来,内涵的丰韵也逐渐流失,傅山的大字在体势上更为流转,但缠绕过甚,也过率意,不太耐看,在明清朝代展大书写留下的墨迹中,给让我们更为深入探讨其中的奥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我们首先从笔法角度对展大书写进行分析。传统帖学的用笔方法中有两大体系,一是“篆籀绞转”法以及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一拓直下”法。这两种用笔体系,谁更适合展大书写?王羲之“一拓直下”的用笔,行笔干净、爽快,行进中一拓直过,只有在尖锋入纸后,一个摆正的动作,到转折处的“切转”顿挫的动作,由于用笔快与直,转角地方的顿挫“切转”所造成的体势内敛,爽朗的风格。这种“一拓直下”的用笔在展大书写连续不断地运笔过程中,在使转方面带来的困难是明显的,因为这种用笔方法摆动的弧度小,在顿挫之间,要求是指腕之间的力度,在空间增大的范围内,连续运笔就难以为继,只能是间歇性,单个成字。大字展写中使转、绞动的孤度也随之增多,要求臂与腕的运动明显加大。我们能从张旭、怀素、长安城粉壁题书的故事得知,张、怀两位大师以壁代纸,笔走龙蛇,字肯定是大的,要是他们的题壁还在便一目了然。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自叙帖》和《古诗四帖》的书写风格中,看出两位大师用的都是“篆籀绞转”的笔法。这种笔法运笔灵活,线质弹性高,属于柔性线质,在转折之处可以遇方化圆。这种笔法给展大书写带来的流畅性无疑极有帮助,只是游走的线条粗细程度的把握难度大。比如过粗的线条给游走带来不便,因而粗笔画的地方,用一拓直下的大王笔法,做为补充,同时也能增强书写跑与走的节奏。
关于展大书写,我们还可以从结字的体势一起考虑,应该说不同的结字体势,需要不同的笔法来完成。体势与笔法是相生相成的。展大书写仅仅从笔法上完成是不完整的,虽然笔法在书写过程中有着主导的力量,不过体势的开张也是决定展大书写的一个关键点。可以想象内敛、紧结的结体,势的向心力都向内走,气度就小,连贯的书写就成了一种困难。体势的开张,力量的外向,笔画的舒张与连续就成了一种自然,在这个意义上展大书写,外拓体势先天优于内敛体势,可以说展大书写仅仅放大王羲之“一拓直下”的笔法与体势是比较行不通的,特别是放大的一种连续书写的可能。
我们对展大书写的辨析,是为了更清晰探讨书写的本身,没有去褒贬谁高谁低的意图,只是在展大书写的思考中,我认为唐代的传统会在“二王”传统被充分关注以后,下一个极有价值的目标。对“篆籀绞转”的用笔方式,表达技术所呈现出十分迷人艺术魅力,会产生对唐一代行草热情地追寻,以我的判断有一部分敏感的作者,在做着这项工作,并已有初步的成效,在不久的三五年里将会出现唐人行草的复兴热。


寻找新的融合
融合也是书法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也是“破”与“立”的一种体现,融合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用新的元素,破坏已有的元素构成,渐渐成立新的结构秩序。融合在实际的创作生成中,其实它在技法、风格上的融合是很有条件的。一旦技法和风格趋于成熟与稳定之后,融合就要困难得多,那么融合的取向也更明确。所以在我的一篇文章里《我的草书情结》中认为:“并没有过早的,很强烈的去追求所谓的风格,我想一旦形成很强的风格,往往你只会去关注与你风格相关的东西,形成排它性,而不能做到兼容并收,融汇诸法。学习书法要学会抓住主脉络,要学会以一碑一帖去打通方法。”
古人常以纯粹的一家法示人,其中原因是信息交流的封闭性和教学思想的封建性。学习资料的匮乏,又加上一对一,手把手的传授,形成书写最初的一种模式。这种最初的书写模式也有一定的好处,关键是这种模式审美品质的高低,如果是高的会给他带来一生的享用。因为一位作者在最初的学习中,开始都不会呈主动状态,他对书法的感觉迟钝的、受教的,并由指导代为选择模式,而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审美心理结构也随之在实践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起来,才有融合和选择的可能。在古代只有极少数人拥着这种条件,并身体力行的这样做,历代杰出的书法家走的都是一条艰辛融合之路,比如杨凝式学其《兰亭序》而出《韭花帖》,学其颜鲁公而出《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是个融合的高手。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昔米元章初学颜书,嫌其宽,乃学柳,结字始紧,知柳出欧,又学欧,久之类印板文字,弃而学褚,而学之最久,又喜李北海书,始能转折肥美,八面皆圆。再入魏晋之室,而兼乎篆隶”这段话不管真假,但我们从这段文字中,可知一位有成就的书家一定是转益多师,取我所需,融合从个体方面讲,它是个人书艺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从整个时代来说,也是推进书法发展的一种动力。
其实在风格的融合上也会随之工具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变更。我认为林散之在融合中做到了了无踪迹,应该说林散之先生在气息上受董其昌影响非常大,然而他改变了董其昌的书写工具,林散之用长锋羊毫与生宣,将羊毫的柔性与粘性,通过裹绞笔法的驾驭以及碑法运笔的涩劲,寻找到了笔与纸之间相互生发的一种个性化语言,当然还从老师黄宾虹那里吸收了用墨的方法,董其昌小行草气息淡远,用小狼毫一类的精致毛笔,弹性大,笔与纸之间产生的笔画清爽、锐利,我还见过董其昌用怀素一类草意书写的作品,形神都极有分寸,但他那一类劲毫划过的笔触稍为紧张。林散之是很善于融合的,他汲取董其昌的神韵,将疏淡、清远之神化为草书机缘,他的草书犹以气胜,静静的摇曳,行与行之间距离加大,甚至字与字之间都可独立成单位,但都统一在详和的化机之中,林散之的大草欲淡方枯,淡中有墨,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独到的面貌。
融合在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是作者与表现的融合,一位作者要在书法作品中,体现出真正的自我情怀,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内涵与形式之中不断的寻找与磨合,也在感情与理性的交织过程中慢慢自由化。我们对技法与风格的融合最终的目的,就是完成人书一体的大融合。这种融合的难度是我们当代书法家共同的难度,正如邱振中先生所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是在变化,但现代社会由于交流传播的便利,民族文化中增加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它们不能不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其中当然有不少浮泛的存在,但也不会不触及深层的结构。书法中精神内涵与形式的调适本来就需要漫长的时间,现在加上“日常书写”的丧失而造成通路的堵塞,更是使新的精神内涵难以与形式发生作用。人们可以努力模仿前人的形式与生活方式,但难以恢复内心生活与技巧,形式之间那种活生生的动态联系。我之所以大段的引用是因为他的表述的准确和漂亮地分析,在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人书融合的一种困难,但也是优秀书法家的一种任务。难度归难度,并不等于我们没办法。
当代书法在融合的道路上,我认为有三条路是可以走的。一条邱振中先生自己指出:“现代书法创作的另一途径,是设法接近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把以人为核心改变为以作品为核心,追求作品形式构成的独创性,承认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不再认为传统评价标准是惟一的标准),从更广泛的来源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不局限于古典的书法杰作),这样作品的形式构成处于突出的位置,从而对艺术家的想象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第二条还是传统的路子,他们尽量寻找与古人相契合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在主体上选择古人,在今人与古人之间建立一种默契的关系,在相对的时空意识,创作风范,生命情调等因素有了较深的理解,把握住人性中不变的美丽成分,成为今日创作绵延和产生不尽渊薮,其实目前大多数作者走的还是这条路子。但我认为第三条道路可能较为合适,建立新的表达机制,在传统经典的作用下,培养敏锐的形式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不同笔法、线质、空间所带来的一系列审美心理的反映与之相对应的表达需要契合起来,让书法家的创作表达不再是一种被动,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作品的需要,调动怎样的笔法、线质,甚至风格和改进材料来改变单调的书写习惯,使整个创作过程尽可能地自由选择决定,使创作从始到终作者都处于主宰的位置而协调起来。不论走的哪条道路,书法家之所以是书法家,对手头的表现能力的要求都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是在不同的道路上表现内容、表现方法的锤炼方式不同。


结语
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传统的精华,传承民族那份越来越深厚的文化基因,一方面在传承的基础上写出自己个人的心灵,这是任何一个有思想和抱负的书法家的追求。对书法在当代如何的发展?今天的书法家应该多一种这样的价值追问,多一些对技法对风格辨证的分析,以求得锐利能够深入到我们的精神通道,多一些对复杂心灵的表达,只有这样的书写,才堪称是值得珍重的书写。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思想有多深,就意味着他最终能够走多远。”我深信着,并以此为结。



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主持开幕式
展览现场0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懷素的啓示
李双阳


获悉《书法报》上推出影响中国书法的二十位重要历史人物,我仔细拜读,却没有看到怀素这位绝世的草书大家身影,甚感意外!
怀素性情疏散,锐意草书,喜食酒肉,结交名士,与李白、颜真卿交游,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位狂僧。唐任华诗云怀素“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他“出世”与“入世”并没有影响他的草书艺术水准的提高与境界的升华。怀素不但专心于学习古人的翰札与心运之迹,同时他也虚心地向时人前辈书家请教,他而立之年,便从潭州下广州,拜访时任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的大书法家徐浩求教笔法。三十五岁在洛阳首遇颜真卿求教笔法,应该说怀素间接地从鲁公处得到张旭的笔法。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极大。
我最初学习怀素是在南艺读书时,当时在黄惇老师的指导下,草书学习《书谱》,后进入《自叙帖》的临习。想来当时对怀素的风格体系不甚理解,虽然做了大量的临习,但没有很好的领悟,更没有转化至创作意识中来。后来在无意中发现了日本“三笔三迹”的书法墨迹,特别是“佐迹”书风与我当时书写笔性有着惊人的合律,准确地说,让我对“线性”的纯粹表现产生强烈敏感与热情,近乎于一种迷恋。因为日本“遣唐”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书法本源还是源于中国,这让我更加关注魏晋书风的学习,对于“线性”的表现,怀素当为巨擘,从这个切入点开始深入,悟化,心存于怀素的风格体系之中,尤其对怀素的笔法元素进行深入解剖。在此可谓受益良多,从而渐进地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路数与审美取向。
笔法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破”与“立”的轮回。张旭、鲁公、怀素他们继二王之后又回归到“篆籀绞转”笔法,从而奠定了唐代草书的历史高度。怀素作书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突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我们可以对怀素作品加以研究,其风格并非全部相同。可分为三种状态:一是尚未完全摆脱风格的:《食鱼帖》、《苦笋帖》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多有鲁公作风。二是他自成一家法风格的,如:《四十二章经》、《自叙帖》。三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就境界而言《小草千字文》应在诸帖之上,已入化境。
《小草千字文》的艺术高度在于已抛开了技法的藩篱,不拘“篆籀绞转”,还是“一拓直下”之形迹,已入任心自运,俯拾即是,体素储洁,乘月返真之境。《小草千字文》,为怀素晚年传世之作,此作应该说达到了他书法人生的最高境地。明人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同为小草,我经常会以孙虔礼《书谱》与其作一比较。我喻《书谱》爽劲、果敢如刀客,《小草千字文》蕴藉、绵远如剑侠,准确地说《书谱》用于入草,而《小草千字文》适于出草,因为它的洗炼、劲健与线的浑圆、绵长,为托而展大提供了很好的元素与创造空间,《小草千字文》给我最初的感觉是初识无味,平淡无奇,我想还是因为斯时意识与书写的状态未达此境,也就无从说喜欢与否。后来不断地深入参悟、跨越了,便感知到个中的博大与万千气象。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的取法元素便是此帖。董文敏的《试笔帖》亦受怀素风格的影响。同时怀素书风对日本的书法影响深远,一代高僧沙门良宽对怀素多有推崇并用心习之,或许他们都身为僧人,有着佛学与禅理的会心相融,心性相通。怀素也深深地启示着我的心绪,我的书风。对他的学习研究,也许我才刚刚开始,我想未来他会是我的方向,不是出家,是我期待的超越与跨界。



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江苏省书法院院长章剑华致开幕词
展览现场0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擁抱心中的太陽
言恭达


世纪之初,江苏武警五位军旅艺术家的书法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拉开了帷幕。一时 ,“橄榄风”吹遍全国,引起书坛注目。当时,我在感谢江苏武警总队温凯宾政委推出军旅艺术人才时曾自豪地向他预言这五位将在中国当今书坛迅速成为新星!
新星是耀人的。唯有虔诚,才能觅得经年不衰的光芒。
当年“橄榄风”最年轻的李双阳至今还未逾而立。这个出生于端午节,成长于楚州的青年曾钟情于洪泽湖畔的芦苇。他说他爱看芦苇,那冬季雪白的粗野、夏日碧绿的温柔。虽然没有童话与遐想,从不在乎世俗的目光,坚守着大堤,不屈于湖水喧哗的诱惑……双阳终于明白:素质无须华贵,简单、朴质与真诚,就能拥有一片纯净!
少年不识愁滋味。带着梦想的李双阳沐浴着自由,弱冠年华踏上了姑苏的土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春落江南时分,他拜师瓦翁先生,一头扎进经典传统的沃土,临摹研习魏晋和元明小楷,汉碑及米南宫行书。年轻的战士荡思八荒,游神万古,精心编织着一张绿色的网,阅尽江南大地流动着的春色。犹如一首字韵兼备的唐诗,一阙流香不尽的宋词,他醉倒在书法传统经典的春色里。这里有法帖相拥,有军号相绕,双阳初尝的是一种人生品味。那种感觉,那种希冀,笔线墨韵裹有他生命之根。
初生之犊不怕虎。一九九七年,二十二岁的李双阳在苏州市艺术家展厅举办了第一次个人书展,赢得了同道的赞誉。同年,他以艺术总分第一名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在黄敦老师的指导下,双阳对二王书风开始了系统的研习。从《圣教》、《兰亭》入《书谱》、《万岁通天》帖,中国经典书法的甘露滋润了他。《书谱》的“执、使、转、用”的笔法原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发展观念;平衡兼顾的“文质论”的辩证关系;“众妙攸归,务存骨气”的骨气标志,使他在入帖的精微处深悟王羲之书法“志气和平,不激不厉”的时代价值;深悟到“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的风格特色,从而明悉了“书以神采为上”从技到艺,从艺进道的终极目标。
双阳学书刻印信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艺术哲学。在众多的经典传统中,他学会如何走主派道,占制高点,取法乎上,循序推进。由唐宋入魏晋,由魏晋追秦汉,不失大将风范,登堂入室,雄视千古。《虢季子白盘》、《石鼓文》、《秦诏版》、《石门颂》、《张迁碑》等周金秦篆汉碑则是他悉心揣摩的范本、朝夕相晤的“挚友”。金文汉碑所包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博大辉煌的气质和雄深苍浑的风格给青年李双阳带来了书法艺术审美内质的定位和高古气息的升华,致使他日后投注大草艺术创作中出现的艺术感觉中前所未有的豪阔朴迈、心手双畅的局面。点线的遒劲率意、结字的纵横开合、墨法的鲜活润渴、布阵的守黑造白,通势的居静以动……一派大气磅礴、苍古高华、雄劲勃发的生命力量洋溢在纯朴清新、古雅冲和的意境之中。读者可以领悟到这位青年书家多年沉湎于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的风仪和热恋于王铎、青藤的情怀。八届国展中李双阳荣获全国奖的大幅草书便是最好的注脚。势与韵的融合,胆与识的共鸣,灵动于智慧,放达于激情,酣畅于气派。如诗的草书美,内蕴精微、外势磅礴,激流飞湍,映带左右,犹如从地壳深处醖滤日久,从岩罅间喷涌的山泉奔冲大海时的一种博大、一种沉厚、一种惊心动魄的生命体验,一种以朴素的语言阐述高深哲理的精神弘扬!书家的素志与幽怀,省思与遥想二者的相融相渗让人一目了然。
张怀瓘《书议》指出:“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当今时代的审美转型正是说明了这一点。风格是河流,水在于更新。“思虑通审变为用”。把握兼容民族精粹和现代形式是当代艺术家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双阳能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古法;既敢突破陈规,又不失去法度。他站在古人肩上远瞩高瞻,适应时代大众审美心理,以诚正之心,以性情为本,注重艺术作品的写意性和精神性,以韵度胜,以风神胜,书写现代人的胸襟、魂魄与意趣,展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文理想。
苏东坡曾给他侄儿信中说道:“大凡为文,当使气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真正的平淡是骨子里透出的。骨子里有大绚烂,大内容,形式却淡出,呈平凡。双阳还年轻,他的路还很长。豪放婉约竟风流。双阳是幸运的,他多次让我点评他近作时带着对时代感恩的心态。确实,七十年代出生的这辈年轻书家是那么灿烂,令人羡慕。不是吗?他们的双手沾满了清澈明净的月光,凭藉太阳无私地赋予宇宙万物的温暖,月光才能如此耀眼。时代的感恩,经典的感恩,只有这样,年轻的书法心中永远拥有晴天一个双阳的天。
2005年3月於金陵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致辞
展览现场0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淡自然  復歸於樸
陈洪武


我与双阳都是远离了淮安故土的游子,尽管平时交往不多,但也许是出自对家乡的眷恋,内心深处对双阳总有一份牵挂,特别是对他的书法艺术尤为关注。在我的记忆里,双阳是一位技巧与抒情都比较突出的青年书家,字里行间透着才俊之气,他的行草书跌宕起伏、腾凌射空,视觉冲击力很强,是当下书坛青年人的一种主流书风。春节后收到了双阳寄来的近期创作的一组小品,内容多为宾虹题画和山谷论书,令我眼前一亮。这些信手拈来的小品与他往常获奖的作品在格调上完全不同,那种处处用力、处处见情的行草表现手法已悄然退去。用笔干净洗练,线条圆润饱满,呈现出一种简淡清远、洗尽铅华、复归于朴的意趣。看到这些作品,我为双阳在书法上进行的新探索而高兴。
我在双阳的这组书法小品中发现了魏晋人特有的散淡自然的韵致。这种韵致时而见于疏朗简淡的线条上,时而表现在意态空灵的结体上,时而又呈现在萧散宽松的间距上。魏晋时期,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文人墨客崇尚恬淡虚旷的人生,不刻意为艺术,强调自然流露、落笔天成。我们从王羲之尺牍、王珣《伯远帖》中可以窥见这种韵致。这种审美情趣后来影响了历史上的许多文人和书画家,比如王维、杨凝式、苏东坡、米芾、董其昌等。明末清初的朱耷更是一位“胎骨于晋魏”的书画大家。白眼横空、寥寥数笔的寒鸟,为三百多年来的画坛留下了无限深远的印迹。令我赞叹的不仅仅是八大山人画,还有他特立独行的书法,同样用简淡、朴素的笔法表达丰富的内蕴。这种简淡与朴素绝不是平淡寡味,而是一种精能之至、绚丽之极。
看得出,双阳也在追求这种境界。这些书法小品很得八大山人的精神气质,追求笔下的洗练与蕴藉,虽然每幅小品各有情调,但总体来说以静以雅以散为上,突出笔墨以外的传神。一点一画,从容不迫,看似朴拙,然能拙中藏巧,在细微处求变化。线质婉转圆通,有篆籀的遗韵,许多地方深藏圭角。双阳传统功底扎实且富于创造精神,这些作品一反他往日激情涌动的创作风格,力图去掉雕饰和繁复,给我们展示出了他情性中的另一面,实为难能可贵。



李双阳致辞
展览现场0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在儒雅與奔放之間
张旭光


李双阳,科班出身,多次获奖,是一位天份高,同时又深刻、早熟的书法少年。有瓦翁、黄惇、马士达等名师指导,路子正、基础好。双阳学书涉猎面很宽,魏晋元明小楷,二王手札刻帖,旭素狂草,以及金文汉碑都下过专门功夫,广泛汲取营养。在创作上,他勤于思考,在不断吸收中创造。观其近作,线条比较有厚度,朴实中见灵动,他在追求一种文雅中见奇绝的境界。一边从容儒雅,一边开张奔放,这是难能可贵的。
李双阳是近几年书坛涌现出的一位很优秀的青年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书展中获奖。总体感觉,他的作品帖学的流畅感比较强,与其他年轻书家相比较,有一点深刻的思考。其行书、草书创作儒雅的东西多一些。最近他给我寄来一些手札打印稿。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他最近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并吸收了一些魏晋时期楷书的营养。有两件小行书写的非常精到。可以看出他也吸收了一些白蕉的东西。白蕉以晋人为宗,同时融合了颜真卿、八大、浑圆、奇特的营养。李双阳从白蕉中吸收了浑圆、华滋,在原有的王羲之的体系中又增加一些变化,这种探索,我觉得应该鼓励。他最近的行草书线条比较有厚度,显得既扎实,又灵动。我认为他在追求一种文雅中见奇绝的境界。文雅和雄强、奇绝、趣味相比,我个人认为文雅是书法的最高境界。而李双阳的的作品如《黄宾虹灌县诗二首》、《铁如意》等,既增加了浑朴,又保持了文雅,这是很可贵的。
双阳还很年轻,他自己所选择的一边从容儒雅、一边开张奔放的书写状态是很明智的。如何理性的把握收与放的关系对于年轻书家的发展尤为重要。李双阳不但在书法上很有天赋,而且目前在方法上、道路上也都是走得正确的。但下一步如何走?我对李双阳有过思考,如果这类作品和他的理想、追求很合拍,还可以继续写一段时间。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特别是对生命情感的体验,必然会有新的思考。那么如何把新的思考转化为自己独特的书法线条语言,既是他面临的新课题,又是进一步升华的机遇。
展览现场0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