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308|回复: 4

张仃夫人理召发表声明打假:《张仃画集》系造假集团伪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张仃夫人理召发表声明打假:《张仃画集》系造假集团伪造$ [& g" [7 n8 ~
1 R# H8 u% ^2 u% k. L
# q/ T4 U) G3 n* j8 s
张仃夫人理召声明
+ j  S- U" W/ }6 F' z
7 w0 F( i! N' Q8 P  近日,张仃夫人理召于书市上发现一本盗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名义出版的《张仃画集》,该书显示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8年印制,印刷时间为1999年9月第一版。& K5 F+ \8 t& y% ]
4 Y" M0 @/ T& s+ h1 ~1 z0 a
  理召向雅昌记者透露,集中所录作品几乎全部为仿造赝品,书中作品共计135幅,其中7幅系从张仃已出版的正版画集出版物所取素材,复印放大,其余均为依照张仃真迹复制后涂改而成。“这些复制的假画似乎还有有根有据,同一般的造假不一样。张仃先生一生对待艺术创作态度严谨,同一题材作品从不重复画,只有个别相同题材的作品,但是在尺寸大小,着色上都有区别,而且在落款中一定会题写清楚,说明原委,绝对没有相同的一幅画。”理召的说法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处得到了证明,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称其从未出版《张仃画集》,造假者系以盗用名义出版,手段恶劣。
  B4 _$ l* X1 \+ g1 V3 |2 Q, ?6 e3 Y9 r
记者就张仃夫人理召女士的声明态度询问了张仃先生作品的代理人徐向阳。“建议你们将她的声明和假画册一起公诸于世,她老人家都八十多岁了,张老的夫人是中国的十大诗人之一,健康状况也不太好,这些人放不过九泉之下的张仃先生,又要逼着这位老人站出来说话,让人于心不忍。”徐向阳表示,“画集不少画本来就是张老早就捐给美术馆的,作伪者拿出来复制说是他的藏品去卖肯定是露马脚了,希望知道一些假画册内情的人积极向公众检举揭发。”更多详情请继续关注雅昌艺术网的跟进报道。
- }! t; e* S  Q1 e& b  V$ m9 ~1 \% R! ^! e- S9 B
  附理召声明如下:: J+ @* V$ v$ e" a

8 K- ^6 f. H& ?8 y: U! U  近日见坊间和网上流传及销售一本盗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名义出版的所谓《张仃画集》,系由造假集团伪造,集中所录作品,除少数几幅是从正式出版的张仃画册中扫描复印以外,全部为仿造的赝品。造假者鱼目混珠,无非是想兜售其假画,请张仃艺术的爱好者和有关画廊及拍卖公司提高警惕,切勿上当。我们保留对该伪书及假画制造者进行法律追诉的权利。(附伪书照片)
张仃夫人理召声明.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仃伪作系列调查(上):假画集背后的造假市场
0 r& W8 Z' }( q. R$ u& \# m, W' b. c! C% [0 Z; [
+ E; G: j( `5 ^5 C0 s
 导言:相比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的造假“重灾区”,当代书画在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逐渐成为造假者的“突破口”。造假者利用当代书画产业链中的漏洞和法律空子,不断将伪作输入艺术品市场,成为拍卖行的“老鼠仓”。近日,张仃夫人理召于书市发现一本盗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名义出版的《张仃画集》,该书显示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8年印制,印刷时间为1999年9月第一版。理召女士向雅昌记者表示,画集中所录作品几乎全部为仿造赝品,她通过雅昌艺术网发表了严正声明。记者随即走访了熟知张仃作品的徐先生,在调查中发现事情不光只涉及画集作伪这么简单,作伪者已悄然打算将伪作输入二级市场,张仃家属及友人这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n& P4 ?- y* X# ]
* `; b+ Q% y, o2 p8 r& a% d( b
1 I' W. x; {- n8 u  g
从假画集到伪作上拍 造假链条的升级5 k2 D0 Q' e' z, K6 x1 t* n  y- z

2 |) ~0 f, l# O0 d: N' l" H0 s8 k2 ]+ t+ ]; [; z
  今年年初,在相关拍卖资讯中,张仃家属及张仃书画鉴定人,发现某拍卖公司在拍卖张仃的画作,并在图录中标明作品出版于《张仃画集》这本画册中。经核实,张仃先生从来就没有过这样一本书,拍卖的作品完全是按真迹复制的假画。不久后,某拍卖公司给他们送来所谓《张仃画集》中的伪作,打算审定后拍卖,“这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据徐先生透露,这本《张仃画集》显示系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8年印制,印刷时间为1999年9月第一版。作品共计315幅,其中15幅系从张仃已出版的正版画集出版物所取素材,复印放大,其余300幅均为依照张仃真迹复制后涂改而成的伪作。
  }2 c7 c$ |5 f' p$ v% x) X1 f3 J8 T) {% r+ x2 K! [
8 h0 C; n0 |6 ~1 t
  徐先生说道:“这些复制的假画似乎还有有根有据,同一般的造假不一样。张仃先生一生对待艺术创作态度严谨,同一题材作品从不重复画,只有个别相同题材的作品,但是在尺寸大小,着色上都有区别,而且在落款中一定会题写清楚,说明原委,绝对没有相同的一幅画”。张仃夫人理召的怀疑,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也得到了确认,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称其的确没有编辑和出版过这本《张仃画集》。
* q% C) |- z  o2 `
# G  Z- `6 t8 O. d( Z3 T
) ?! K; D$ b* H0 H; C  “我们是在旧书网中购得的,这本画册造假很明显,编排失当,图文模糊,可谓是漏洞百出。”这并不是徐先生第一次为张仃作品打假了,早在十几年前起,受张仃的亲自委托,王鲁湘就与徐先生作为其书画鉴定人,在市场上帮助“打假”。2004到2007年短短四年间,两位鉴定人协同张仃本人在拍卖会上指认出1200余张假画。
: S( J1 p$ N  R, S
4 D4 U3 p/ o. T: }: Z  |/ G" K0 J2 Y% h  Y: u& {
  近些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张仃艺术被书画爱好者的追捧,他的假画在一、二级市场屡有所见。“市场上仍有多处有张仃伪作的造假据点,河北、天津、北京都有据点,甘肃兰州也有一个据点。作伪者利用扫描仿真印刷术,克隆张仃书画真迹,且冒用出版实体单位结集出版的伎俩,更是一个造假贩假的新动向,其欺骗性和危害性更大。”徐先生说道。3 |7 J  {9 w% |" k; [5 t. ^

6 d( D$ y9 y- A; [" j6 K  e' [' i4 F- s7 r0 i% H* g
4 n1 n' {" i) r+ G3 O( B2 W
) }7 c& s6 N# k( J
漏洞百出的伪作及张仃作品的辨真识假. m. [8 T, D6 F' y, Q3 h

6 L4 ~5 f7 @; B: R9 q8 a  J
) L: E( Z2 h4 T5 Q  “你看这画集里,本来是设色的一张画复印出来了,一模一样的克隆出来了,但是作伪者解决不了着色的问题,马脚露大了。因为张老的颜料是一种特殊颜料,作伪者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所以即使涂了颜色跟真品看着也不像。”. q5 U& Y- `7 D9 _: ?) o* V) C* W+ c

, X+ a0 m. i: b% _) J4 {1 h
+ d! l$ V9 K. {' w0 t  在徐先生的陈述中,记者了解到这本伪造的《张仃画集》,造假很明显,编排失当,图文模糊,可谓是漏洞百出。作假者将二十多幅张仃先生的焦墨设色山水作品,复印描摹后而并没有着色。“这不是他们疏忽了,而是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不得张仃先生着色的要领。”徐先生指着画册说道,“这幅画的款识在这儿呢,你看它这个题到这个地方来了。2012年,张老在保利美术馆艺术回顾大展上,这幅作品才整理出来,第一次拿出来展示,并著录于展览画册中,怎么会出现在他们1999年伪造的画册里呢?”
. |* |6 }7 l: p* i5 ~/ l! }# H2 |7 b/ e: J2 \! q* O
8 j( M& J9 X0 g5 W. y- u2 a, E; b

# P1 r5 q6 T/ m' K5 E7 w5 R2 I0 w8 V8 p: ^0 m7 W7 X( f
 伪书中的假画题款和印件概由放大复印后描摹而成,笔划生涩,多有扭曲,所盖印鉴的印色肤浅,并不是张仃先生所用印泥的颜色。“更可笑的是这张伪作竟然在复印后忘记了涂印泥,落款仍然呈黑白色,这就叫胆大妄为。” “这张我看是照着张老的画册扫描再放大,拿着用墨再涂一遍。因为张老的画特别难仿,你看这个假画连印盖反了,这个印颠倒了,平着躺下了。”徐先生指着一张盖反的“神游”落款的伪作说。+ O, {$ G0 L1 g5 a* \
% A( L: h' D: W( S4 U
9 L9 j: d4 A" l3 k
  文化名人夏衍先生曾说:张仃的焦墨山水,这种黑白调子,是一种很高的美,许多人看不懂。在徐先生来,张仃的焦墨山水有其漫画风格的品味,又有其壁画的气势和张力;有对西画优点的借鉴,又有对中国画优良传统的承传,再加上他风格迥异的焦墨语汇,不是一般作伪者能够掌握的。“市场上张老的伪作基本上是一些漏洞百出的劣质货色。”徐先生又说。
* L/ Z2 M2 m3 i: k
4 B1 i7 @7 ^9 I' o6 P
5 F/ u7 ?1 o5 m5 B 多年的打假经验,徐先生还曾在撰文《直面张仃作品艺术与市场》中,系统分析了几种张仃伪作的手段:  c+ G: P% K% j3 `8 `2 J) h" L
# s: p8 a( T. u( y5 \% T

# B- D; j) j/ s; t' b6 F8 N1 u* h  一是作伪者利用灯箱投影的办法,按照真迹或原作图样,进行背投复制。这种伪作只能依葫芦画瓢,摹写原作的大致布局结构,生搬硬套,点线零乱,笔墨浑浊,色彩中只有黑白,没有黑白之间的灰调子,张仃先生是一个懂得“知白守黑”的大家,在留白问题上他向古人进行过很深入的学习和探讨,从他的山水中可以窥其实力之所在。
8 F2 N: F/ k7 _5 f/ x
% t1 i- S  Y7 J* X* H* A+ n8 J; G* r$ Z$ V
  二是张老的真迹已基本上被保护起来,绝大多数都被收录在他十几本画册里。另外,作伪者不知道张仃先生是—个很守艺德的老人,如前所述,他画过某一方面的题材,一般不会重复,同一构图的作品,一般也不会再画,否则,必定在第二稿款识中说明原委,并且有尺寸大小之分,焦墨和设色之别。在上拍的伪作中,同—题材和画面的拍品在不同地域反复出现,要多问为什么,才能免得上当受骗。
2 m) S+ l1 q  w/ I2 Q1 b2 y
( i& I0 E8 z* ]9 @( D- F$ A) a" E( w, |' W
  三是张老晚年的焦墨作品的规格、表现的内容、题款和印章的位置,都有规律可循,有很强的一致性。他的作品尺寸,一般是整纸、对开和三开的规格,基本上没有尺寸大小不一的作品。$ ]* s  z5 m% k3 f

' _/ O+ p$ i0 Z, l* A
1 ~" ^) u8 U) G2 n4 I' t  四是有些作伪者,为了掩人耳目,采取偷梁换柱之术,东拼西凑,或者是将原作局部缩小或放大。此类假画空有其外表,全无真作之神韵与清爽,伪作题款多是照某一真迹的样子临摹,而低劣的伪作,干脆不题画名,恐怕露了马脚。
' s- W2 H$ b8 v+ y2 T. u2 s% S" ?. ^- F) w. G4 j

0 A, N  m$ Y. {) Y) g. p+ v7 Y  五是那种完全臆造的假画,作伪者将其强加在张仃先生的头上,用来欺世盗名。前几年,有人将张仃先生五、六张尺幅较大的假画,打着国家级博物馆的旗号,将一些大师级的假作出版印刷在一本大画集里,来头很大,不知道骗了多少人。& e% l! h$ ]/ _0 t; D$ }
6 S; e3 B4 f# f# \, C. u

, k) J5 u9 ~) l) j. E8 }: C  只有1/5真品的作品市场
( i" ?2 j& H) G' F
" m5 Y. e) L, x8 t! G6 |: d. \* C- B5 F9 H5 I
  2005年的一次拍卖会上,某艺术品拍卖公司第一期的拍卖图录上,图录号为173号的拍品《雨后初晴》和588号拍品《松树楼阁》,两件均为张仃作品。该拍卖公司董事长朱某与张仃熟识,拍卖公司的简介中写着该拍卖公司由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组建,总顾问为张仃。但令张仃没想到的是,这家拍卖竟然拍卖自己的假画。据徐先生回忆,当时他曾代表张仃与之沟通,希望撤拍,但最终两件作品依然被拍出。随后,张仃将自己签名、盖章的信函发给朱某以及该公司总经理,说明参拍作品均系他人伪作,同时提出“不能再担任贵公司总顾问”一职。
, X9 ?  ^3 x' h+ k% _" u! ~# f
* j2 z3 h) O  c; ?3 I0 c" H
' M! g" P% ?9 P; F$ @  由于艺术品拍卖公司,对拍卖品的真伪及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因此不少拍卖公司以为自己没有义务鉴定真伪,只要公司拍卖手续合法,即使是赝品,拍卖也不违法。造假者便利用了当代书画产业链中的漏洞和法律的空子,不断将伪作输入市场,成为拍卖行的“老鼠仓”。据徐先生回忆,张仃先生因不愿看到署有自己名字的伪作,在艺术品市场上泛滥,特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大型展览,随后将部分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辽宁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张仃先生生前又留下遗言,决定将留在身边的作品,全部捐献于国家。/ i9 ^" \7 L" A- c; R- k1 X
( q) n9 d5 j/ I7 y
( z. t  d: p$ G1 C
  “有时候我们就主动去协商,电话也协商,有的时候发传真。”王鲁湘和徐先生协助张仃先生打假至今,截止目前不完全统计,张仃作品市场上的假画数量至少达到2000张以上,“真画作品只有大概不到400张,拍卖会出现过的大概370、380张画是真迹,包括重复拍的,除掉重复上拍的那些作品,市场上大概只有350幅左右作品。”徐先生说道。
  Z; V$ Y* v5 f5 S6 J( [
; F( G) ^" X+ _  Q+ U
5 b! h. J2 R7 X9 v0 y9 x. e6 f9 u: ^  “大家热爱张老,热爱张老的艺术,因为他人格好,艺德高,成就大,其实我们只希望大家尊重他,尊重他的艺术就好。在假画泛滥,知假卖假,市场左右画家,价格评判艺术的今天,让一些有良知的艺术家很无奈,让一些真正爱好收藏的人也很无奈。”采访临近结束时,徐先生显得感慨颇多。
假画集封面.jpg
假画集书脊.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ssss
《张仃画集》中 黑白落款的一眼假伪作.jpg
《张仃画集》中的伪作.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假画还是画得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