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776|回复: 31

[转贴] 延续民国、登顶碑帖结合——陈文天先生书法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延续民国、登顶碑帖结合——陈文天先生书法欣赏  U4 U1 K1 x! z4 P

2 ^3 i- t; V. e% a# Y
延续民国书法,对于许多49年后至今的书法人来说,似乎是忌讳的说法,但这却是一个合乎书法发展规律的观念。而且这个观念,相对于当前书法的一些流行观念来说,要有意义得多。) W4 q7 x2 w8 {  S9 r5 S' B( t' X, h# @8 t

7 F. }; I" g" C民国书法是晚清书法的继续,并在49年后结束了在大陆的进程。49年后的大陆书法,并没有从时序上得到继续,除了几个有识之士无力的声音外,却开始了近30年的荒芜期。
0 O! O* ^! X. r" ?8 k0 e& Z+ U  R* B1 R. k* A4 W0 |
自开放后,书法艺术在大陆被从新提起,但却无法克服理应继续民国书法的心理障碍,于是,迴避民国书法,开创49年后的新时期书法,成了体制创导的主流。但书法的发展,自有她自身的节律,迴避往往是徒劳的。) d/ P" c& w' n. {0 l( P
2 `, Z& r  z2 E0 V/ k' d
事实上,“民国书法”不仅包含了全部的碑学和帖学,还提出了碑帖结合的命题。换句话说,民国书法包含了:1发掘碑学。2整理帖学。3尝试碑帖结合三个层面。
& [. c! I# S+ n: `
3 `7 F+ T2 ~0 X# o比如尚法、尚意,这些都包括在整理帖学之中,民国已经在质疑,尚法究竟是我法?还是二王法?还是晋以前法?比如有人说文字一出现就已经有法,又比如有人说二王法才是法,这些都是整理。
+ |3 D4 x  P& C+ C2 l& ?: J: Q! j; R( z
再进一步说,民国书法没有体制权威,媒体也非常宽松。加上民国人有很有学术事业心,比如“红学”,学生驳老师,老师高兴,照样刊发,这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些都是得以发掘、整理、尝试的前提。
% ^8 g8 U9 K- w) b* k8 h5 X1 ^9 X5 ^, g9 `5 F
尤其民国对于碑学,不仅仅是与帖学互争短长,而且更有喷薄胜出之势。期间,不仅理论界为之鼓吹助澜,一些书法家们更是身体力行,上演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兴之剧。
& \8 D" y& n* l1 p5 A
+ i0 L* W  r6 X8 q并且民国对书法的整理不强求结果,重要是体验尝试的过程。当然,尝试是需要看到具体作品的,不是嘴上说说就行。
* D7 A4 }, G( z# m  ; A" Y- N) X; }! E* l- W
尝试碑帖结合,应当是发掘碑学、整理帖学的目的。显然,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追逐时代的审美,其终极价值只能是书法艺术本身的自然提升,而不是泛泛地与非书法的杂交。时代的审美只是提升的契机,脱离了书法艺术本身提升的审美,仅仅是书法艺术的横向附属。因此,碑帖结合是书法艺术到了民国时期,得以从本身纵向提升的最宽广的通道。/ Y- d2 c, [$ |6 v! o7 D

/ Z+ _2 D7 {( r2 [& k* \0 o- d尝试碑帖结合的具体实践,涉及了书法艺术本身的方方面面。假如把碑学和帖学比作管乐和弦乐,那么统领他们的只能是旋律。这就是说,书法艺术本身的提升,到了民国时期,具体成就了在气韵主导下的碑学和帖学协同的交响乐。, {# S  \4 S+ ], o; ~; z6 Q* L

; i0 |9 ?1 r4 r7 Q陈文天先生书法的延续民国、登顶碑帖结合的实践,请不妨从以上的这些角度去欣赏。
( `* Q( ^! a5 v: m. O! d
/ ]& o) r" t$ c2 Q/ t; u陈文天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易学大辞典》撰稿人。1951年生于上海。幼承家学,及得上海诸名家钱瘦铁、来楚生等教诲。兼长诗、书、画、印。诗词遣句崇尚质朴自然,以畅晓为胜。篆刻胎息秦汉而自出机杼,于古朴中出新意。书法以碑入帖,遒浑天真,意涉瑰奇。又以书法入画,揉青藤、八大笔意,神雄气畅。多为欧、美、澳、日、新等国际友人与港、澳、台同胞购藏。88年于上海美术馆举行“陈石濑、陈文天父子书画篆刻展”,90年、92年又二度应邀赴香港访问展出。影视短片《诗书画印陈文天》通过卫星影视交流节目,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内外300多家电视台播出。: k. M/ u7 }3 c' v
     
  }* S9 b$ c% |% K% O4 R  z陈文天先生的书法,于帖于碑皆功力深厚,并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是民国书法的继续,著名传记作家郑逸梅先生对他的作品非常赏识,在《书林片叶》中说:“顷见陈文天所书钟鼎、行草,秀逸之气,扑人眉宇,询之,始知文天乃画家陈石濑之哲嗣,钱瘦铁、来楚生之高弟。石濑、瘦铁、楚生均我稔友,为之欣欣不置”。尤其在书奴、流行书风借势张扬的当今书坛,陈先生卓尔不群的书法也更从反方向突显了应有的审美价值。! E/ p$ q6 ^% E& L) A/ B
, B/ [0 I, i9 T$ a+ P5 V* ^" G1 S
! _' w# q; Y* A4 x" j' X2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f0 |+ q8 s) C4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 N# V" c5 s- j  S( A(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 {! Y3 F, l" H+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 R6 e  A+ G* n, q* y*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4 L* m& D9 q+ I$ o8 G( g3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9 G! ~$ ]1 g# H; x) Y7 X. }5 T2 z) }0 h! q  ]  W

$ g! G. F/ Q1 S$ w4 `1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2 M) r& h6 I! B3 @# n0 [6 i.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8 ]5 u5 n6 j/ o( ~* G!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